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我們身邊的地理》教學設計課題名 1.1我們身邊的地理教學目標 區域認知: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中隱藏著許多奧秘,能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綜合思維:知道在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都離不開地理知識,增強對地理事物的理解。 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初步形成“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觀念,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地理實踐力: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地理現象,逐步養成學習地理、探索地理的興趣。教學重點 了解地理學科,培養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教學難點 了解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建設、風土人情的關系。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課件 學生準備:教材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視頻導入:播放視頻《地理是什么》,在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觀看視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對地理課的第一印象。 【設計意圖】視頻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新課講授 1.聚焦思考:教師通過拋出一系列地理問題,通過圖片展示,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現象與地理的關系,從而解開地理之“謎”。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與一系列的問題思考,引導學生理解地理課的學習對象,建立對地理學習的初印象。 2.自主閱讀:讓學生自主閱讀《地理一詞的來源》,了解地理的概念和地理學科的源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過渡】那么地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圖片展示: 教師:分別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與地理的關系。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感受不同地域人們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區別。 教師總結:“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船北馬”等地理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地理現象、思考地理問題的習慣。 小組討論:地理環境與藏袍的關系 教師:展示問題:(1)藏族同胞生活在什么地區?當地的地理環境有什么特點?(2)藏袍有什么特點?(3)藏袍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什么關系?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材料,同桌討論,總結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并點評,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地理環境對藏族服飾的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環境與藏袍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探究:地理與生產建設 教師:從農業生產需要因地制宜、工廠選址需要綜合考慮原料、勞動力、交通、市場等進行講解。 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對知識做到活學活用,根據工廠的性質可以做到合理選址。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荷蘭的風車》并出示問題:(1)荷蘭的地理環境有什么特點?(2)荷蘭風車的作用是什么?(3)荷蘭的國花是什么?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內容,回答問題。 教師:組織小組活動探究,完成課本活動題:土地、森林與生產建設的聯系。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聯系生活實際,總結歸納土地、森林與生產建設的聯系。 【設計意圖】培育學生“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觀念,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地理思考觀 。 【過渡】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現出不同的自然風光,不同的風土人情。 圖片展示:教師展示因紐特人的冰屋、巴西足球、威尼斯水城、非洲民族舞蹈等圖片,帶領學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并總結:地理在呈現世界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又給我們展示了各地風土人情的絢麗畫卷:不同的種族與民族、多樣的語言與服飾、各具特色的文化與宗教、體現地域特點的民情與風俗。 【設計意圖】多種風格的圖片帶領學生感受大千世界不同風土人情,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加深對地理課的濃厚興趣。 情景探究:上海-霍爾果斯公路,播放小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這條公路的神奇,并體會公路橫跨中國東西,穿越不同地理區域,遇見不同的地理風景。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感受祖國地域廣闊,地理環境千差萬別。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