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表觀遺傳:基因的表達第4課時教學設計課型 新授課課題 表觀遺傳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時為單元教學任務中的第4課時,在前面3節課中,探討了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并對基因、蛋白質、性狀這三個概念形成了整體認識。學生已經知道了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基因為什么會選擇性表達,是因為基因的表達受到調控,這樣就自然地引出選擇性表達與調控有關,順利過渡到“表觀遺傳”的內容。“表觀遺傳”這一概念的理解難度較大,故本節教學設計將從生物具體可見的遺傳實例切入,通過分析其遺傳特性與孟德爾經典遺傳之間的不同之處,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以便引導學生深入到基因這一微觀角度對該概念進行深度剖析,進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表觀遺傳”這一重要概念。對表觀遺傳和孟德爾經典遺傳的深刻理解,將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分析和掌握基因與性狀之間的復雜關系。因此,本節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借助生物學事實和情境,巧妙利用假說一演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深刻理解表觀遺傳,并學會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物與性狀之間的復雜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學情分析:通過前面3章以及本單元前3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弄清楚了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并對基因、蛋白質、性狀這三個概念形成了整體認識。已經知道了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結果。但是對基因為什么會選擇性表達并不清楚。表觀遺傳的種類及機制是全新的內容,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但是一些表觀遺傳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這部分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密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材上的實例了解表觀遺傳的機制。學習目標: (1)以柳穿魚花的形態結構遺傳為載體,從科學家的角度,完成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步驟,培養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科學思維。通過分析柳川魚花的形態結構和小鼠毛色遺傳,構建表觀遺傳概念。 (2)表觀遺傳現象的分子調節機制。 (3)通過分析吸煙對人體健康和生殖能力產生的危害,認識到禁止吸煙的科學道理,并向他人進行相關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社會責任。教學重點:1.表觀遺傳現象的分析與歸納。2.DNA甲基化的表觀遺傳機制。教學難點:DNA甲基化的表觀遺傳機制。學習評價過程性評價:小組討論參與程度、觀點的表達 終結性評價:課程結束后的鞏固練習教學活動設計 【驅動任務】分析資料,討論歸納表觀遺傳的概念。 (一)分析課本第73頁“思考 討論”的資料1: 1、實驗探究:柳穿魚花的形態結構的遺傳 (1)觀察現象:柳穿魚的花有兩種不同的形態結構 (2)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柳穿魚的花在形態結構上的差異? (3)作出假說:假說1 基因的 發生了變化,導致花的形態結構改變。 假說2 基因在 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導致花的形態結構改變。 (4)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①設計實驗驗證假說1:分別檢測兩種不同形態柳穿魚Lcyc基因的 ,并進行比較;實驗結果:植株A和B的Lcyc基因 ;說明假說1 。 ②設計實驗驗證假說2:分別檢測兩種不同形態柳穿魚Lcyc基因的表達情況; 實驗結果:植株A的Lcyc基因在開花時 ,植株B的Lcyc基因被 ,從而不能表達;說明假說2 。 2、思考:(1)F1的花為什么與植株A的相似? (2)在F2中,為什么有些植株的花與植株B的相似? 3、例題 在一個蜂群中,少數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育成蜂王,而大多數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域添加甲基基團(如圖所示),DNA被甲基化后會干擾RNA聚合酶的識別。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 據此研究,蜜蜂幼蟲因食物不同而發育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二)閱讀課本第73頁“思考 討論”的資料2,回答以下問題。 1、分析F1小鼠為什么會表現出不同的毛色? 2、資料1和資料2展示的遺傳現象有什么共同特點? (三)構建表觀遺傳概念: 生物體基因的 保持不變,但 和 發生 的現象,叫做表觀遺傳。 【拓展提升】 1、資料3:研究發現,在多種生物細胞中,存在RNA干擾基因表達現象。其中起作用的有小分子RNA:miRNA。miRNA調控基因表達主要靠miRNA與特定的mRNA結合,從而阻止依賴該mRNA為模板進行的翻譯過程,最終使得基因無法成功表達。 2、資料4:播放視頻 【習題鞏固】 1、柳穿魚是一種園林花卉,它的花有兩種形態結構:左右對稱的(品種A)和中心對稱的(品種B),花形態結構與Lcyc基因的表達與否直接相關。已知品種A和B的Lcyc的基因相同,品種A的Lcyc基因表達,品種B的Lcyc基因由于甲基化修飾不表達。品種A與品種B雜交,F1的花左右對稱,F1自交產生的F2中大部分植株的花左右對稱,少部分植株的花中心對稱。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飾可能阻礙了RNA聚合酶發揮作用 B.品種A與品種B的花形態結構不同是因為Lcyc基因堿基序列不同 C.F2中少部分植株的花中心對稱說明甲基化修飾的Lcyc基因可以遺傳 D.F1的花左右對稱的原因是來自品種A的Lcyc基因表達,品種B的Lcyc基因不表達 2、(不定項)促生長的基因A和無此功能的隱性基因a是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DNA甲基化修飾通常會抑制基因表達。如圖表示基因型均為Aa的兩只小鼠產生配子過程中,甲基化修飾對基因傳遞的影響,這兩只小鼠均攜帶甲基化的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DNA甲基化不會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但表型能遺傳 B.雄鼠在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了去甲基化 C.這兩只小鼠的基因型相同,基因甲基化導致二者的表型不同 D.這兩只小鼠隨機交配,子代小鼠中不攜帶甲基化基因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 3、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堿基被添加甲基基團,此種變化可影響基因的表達,對細胞分化具有調控作用。基因啟動子區域被甲基化后,會抑制該基因的轉錄,如圖所示。研究發現,多種類型的癌細胞中發生了抑癌基因的過量甲基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的內外環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 B.甲基化的啟動子區更易暴露轉錄模板鏈的堿基序列 C.抑癌基因過量甲基化后會導致細胞不正常增殖 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劑可作為抗癌藥物研發的候選對象板書設計: 表觀遺傳 1、基因 mRNA 蛋白質 性狀 2、表觀遺傳:基因的 堿基序列 保持不變, 基因的表達 和 表型 發生 可遺傳變化 。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假說一演繹、問題探究、小組展示、與生活進行聯系、構建概念模型等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科學的探究過程,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表觀遺傳,進而不斷完善對“基因表達與性狀的復雜關系”這一內容的理解。同時,該教學也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具有“不斷發展”的屬性特征。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均充分滲透了對學生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的培養。 本節課亮點比較多: 亮點1:利用學生們熟悉、并且存在疑惑的事例進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續,用本課所學知識解決導入部分的疑問,學以致用。 亮點2:巧妙利用假說——演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 亮點3:合理、高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本堂課采用了“希沃”“計時器” “問卷星”、“投屏”等信息技術,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精確地進行答疑。 亮點4:本堂課設計突出對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吸煙對人體健康和生殖能力產生的危害,并向親友進行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