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2.2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學習目標1.會寫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2.背誦政府的經濟職能、作用以及宏觀調控的含義、地位、目標、手段3.識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思/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保持高速增長,增速遠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明顯高于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在發展中國家也頗為突出。近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人均國民總收入年均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高收入國家水平。小組討論: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思考如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僅僅依靠市場調節可以取得這么顯著的成就嗎?不可以市場調節市場調節的弊端—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發揮政府的作用彌補缺陷彌補缺陷第一站成 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特征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特征議題總結1.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 )2.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 )3.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 )4.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是( )顯著優勢根本目標內在要求重要特征第二站探 索我國政府履行了哪些經濟職能合作探究結合情景表演與P23頁內容小組討論1.他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什么條件?2.這些條件體現了政府履行哪些經濟職能?第一組包工頭第二組農民第三組新能源汽車老板第四組服裝店商家《我很幸福》情景表演合作探究結合情景表演與P23頁內容小組討論1.他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什么條件?2.這些條件體現了政府履行哪些經濟職能?第一組包工頭第二組農民第三組新能源汽車老板第四組服裝店商家(1)通過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規劃制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2)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3)通過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4)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5)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6)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與作用三、政府的經濟職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3個五年規劃綱要》描繪了2016到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根據各地資源環境條件,社會經濟基礎等,我國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通過劃定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等主體功能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通過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了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我國大幅減稅降費,實施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采取差別化政策,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平均增速。我國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嚴禁并懲處各類違法行為,通過"寬進+嚴管"的政策導向,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地位:(2)含義:法律手段經濟手段行政手段2.宏觀調控三、政府的經濟職能最常用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科學的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控制。(1)地位:科學的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2)含義: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控制。2.宏觀調控二、政府的經濟職能(3)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1增加就業2穩定物價3國際收支平衡4(1)地位:科學的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2)含義: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控制。2.宏觀調控三、政府的經濟職能(3)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4)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社會總供給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向社會提供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總量。它包括國內生產部分即國內生產總值;商品和勞務進口。社會總需求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實際形成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包括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和國外需求(商品和勞務出口)。經濟總量平衡:指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3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內需外需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經濟過熱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經濟滯緩那么,怎樣才能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上平衡,使經濟平穩運行呢?(5)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制定主體:中央銀行政策工具:利率、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信貸規模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制定主體:國務院財政部門政策工具:稅率、國債、財政支出等VS經濟手段都是宏觀調控的基本經濟手段基本原理相同:逆風向調節均屬于總需求調節工具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 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經濟態勢 經濟滯緩(過冷) 經濟過熱政府 擴張性財政政策: 增加財政支出,減少稅收,增加國債 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減少國債央行 擴張性貨幣政策: 降存貸款利率和準備金率 緊縮性貨幣政策:升存貸款利率和準備金率目的 刺激需求(升溫) 抑制需求(降溫)口決: 冷擴擴——增支減稅降雙率熱緊緊——減支增稅升雙率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