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列寧:“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成為謬誤”毛澤東:“一個人做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br/>真理與謬誤、難于不難之間有沒有鮮明的界限?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事物的發展進程?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質量互變規律第九課理解質量互變第一框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課標要求】1.結合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體會事物發展過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2.理解質量互變規律。【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把握量變與質變的含義,運用發展的狀態關系原理及方法論分析現實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正確處理生活中的量變與質變問題.公共參與:學會用辯證思維解決問題。抓住機遇參與實踐,注意從小事做起;遵循適度原則,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議題1.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查找與“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類似的成語,從思維角度談談這些成語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鶴林玉露》載:“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br/>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導致事物質的變化。點評“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不積鞋步,無以至千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這里的類似,是指思維角度的類似。從思維角度看,這些成語都反映了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變化。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1.什么是質?閱讀教材P80-81,自主梳理以下知識。2.什么是量?3.質量互變規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笨人吃餅”,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肚子餓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個餅子。他覺得沒有飽,又一連吃了五個,還是沒有飽,于是,便吃第七個餅子,剛吃到一半,便覺得飽了。這個人【探究與分享】材料“笨人吃餅”中的笨人之所以有浪費了六個餅子的感慨,是因為他看到了什么?其含義是什么?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子,前面吃的六個都浪費了。如果早知道吃這半個餅子就會飽,我先吃這半個就好了。“笨人吃餅”中的笨人只看到了“質”。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1.什么是質?⑴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⑵質: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特別提醒】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事物質的規定性。質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質是一定事物的質,離開特定事物的質是不存在的。事物本質屬性的存在決定著事物質的存在,事物非本質屬性不影響事物質的存在。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本質屬性我國經濟基礎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性質。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在經濟基礎中起主導作用。《愚人食鹽》從前有個愚人,到別人家做客,吃菜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后,給他加了一點鹽,他吃了后便覺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為有鹽,加了那么一點點鹽就那么好吃,多加一點豈不更好吃了嗎?于是,他就大吃起鹽來,其結果是又苦又澀。【探究與分享】材料中的愚人愚蠢在哪里?什么是量?沒有把握好“量”。事物的量變要控制在度的范圍內。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2.什么是量?①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例如:事物的大小,質量的多少,運動的快慢,溫度的高低,以及分子中原子數量的多少和排列組合方式,都是事物量的規定性【特別提醒】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不存在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②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質與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知識整合】比較質與量質 量區別 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 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決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質與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能區別不同的事物。 可認識同一事物聯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 ②質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規定性。 ③質、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質、量,都離不開特定的事物。“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習近平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廣大青年要牢記”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探究與分享】從質和量的角度,談談日積月累地踐行正確的價值觀與成就人生精彩之間的關系?點評: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 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說明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問題。同樣地,人的正確的價值觀的養成也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只有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有正確的行為,進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正是因為有了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腳踏實地的量的積累,人生之路才可能發生質的變化,成就精彩人生。從質和量的角度,談談日積月累地踐行正確的價值觀與成就人生精彩之間的關系?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3.質量互變規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⑴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①量變即量的變化。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質的基礎上,在度的范圍內所發生的變化。②質變即質的變化。是指事物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③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在公元前五世紀~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詭辯論者歐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學論題: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子?少一根頭發能否成為一個禿頭?這就是西方古代哲學史上的饒有趣味的“谷堆論證”和“禿頭論證”?!肮榷颜撟C”的具體內容是:一顆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顆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顆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顆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禿頭論證”認為:掉一根頭發不能成為一個禿頭,再掉一根也不能成為禿頭,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個禿頭,那么何以形成禿頭呢?思考:材料中“谷堆論證”和“禿頭論證”錯在何處?兩者都沒有看到,事物量的變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蕭伯納是英國的大文豪,才華橫溢,但長得并不英俊。有位漂亮的女演員,非常愛慕他的才華就寫信向他求婚,信中寫道:“親愛的蕭伯納先生,如果我們結為夫婦,生下的孩子像你那樣聰明,像我這樣漂亮,那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蕭伯納對這位女演員卻沒有感覺,于是他就按照女演員的思維給她回了一封信:“尊敬的女士,這萬萬不能,假如孩子像我這樣丑,像你那樣笨,那我們不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嗎?”思考:材料中這個故事體現了什么理論?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的理論。變化指向 變化狀態 變化結果 根本區別量變 數量增減、場所變更 漸進性、連續性(靜止狀態) 性質沒變、一事物仍是該事物 在度的范圍之內質變 性質變化 飛躍性、間斷性(運動狀態) 性質改變、一事物變為他事物 超出度的范圍【知識整合】區別量變與質變古代一個國王要感謝一個大臣,就讓他提一個條件。大臣說:“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里裝 1 粒米,第二個格子里裝 2 粒,第三個格子裝 4 粒,第四個格子裝 8 粒,以此類推,直到把 64 個格子裝完?!眹跻宦牐蛋蛋l笑,要求太低了,照此辦理! 裝米的工作進展神速,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一個無底洞,越來越填不滿。國王終于發現,他上當了,一個東西哪怕基數很小,一旦以幾何級數成倍增長,最后的結果也會駭人聽聞。材料體現什么道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3.質量互變規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⑵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沒有量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量變與質變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構成了事物的發展過程。在每一個學段中,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這是一種量變),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考入更高一級的學段(這是一種質變);而當進入新的學段時,新的量變就又開始了。正是在這種“量變——質變——量變……”的前進式循環中,我們得以發展。小學中學大學……量變知識不斷積累知識不斷積累知識不斷積累量變量變質變質變質變…………議題2.遵循質量互變規律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識是說,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過一步步的積累,才能到達千里之遙的目的地。成語“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本義是說,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點兒而未完成。上述材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發?材料告訴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合乎規律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量變——質變——新的量變……質變互變規律支配了事物量變與質變的相互轉化、相互交替,體現了事物發展的基本過程。因此,要實現人生理想、達到學習目標,實現質變,就必須注重量的積累。點評:啟示:質變始于量的積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發生質變。因此,我們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兒地為之努力。否則,理想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空中樓閣,只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1.質量互變規律的要求是什么?閱讀教材P81-82,自主梳理以下知識。2.什么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3.事物發展中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辯證關系是怎樣的?4.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意義是什么?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1.質量互變規律的要求是什么?客觀事物的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2.什么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1)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2)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間斷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這個過程不是事物停止了發展,是打破舊質的規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質的規定性,表現在現實中就是出現了新事物。小學中學大學……量變連續性漸進性連續性漸進性連續性漸進性量變量變質變質變質變…………間斷性飛躍性間斷性飛躍性間斷性飛躍性【知識整合】區別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連續性、漸進性 間斷性、飛躍性含義 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 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體現 量變的體現 質變的體現表現在現實中 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 出現了新事物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3.事物發展中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辯證關系是怎樣的?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視頻: 中國物流——“物優其流”(1)結合物流發展過程,談談對連續性和間斷性含義的理解。(2)結合物流發展過程,談談對連續性和間斷性、漸進性和飛躍性關系的理解。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4.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意義是什么?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1.下列充滿哲學智慧的佳句中蘊含質量互變規律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B.智者千慮,必有一得C.物極必反,相輔相成D.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解析】A體現的是矛盾的特殊性,B體現的是矛盾的普遍性,C體現的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均排除。D課堂訓練2.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具有巨大創造力的民族,包括四大發明在內的諸多原創杰作甚至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原創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創造者的生命沉潛,是“十年磨一劍”。這表明( )①只有經過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變②量變對事物的發展比質變更為重要③事物的量變和質變是循環往復的④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①④正確,原創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創造者的生命沉潛,是“十年磨一劍”。這表明只有經過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變,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故選B。CC3.“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边@是音樂大師貝多芬的名言。這句話蘊含了( )A.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比量變更重要B.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抓住時機才能促成質變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D.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解析】“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边@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C項符合題意;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但不是質變比量變更重要,A項錯誤;B、D兩項均不合題意,排除。CC4.“奢靡之始,危亡之漸”,這句古訓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它告訴我們( )A.聯系是相對的無條件的B.有量變就會有質變C.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D.事物發展最終是通過量變實現的【解析】“奢靡之始,危亡之漸”說明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C項符合題意;聯系是有條件的,A項錯誤;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引發質變,B項是錯誤的;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故事物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D項錯誤。DD5.中國在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上,確立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這主要說明( )①事物的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谑挛锏陌l展最終通過質變實現,質變比量變更重要 ③事物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苁挛锏陌l展是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前進過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國在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上確立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這主要說明事物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前進過程,③④符合題意;事物的量變不一定引起質變,量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①說法錯誤;對于事物發展而言,量變與質變都是不可缺少的,認為質變比量變重要的說法是不正確的,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項。6.“天舟一號”成功發射,既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的收官之作,又為“第三步”——空間站階段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航天事業需要更進一步。這表明( )A.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B.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C.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D.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解析】收官之作指向的是第二步的質變,在堅實基礎上更進一步指向的是質變基礎上的新的量變開始,故B項正確。A、C、D觀點在材料中均未體現。B典型例題7.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引用古語“禁微則易,救末者難”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下列與“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所蘊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②致治在于任賢,興國在于務農③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④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意思是說,禁止事情于開端時容易,搶救事情于終結時困難。這告誡我們小節易制,大錯難救,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形成、變化的過程,從事物的量變開始階段就入手矯正,才不會釀成不可挽救的質變后果。①④與“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所蘊含的哲理相近。 ②主要體現聯系的觀點,③主要強調樹立誠信意識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題意,排除。B課堂練習8.下列關于質、量和度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質和量都是客觀的、多樣的,都與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②一事物在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質稱為屬性 ③度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④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如果某種因素的變化立即會引起事物性質的改變,則該因素與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否則該因素與事物就沒有直接同一性,顯然質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但量的變化并不一定立即會引起事物性質的改變,因而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度是質和量的同一,它是指事物保持質不變的量的活動范圍。C再見!再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