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5.4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課題名 眼睛和眼鏡教學目標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了解近視和遠視是怎樣形成的 3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4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力 5培養學生對眼鏡保護的健康意識,關注他人與自己的視力問題教學重點 1眼鏡成像原理和調節作用 2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教學難點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教學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感知近視與遠視的形成。 2.培養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蠟燭凸透鏡火柴光屏凹透鏡課件 學生準備:課本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1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凹透鏡對光的主要作用 2照相機成像有什么特點 3眼球的主要結構 【學生回顧思考,有利于使學生更快進入今天的課堂】 4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簡單復習一、新課導入教師播放視頻畫面,同學配戴眼鏡和老人配戴眼鏡畫面【利用生動圖片,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講解提問:在我們身邊,很多同學患有近視,那么近視是怎樣 形成的呢 【引導學生從用眼衛生,生活習慣,讀書寫字等角度回答】 [設計意圖]用啟發學生觀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課題,提升學生興趣。 教師講解:不良習慣會患上近視眼,戴眼鏡可以矯正,但無法從跟 本上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從養成良好習慣,保護好眼睛的角度來學習 ---眼睛和眼鏡 二傳授新知 探究點一眼睛的視物原理 教師提問: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呢 【圖片展示】【設問題,讓學生思考】 1眼球的主要結構【利用眼球結構圖片,讓學生清楚眼球的結構,個自的功能】 2眼睛的視物原理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學會看圖,分析圖片】圖1 圖2 精品物理頻道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眼睛與照相機成像有相似之處 【引導學生分析相似之處,重點比較分析晶狀體和視網膜作用】 抽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 (1)眼睛相當于照相機,晶狀體角膜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 屏 (2)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倒立,縮小,實像 3正常眼睛成像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甲看遠處的物體 乙看近處的物體 (1)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變厚,會聚本領增強,使像在視 網膜上 (2)眼睛觀察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變薄,會聚本領減弱,使像在視 網膜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4遠點:睫狀體完全松弛是晶狀體表面曲度最小,能夠看清最遠點的 極限點叫做遠點 近點:睫狀體極度緊張,晶狀體表面彎曲程度最大,此時看清最近 的極限點叫近點 明視距離: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清晰又不疲勞的距離約25cm 【通過了解知識點,更加清楚掌握成像知識】 探究二近視眼的形成及矯正1近視眼的形成原因 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增加學生分工協調合作的意識】 教師:利用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實驗形成倒立縮小實像 上面實驗表示正常人眼觀察物體成像 第2步;蠟燭遠離凸透鏡,像模糊。為什么 【學生實驗,學生思考】 移動光屏,圖像清晰 學生認真思考。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2近視眼的矯正甲 近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 乙矯正后【學生仔細對比分析,結合實驗】 【教師歸納小結,近視眼的成因,近視眼的矯正】 3例題教學1 下列可用于矯正近視眼的是【 】 【讓學生感受知識點的考試方法,體驗知識的運用】 探究點三遠視眼的形成及矯正 1遠視眼的形成原因 【同上實驗探究】 教師;遠視眼看不清哪里的物體 引導學生回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移動光屏,又可以看清,說明近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后方。 2遠視眼的矯正 【分組實驗】抽學生回答,用什么矯正 3例題教學2 如圖所示眼睛及矯正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甲 乙 丙A.甲圖是近視眼,乙圖為其矯正圖B.甲圖是遠視眼,丙圖為其矯正圖 C.甲圖是遠視眼,乙圖為其矯正圖D.甲圖是近視眼,丙圖為其矯正圖 [設計意圖]鞏固學習的知識 探究點四眼睛的保護與眼鏡的度數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設計意圖]以探究和實驗的方法來總結物理規律 練習 1常見視力缺陷有近視和遠視,下圖是一位視力缺陷著的眼球成像 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及矯正的透鏡類型是【 】 A 遠 視 眼 凸透鏡B遠視眼凹透鏡C 近 視 眼 凹透鏡D近視眼凹透鏡【讓學生見識中考題考法的多樣性】練習2:來自物體反射的光經過晶狀體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 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 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 B 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C 所成的像是虛像 D 所成的像相對于物體是正立的 練習3:下列表示近視眼矯正的是【 】板書設計 眼鏡和眼鏡 一眼睛的結構:視網膜玻璃體瞳孔晶狀體膠膜 二近視眼1成因 2矯正 三遠視眼1成因 2矯正 四眼鏡的度數D=100/f課后作業 完成教材課后練習1-4題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為眼睛與眼鏡,是我們自己的器官之一,與自身密切相關, 學生狀態總體較好,積極性較高,加上上課中,老師實驗的設計較多, 增加了學習興趣。本節這樣降低了難度要求,初步以了解和簡單理解 為主,但必須接軌中考,后續通過練習,講解,測評加以鞏固和提高。 從學生作業來看,效果較好,但對眼睛度數,部分學生計算困難,還 需強化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