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1-5 FTFFF 6-8 FFT9-13 ACDCB 14-18 DABAD 19-23 BBDCA 24-28 DCBCA29.(1)地區: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倫文明。(2分)(2)不同之處:①《漢謨拉比法典》完全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對平民有一定好處;②《漢謨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銅表法》刻在銅板上;③《漢謨拉比法典》屬于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十二銅表法》屬于海洋文明代表;等等(4分)(3)基督教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4分)30.(1)雅典。(1分)特點:全體公民是統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法律至上,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公職人員注重才能。(2分)(2)禁行含義:婦女、外邦人、奴隸、兒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分)(3)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機會;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還建立津貼制度等。(2分)啟示:要通過立法的形式對腐敗的官員進行嚴懲,堅持依法治國等。(2分)31.(1)莊園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分)(2)不受外來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權限,為師生創造了自由探索與獨立思考的空間。廣泛分布于西歐各國。(3分)(3)方式: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 封建時代的歐洲(4分)32.(1)阿拉伯半島:部落間矛盾叢生、經濟衰落、外族入侵。(1分)途徑: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2分)(2)大化改新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2分)(3)智慧宮 改進阿拉伯數字等。(2分)(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進入封建社會。(2分)阿拉伯半島統一后,不斷擴張建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的阿拉伯帝國。(2分)33.(1)介紹如《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代表作品,是古希臘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神曲》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意大利詩人但丁的代表作品,譴責了教會的腐朽統治,宣傳了人文主義思想。(任一點2分)內涵:人文主義。(1分)(2)事件或現象:②新航路開辟;③殖民擴張。(2分)內在聯系:新航路的開辟為殖民擴張創造條件。(2分)(3)評述:A評價的人物是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但戰爭也給當地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破壞,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災難。(4分)B評價的人物是哥倫布。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把亞歐大陸和美洲聯系在一起,對各地區、各民族間交往作出重要貢獻;但也導致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并長期殖民統治美洲,給美洲及土著居民帶來了深重災難。(4分)(任選一個人物評價即可)(4)因素:生產力的發展;杰出人物的推動;思想解放;開拓進取的精神等。(2分,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繡中學九年級法治社會學科作業檢測2024.9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寢宮。2.公元前8世紀開始,古希晴建立了城邦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3.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時間按先后排列分別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4.481年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他皈依了基督教,設立了“什一稅”。5.莊園的耕地分為份地和共用地兩部分6.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天皇,天皇依靠貴族統治全國。7.13、14世紀歐洲農村中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一一市民階層。8.從17世紀下半期起,英國先后戰勝荷蘭、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大河流域孕有了燦爛的古代人類文明。要研究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文明遺址,可以到印黃河,長江熊10.據記載,古巴比倫開辦了專門用于借貸的機構(類似于今天的銀行),出借實物或金銀貨幣,借貸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償還。這反映了古巴比倫A.法學系統日臻完整B.君主權力衰落C.商品經濟比較活躍D.國內矛盾激化11.考古學家在亞洲的摩亨佐·達羅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織品。而與此同時,南美的秘魯也有類似發現。最新的基因技術證實,不同地域的人類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時學握了棉花種植技術。這一發現說明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體化特征B.技術傳播與人類遷徙存在關聯C.現代科技決定歷史研究進展D.區域文明演進具有一定相似性12.在古希臘神話中,神的動機和行為與人類別無二致,只是他們比現實中的人更為俊美健碩或性感魅感。這說明古希臘神話A.是商品經濟發達的結果B.迷信色彩十分濃厚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D.是民主政治的產物13.羅馬共和國時期,元老院擁有執政官提名權、公民大會制定法律的批準權和獨裁官任命權。至屋大維時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維頻繁修訂元老名冊,使其成員從1000名減少至600名。這一變化說明A.平民對貴族的斗爭取得階段性勝利.羅馬政體從共和制向元首制過渡C.權力斗爭使萬民法廣泛普及D.羅馬政體由元首制轉變為君主制14.莊園法庭裁決慣用的權威性語言通常是:“全體田戶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體佃戶命令”或“領主和佃戶命令”等。據此可知,莊園法庭的裁決A.凸顯了程序的合法B.維護了領主的利益C.保護了佃戶的權益D.代表莊園集體意志15.錢乘旦在《西方那一塊土》中說:“將帝國摧毀的最后一個因素是蠻族入侵。所謂的‘蠻族’,主要是指日耳受人。”這里的“帝國”是指A.羅馬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查理曼帝國D.拜片庭帝國16.在歐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實構成是一個神秘的話題。中世紀的地圖將地球繪成光盤狀,中心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狀的圖形向四周輻射開來,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陸,標注著伊甸園和《圣經》記載的其他地方。造成當時地圖形狀的主要原因是A.歐洲缺乏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了解B.宗教在中世紀歐洲占據支配地位C.中西方當時從未有過任何的聯系D.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異常緩慢17.《羅馬民法大全》規定“釋放奴隸也列入列國通法”“被釋放,便是從管轄下得到釋放”說明拜占庭帝國A.關注雙隸處境B.追求民主自由C.強化奴隸制度D.廢除貴族特權18.亨利·皮雷納在《中世紀的城市》中說“商業促進了中世紀城市的興起,而地中海商業貿易的起伏直接影響了中世紀城市的興衰。”據此可知,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發展得益于A.民主政治的興盛B.資產階級的形成C.雇傭關系的產生D.社會經濟的繁榮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社會與法治卷-2409義烏市繡湖中學9月月考 (1).pdf 社會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