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花城版六年級上冊第9課《多彩的鄉音(六)》第2課時《金瓶似的小山》。【教材分析】《金瓶似的小山》是花城版五年級上冊第9課《多彩的鄉音(六)》第2課時唱歌課。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原是一首藏族民歌,后由朱丁作詞,冰河(原名周舜卿)作曲,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朱丁在青海湖草原進行采訪時,受到了強烈的生活感受和靈感激發,創作出了這首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作品。歌詞在《青海日報》上發表后,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隨后,作曲家冰河根據藏族的民歌旋律為它譜曲,并更名為《毛主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后來又改為現名《金瓶似的小山》。經過中央樂團的正式配器和演唱,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出,這首歌曲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流傳開來,成為了一首深受人們喜愛的老歌。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歌詞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對領導人的崇敬之情。歌詞中提到的“金瓶似的小山”、“明鏡似的西海”等自然景象,既是對青藏高原美麗風光的描繪,也寓意著藏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同時,歌詞中直接表達了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如“北京城里的毛主席,雖然沒有見過你,你給我的溫暖,卻永在我身邊”,這些詞句深情而真摯,反映了藏族人民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歌曲采用4/4拍,五聲宮調式,這種節拍和調式的結合使得歌曲具有鮮明的藏族民歌特點,節奏感強,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歌曲的旋律悠揚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有變化,能夠很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同時,歌曲中經常運用切分節奏等手法,增強了歌曲的動感和表現力。【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屬于小學段的高段,高段的學生在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力等方面相對而言有了很大的變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同時也能把這個年齡段的個人思想融入到歌曲中,通過表現唱來表現出來,因此,在歌曲學唱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歌曲高亢嘹亮、曲調悠揚的特點風格特點;體會藏族民歌的特色。(二)藝術表現能用優美、如歌的情緒演唱歌曲(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可以了解藏族民歌的特點和藏族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認識和尊重,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用優美、如歌的情緒演唱歌曲(二)教學難點:1.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歌曲。【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四川民歌《盼紅軍》你們還記得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我們跟琴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藏族民歌,歌曲的名字叫作《金瓶似的小山》,(書寫板書《金瓶似的小山》)【設計意圖:以問題為切入點,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聆聽歌曲,感受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感?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原是一首藏族民歌,后由朱丁作詞,冰河(原名周舜卿)作曲,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歌詞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對領導人的崇敬之情。歌詞中提到的“金瓶似的小山”、“明鏡似的西海”等自然景象,既是對青藏高原美麗風光的描繪,也寓意著藏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下面打這節奏朗誦歌詞預設:朗誦教師:聆聽音樂,感受歌曲有幾個部分組成?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歌曲采用4/4拍,aabb’結構。五聲宮調式,這種節拍和調式的結合使得歌曲具有鮮明的藏族民歌特點,節奏感強,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歌曲的旋律悠揚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有變化,能夠很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同時,歌曲中經常運用切分節奏等手法,增強了歌曲的動感和表現力。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由六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下面我們演唱第一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演唱第二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演唱第三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演唱第四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演唱第五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演唱第六樂句簡譜預設:演唱教師: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跟音頻整體演唱預設:演唱三、精彩演繹,自由暢想教師: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邊演唱邊用樂器伴奏預設:上臺表演【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預設:欣賞視頻教師:看了視頻說說你的感受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總結【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可以了解藏族民歌的特點和藏族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認識和尊重,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金瓶似的小山》1=A 4/4 5/4 稍慢 如歌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第2課時《金瓶似的小山》第9課《多彩的鄉音(六)》(花城版)六年級上01本課目標02新課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展示05課堂拓展06課堂總結本課目標01審美感知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歌曲高亢嘹亮、曲調悠揚的特點風格特點;體會藏族民歌的特色。藝術表現能用優美、如歌的情緒演唱歌曲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樂器道具簡單的表現歌曲。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可以了解藏族民歌的特點和藏族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認識和尊重,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新課導入02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四川民歌《盼紅軍》你們還記得嗎?新課導入02下面我們跟琴演唱?新課導入02藏族民歌《金瓶似的小山》新知講解03聆聽歌曲,感受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新知講解03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新知講解03歌曲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03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原是一首藏族民歌,后由朱丁作詞,冰河(原名周舜卿)作曲,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歌詞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對領導人的崇敬之情。歌詞中提到的“金瓶似的小山”、“明鏡似的西海”等自然景象,既是對青藏高原美麗風光的描繪,也寓意著藏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下面打這節奏朗誦歌詞新知講解03聆聽音樂,感受歌曲有幾個部分組成?新知講解03歌曲采用4/4拍,aabb’結構。五聲宮調式,這種節拍和調式的結合使得歌曲具有鮮明的藏族民歌特點,節奏感強,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歌曲的旋律悠揚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有變化,能夠很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同時,歌曲中經常運用切分節奏等手法,增強了歌曲的動感和表現力。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新知講解03歌曲由六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下面我們演唱第一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演唱第二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演唱第三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演唱第四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演唱第五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我們演唱第六樂句簡譜新知講解03注意切分節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03填詞演唱新知講解03下面跟音頻整體演唱課堂展示04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邊演唱邊用樂器伴奏課堂拓展05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課堂拓展05看了視頻說說你的感受課堂總結06《金瓶似的小山》1=A 4/4 5/4稍慢 如歌地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金瓶似的小山(范唱)_128k.mp3 《金瓶似的小山》演唱視頻_6386.mp4 【新課標】花城版音樂六年級上冊-《金瓶似的小山》-課堂教學設計.docx 【新課標】花城版音樂六年級上冊-《金瓶似的小山》課件.pptx 金瓶似的小山伴奏.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