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原子結構課時2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離子一、學習目標1.了解原子核外的電子的排布特點,知道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表示方法,并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系;2.以氯化鈉為例,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3.知道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知道離子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二、學習重難點重點:離子的形成過程、原子結構示意圖。難點:原子核外的電子的排布特點、結構與性質的關系。三、學習過程【課前任務】(1)原子由哪幾部分構成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構成?這些粒子帶電情況 (3)原子核和電子都帶電,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不顯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情景導入】我是一個小小的電子,我在原子內圍繞著原子核不停地轉動,雖然空間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總想掙脫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這個“小老頭”很有能耐,雖然只占原子的一丁點空間(相當于體育場中的小螞蟻),它卻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正好將我身上的負電深深吸引。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樣運動的呢?【課堂探究】知識點1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1)任務一:閱讀教材P66,總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電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區域內出現,這些區域叫做“電子層”,核外電子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此現象叫做 ,按電子 高低,分別排布在離核從近到遠的電子層內,電子能量 排在離核近的層里,電子的能量 排在離核遠的層里,離核最遠的電子層叫作 。(2)為了簡明表示原子的結構,可以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如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小圈表示 ,圈內的數字表示 ,弧線表示 ,弧線上面的數字表示 。任務二:觀察教材P66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總結電子分層排布的規律。①第一層最多排 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 個電子;②最外層一般不超過 個電子(只有1層的,不超過 個電子)。【對應訓練1】試試畫出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鋰原子 3 氧原子 8 氯原子 17 鎂原子 12 氖原子 10 磷原子 15(4)任務三:閱讀教材P67,結合教材P66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填寫下表。原子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 結構是否穩定 推測原子性質 得失電子稀有氣體原子金屬原子非金屬 原子【小結】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對應訓練2】如圖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有12個質子B.該粒子有2個電子層C.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原子D.該粒子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對應訓練3】根據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填序號,下同);易失電子的原子的是 ;易得電子的原子的是 ;(3)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知識點2 離子任務四:①分別畫出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②依據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分析鈉原子和氯原子在反應中的得失電子趨勢。③如果一個鈉原子和一個氯原子相遇,會發生什么呢?閱讀教材P67,結合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闡述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化學變化過程。任務五:總結離子的定義、分類、書寫和意義。①定義:帶電的 或 叫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 ;帶負電的離子叫 。氯化鈉(NaCl)是由 和 構成的,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②書寫:在原子(或原子團)符號的 標出離子所帶的 , 在前,正負號在后,當離子所帶電荷數為1個單位時, 1可以不寫。如陽離子: ;陰離子: 。【對應訓練1】試試寫出下列離子的離子符號。氫離子 鋰離子 氟離子 鋁離子 硫離子 鈣離子③意義:表示一種離子及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如:Cl- ——表示 ,也可以表示 , ;離子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如:2Mg2+——前面的2表示 ;右上角的2表示 。④原子與離子的區別與聯系微粒種類 原子 離子陽離子 陰離子微粒電性微粒結構 質子數 電子數 質子數 電子數 電子層數 質子數 電子數 電子層數聯系【對應訓練2】下列關于離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B.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C.離子是一種不顯電性的粒子D.在化學反應中離子和原子可以相互轉化【對應訓練3】“結構決定性質”是化學的核心觀念。如圖是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8B.硫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6C.硫原子在化學反中易得到電子,變成陽離子D.硫原子和硫離子的性質完全相同【課后任務】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四、課堂練習1.如圖是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該原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容易得到電子 B.屬于非金屬原子C.核電荷數為11 D.最外層電子數為112.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簡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結構。如圖是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B.鋁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3C.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 D.鋁原子易失去電子形成陰離子3.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②所示的粒子為陰離子B.③所示粒子核外第三電子層的電子數為2C.①③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D.④中x一定是74.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A. B.C. D.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質量幾乎相等 ④Na+比Na穩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該粒子為原子且m=11,則n=_______。(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且n=8則m=_______。(3)若m-n<10則該粒子是一個_______。7.如圖是六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E粒子內有_________個質子。(2)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3)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課題2 原子結構課時2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離子一、學習目標1.了解原子核外的電子的排布特點,知道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表示方法,并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系;2.以氯化鈉為例,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3.知道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知道離子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二、學習重難點重點:離子的形成過程、原子結構示意圖。難點:原子核外的電子的排布特點、結構與性質的關系。三、學習過程【課前任務】(1)原子由哪幾部分構成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構成?這些粒子帶電情況 (3)原子核和電子都帶電,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不顯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2)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所以原子核整體帶正電;(3)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電子所帶的負電荷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質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原子(不顯電性) 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情景導入】我是一個小小的電子,我在原子內圍繞著原子核不停地轉動,雖然空間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總想掙脫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這個“小老頭”很有能耐,雖然只占原子的一丁點空間(相當于體育場中的小螞蟻),它卻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正好將我身上的負電深深吸引。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樣運動的呢?【課堂探究】知識點1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1)任務一:閱讀教材P66,總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電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區域內出現,這些區域叫做“電子層”,核外電子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此現象叫做 ,按電子 高低,分別排布在離核從近到遠的電子層內,電子能量 排在離核近的層里,電子的能量 排在離核遠的層里,離核最遠的電子層叫作 。【答案】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能量、低、高、最外層。(2)為了簡明表示原子的結構,可以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如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小圈表示 ,圈內的數字表示 ,弧線表示 ,弧線上面的數字表示 。【答案】原子核、核電荷數或核內質子數、電子層、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任務二:觀察教材P66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總結電子分層排布的規律。①第一層最多排 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 個電子;②最外層一般不超過 個電子(只有1層的,不超過 個電子)。【答案】2、8、8、2。【對應訓練1】試試畫出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鋰原子 3 氧原子 8 氯原子 17 鎂原子 12 氖原子 10 磷原子 15【答案】略。(4)任務三:閱讀教材P67,結合教材P66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填寫下表。原子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 結構是否穩定 推測原子性質 得失電子稀有氣體原子金屬原子非金屬 原子【小結】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答案】原子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 結構是否穩定 推測原子性質 得失電子稀有氣體原子 8個(He為2個) 穩定 比較穩定 既不得電子,也不失電子金屬原子 一般少于4個 不穩定 不穩定 易失去電子非金屬 原子 一般多于4個 不穩定 不穩定 易得到電子最外層電子數【對應訓練2】如圖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有12個質子B.該粒子有2個電子層C.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原子D.該粒子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答案】A【對應訓練3】根據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填序號,下同);易失電子的原子的是 ;易得電子的原子的是 ;(3)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答案】A;B;C和D;C和D。知識點2 離子任務四:①分別畫出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答案】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②依據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分析鈉原子和氯原子在反應中的得失電子趨勢。【答案】鈉原子的電子層中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易失去1個電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氯原子的電子層中最外層有7個電子,易得到1個電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③如果一個鈉原子和一個氯原子相遇,會發生什么呢?閱讀教材P67,結合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闡述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化學變化過程。【答案】鈉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易失去,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易得到1個電子,當鈉與氯氣反應時,鈉原子最外層的1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層上,這樣兩者都形成相對穩定的結構。帶1個正電荷的鈉離子(記為Na+)和帶1個負電荷的氯離子(記為Cl-)通過靜電作用形成了氯化鈉。任務五:總結離子的定義、分類、書寫和意義。①定義:帶電的 或 叫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 ;帶負電的離子叫 。氯化鈉(NaCl)是由 和 構成的,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答案】原子、原子團,陽離子,陰離子,Na+,Cl-。②書寫:在原子(或原子團)符號的 標出離子所帶的 , 在前,正負號在后,當離子所帶電荷數為1個單位時, 1可以不寫。如陽離子: ;陰離子: 。【答案】右上角、電荷數及電性、數值;Na+、Mg2+、Al3+;Cl-、S2-、O2-。【對應訓練1】試試寫出下列離子的離子符號。氫離子 鋰離子 氟離子 鋁離子 硫離子 鈣離子【答案】H+ Li+ F- Al3+ S2- Ca2+③意義:表示一種離子及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如:Cl- ——表示 ,也可以表示 , ;離子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如:2Mg2+——前面的2表示 ;右上角的2表示 。【答案】氯離子,一個氯離子,一個氯離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2個鎂離子,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④原子與離子的區別與聯系微粒種類 原子 離子陽離子 陰離子微粒電性微粒結構 質子數 電子數 質子數 電子數 電子層數 質子數 電子數 電子層數聯系【答案】微粒種類 原子 離子陽離子 陰離子微粒電性 不帶電 帶正電 帶負電微粒結構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 電子層數減少 質子數<電子數 電子層數不變聯系【對應訓練2】下列關于離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B.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C.離子是一種不顯電性的粒子D.在化學反應中離子和原子可以相互轉化【答案】C【對應訓練3】“結構決定性質”是化學的核心觀念。如圖是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8B.硫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6C.硫原子在化學反中易得到電子,變成陽離子D.硫原子和硫離子的性質完全相同【答案】B【課后任務】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四、課堂練習1.如圖是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該原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容易得到電子 B.屬于非金屬原子C.核電荷數為11 D.最外層電子數為11【答案】C【解析】A.由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 <4,容易失去電子,錯誤;B.該原子為11號元素鈉元素的鈉原子,屬于金屬原子,錯誤;C.根據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判斷核電荷數為11,正確;D.最外層電子數為1,錯誤;故選C。2.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簡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結構。如圖是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B.鋁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3C.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 D.鋁原子易失去電子形成陰離子【答案】D【解析】A、由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說法正確;B、由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則鋁原子的質子數為13,說法正確;C、由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說法正確;D、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失電子,形成陽離子,說法錯誤;故選D。3.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②所示的粒子為陰離子B.③所示粒子核外第三電子層的電子數為2C.①③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D.④中x一定是7【答案】C【解析】A、②質子數=11,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其離子符號為Na+,表示陽離子,故A選項說法不正確;B、由③所示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其核外第三電子層的電子數為6,故B選項說法不正確;C、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它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關系非常密切,①、③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故C選項說法正確;D、④可能是原子,x為7,也可能是離子,x為8,故D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4.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A.該粒子質子數為17,核外電子數為2+8+7=17,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為原子,該選項不符合;B.該粒子質子數為11,核外電子數為2+8=10,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該選項符合;C.該粒子質子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2+8=10,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該選項不符合;D.該粒子質子數為18,核外電子數為2+8+8=18,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為原子,該選項不符合,故選B。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質量幾乎相等 ④Na+比Na穩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由于核電荷數=質子數,兩者均不變,故①正確;Na失去一個電子變為Na+,最外層電子數、電子層、核外電子數均發生改變,故②錯誤;由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個電子對質量影響很小,質量幾乎相等,故③正確;Na+具有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比Na穩定,故④正確;故①③④正確。故選C。6.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該粒子為原子且m=11,則n=_______。(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且n=8則m=_______。(3)若m-n<10則該粒子是一個_______。【答案】(1)1 (2)16 (3)陰離子【解析】(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若該粒子為原子且m=11,則n=11-2-8=1;(2)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且n=8則m=2+8+(8-2)=16;(3)陰離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若m-n<10,即m <10+ n=2+8+ n,則該粒子是一個陰離子。7.如圖是六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E粒子內有_________個質子。(2)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3)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答案】(1)16 (2)ACE (3)BF (4)D【解析】(1)微粒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該粒子的質子數,則E粒子內有16個質子。(2)最外層有8個(只有一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為2)電子的結構屬于相對穩定結構,則圖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ACE。(3)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則圖中易得電子的粒子是BF。(4)D的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氦最外層有2個電子,但屬于相對穩定結構),則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的只有D粒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題2 原子結構(第2課時)(導學案)(原卷版).docx 課題2 原子結構(第2課時)(導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