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讀童謠《小鴨子》教學設計課時:1課時(40分鐘)教材分析《小鴨子》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材中的一首童謠。這首童謠旋律簡單、節奏鮮明、歌詞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小學二年級學生學習。童謠描繪了小鴨子搖搖擺擺走路的可愛形象,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欲。通過學習這首童謠,學生可以提高音樂感知能力,培養節奏感和表現力,同時增強對自然和動物的親近感。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模仿能力強的年齡階段。他們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對音樂和動物都有濃厚的興趣。大多數學生已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能跟隨簡單的節奏拍手和唱歌。然而,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保持興趣。部分學生在準確把握節奏和音準方面可能存在困難,需要教師耐心指導。學生們普遍喜歡表演和游戲,這為課堂設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學目標審美感知感受童謠《小鴨子》的音樂美,體會其輕快活潑的特點培養對簡單節奏型的感知能力藝術表現準確朗讀并演唱《小鴨子》童謠,把握其基本節奏和旋律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現童謠的內容和情感創意實踐嘗試用簡單的打擊樂器為童謠伴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現小鴨子的動作文化理解了解童謠作為中國傳統兒童文學的特點培養學生對自然和動物的親近感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準確把握童謠的節奏和旋律理解并表現童謠的內容和情感教學難點:配合動作準確演唱童謠用打擊樂器進行簡單的節奏伴奏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通過展示小鴨子圖片或玩具,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示范法:教師示范朗讀和演唱,為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模板游戲法:設計節奏游戲和表演活動,增加課堂趣味性小組合作法:通過分組活動促進學生互動和協作多媒體教學法:利用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小鴨子玩具或圖片節奏卡片簡單打擊樂器(三角鐵、小鼓、沙錘等)鋼琴或電子琴《小鴨子》童謠的音頻文件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教師:孩子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特別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教師展示小鴨子玩具或圖片)學生:(興奮地回答)是小鴨子!教師:沒錯,是可愛的小鴨子。你們見過小鴨子嗎?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呢?學生:(踴躍發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小鴨子)教師:真棒!看來大家都很了解小鴨子。現在,誰愿意來模仿一下小鴨子走路呢?學生:(自愿上臺模仿小鴨子走路,搖搖擺擺的樣子)教師:(微笑鼓掌)哇,你們模仿得太可愛了!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關于小鴨子的童謠,大家準備好了嗎?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感知(8分鐘)教師:現在,我要為大家朗讀這首童謠,請大家仔細聽,看看能不能聽出小鴨子走路的樣子。(教師有感情地朗讀童謠)"小鴨子,真可愛,走起路來搖搖擺。一搖擺,兩搖擺,搖到池塘去游泳。"教師:孩子們,聽完這首童謠,你們覺得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學生:(積極回答)搖搖擺擺的!像左右搖晃。教師:回答得真好!現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朗讀這首童謠,記住要把語音說清楚,語調有高有低哦。(教師帶領學生反復朗讀童謠,直到大部分學生能夠流暢朗讀)探究(10分鐘)教師:孩子們已經能夠朗讀這首童謠了,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它的節奏。看,這是童謠的節奏卡片。(展示節奏卡片)教師:我們一起來拍一拍這個節奏。"小-鴨-子,真-可-愛"(邊說邊拍手示范)學生:(跟隨教師拍手,練習節奏)教師:太棒了!現在我們來玩一個節奏接力游戲。全班分成四組,每組負責一句歌詞的節奏,看哪一組能夠最整齊、最有力地表現出來。(學生分組進行節奏接力游戲,教師巡視指導)教師:你們真厲害!已經掌握了童謠的節奏。現在,讓我們來學習它的旋律。示范(7分鐘)教師:(彈奏鋼琴)請大家仔細聽這個旋律。(演唱一遍完整的童謠)教師:現在,我們一句一句地學唱。跟我來:"小鴨子,真可愛"學生:(跟唱)小鴨子,真可愛教師:唱得真好,再來:"走起路來搖搖擺"學生:(跟唱)走起路來搖擺擺(教師逐句教唱,注意糾正音準和節奏)教師:現在我們把整首童謠完整地唱一遍。準備好了嗎?一、二、三,開始!學生:(齊唱整首童謠)環節三:鞏固延伸(8分鐘)教師:孩子們唱得真好聽!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叫"小鴨子表演秀"。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唱歌,一組表演小鴨子走路,然后再交換。大家要發揮想象力,把小鴨子可愛的樣子表現出來哦!(學生分組進行表演活動,教師給予指導和鼓勵)教師:太精彩了!看來我們班有很多小藝術家呢。接下來,我們再來嘗試一件有趣的事。(拿出打擊樂器)看,這些是打擊樂器,我們可以用它們為童謠伴奏。(教師示范如何用三角鐵和小鼓為童謠伴奏)教師:現在請幾位同學來嘗試一下,用這些樂器為大家伴奏,我們一起唱歌。(選擇幾名學生嘗試用打擊樂器伴奏,全班合唱童謠)小結拓展、布置作業(2分鐘)小結: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有趣的童謠《小鴨子》。我們不僅學會了朗讀和演唱,還學會了用動作表現小鴨子,甚至嘗試了打擊樂器伴奏。大家都很棒!童謠不僅有趣,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動物,增強對自然的熱愛。作業:在家練習演唱《小鴨子》,下次課上來展示。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如小狗、小貓等),想一想它們的特點,下次課上分享。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展示小鴨子玩具或圖片,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模仿小鴨子走路,調動他們的肢體感知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探究音樂環節: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朗讀到節奏練習,再到旋律學習,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童謠。通過節奏游戲和分組學唱,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鞏固所學內容。鞏固延伸環節:設計"小鴨子表演秀"和打擊樂器伴奏活動,旨在通過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加深學生對童謠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板書設計讀童謠:小鴨子朗讀童謠小鴨子,真可愛,走起路來搖搖擺。一搖擺,兩搖擺,搖到池塘去游泳。節奏練習 | |旋律學唱創意表演動作模仿打擊樂伴奏教學反思本節課學生們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參與度,證明了選擇《小鴨子》這首童謠作為教學內容是恰當的。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朗讀、節奏游戲、唱歌和表演等,學生們不僅掌握了童謠的內容,還在音樂素養和創造力方面得到了提升。然而,在節奏訓練和打擊樂器伴奏環節,部分學生表現出了一些困難,提醒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多地關注節奏感的培養。表演環節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欲,但也需要注意控制課堂秩序。總的來說,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在時間分配和個別環節的難度把控上還有改進空間。未來可以考慮增加更多的小組合作活動,并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差異化的指導,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和進步。—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