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速度的測量—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24)上冊課前導學學習目標: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學會用圖像描述勻速直線運動。4.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重點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1.實驗原理:①2.實驗器材:② 、③ 、斜面、小車、金屬片、木塊3.實驗裝置4.實驗步驟:(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金屬片垂直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2)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所用的時間,將小車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填入表格中(3)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和所用的時間,將數據填入表格中對應的位置(4)利用公式,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和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即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5)整理器材5.數據分析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6.實驗結論:小車在斜面上做⑥ ,在不同的路程段,小車平均速度的大小⑦ 。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⑧_____答案:① ②刻度尺 ③機械停表 ④0.33 ⑤0.28 ⑥變速直線運動 ⑦不同 ⑧大自我檢測:1.如圖所示,小明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面A點靜止下滑,經過B點到達C點,圖中已標出小車經過三點對應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段距離為4.0 dmB.AB段平均速度為0.2 cm/sC.小車從A點到C點做勻速直線運動D.若小車過A點后才開始計時,測出AC段平均速度將偏大2.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先用時10 s通過40 m的路程,再以2 m/s的速度運動6 s,則該物體在前10 s內的平均速度為______,在這16s內的平均速度為______。3.如圖是“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如果小車到達金屬片時沒有及時停止計時,會使測量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選填“大”或“小”),因此斜面的坡度最好小一些,有助于準確記錄小車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圖所示,氣泡從充滿油的玻璃管底端A點向上運動,點B、C、D是每隔2.5s記錄的氣泡位置。氣泡在AD段做__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氣泡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m/s。5.某同學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已經從實驗室借到的實驗器材有:小車、刻度尺、長木板、金屬擋板、小木塊。(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2)為了完成該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3)為了方便計時,應該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___(填“大”或“小”)。如果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量的運動速度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4)通過分析圖中所給信息可以判斷,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_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5)經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過程中,停表記錄如圖所示,則小車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B段距離為,A錯誤;AB段平均速度為,B錯誤;小車從A點到C點做加速直線運動,C錯誤;若小車過A點后才開始計時,測得的時間偏短,由得,測出AC段平均速度將偏大,D正確。2.答案:4 m/s;3.25 m/s解析:該物體在前10 s內的平均速度,后6 s通過的路程,則在這16 s內的平均速度。3.答案:小;時間解析:實驗中,如果小車到達金屬片時沒有及時停止計時,測得的量程準確,時間偏大,由得,會使測量的平均速度偏小。因此斜面的坡度最好小一些,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小,運動的時間長,有助于準確記錄小車運動的時間。4.答案:變速;0.1解析:由圖可知,氣泡由A到D,AB、BC、CD的長度逐漸變大,但這三段用的時間相同,由此可以判斷在AD段做變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所用時間為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5.答案:(1);(2)秒表;(3)小;大;(4)不是;(5)0.3;0.5解析:(1)實驗中以速度的公式作為實驗的原理。(2)根據實驗原理可知,需要知道路程和時間,因此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3)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使斜面的坡度盡量小。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導致時間測量的偏小,由可知,速度偏大。(4)由圖可知,上段時間長,路程小。而下段時間段路程長,說明小車在斜面上做加速運動。(5)小車在運動所需要的時間為則小車在的平均速度是在的路程為在的時間為的平均速度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