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1、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兩對基本矛盾及相應的兩大辯證關系:( )的矛盾、( )的矛盾。【( )決定( );( )對( )具有反作用。當( )適應( )時,它就對( )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 )不適應( )時,它就對( )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可用兩次)*上層建筑→經濟基礎→促進生產力發展,必須兩個條件:① ②2、任何社會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根本規律:( ),( )。3、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兩個概念的判斷(各自關鍵詞)。課前三分鐘復習1.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從哲學上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因為(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要與上層建筑狀況相適應②聯系是客觀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③通過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④整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檢測2.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從哲學上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因為(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要與上層建筑狀況相適應②聯系是客觀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③通過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④整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檢測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5.3 社會歷史的主體新課學習1.明確人民群眾的內涵2.理解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3.識記并區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4.認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以后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奠定基礎。學習目標請大家根據自主學習成果,判斷圖中的相關人物是否屬于人民群眾的范疇?(除了敵對勢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 議題1.江山就是人民,見證人民之功任務:請三個小組展示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史實中見證人民的作用。1、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3、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4、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重溫必修三議題1.江山就是人民,見證人民之功議題2.人民就是江山,解讀與民同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側重點)(2019全國Ⅲ卷) 結合材料并運用唯物史觀知識,說明在脫貧致富實踐中蘭考縣委是如何貫徹群眾路線的。(12分)(2022 全國甲卷) 運用黨的群眾觀點的知識并結合材料,闡明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12分)任務:1.大聲朗讀(三遍)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2.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學案上的材料分析題。【合作探究】2019全國Ⅲ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上,風沙、鹽堿、內澇肆虐,蘭考民生艱難、百姓貧苦。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依靠群眾,開啟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蘭考自然環境,形成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2014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選擇蘭考作為聯系點,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改變蘭考貧困的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蘭考縣委牢記總書記囑托,把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奮斗目標。蘭考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找到了經濟發展的瓶頸,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人民團結奮斗,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建立“公司+貧困戶”“經營大戶+貧困戶”等模式,發展溫室大棚種植、畜牧業、民族樂器制作等產業,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2017年,蘭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2018年,蘭考入選中國“幸福百縣榜”。結合材料并運用唯物史觀知識,說明在脫貧致富實踐中蘭考縣委是如何貫徹群眾路線的。(12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側重點)2019全國Ⅲ卷 結合材料并運用唯物史觀知識,說明在脫貧致富實踐中蘭考縣委是如何貫徹群眾路線的。(12分)【參考答案】①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3分)②蘭考縣委心系群眾,把扶貧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3分)③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從群眾中獲取智慧和辦法;(3分)④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3分)對比2022全國甲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半條被子”的故事使老百姓認識到“共產黨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給你的好人”。中共七大通過的黨章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明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標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運用黨的群眾觀點的知識并結合材料,闡明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12分)【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注意:群眾觀點(關鍵詞:相信,服務,負責,學習)群眾路線(關鍵詞:為誰,靠誰,從..來,到..去)社會歷史的主體原理及方法論1.假如歷史上沒有毛澤東,就不會有井岡山的星星之火,不會有來自窯洞的戰勝強敵的持久戰略,不會有天安門城樓上的醒世宣言……這告訴我們( )①要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②要肯定英雄人物作出的杰出貢獻③要看到杰出人物是歷史活動的重要參與者④要看到歷史終究是由偉人決定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詳解】材料中強調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發展的重要性,未涉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①不選。歷史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決定的,④夸大了偉人的歷史意義,④不選。隨堂訓練2.習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提到,辛勤勞作的農民,埋頭苦干的工人,敢闖敢拼的創業者,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這是基于(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②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決定我國社會發展道路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④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詳解】②:我國社會發展道路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而不是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決定的,②錯誤。④:人民群眾進行的物資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而非人民群眾本身,④錯誤。隨堂訓練3.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化人民至上立場,要求全黨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強化人民至上立場的原因在于( )①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②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③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④人民群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內涵是不變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詳解】②: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②錯誤。④:人民群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內涵是不同的,④錯誤。隨堂訓練作業1. 作業本:抄高考主觀題答案;寫“收獲”。2. 導學案:79—8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