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十四章 宇宙和微觀世界復習課件知識回顧一、浩瀚的宇宙1.浩瀚的宇宙:宇宙是無窮的,太陽只是銀河系的普通恒星,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2.起源與演化哥白尼宇宙大爆炸模擬圖哈勃3.人類不斷探索宇宙,取得了很大進步。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把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1961年,蘇聯的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1969年,美國登月計劃;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上了天;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在太空中繞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成功實現了中國人遨游太空的理想。二、微觀世界的結構1.電子的發現:湯姆孫(英國),陰極射線管。2.湯姆生的原子模型在湯姆生的原子模型中,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核均勻分布在整個球內,而電子都象棗核那樣鑲嵌在原子里面。這個模型不久就被實驗事實否定了。3.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結構著名的 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式結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著核旋轉。4.原子核的組成1919年,盧瑟福用粒子轟擊氮核,得到了質子,進而猜想原子核內存在不帶電的中子,這一猜想被他的學生查德威克用實驗證實,并得到公認。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核子質子數電荷數5.探索未有窮期:基本粒子不基本1.什么是基本粒子 人們把電子,質子,中子叫做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2.為什么基本粒子不基本 夸克及其它更小的粒子的發現證明基本粒子還可以再分。6.納米科技:從幻想到現實10-9m是一個長度單位,稱作“納米”,大約是10個氫原子排列起來的長度。核裂變: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2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舉例:中子轟擊鈾235產生核能。鏈式反應:如果產生的中子繼續轟擊其他鈾核,就會導致一系列鈾核持續裂變。原子彈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的結果!7.原子核能核聚變: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舉例: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溫下聚合成氦核,同時放出大量能量。由于聚變反應需要在很高的溫度下才可發生,所以也叫熱核反應。氫彈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成。威力比原子彈還大。習題精講_______是可分的。稱它為___________。1.電子的發現被科學家稱為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三大發現之一。這項發現說明2.1909年到1911年,盧瑟福等人無數次地用高速α粒子流轟擊金箔,發現原子中帶正電的物質只占很小的體積,但密度很大,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后來,人們原子原子核質子 中子質子 中子正電A.分子夸克質子電子B.分子原子核 質子夸克C.原子核 電子質子分子D.分子原子電子原子核3.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組成的,其中________帶正電,________不帶電,所以原子核帶___________。4.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微觀世界領域不懈地探索著。下列微粒按空間尺度從大B到小排列的順序是( )A.為了裝飾,在墻壁上涂刷了“立邦漆”,漆能吸附在墻上B.用膠水可以把兩張紙粘在一起C.用納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不易撞碎,具有一定的塑性D.小雨天氣,羽絨服裝不易被雨水淋濕5.下列實例中,利用納米材料特殊作用的是( )CD的條軌道上。7.下列關于宇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宇宙是由銀河系和太陽系組成的B.宇宙只是由銀河系組成,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員C.宇宙中有數十億個星系,銀河系是其中的一員D.太陽系只有九大行星6.陽系有 大行星,地球離太陽較第九近三C答案:不對,因為光年表示光在1年內通過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長度的單位。8.小明認為“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你認為小明的說法對嗎?為什么?是選用制成的,氫彈是一種比原子彈威力更為巨大的核武器。9.氫彈是利用 核的 制成的;原子彈重裂變氫聚變核的A.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質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為止,人類獲得核能有兩種途徑,即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C.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利用原子核裂變和聚變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只有在人為的條件下才會發生裂變10.下列關于核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C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