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第二框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統編版||選必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議學環節一從富士康員工大逃亡中感悟生命健康俱可貴子議題一:2022年10月,富士康在廠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并沒有采取合理的疫情防控措施,仍然讓未感染的員工繼續工作。致使近2萬名員工徒步上百公里返鄉。富士康員工為什么要選擇大逃亡?為什么富士康員工在返鄉途中不進村,不與人接觸?議學提示:(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富士康在廠區出現確診病例后,并沒有采取合理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員工的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遭受到了侵害。員工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步行返鄉。(2)公民既要依法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富士康員工從為了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權,不進村,不與人接觸。①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②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③既要依法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1)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1.人身權利一、生命健康俱可貴【名詞點擊】: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具體體現為人格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禁止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2)人身權利(是什么)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身份權自然人的人身權利人格權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配偶權、親屬權、監護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人身權利: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一、生命健康俱可貴(3)維護人身權利的要求(怎么做)人們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2.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一、生命健康俱可貴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民法典把這三項權利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①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②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③身心健康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社會的發展。(3)如何 保障(1)地位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2)作用侵犯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一)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誤工費)。(二)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三)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2.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一、生命健康俱可貴必背知識一、身體權的特征可將自己的皮膚、腎臟等身體組成部分轉讓給他人。其他人不得違反權利人的意愿,使用其身體的組成部分。二、侵害身體權的行為:7種方式1.非法搜查公民身體2.非法侵擾公民身體:以威脅、恐嚇、侮辱、驚嚇的方式對他人身體進行非法干擾,但未造成實際傷害。3.對身體組織不疼痛的破壞如修剪頭發、眉毛、指甲等;或對有痛覺神經的身體組織進行破壞,尚未造成嚴重痛楚、不破壞身體健康的,如強行抽取他人適量的血液等。但造成嚴重痛楚、破壞身體健康的,則構成侵害健康權。如何區分身體權和健康權二、侵害身體權的行為:7種方式4.不破壞身體組織的毆打。如果造成了輕微傷,則構成侵害健康權。5.因違反義務不作為的侵害身體如道路管理人怠于修繕而使人負傷,醫師實施手術后未及時除去繃帶而使傷口化膿等。沒有造成傷害后果的,為侵害身體權;造成傷害后果的,為侵害健康權。6.不適當的外科手術如醫生過失切除闌尾。但借用手術機會故意傷害,則構成故意傷害罪。7.損害遺體:主要表現為故意損害遺體、非法利用遺體以及其他類似行為。議學環節二從楊冪成功維權獲賠1.5萬元中明姓名肖像受保護【議學情境】楊冪維權官司勝訴,獲賠1.5萬元2022年10月,楊冪與周某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判決書顯示,原告楊冪訴稱,被告周某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于其彩妝精品護膚品牌網店內長期、大量、公開使用載有楊冪肖像及姓名的圖片作為廣告物進行宣傳,誤導消費者并從中獲得非法利益,嚴重侵害了楊冪的肖像權、姓名權。被告辯稱,使用原告肖像圖片并非故意,已刪除相關圖片,涉案產品很多都是刷單。法院認為,被告未經授權在其經營網店使用載有原告肖像和姓名的圖片,構成對原告肖像權和姓名權的侵犯。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周某向原告楊冪公開致歉,并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子議題二:判決結果一出,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楊冪年收入上億,就為了1.5萬元去打官司,實在是太過于小題大做了,請你結合議學情境及所學知識對此予以反駁?議學提示:(1)自然人享有姓名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自然人享有肖像權,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2)楊冪獲賠的1.5萬元,是利用合法的手段去維護自己的姓名權和肖像權,以避免今后權益受到更大侵害,并非小題大做,值得支持。1.姓名權(1)含義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2)地位姓名是我們用來表現自我、區別于他人的符號,姓名總是與特定個人相聯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3)要求①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②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③成年后有權自己決定繼續使用或者改變姓名,但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④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二、姓名肖像受保護拓展:★有關姓名權的規定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撫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1.姓名權二、姓名肖像受保護2.肖像權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①自然人享有肖像權。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含義要求二、姓名肖像受保護必背知識議學環節三從網友造謠女排英雄遭懲戒中析名譽隱私不可侵【議學情境】羞辱英雄,必須依法懲戒!日前,天津自貿區法院審理了原告張常寧訴被告劉某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依法判處被告劉某,連續90日在某自媒體賬號置頂位置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同時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以示懲戒及其他合理支出。原告張常寧系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曾獲得奧運會冠軍、世界杯冠軍等多項榮譽,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人民日報曾盛贊張常寧為女排英雄。被告劉某在其自媒體賬號大肆發布針對原告的誹謗、侮辱性信息,引發大量網友進行轉發、惡評及貶損等。嚴重擾亂了原告正常的工作、生活。子議題三:劉某侵犯了女排英雄張常寧的何種權利?造謠詆毀英雄會對社會有哪些危害?議學提示:(1)法律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2)劉某發布大量誹謗、侮辱性信息侵犯了女排英雄張常寧的名譽權。(3)造謠詆毀英雄會危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利于社會穩定,應堅決予以懲戒。三、名譽隱私不可侵1.名譽權與榮譽權(1)含義: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2)法律規定:①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必背知識1.名譽權與榮譽權01名譽權是法律規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維護自身名譽的權利。名譽是指社會對公民個人的品德、情操、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及法人信譽、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綜合評價。02榮譽權就是民事主體對自己所獲得的榮譽及其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的權利。對榮譽權的侵害方式最典型的是非法剝奪公民或法人的榮譽稱號。榮譽權03榮譽與名譽是有聯系的:如果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使公民的名譽也受到損害的,同時構成侵害榮譽權和名譽權。聯 系三、名譽隱私不可侵拓展:★“英烈條款”《民法典》規定:“對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英雄烈士的近親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br/>1.名譽權與榮譽權三、名譽隱私不可侵2.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①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②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1)(2)(3)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保護意義三、名譽隱私不可侵必背知識2.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01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等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02對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03必要性意義原則(4)依法保護個人信息三、名譽隱私不可侵必背知識課堂小結名譽隱私不可侵積極維護人身權利姓名肖像受保護生命健康俱可貴人身權利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典例精練1.(2022·山東膠州市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高二期末)一年級學生小菲常年遭受繼母韋某虐待,父親卻不愿追究繼母刑事責任。檢察院認為,小菲因年幼無法行使告訴權利,亦無近親屬代為告訴,屬于“被害人不能告訴”的情形,符合自訴轉公訴的條件,于是建議公安機關以韋某涉嫌虐待罪立案。最終法院認定被告人韋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②被告人韋某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由人民檢察院承擔③韋某侵犯了小菲的生命健康權,小菲有能力提出損害賠償④小菲的父親應該履行保護小菲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義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①: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材料主要涉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而不是名譽權,①錯誤。②:小菲無法行使告訴權利,案例符合自訴轉公訴,因此由檢察院承擔舉證責任,②正確。③:小菲年幼,不具有要求損害賠償的民事行為能力,但有提出損害賠償的民事行為權利,③錯誤。④:小菲的父親作為小菲的監護人,應該履行保護小菲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義務,④正確。故本題選B。B典例精練2.(2022·河南省杞縣高中高二課時練習)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象,民法典規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還首次將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①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獲取他人個人信息②意味著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③能夠維護自然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④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利益和正常的社會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任何組織和個人可以依法獲取他人個人信息并確保安全,①錯誤。②: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使用、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②錯誤。③④: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能夠維護自然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利益和正常的社會秩序,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D典例精練3.(2022·河南省杞縣高中高二課時練習)郎某違反了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拒絕執行疾病預防防控機構提出的預防措施,造成2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76人被隔離,102戶513人被封閉管理。這嚴重影響了醫療機構對疫情的防治,并在一定范圍內造成了恐慌。郎某的行為( )①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 ②維護了自身的隱私權 ③妨礙了他人身體權的行使 ④是對他人的人身權的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④:依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郎某某拒絕執行疾病預防防控機構提出的預防措施,造成二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多人被隔離或封閉管理,嚴重影響了醫療機構對疫情的防治,郎某某的行為是對他人的人身權的侵犯,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①④符合題意。②:郎某某的行為是對他人權利的侵犯,并非維護自身的隱私權,②不符合題意。③:本案中郎某某侵犯了他人生命權和健康權,沒有涉及身體權,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B典例精練4.(2022·全國高二單元測試)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下列行為中屬于侵害公民名譽權的是( )①消費者對銷售者的服務質量進行客觀評價②新聞單位基于事實對經營者的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③新聞單位歪曲事實,對生產者的產品質量進行批評④消費者使用侮辱性語言對生產者的產品質量進行批評、評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①④:根據相關規定,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消費者對銷售者的服務質量進行客觀評價不侵害公民名譽權,但消費者使用侮辱性語言對生產者的產品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則屬于侵害公民名譽權,①與題意不符,④符合題意。②③: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②與題意不符,③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D典例精練5.(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周某系知名影視演員。上海某口腔公司在其運營的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標題為《90后周某自信微笑奪影后,2016年你收獲了什么 》的文章,擅自使用周某的8張照片進行商業宣傳,造成了公眾對周某的許多誤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①該公司用周某的名字進行商業宣傳,侵犯了周某的姓名權②該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進行商業宣傳,侵犯了周某的肖像權③該公司的行為造成了公眾對周某的誤解,侵犯了周某的名譽權④該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進行宣傳,侵犯了周某的隱私權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解析】①: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本案中,該公司并沒有用周某的名字進行商業宣傳,并不侵犯周某的姓名權,而是擅自使用周某的8張照片進行商業宣傳,造成了公眾對周某的許多誤解,而是侵犯了肖像權,故①錯誤。②③: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該公司未經周某同意,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進行商業宣傳,造成了公眾對周某的許多誤解,屬于侵犯周某的肖像權的行為。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該公司的行為造成了公眾對周某的誤解,侵犯了周某的名譽權,②③正確。④: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意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該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進行商業宣傳,侵犯周某的肖像權,而不是隱私權,④錯誤。故本題選A。A典例精練6.(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李某向王某借款后逾期不還,王某在索要過程中兩人產生爭執,李某毆打王某致其重傷,王某之妻趙某目睹全過程,因受驚駭導致精神崩潰。王某兒子十分氣憤,就此事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上對李某進行大肆辱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趙某的身體權受到侵害 ②李某應當賠償王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③李某的隱私權受到侵害 ④王某兒子應當承擔排除妨礙的民事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①: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體組織完整并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并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他人違法侵犯的權利,“因受驚駭導致精神崩潰”沒有涉及身體權受到侵害,故①不選。②:材料中“李某毆打王某導致其重傷”,說明李某應當賠償王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故②入選。③: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上對李某進行大肆辱罵”,說明李某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故③入選。④:排除妨礙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礙或妨害時,要求侵害人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以保障權利正常行使的措施,在材料中,李某的隱私權受到侵害,王某兒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的民事責任,故④不選。故本題選B。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