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教學內容教材第65~69頁。教材分析文藝復興是發生在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7世紀時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后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而并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教材首先介紹了文藝復興的背景、內容和實質,接著介紹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三位代表人物: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對人物的介紹以其成就和具體的作品為主。通過這些作品,學生能夠對文藝復興這一思想解放運動的實質有更深刻的認識。核心素養在唯物史觀指導下,認識到在西歐整體社會面貌發生改變的背景下,新興的資產階級逐漸興起。他們要求在思想上擺脫封建神學的束縛,為歐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教學目標1.通過對《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的分析,初步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通過賞析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文學作品,理解人文主義的內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欣賞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作品,認識先進知識分子對人類的杰出貢獻。(唯物史觀)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文藝復興的內容、代表人物及作品。難點文藝復興的實質。教學突破要了解文藝復興的實質,首先要懂得“復興”的是什么。從表面上看,復興的是古希臘和羅馬文化,但其中既有繼承,也有創新,對教會進行了抨擊,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這一點可以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具體作品來體會,教材中提到的幾部作品,尤其以但丁和莎士比亞的作品表現突出,教學時可帶領學生深入挖掘。教學設想本課的教學可從意大利的地理位置說起,介紹意大利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文藝復興會從意大利開始。關于文藝復興,要使學生明白其背景、內容和實質,懂得它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在學習三個代表性人物時,可以對其作品進行詳細探討,從中感受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和作者對神權至上思想的批判。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說起意大利,你們會想到什么 生:足球、羅馬帝國、歐洲、威尼斯、馬可·波羅……2.師:剛才有同學說到了羅馬帝國。是啊,羅馬城邦起源于意大利,羅馬帝國曾顯赫一時,羅馬文化更是輝煌燦爛,同時它還繼承和發揚了希臘文化。從14世紀中葉起,在意大利興起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持續300年之久,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這場思想文化運動就是文藝復興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走進14世紀的意大利,感受那場偉大的運動。二、教授新課(一)文藝復興1.師:文藝復興運動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后來擴展到西歐各國。我們來看看意大利的位置。出示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地圖。2.對照地圖講解:14世紀時,意大利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如佛羅倫薩、威尼斯等。佛羅倫薩(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當時是意大利的一個手工業中心,威尼斯的絲織業和造船業極為著名。當時,阿拉伯商人從東方國家運來瓷器、茶葉絲綢等商品,轉運到地中海沿岸,再由意大利商人販賣到歐洲各地。在東西方貿易中,意大利人處于中轉站的地位,也帶動了一些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3.師:隨著經濟的復蘇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意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當時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極度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入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他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4.師:讓我們來讀一首當時有人寫的小詩。請一名學生朗讀:“青春是多么美麗啊,卻留不住這逝水年華|得歡樂時且歡樂吧,誰知明天有沒有這閑暇!”想一想,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態度 學生通過交流,感受詩中提倡人們追求享受現世生活的生活態度。5.師: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由于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們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文藝復興運動就此興起。大家根據課本說一說,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什么 生: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提倡人文主義。6.師:文藝復興有什么作用和影響 生: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7.師;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其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文化運動。為什么這樣說呢 讓我們從當時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中去體會。(二)但丁1.師:但丁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他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其代表作是詩歌《神曲》。但丁本是佛羅倫薩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內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終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為其流放時所作。這部作品分為了哪三個部分 生:“地獄”“煉獄”“天堂”2.師:《神曲》通過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感情與理想。但丁筆下的“地獄”“煉獄”“天堂”分別是什么樣的 學生根據自己了解到的資料和“相關史事”的內容描述。3.師:從資料中可知,地獄的第9層是一個冰湖,魔鬼在這兒不斷撕咬猶大和其他罪人。猶大是誰 生;把耶穌出賣給羅馬政府,害耶穌被釘死的人4.師:在《神曲》這部長達一萬四千余行的史詩中,但丁堅決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抨擊了舊世紀人物的種種惡行,歌頌了靈魂的美好與光明的引導,表達了執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對歐洲后世的詩歌創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恩格斯曾這樣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與薄伽丘、彼特拉克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你知道另外兩人的作品吧?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簡要介紹薄伽丘和彼特拉克: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談》,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代表作《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三)達·芬奇1.師:說到達·芬奇,我們都會想起《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關于《蒙娜麗莎》有很多軼事。據說在達·芬奇死后數年,這幅畫由法國皇帝法蘭西斯一世買下。此后,它一直歸法國王室所有。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得到它后.命令女兒們整天模仿畫中的笑容。經過數年努力,公主們終于將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后來,這畫到了拿破侖手里,據說拿破侖喜歡把畫掛在臥室內,每日早晚要獨自欣賞多次。1963年6月,《蒙娜麗莎》在美國華盛頓展出,保安人員有4萬余人。1974年,《蒙娜麗莎》在日本東京展出,每個參觀者只準在畫前站9秒鐘。這幅畫到底神奇在哪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學生欣賞《蒙娜麗莎》。2.師:《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為佛羅倫薩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畫的肖像畫。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點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達·芬奇最大的成就就是繪畫,他的繪畫有什么特點 生:他技術精湛,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3.師:達·芬奇和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他們的作品一掃中世紀呆板拘謹的宗教氣息,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對人類世界的細致觀察,自由發揮,表現了高超的技藝。達·芬奇因出生于佛羅倫薩的芬奇小鎮而得名,他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除了藝術大師,還有哪些身份 生: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發明家4.師:關于達·芬奇,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他的故事 學生講述有關達·芬奇的軼事。(四)莎士比亞1.師:剛才我們談到的但丁和達·芬奇都是意大利佛羅倫薩人。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起始地。到15世紀后期,新航路的發現刺激了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6世紀以后,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這些國家和地區涌現出大批著名的文學藝術家。莎士比亞就是其中的代表。莎士比亞是英國人,他一生創作了30多部戲劇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他的作品有什么特點 生: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地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2.師:他的代表作是哪兩部 你能分別講講它們的內容嗎 學生講述《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節。3.師:《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與殺父仇人的斗爭,象征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斗爭,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悲劇中浪漫主義抒情彩最濃一部悲劇,也是一曲反對封建主義,倡導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頌歌。4.學生閱讀課后莎士比亞的名言,選擇其中的幾句說說自己的看法。三、鞏固新知(一)教材習題1.教材第68頁“課后活動”第1題:連線。達·芬奇 《神曲》但丁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答案】達·芬奇《最后的晚餐》;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2.教材第68頁“課后活動”第2題:有人對《蒙娜麗莎》推崇備至,認為蒙娜麗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你怎么看這幅畫 從歷史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看,這幅畫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講評】《蒙娜麗莎》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它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于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對于蒙娜麗莎好不好看,不強求學生去作出肯定的回答。但從歷史和審美的角度對之進行分析,認識到價值所在,是學生必須學會的。(二)課堂作業1.“他改用意大利文進行創作,根據自己的標準抑惡揚善……在地獄里給當時在世的教皇預留了一個位置……”“他”的這篇代表作品應是( )A.《俄狄浦斯王》 B.《神曲》 C.《復活》 D.《哈姆雷特》【講評】但丁在《神曲》中把教皇打入了地獄。【答案】B2.某學者寫道,在16世紀,人們將“文藝復興”一詞只理解為恢復古代傳統。你認為文藝復興的實質應是( )。A.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 B.古典文化的復興苫文C.封建思想的興起 D.宗教領域內的斗爭【講評】文藝復興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它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答案】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恩格斯(1)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材料中恩格斯所說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2)材料中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請列舉該時代的兩位巨人及其代表作。(3)有人說“巨人的時代”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請結合所學說明理由。【講評】恩格斯對文藝復興及此運動中的代表人物給出了許多評價,由“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巨人的時代”可知此處他又是評價的文藝復興。【答案】(1)文藝復興。(2)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3)同意。“巨人的時代”不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簡單復興,而是新的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四、課堂小結從14世紀中葉開始的持續了300年的文藝復興沖破了基督教神學的桎梏,把人們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的精湛藝術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永放光芒。板書設計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時間、背景、核心思想、實質、作用代表人物 國別 稱謂 代表作但丁 意大利 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之一 《神曲》達·芬奇 意大利 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 《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 英國 著名文學藝術家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學探討與反思關于文藝復興,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其是一場以人為中心,發揚人的個性,反對教會“神權至上”的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對于“人文主義”要有深刻理解。教材中提到的幾個代表人物,對于其人和其作品,可以讓學生充分交流,感受作品的魅力,體會文藝復興所再帶來的思想的繁榮。- 1 --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