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物理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現象第3節 平面鏡成像教學分析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課前準備學習目標課前準備教學分析學習重點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學習難點 :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學習方法 :通過合作、交流、實驗來學習。教具準備:平面鏡、兩支大小完全相同的蠟燭、粉筆、刻度尺、白紙。 教學內容01情境引入02互動新授03鞏固拓展04課堂小結點我喔情境引入上課之前我們先做個小游戲,游戲規則是:一位同學和三位同學面對面,一位同學伸出左臂的同時要求對面三位同學伸出右臂;這位同學伸出右臂的同時要求對面三位同學伸出左臂;這位同學向前邁進一步的同時對面的三位同學也要向前邁進一步;這位同學向后退一步的同時對面的三位同學也要向后退一步,動作錯誤的同學將被淘汰。1.游戲中這四位同學的動作有什么規律 2.游戲中的情景在生活中是否見過 互動新授想想做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在實驗前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回答一下:(1)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鏡 (2)為什么要準備兩支完全一樣的蠟燭 (3)實驗時為什么還要用到白紙 解:(1)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射光,便于我們確定像的位置,且能避免因為玻璃板太厚而產生的兩個像的問題;(2)需要準備兩支完全一樣的蠟燭來驗證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3)使用白紙是為了驗證像的虛實。互動新授2、實驗時,要注意一些步驟和技巧:(1)如何穩定地垂直于水平面放置玻璃板 (2)如何放置兩支蠟燭 (3)如何記錄兩支蠟燭的位置 答:(1)選擇一個平穩的實驗臺或桌面作為支撐面,將玻璃板的一邊緊貼支撐面放置,另一邊則使用直角尺或量角器等工具調整至與支撐面垂直。(2)選擇一支蠟燭點燃作為物體(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一側;再選擇一支與蠟燭A完全一樣的蠟燭(蠟燭B),放置在玻璃板另一側,并調整其位置使其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3)使用直尺或刻度尺等工具測量出蠟燭A和蠟燭B各自到玻璃板的距離,并用記號筆或其他標記工具在實驗臺上標出它們的位置;同時,也可以使用畫圖的方式記錄下它們及各自像的位置關系。互動新授3、實驗過程中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方法.(1)實驗時會看到兩個不重合的像,分別是玻璃板兩個面反射形成的,為消除此現象,可以用鍍膜玻璃。(2)為了準確地得出“物像距離相等”可用數學坐標紙或方格紙。(3)實驗中至少測量三次。互動新授1、用支架固定玻璃板,使玻璃板與支撐面垂直.蠟燭一前一后放置,用粉筆記錄下蠟燭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蠟燭和其像到鏡面的距離。互動新授2、移動點燃的蠟燭,多做幾次實驗。 實驗時注意觀察點燃蠟燭的像的大小是否隨蠟燭位置的改變而變化。3、換用長度不同的蠟燭,再做幾次實驗。 實驗時注意觀察蠟燭像的大小。互動新授實驗結論總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虛像,其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也就是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虛像,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互動新授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具有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像是虛像等特點。平面鏡常被用作成像工具。例如,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梳妝鏡,就是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幫助我們整理儀容。在舞蹈室里,舞蹈演員也常利用平面鏡來觀察自己的舞姿,以便糾正動作。互動新授知識點一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互動新授知識點二 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在上面的實驗中,平面鏡后面并沒有點燃的蠟燭,但是,我們卻看到平面鏡后面好像有燭焰.這是為什么 是因為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成像在光屏上;虛像是由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線相交而成的,是不能呈現在光屏上的。互動新授在圖中,光源S向四處發光,一些光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視覺。 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的經驗,人會感覺這些光好像是從進入人眼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S'處發出的。S'就是S在平面鏡中的像。由于平面鏡后并不存在光源S',進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來自S',所以把S'叫作虛像。平面鏡成像作圖如圖,MN表示平面鏡,AB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1、做垂線2、取等距離3、畫虛像互動新授知識點三 凹面鏡和凸面鏡互動新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00,101“平面鏡的應用”內容和P101"科學世界”。通過閱讀請同學們舉例說明凸面鏡和凹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凸面鏡凹面鏡互動新授凸面鏡:(1)特點:使平行光束發散成縮小的像,可擴大視野。(2)汽車的后視鏡、街頭路口的反光鏡等。凹面鏡:(1)特點:使平行光束會聚(2)汽車前燈、太陽灶等。鞏固拓展小麗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直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觀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圖所示,兩支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關系,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像.大小虛鞏固拓展京劇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請在圖中分別畫出京劇演員通過平面鏡看到的A點和B點的像。首先,確定A點和B點的位置。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需要在平面鏡的另一側找到A點和B點的對稱點A'和B'。連接A'和B',這條線即為A點和B點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連線。課堂小結(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實驗器材:平面鏡、玻璃板、兩支蠟燭、刻度尺、白紙等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虛像,其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也可以表述為;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虛像,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4.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二)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形成的,而虛像不是。(三)平面鏡的應用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