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三單元 經濟全球化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第一框 認識經濟全球化議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顯著基本特征(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相關鏈接:在經濟發展新階段,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是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生產全球化(強調生產領域)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表現: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作用:許多商品,雖然品牌是某個國家的,但其生產則是由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相關鏈接比較優勢理論是由英國著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來的。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我國勞動密集型行業擁有比較優勢。——如組裝。在資本、技術密集的行業一般不具有優勢。(1)假設甲乙兩國不發生貿易,兩國每人都花一半工作時間生產糧食,一半時間生產肉。糧(千克) 肉(千克)甲國乙國合計300400600900900500(2) 假設甲乙兩國發生貿易,兩國都集中力量生產一種產品,請完成表格。情形一: 甲國生產糧 糧(千克) 肉(千克)甲國乙國合計0080012008001200情形二: 甲國生產肉 糧(千克) 肉(千克)甲國乙國合計6000010001000600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甲國應該生產糧食,乙國應該生產肉類,然后兩國進行貿易,這樣都可以獲得好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一、思考:甲乙兩國的合理分工如果甲乙兩國進行分工與貿易,雙方應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甲國在糧食和肉類的生產上都處于絕對劣勢,但是在糧食生產上的劣勢相對要少乙國在糧食和肉類的生產上都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在肉類生產上的優勢更大從勞動生產率看:甲國擁有生產糧食的比較優勢乙國擁有生產肉類的比較優勢主要生產糧食主要生產肉類貿易(2)貿易全球化(強調交換領域)原因: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表現: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貿易范圍: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除了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也進入了交易范圍并迅速發展。上海青年在排隊購買蘋果手機含義 貿易一旦跨越關境,就成為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 形式 出口貿易 將本國所生產或加工的商品輸往國外市場進行銷售。進口貿易 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進行銷售。轉口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直接買賣商品,而是通過第三國進行商品買賣。過境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進行的商品買賣活動,其運輸如果必須通過第三國國境,對第三國而言,就構成了該國的過境貿易。國際貿易相關鏈接貿易順差: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順差表明一國外匯有凈收入,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商品國際競爭力強,在國際市場上處于有利的地位。貿易逆差: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于出口額。逆差表明該國外匯儲備減少,其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該國在該時期內的對外貿易處于不利地位。貿易順差越多并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意味著本國經濟的增長嚴重依賴于外部需求,對外依存度過高。長期大量貿易順差,也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伙伴國的摩擦。順差和逆差貨幣不同,怎么進行交易呢?國際貿易離不開貨幣。不同國家(地區)使用不同的貨幣。不同的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大多是選擇美元作為結算的貨幣單位。兩國把各自的貨幣都折算成美元來計算。因為多年來大家都認為美元是“堅挺的”貨幣,資產總量最大,國際信譽最好,使用美元的風險小,所以大家都選擇了美元。現在則不同了,人民幣的國際聲望不斷提高,國際流通量越來越大,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與我們的貿易中選擇了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對方國家只需把他的貨幣折算成人民幣即可。(3)金融全球化(強調投資領域)原因: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表現: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是指國際性的資金借貸、結算、匯兌、以及有價證券、黃金和外匯的買賣活動所組成的市場。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國際資本借貨、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如紐約、倫敦、上海、香港注意:對外投資辦廠、海外并購、購買別國股票、債券,都屬金融全球化的表現。【練一練】下列材料分別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哪些主要表現 片段1:“我”是由不同國家共同完成的,其中主板和硬盤是由美國提供的,光驅是由日本提供的,聲帶網卡是由中國臺灣提供的,組裝工作在中國完成。片段2:“我”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一直十分搶眼。2019年上半年,我的高端智能機(P&Mate系列)在德國、波蘭、日本等20多個大國市場,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創下了發布28天全球銷量超150萬臺的成績。片段3:“我”所在的公司約有18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在全球195個國家中,公司投資創立了241家子公司,“我”的大領導任正非先生在新西蘭宣布,即將要在新西蘭追加投資4億新西蘭元。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快速區分】 如何快速區分經濟全球化的表現(1)生產全球化(2)貿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強調在生產領域,側重某產品從設計到制造是由多個國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國獨立完成的;強調在交換領域,側重某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不是局限在某一國家或地區內;強調在投資領域,側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如國際投資、涉及國際金融機構、跨國兼并(并購、收購)等對應的是金融全球化。【觀點辨析】(1)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是各國經濟的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 )(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生產全球化、市場全球化、資金全球化。( )(3)貿易全球化指的是一般商品的國際貿易,不包括技術、勞務、服務等。( )(4)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同時,“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的聲音也為人們所關注,除了傳統認知中全球化的“受害者”。即只能在產業鏈條上賺取微薄利潤的相對落后國家之外,不少發達國家也加入了“逆全球化”的陣營,如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美國屢次挑起貿易爭端,威脅要退出WTO等。如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有人拋出“全球化已經終結”的論調,你是否贊成這一觀點,為什么?經濟全球化vs逆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始終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 “逆全球化”阻擋不了全球化進程。如何認識“逆全球化”認識“逆全球化”(1)產生: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加之難民潮、地區沖突等國際安全問題和收入差距擴大、失業等經濟社會問題,個別大國過于強調自身利益,國際上出現了逆全球化的聲音和行為。貿易保護、邊境修墻、控制移民等。會阻礙經濟發展、導致經濟孤立。既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又要正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先進理念和務實舉措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是習近平同志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2)主要表現:(3)結果:(4)我們如何應對:議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1.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發達國家生產力不斷擴大國內市場相對狹小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新的科技革命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經濟全球化要求物質技術基礎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形成根本因素(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生產力的發展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因素,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2)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材料: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追逐利潤的狂熱,“始終左右的資本家”,使其處于“無休止的運動”之中。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請根據材料,歸納概括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根本動因(3)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材料:在冷戰的背景下,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兩大體制對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世界經濟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冷戰結束后,那些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發展中國家進行了經濟體制的改革,逐步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使這些國家逐漸融入了世界經濟的主流體系。請根據材料三,歸納概括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體制基礎世界貿易組織議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3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21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名單”。榜單顯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84533024萬元海外資產位居第一,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海外資產分別為62928124萬元和51437189萬元。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迪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復星國際有限公司進入榜單前十。怎樣的公司是跨國公司?你知道有哪些跨國公司?了解跨國公司的經營目的、投資運營方式及其影響。1、跨國公司的含義跨國公司是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2、跨國公司的地位: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依據聯合國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委員會的規定,作為全球化重要載體3.跨國公司應該具備三個要素:第一,跨國公司是指一家企業,其組成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經營業務;第二,跨國公司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服從內部共同的管理政策和統一的戰略目標;第三,跨國公司的各組成實體共同分享資源和信息并分擔責任。除跨國公司外,國家、國際組織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4、跨國公司的經營目的:為了實現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直接投資,它們單獨或與其他企業共同出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5、跨國公司的影響?①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②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③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P63末段)(1)積極影響: P64二段5、跨國公司的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2)消極影響: P64三段知識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