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中國歷史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課標內容要求通過了解戰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商鞅變法等改革。 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指向戰國時期,是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社會發展變革和由分裂走向局部統一的重要一課。戰國時期延續了春秋時期的劇烈動蕩和社會轉型,是大變革時代;同時也是由分裂走向局部統一、為秦統一全國奠定基礎的時代,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課包含三部分內容:戰國七雄、商鞅變法和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三部分內容均圍繞“變”字展開。第一部分講述戰國七雄的形成和著名的兼并戰爭,展現出大國形勢之變;第二部分介紹了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的代表商鞅變法,展現出政治制度之變;第三子目介紹了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體現古人智慧和創造力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現出經濟生產之變。三部分內容之間因果相連,戰國時期是大變革的時代,各國的變法及興修水利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適應兼并戰爭的需要。反過來,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促進了秦國的經濟發展,秦國成為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并最終統一全國。學情分析學生已初步了解東周時期的社會特點,知道王室衰微、諸侯爭霸、鐵農具和牛耕出現等歷史現象;也初步具備了史料閱讀、識讀歷史地圖等的方法和能力。 戰國時期有很多成語典故和著名戰役,學生對此興趣較大。本課圍繞“變”字展開,涉及的變化、變革較多,而且有的變化比較抽象,學生理解這些變化、變革的表現和影響有一定難度。 可以通過閱讀史料、對比地圖,提取信息,以具象的方式認識戰國時期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三方面的變化,辯證地分析歷史現象(如戰爭)及其影響,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教學目標1.通過識讀地圖、故事分享和閱讀教材等方式,了解戰國七雄和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認識戰爭性質由春秋時期的爭霸轉變為戰國時期的兼并。 2.結合可信史料,多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各國推行變法改革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了解商鞅變法基本內容,在戰國社會變革的特定進程中理解其積極成果以及對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 3.了解戰國時期的農業進步、手工業發展、商業興盛和城市繁榮等經濟現象,培養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樹立唯物史觀;結合史料,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構造、基本功能及其在歷史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杰出智慧與偉大創造力,增強民族自信心。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戰國七雄與商鞅變法。 教學難點 分析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表現和影響。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出示《戰國策》書影,介紹“戰國”名詞由來,設問:書中說的“萬乘之國七”是哪七國呢?戰國時期的社會發生了怎樣的巨變呢? 閱讀材料,了解本課內容概要。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了解“戰國時期”的由來。新課學習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戰國七雄 學習任務一 了解戰國七雄和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 活動1 出示上節課的《春秋爭霸形勢圖》和本課的《戰國形勢圖》,組織學生活動:對比諸侯國的變化,了解戰國七雄。 活動2 出示并介紹《戰國銅壺及紋飾展開圖》,設問:《戰國銅壺》圖蘊含了哪些歷史信息? 活動3 出示《戰國形勢圖》,設問:說說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戰役?你能講一講其中的一個戰役嗎?與春秋時期相比,戰國時期的戰爭有什么特點?其本質是什么? 活動4 結合《想一想》欄目,設問:七雄之間的兼并戰爭連綿不斷,越來越激烈,當時的人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他們最渴望的是什么? 活動5 出示正文中孟子的話語,結合春秋到戰國的形勢變化,設問:這些戰爭帶來了哪些影響? 對比、識讀歷史地圖,了解戰國七雄名稱和相對位置,了解戰國基本形勢。 了解文物,思考后回答: 反映出戰國時期的兵戰場面,以及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發展狀況。 1.識讀地圖,回答問題:著名戰役有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 2.講述自己知道的戰爭故事。 3.思考、分析兼并戰爭特點: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 4.認識兼并戰爭本質:通過軍事手段兼并他國,以兼并土地、增強國力。 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感受:反對戰爭,希望結束戰爭。 渴望:重建秩序,和平、安定地生活。 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影響:第一,負面影響。大規模兼并戰爭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破壞。第二,客觀作用。兼并戰爭促進了政治改革、民族交融和局部統一。 通過地圖對比、識記戰國時期主要的諸侯國,為學習兼并戰爭做準備,同時培養時空觀念。 識讀圖片,學會從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戰國時期的一些時代特征。 1.識讀地圖,提取信息,了解戰國時期著名的兼并戰爭。 2.交流講述,充分表達。 3.分析材料,歸納概括兼并戰爭的特點。 4.分析兼并戰爭結果,認識兼并戰爭本質。 理解戰爭的殘酷性和人民渴望和平生活,渴望國家統一的心情。 1.通過綜合所學知識、閱讀史料,能夠辯證分析歷史現象(戰爭),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 2.理解由分裂到統一的時代趨勢。二、商鞅變法 學習任務二 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影響。 活動1 教師出示《相關史事》,簡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目的、情況。閱讀教材思考:為什么戰國時期各國相繼變法改革? 活動2 結合《人物掃描》并借助徒木立信歷史故事,介紹商鞅其人。 活動3 出示《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表格,布置任務:閱讀教材,將表格內容填寫完整。 活動4 設問:結合變法內容,思考變法在推行過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活動5 設問:從下列材料中可以看出,面對困難,商鞅是怎么做的? 活動6 結合《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表格,分析商鞅變法的影響。設問:這三方面的改革分別有什么作用?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活動7 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沒有被廢止。布置任務:推測秦國統治者不廢新法的原因。 1.聆聽教師講述,了解各國變法; 2.了解各國變法的原因和目的: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富國強兵。知道變法是大勢所趨。 閱讀材料,聆聽故事,了解商鞅。 閱讀教材,完成表格。 分析變法內容,回答問題:因為變法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可能會遭到舊貴族的阻撓。 分析史料,回答問題:在變法過程中,商鞅公平無私,嚴格執法;不畏強權,敢于同守舊勢力斗爭。使得變法得以推行。 分析材料,回答作用和影響: 政治:加強國君對人民的管理; 經濟:鼓勵人民生產,促進經濟發展; 軍事:獎勵軍功,提升軍隊戰斗力; 變法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使秦國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結合所學,思考后回答: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終將取得成功。商鞅變法一方面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符合秦國富國強兵的目的,因此變法措施在商鞅死后沒有被廢除。 1.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和目的。 2.通過了解各國變法情況,知道變法是時代趨勢,理解戰國時期社會形勢的變化。 了解商鞅和相關歷史典故,知道其個人品質。 能從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商鞅變法主要內容。 分析變法內容,認識改革的不易。 閱讀史料,概括提取信息,理解商鞅克服重重困難、向前推進變法;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 分析材料,認識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 結合所學,思考分析,認識改革是時代趨勢。三、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 學習任務三 了解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表現;認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偉大。 活動1 了解戰國時期農業的發展。設問:閱讀教材內容,概括戰國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 活動2 出示教材中絲織物、青銅冰鑒文物,設問:這兩件文物體現出戰國時期手工業什么特點? 活動3 出示《史記·蘇秦列傳》材料,布置任務:分析戰國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 活動4 布置任務:結合《人物掃描》找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時間、修建者、修建地點。了解李冰父子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背景。 活動5 布置任務:結合教材《今日都江堰》圖片介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活動6 出示《材料研讀》,布置任務: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響。 閱讀教材,概括回答: 戰國時期冶鐵技術提高,鐵器使用日趨普遍;牛耕推廣,耕作技術進步。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 觀察圖片,分析回答: 絲織物和青銅冰鑒都造型精美,做工精細,體現出戰國時期手工業技術高超,制作水平先進。 閱讀、分析材料,思考后回答:大城市人口眾多,商賈云集,商業繁榮。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山上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結合圖片理解都江堰的作用,和對周邊地區產生的古今影響,體會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偉大,感受都江堰展現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閱讀材料,回答影響:它既消除了岷江水患,控制了洪澇的發生;又灌溉了成都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戰國時期農業生產力發展的表現。 通過鑒賞文物,分析、概括戰國時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感受這一時期手工業制作技術的先進。 閱讀材料,提取信息,了解戰國時期城市商業繁榮的表現。 通過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況和作用,培養家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小結教師活動 教師活動 教師活動出示本課三個子目,結合導言內容,設問:從不同角度概括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回憶本課所學,思考后回答: 經濟上:農工商業發展,水利造福千秋。 軍事上:兼并戰爭。 政治上:變法求強。 理解戰國時期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變革,理解中國開始了走向秦漢“大一統”的歷史進程。板書設計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作業與評價1.作業內容: 基礎作業:完成同步練習。 拓展作業:在教材《課后活動》2與以下作業中任選其一完成。 我與文物對話 文物是了解古代社會的重要載體,戰國時期的文物豐富多樣,展現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從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中選取一件戰國時期的文物,為其撰寫一段解說詞。 要求:文物所屬時代正確,語言準確、易懂,符合史實,不少于200字。 【示例】商鞅方升 (以下文字內容節選自《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十二集《戰國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它的容量只有一升,體格不大,顏值不高,隱約可見的銘文卻暗示著它并非尋常之輩。標準、統一、天下,這些關乎中國歷史走向的決定性瞬間,就銘刻在它的身上。升,既是容量單位,又是測量糧食的器具。青銅鑄造,呈長方形,直壁,后有短柄。在它的外側刻有32字銘文,猶如一份出生證明,列出了它的出生時間、體格大小和設計者的名字。大良造鞅,就是商鞅,大良造是他主持變法時所擔任的職務,是當時秦國最高的官職。商鞅明確規定1升的大小,并制作出1升的標準器。統一的方升意味著統一的法度,生活在遼闊土地上的華夏先民才會對一個泱泱大國有了統一的認識。一個國家的升,開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2.評價量規: 基礎作業:見答案(略) 拓展作業:在教材《課后活動》2與以下作業中任選其一完成。 作業評價1.教材課后活動2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戰國時期的成語典故,編排成歷史小短劇進行表演。故事情節清晰、完整,符合歷史事實,時長建議5分鐘左右。故事情節清晰、完整,遵循歷史事實;服化道精良,人物刻畫生動,臺詞清晰,準確演繹該成語典故。A故事情節較完整,基本遵循歷史事實;服化道簡單,有對人物的刻畫研究,較準確演繹該成語典故。B故事情節不夠完整,缺少部分歷史事實;有基本的服化道,人物演繹無特點,臺詞不清晰,不能準確演繹該成語典故。C2.我與文物對話 選取一件戰國時期的文物,為其撰寫解說詞,語言準確、易懂,符合史實,不少于200字。文物選取適當,邏輯清晰,語言準確,符合史實,富有文采。A文物選取適當,邏輯比較嚴謹,語言比較準確,基本符合史實,較有文采。B文物選取適當,史實不清,邏輯不清,語言不準確。C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