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乒乓球復原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夠描述氣體、固體、液體受熱后的變化情況。2.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xiàn)象,總結實驗結論。3.知道一般情況下,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4.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并在教師引導下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5.了解所學的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1.能夠描述氣體、固體、液體受熱后的變化情況。2.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xiàn)象,總結實驗結論。【教學準備】1.材料準備:教具:乒乓球、乒乓球拍、熱水、燒杯;銅球與銅環(huán)、酒精燈。小組:針筒、軟塞、熱水、燒杯;燒瓶。2.活動場地:科學教室或實驗室。【教學過程】1.引入師:有哪個同學會打乒乓球嗎?生:我!師:請你來給大家展示一下顛球。生:老師這個乒乓球是癟的,不好顛。師:大家有什么辦法將這個癟的乒乓球復原嗎?生1:捏回來。生2:給乒乓球打氣。生3:將乒乓球放在熱水里。師:到底哪種方法可行呢,我們來試一試。2.假設師:我們先將癟的乒乓球放入燒杯中,再向燒杯內倒熱水。一起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生: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又凸出來了,慢慢復原了。師:同學們的辦法真是太棒了!為什么接觸熱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復原樣呢?生:乒乓球里面是空氣。師: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空氣接觸熱水就能復原呢?生:因為有空氣受熱后空氣就會變大,就把乒乓球頂起來了。師:你們同意嗎?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嗎?3.觀察師:為了幫你們更好地設計實驗,老師準備了包括針筒在內的一些實驗材料。請大家先認真觀察針筒的構造,并想一想如何使用它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學生觀察針筒)師:觀察時間到,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些結構可能具有哪些功能?生1:我發(fā)現(xiàn)針筒有一個可以拉出來、壓進去的活塞,我覺得這個活塞可以將空氣從前面的小孔吸進去或放出來。生2:活塞可以拔出來,上面有一個大口,下面有一個小口。生3:活塞一般是不能拔出來的,就是用來堵住大口的,所以針筒只有一個出入口,就是下面的小口。生4:我發(fā)現(xiàn)針筒上有刻度,我覺得能幫助我們判斷吸入或排出了多少的空氣。師:大家的推斷有理有據,非常棒。如果我們想驗證空氣受熱后會不會變大,我們還能讓針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氣嗎?生:不能,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知道是原來的空氣變大了,還是新進去了空氣。師:非常有道理。就像乒乓球放進熱水里,乒乓球本身并沒有進去空氣一樣。那我們怎么不上針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氣呢?生:活塞是密封的,只要把下面的小孔用東西堵結實就行了。師:說的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段介紹實驗方法的視頻,看看和我們的想法是不是一樣。(板畫:針筒放入熱水)(此處可播放相關的操作視頻,視頻文案如下)將針筒內原本的空氣全部排出。左手抓住針筒下方,右手拉出活塞,使得活塞的最下端與刻度10對齊。做好標記,記錄數(shù)據。用軟塞將針筒的排氣口塞住,確保不漏氣。將針筒放入熱水中,使得熱水沒過空氣柱,卻不超過針筒的頂部。仔細觀察活塞的變化,標記或記錄數(shù)據。師:實驗中,注意安全,避免燙傷。現(xiàn)在開始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操作)4.研討師:時間到,請將材料歸回材料區(qū)。誰來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PPT展現(xiàn)出句式“我發(fā)現(xiàn)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生1:我發(fā)現(xiàn)針筒放入熱水后,活塞才開始移動,說明和熱水有關。生2:我發(fā)現(xiàn)活塞一開始指的是10,后來移動到了12,說明里面的空氣變多了。生3: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因為我們已經用軟塞將口堵住了,空氣進不去。我認為,應該是空氣受熱變大了。(板書學生關鍵詞:受熱開始移動;活塞10→12;堵住排氣口→空氣無法進出)師:我們來整理分析一下剛才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在針筒接觸到熱水后活塞的位置才開始發(fā)生變化,活塞往后移了2格,針筒內的空間不斷變大,但外面的空氣不能夠進去。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生:可能是受熱后,空氣把里面的空間撐起來了。師:是的,我們推測是針筒內原本的空氣受熱變大了,用科學的說法也就是膨脹了,才出現(xiàn)了以上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乒乓球遇到熱水為什么會復原呢?生:因為乒乓球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板書學生得出的結論)5.小結師:我們通過收集大家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放在一起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得出了我們的結論。所以在得出結論前,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記錄、梳理和分析非常重要。6.拓展師:我們已知氣體受熱后會膨脹。液體和固體受熱后,它們也會膨脹嗎?師:這是一個銅球,這是一個銅環(huán)。請一個同學上來操作,看看這個銅球能不能穿過銅環(huán)。(學生操作)師:謝謝。接下來,老師將銅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會。(教師進行演示操作)師:現(xiàn)在銅球還能穿過銅環(huán)嗎?請?zhí)岢瞿愕募僭O。(學生填寫記錄單)師:我再請一位同學試試,能否將銅球穿過銅環(huán)。你覺得能穿過嗎?生:可以。師:請這位同學進行實驗驗證。(學生操作)師:通過實驗,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認為加熱后,銅球變大了。而銅環(huán)沒有加熱,所以還是原來的大小。生2:說明固體和氣體一樣,受熱也會膨脹。師:看來通過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大部分同學得出的結論是:銅球受熱會膨脹。師:最后我們來看看液體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質。請同學們在記錄單上完成相應的內容。(學生填寫記錄單)師:請一位同學來展示他的記錄單。生:我們提出的假設是遇熱后液體的體積會變大。實驗方案是將燒瓶放到熱水中,觀察前后玻璃管內液體的高度變化。(教師展示具體的操作步驟)師:實驗期間請注意觀察記錄現(xiàn)象。(學生實驗)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1:我發(fā)現(xiàn)加入熱水后,液面變高了。生2:一開始液柱慢慢地往上漲,后來漲得越來越快,再后來慢慢停下來了。師:你們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生:液體受熱也會膨脹。師:很多物體都存在受熱后體積膨脹的現(xiàn)象。知道了這個自然規(guī)律,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的難題。【教學反思】本課教學中,我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驗證式教學,而是探究“空氣受熱后會產生什么變化”,打破受熱膨脹的思維限制,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間。我設定的重難點是:學生依據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自主分析、推斷,從而得出結論。為突破重難點,我先引導學生關注針筒的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實驗的設計,使學生更有目的地關注實驗現(xiàn)象。在描述實驗現(xiàn)象的過程中,利用例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去思考現(xiàn)象背后產生的原因。由于本節(jié)課是單元首課,應強化驗證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總結點評】本課教學中,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同時,能夠積極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打造更加開放的課堂。作為單元的起始課,教師從單元全局出發(fā),落實探究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熱脹冷縮”的小概念教學出發(fā),落實了三個實驗;從培養(yǎng)“得出結論”的能力目標出發(fā),引導學生了解實驗材料,更好地搜集證據、得出結論,為后續(xù)的教學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