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物理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三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目 錄學習目標情景導入基礎過關全練課后總結1.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2.掌握用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的方法。(重點)3.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的方法。(重點)學習目標古時候,在地中海上,有一個敘拉古王國,它的國王交給金匠一定質量的黃金,讓金匠為自己打造一頂純金的王冠,當王冠打造完畢交給國王時,國王發現這個王冠精美無比,但國王卻懷疑金匠偷竊了他的黃金而用其他便宜的金屬偷梁換柱。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是你去鑒定這個王冠是否是純金打造,你會用什么物理量去判定?這個物理量該怎么得到呢?情景導入量筒粗細相同、刻度均勻量杯上粗下細刻度上密下疏1.量筒上的標度單位:毫升(mL) 1mL = 1cm3最大測量值:常用100 mL、200 mL分度值: 1 mL、 2 mL、5 mL2.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應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刻度時,視線、刻度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三者保持水平。注意:如果液面是凸形的,則觀察刻度時,視線要與凸液面最高處平齊。3.用量筒測不規則固體的體積:對于形狀不規則的固體,因用刻度尺根本無法測出其體積,這時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進行測量。具體方法是: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面所對刻度V1,再將被測物體輕放入或按入水中,讀出此時水面所對刻度V2,V2V1即該固體的體積。石塊的體積:例題1:向量筒內注入水,俯視讀數為20mL,倒出一部分后,仰視讀數為12mL,則倒出的水的體積:(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無法確定C解析:讀數時俯視讀數,讀出的數值比實際數值大;讀數時仰視讀數,讀出的數值比實際數值小。本題中,第一次讀數是俯視,量筒內水的實際體積小于20mL;第二次讀數是仰視,量筒內剩余的水的實際體積大于12mL;故倒出的水的體積小于8mL。故選:C。實驗1:測固體(如小石塊)的密度實驗器材:天平、量筒、水、燒杯、細線小石塊實驗步驟:1. 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m;2. 用量筒測出水的體積;3. 用細線將石塊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測出水和石塊的總體積;4. 小石塊密度表達式:實驗數據的記錄石塊的質量 石塊放入前水的體積 石塊和水的總體積 石塊的體積 石塊的密度(石塊密度的表達式:實驗2:測液體(如鹽水)的密度實驗器材:天平、量筒、鹽水、燒杯實驗步驟:1.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2.將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4.鹽水密度表達式:實驗數據的記錄燒杯和鹽水 的質量 燒杯和剩余鹽水 的質量 量筒中鹽水質量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 鹽水的密度鹽水密度的表達式:例題2:為了測出金屬塊的密度,某實驗小組制訂了如下的實驗計劃:①用天平測出金屬塊的質量 ②用細線系住金屬塊,輕輕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 ④將金屬塊從量筒中取出,記下水的體積⑤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把金屬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水的體積⑥根據實驗數據計算金屬塊的密度以上實驗步驟安排最合理的是( ?。?br/>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⑥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⑥C解析:(1)根據測密度的原理,我們要測出金屬塊的密度需要測出的物理量是:①金屬塊的質量;②金屬塊的體積。(2)金屬塊的體積從題目中來看是用排水法進行測量,金屬塊的質量直接可以用天平進行測量;A、④這兩個步驟,金屬塊拿出時會帶走一部分水,產生較大的誤差;故A不合理;B、該方案沒有測金屬塊的質量,故B不合理;C、①步驟測出了金屬塊的質量,③⑤利用排水法測出了金屬塊的體積,且該方案沒有明顯的誤差,故C合理;D、②③兩個步驟無法測出金屬塊的體積,故D不合理。故選:C。1. 測量木塊的密度討論:怎樣測漂在水面上的木塊的體積?如圖,用細線把木塊與一鐵塊連在一起沉入水底(助沉法),使用量筒,運用排水法測體積。壓入法:用一根細而長的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V1mlV2ml2.測量體積過大的物體的密度(即放不進量筒中)溢水法: 由于形狀不規則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排水法測量。3. 易溶于水的物體,如何測量它的密度?可用面、土、小米等替代水例題3:小亮測量一個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他先利用天平測量出小木塊的質量,又利用量筒、適量的水、細針等器材用壓入法測量出小木塊的體積,將小木塊放入量筒中時,由于木塊不小心滑落進了水中,并濺出了一些水,則小亮的密度測量值將比實際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偏大解析:量筒中的水濺出,所測水和小木塊的總體積偏小,可得小木塊的體積測量值偏小,因此密度測量值偏大。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量筒測量物體的密度測質量(天平)固體液體測體積刻度尺量筒測質量(天平)測體積(量筒)量筒上的標度利用量筒測量物體體積課后總結謝謝觀看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