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教學設計課型:聆聽設計者:一、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學習任務1:趣味唱游能按要求隨音樂進行動作模仿、音樂游戲、角色扮演和舞蹈表 演等,用身體律動表現音樂的基本要素。學習任務2:聆聽音樂聆聽或表現音樂的過程中,能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然流露出相應 的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說出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簡要描述音樂 表現的形象與內容;能跟隨音樂的節拍拍手或走步,并對二拍子、三拍子音樂做出 相應的體態反應;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積累的聽覺經驗區分相同或不同風格的音 樂,并借助律動、舞蹈、色彩或線條等予以表示。學習任務3:情境表演能根據音樂特點進行動作創編或即興表演,與同伴一起體驗表 現造型、扮演角色的樂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能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根據一定的情境、主題或表演要求進 行創編和表演。能編創簡單節奏或旋律,配合表演。2.教材分析《大象》是法國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第五首。這首曲子作者取材于柏遼茲歌劇《風妖之舞》圓舞曲的片段,將其改為由低音提琴和鋼琴來演奏,表現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以及滑稽可笑的舞姿。樂曲采用降E大調,3/8拍。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在鋼琴奏出幾個小節的圓舞曲節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圓舞曲主題,表現大象愉快地邁著笨重的腳步,費力地旋轉舞蹈,給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覺。中段比較抒情,舒展而優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個調上模進、重復,猶如大象伸著鼻子在舒心地歌唱。第三個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最后樂曲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3.學情分析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每個班都有一些表現非常棒的學生,他們在音樂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還存在著個別學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要加強常規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這學期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要進一步加強訓練。二、學習目標1.通過欣賞樂曲,聽辨低音提琴的音色,感受樂曲形象。2.感受樂曲情緒,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3.隨音樂模仿大象的動作,感受樂曲的情緒,加深對音樂的體驗。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通過欣賞樂曲,聽辨低音提琴的音色,感受樂曲形象。學習難點:感受樂曲情緒,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教學設計學習 目標 學習流程 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感受動物的形象 導入部分 獅子、袋鼠、蜜蜂。 并模仿小動物們的動作。 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森林王國,國王聽說我們要來到他們的王國非常開心,于是開了一個音樂舞會,小動物們都想要來迎接我們,大家來聽一聽國王派出了那些小動物呢? 認真聆聽,積極回答問題。1.通過欣賞樂曲,聽辨低音提琴的音色,感受樂曲形象。 2.感受樂曲情緒,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 3.隨音樂模仿大象的動作,感受樂曲的情緒,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新知新學 活動一:聆聽音樂,初步理解 1.聽音樂,說出感受(是一種很大很笨重的動物) 2.思考回答問題。(旋律低沉,節奏緩慢) 3.隨音樂進行模仿。 4.觀看。 5.隨有節奏的模仿大象的動作。 活動二:分段聆聽 深入體驗 1.思考回答問題(游戲,玩耍) 2.自由回答問題,并嘗試根據音樂形象模仿大象跳舞的樣子。 模仿老師,學習大象的舞步。 4.再次聆聽體驗,思考樂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5.再次聆聽第一樂段,隨老師在強拍低音提琴處點頭。 6.認真觀看思考回答問題(小提琴) 7.認真聆聽,并模仿老師演奏動作隨音樂律動。 (二)聆聽第二樂段。 1.聆聽音樂思考回答問題(唱歌) 2.聆聽,隨音樂畫旋律線。(大提琴) (三)聆聽第三樂段 聆聽,并思考回答問題。(與第一樂段相似) 活動三:展示音樂 1.隨音樂一三部分一組同學跳舞,第二部分另一組同學拉大提琴。 2.交換表演。 3.集體表演,并在音樂結束處擺POS。 4.優秀的小組上臺展示。 活動一:聆聽音樂,初步理解 1.師:是啊,這么多小動物已經把我們帶到熱鬧的舞會現場啦聽,接下來該是什么樣的動物出場呢? 2.師:為什么會有笨重的感覺,結合音樂音樂說一說。 3師:非常好,咱們來一起模仿一下這個笨重的小動物。 4.師:老師看到同學們模仿笨重的動物特別像。這段音樂所描述的動物的確是很笨重,它是什么呢?(出示圖片) 5.師:這首音樂所描述的動物是大象,那我們隨著音樂一起來模仿一下大象吧,看誰模仿得像? 活動二:分段聆聽 深入體驗 第一樂段 1.師:老師看同學們模仿的惟妙惟肖,真棒,那么我們剛才聽的音樂中大象在做什么呢? 2.師:大象跟隨音樂快樂的游戲、玩耍,玩的這么開心漸漸地跳起舞來。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你認為大象跳舞是什么樣子,誰來說一說? 3.師:雖然大象很笨重,但它也在盡力的為我們表演舞蹈,并且它跳舞的時候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舞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4師:我們隨音樂一起來做一下邊跳邊感受一下樂曲獨特的節拍,想想你知道是幾拍子的音樂嗎? 5.師:沒錯,就是特別適合跳優雅舞步的三拍子音樂。在同學們跳舞的時候,大象先生說想要考一考我們小朋友,你們接受它的挑戰嗎?讓我們來看一看大象的挑戰是什么?大象:音樂當中有一個特殊的音色,小朋友們發現了嗎?知道是什么樂器為我的舞蹈伴奏嗎? 6.師:同學們有注意到這個特殊的音色嗎?我們再來聽一聽。是這個音色使音樂變得很笨重,很低沉,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樂器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這件樂器叫做低音提琴(出示圖片)你們看低音提琴長得跟什么樂器比較像呢? 7.師:恩,他們都是西洋樂器中的弦樂器。這件樂器叫做低音提琴,它不僅音色低沉,而且他的個頭也非常大,我們來一起聽一下他的音色。并示范演奏低音提琴的動作。 (二)聆聽第二樂段。 1.初聽。師:這段旋律相比第一段旋律情緒更加的抒情了,仿佛大象在做什么? 2.師:接下來咱們來一起畫一畫旋律線感受一下大象優美的歌聲。是什么樂器為大象的歌聲伴奏? (三)聆聽第三樂段 .師:音樂還沒有結束,還有第三段,聽聽第三段大象在作甚個,和前邊的那一段相似。 活動三:展示音樂 1.師:大象的舞蹈要正式開始了,咱們分成兩組,一組同學拉提琴伴奏,另一組同學模仿大象舞蹈。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一起來開舞會吧。 2.兩組同學交換一下。 3.師:舞會變得越來越熱鬧了,大象先生剛才偷偷告訴我說咱們小朋友太聰明可愛了,也正因為小朋友們特別喜歡他們的舞會,所以大象邀請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來一起跳舞, 在音樂結束后我們需要合影留念,請同學們擺出你們最后的poss動作,老師看哪一組最好看,一會請他們上前展示。 認真聆聽,三拍子的節奏律動,及第一拍強拍的表現力。了解作曲家,增加知識。 拓 展 部分 認真聆聽。 1.介紹作曲家圣桑 2.介紹組曲《動物狂歡節》 認真聆聽思考課堂小結 同學們,世界上,非洲象和亞洲象即將面臨絕技,如果我們再不去保護他們,他們就會像1萬年前的猛犸象一樣滅絕了。作曲家圣桑創作《動物狂歡節》,目的就是要告訴人們動物是可愛的,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自然,保護地球。板書設計 動物狂歡節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跳舞 唱歌 跳舞作業設計 給家人講講大象的故事課后反思: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