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客觀依據:事物的發生發展有其規律性,人的思維對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動性。(2)含義:超前思維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從事物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狀態,運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斷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思維形態。(3)表現:“先知先覺”(4)產生的思想條件:超前意識(1)超前思維具有探索性。(2)超前思維具有預測性。(3)超前思維具有不確定性。知識回顧1、超前思維的客觀依據、含義、表現、產生的思想條件?2、超前思維的特征?超前思維具有不確定性提高超前思維預測推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要運用好超前思維的方法第二框 超前思維的方法與意義第十三課 創新思維要力求超前學習導航1、正確運用超前思維的方法,提高超前思維的正確性2、正確認識超前思維的積極意義探究與分享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指出,中日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 這是對中日戰爭矛盾的總體分析。具體而言,“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這些矛盾決定了這場戰爭要經歷防御、相持、反攻三個階段。在不同階段,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戰略方針。經過持久戰,最后的勝利必然是中國的。思考:毛澤東為什么說“最后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毛澤東能夠超前預知戰爭結果得益于哪些思維方法的運用?探究與分享毛澤東同志分析把握了中日戰爭的性質,以及中日雙方實力的特點(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又分析了中日戰爭在不同發展階段采取的不同方針,最后得出結論“勝利必然是中國的”。矛盾分析法一、超前思維的方法1、超前思維要運用矛盾分析方法(P116)原因:(1)任何事物、任何時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內在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并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2)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發展的內在矛盾,才能對事物發展的狀況和趨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預見。相關鏈接:定性預測與定量預測隨著現代決策的科學化,對具體事物的預測往往采用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相結合的方法。定性預測是對事物發展狀況的直觀估計和評價,比如采取歷史類比推測相關事件的走勢等。(分析矛盾的性質)定量預測是使用因素變量、統計數據,運用數學方法,比如回歸分析方法、組合預測方法等,構建數學模型,借以揭示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用于預測和推測事件的未來發展情況。(分析矛盾的程度)探究與分享根據敵我力量的對比等矛盾分析,運用推理方法預測戰爭經歷防御、相持、反攻三個階段以及戰爭最后勝利必然屬于中國的結果推理的方法2、超前思維要運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P117)(1)推理的方法:原因:超前思維是依據事物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狀況,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要把握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就需要運用推理的方法。2、超前思維要運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2)想象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難以由其過去和現在狀況必然地推知其未來,所以需要運用想象等思維方法彌補其前提條件的不足。探究與分享《論持久戰》為什么能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指路明燈?《論持久戰》寫作前,毛澤東在延安組織了抗日戰爭研究會,專門研究與抗日戰爭有關的國內外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以期形成正確的戰略指導。在他看來,戰爭是運動變化最快的事物,但仍“有征兆可尋,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現象可供思索”,對戰爭的預見和計劃仍有客觀的基礎。為彌補中共軍事干部在軍事理論方面的缺欠,又組織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研究小組,對外國系統軍事理論著作展開研究。繁忙工作之余,毛澤東擠時間閱讀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分析國內研究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已有成果,以期持久戰理論的總結達成哲學高度。實踐證明,持久戰理論確實是全民族抗戰的精神武器,是奪取抗戰勝利的指路明燈。探究與分享在對戰爭發展狀況的把握基礎上,有計劃、有目的了解中日事實情況,分析、綜合,認識戰爭規律,得出最后勝利必然屬于中國的正確判斷和預測。調查研究方法3、超前思維要注重調查研究(1)必要性:超前思維建立在對事物發展情況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發展情況離不開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含義:調查是有計劃、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實情況。研究是對調查得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以便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3)作用: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預測。4、超前思維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1)超前思維要以事物發展的狀況為根據,是根據事物發展的可能性進行預測的。(2)超前思維不能陷于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之中。所以要提高超前思維的正確性,需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超前思維的方法1、超前思維要運用矛盾分析方法2、超前思維要運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3、超前思維要注重調查研究4、超前思維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2013年秋,習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各國實現聯動和共同發展的普遍愿望,與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發展之路”、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波蘭“琥珀之路”等重大發展規劃戰略對接。“一帶一路”是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它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走向深耕細作的“工筆畫”新階段。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顯現,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解共建“一帶一路”的情況,從超前思維的角度分析出共建“一帶一路” 倡議的深遠意義。超前思維能發揮其探索性和預測性功能使人把握事物的發展狀態,幫助人們規劃和調整思路,從而進行正確決策,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二、超前思維的意義1、超前思維的哲學意義:(1)超前思維有助于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也有助于人們趨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2)超前思維能使人們通過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發展狀態,幫助人們規劃和調整思路,從而進行正確的決策,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地震預測鄉村振興三步走時間表二、超前思維的意義2、超前思維的現實意義:①個人:有利于我們規劃成長成才的方案,②企業:有利于企業開發供給側的產品和市場,③社會:有利于社會繪制更為全面合理的服務藍圖,④國家:有利于國家和民族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課堂小結練一練哈桑借給一位商人2000枚金幣,并要求對方寫下了借據。還錢的期限快到了,哈桑卻發現借據丟了。一位智者給他出主意,讓他給這個商人寫封信,在信上說,還款的日期快到了,快準備好向他借的2500枚金幣,一定要按期歸還。并要求商人立即回信,說明是否能保證按期還錢。最后那位商人按期償還了借哈桑的那2000枚金幣。智者向哈桑出這樣的主意,是要使那位商人在回信中說出自己向哈桑借的是2000枚金幣而不是2500枚金幣,哈桑便可以此作為書面證據。該案例體現了超前思維的什么特征( )A.探索性 B.預測性C.不確定性 D.可逆性B練一練卡恩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受歡迎和尊重的未來學家之一。在他1967年的作品《2000年:20世紀最后30年里可能的100項技術創新》里,有一整章的預測。然而對照21世紀初的實際情況,即使是最寬松的評判標準,其錯誤率也在75%以上。這說明( )A.超前思維失去了實際價值 B.未來是沒法預測的C.未來發展趨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D.超前思維不具有指導性 C練一練人們通過對有關天氣變化的各種信息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綜合,得出未來某段時間內天氣變化的趨勢。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現在天氣預報活動的準確率很高。這說明( )①調查研究是超前思維最有效的方法 ②調查是有計劃、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實情況 ③研究是對調查得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 ④調查研究可以確保正確預判事物的發展趨勢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練一練哈佛大學曾經對一屆畢業生做了一項關于個人目標的設定和人生規劃的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沒有長期目標和規劃的人多達27%,有長期目標并規劃清晰的人只有3%。25年后,哈佛大學跟蹤調查發現,當初沒有長期目標和規劃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在無盡的迷茫和麻木中苦苦地掙扎;而那些擁有長期目標并規劃清晰的人,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幾十年如一日辛苦打拼,最終成為行業領袖或者精英人士。哈佛大學的調查結果告訴我們,是否具有超前思維( )①會影響到人生的成敗 ②會影響人們的前進方向和動力 ③決定人們成長成才的方案是否合理 ④決定人們能否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