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頌祖國》教學設計課型:聆聽設計者:一、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學習任務2:聆聽音樂聆聽或表現音樂的過程中,能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說出音樂的情緒的相同于不同,簡要描述音樂表現的形象與內容。能隨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音樂進行律動、舞蹈。在聆聽音樂時能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參與音樂活動時能專注于音樂,不干擾他人。2.教材分析《頌祖國》這首器樂曲是根據維吾爾族的一首兒童歌曲旋律改編而成的,樂曲的旋律活潑、歡快,流暢上口,其節奏緊湊、舞蹈性強。音樂運用了豐富的音色,樂聲響起,我們仿佛置身于熱情洋溢的維吾爾族人民之中,邊歌邊舞,同聲歌頌偉大的祖國,音樂運用了豐富的音色,分別在F-D-F的調性上重復了三次,樂曲結束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3.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入學不久,他們天真、好動、注意力不持久,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還屬于養成階段。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簡潔課堂語言、親切的教態、直觀的教學方法、多形式的音樂游戲參與音樂。使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聆聽音樂,讓身心隨著音樂的情緒而動。二、學習目標1.通過聆聽《頌祖國》,感受樂曲明朗、活潑的情緒,初步了解新疆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2.通過模唱主題、小樂器演奏、小組合作表演等方法,熟悉音樂主題并能隨著樂曲做出相應的情緒表現與動作反應。3.學會兩個簡單的新疆舞動作。三、學習重點:體驗樂曲歡快流暢的音樂情緒,在各種音樂活動中表現音樂。四、學習難點: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五、教學設計學習 目標 學習流程 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通過聆聽《頌祖國》,感受樂曲明朗、活潑的情緒,初步了解新疆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 導入部分 1.認真聆聽,思考并回答問題。 2.觀看課件,并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 3.舉手主動為大家朗讀。 1..聽一聽,猜一猜 這是哪個地方的音樂? 2.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很美,那里有美麗的景色(天山),好吃的食物(葡萄),好聽的樂器(手鼓)美麗的服裝(維吾爾族服飾)。 3.師:維吾爾族居住在我國的西北地區,看地圖,誰能給大家讀讀地圖上的字? 4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維吾爾族的器樂曲《頌祖國》。 認真聆聽,回答問題主動、貼切,聲音響亮。1.通過聆聽《頌祖國》,感受樂曲明朗、活潑的情緒,初步了解新疆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 2.通過模唱主題、小樂器演奏、小組合作表演等方法,熟悉音樂主題并能隨著樂曲做出相應的情緒表現與動作反應。 3.學會兩個簡單的新疆舞動作。 新知新學 活動一:節奏練習 1.聆聽思考并回答問題。 2.用不同的演奏方式模仿演奏節奏。學生思考一分鐘,自己練習一下。 左邊同學就來拍腿的節奏,右邊同學來拍手的節奏。 3..隨音樂集體演奏。 生腰背挺直,模仿打樂器演奏。 活動一:聆聽《頌祖國》 (一).完整聆聽,邊聽身體邊隨音樂律動。 (二).聆聽,并模仿老師做動作。思考回答問題(老師的手跟音的高低有關),然后再次隨音樂律動。 (三) 1.聆聽,并隨老師的鋼琴模唱。 2..聆聽并用“啦”模唱出來這兩組音。 3.隨音樂唱出兩組音。 (四) 1.聆聽思考(音色變了) 2.再聽,并隨音樂拍手打節奏。 (五) 1.聆聽思考回答問題 (多了幾句) 2.聆聽并理解。 (五) 1.學習模仿手部動作。 2.學習模仿腳步動作。 3.自編動作造型。 分小組,分男女生表演展示。 活動一:節奏練習 1.思考音樂里邊有幾種樂器。 2.出示節奏 X X | X X X ‖ 3.播放音樂,讓我們一起隨鋼琴版《頌祖國》的音樂演奏吧! 活動一:聆聽《頌祖國》 (一).完整聆聽:請同學們仔細聽聽,樂曲中有幾次熟悉的旋律? (二).欣賞引子部分師:首先,我們來欣賞樂曲的引子部分。在欣賞這部分的同時,請同學們仔細看,我做的動作跟音樂有什么關系? (三)欣賞A1樂段 1.師: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樂曲中的兩個重要音符,他們是:1、5兩個音,師彈琴。 2..師:同學們仔細聽,老師把這兩個音進行了組合,請你們聽后唱出來。 請聽第一組,我彈得是什么? 1 1 5 第二組1 1 1。 3.同學們的耳朵好靈敏,這兩組音符很是調皮,它們啊插入到我們畫的圖形譜中,讓我們跟著音樂來把音符演唱出來。 (四)欣賞A2樂段 1.和第一樂段有啥不一樣的? 2.師:讓我們來一起按著節奏打出來。 師:(注意坐姿)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 欣賞A3樂段 1.師:第三部分與前兩個樂段相比有變化嗎? 2.師:這三個段落的歌譜都可以用同一個,因此,我把他們叫分別叫做A1、A2、A3樂段;全曲的結構是由:引子+A1+A2+A3組成的。 (五)學習維族舞蹈動作 1.示范手部動作。攤手、脫帽。 2.示范腳步動作,你的右腳踏步,左腳半腳掌點地,踏點,踏點,這就是踏點步。 3.師:最后一個造型,女同學要美,男同學要帥 節奏均勻,穩定。 認真聆聽,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積極主動模仿,動作協調美觀。2.通過模唱主題、小樂器演奏、小組合作表演等方法,熟悉音樂主題并能隨著樂曲做出相應的情緒表現與動作反應。 拓 展 部分 在引子部分,自由發揮。當A1段落出現輕輕起立,模仿敲木琴。 當A2段落出現時,(用啦演唱樂曲)。 當A3段落出現時(舞蹈)我們圍城一個圓圈在一起跳舞。 生:輕輕回到座位上。 完整表演樂曲 師:下面讓我們完整的欣賞一遍《頌祖國》,并且表演樂曲,回憶一下,我們都用什么方式表演樂曲了? 師:我們表演的真精彩,請大家輕輕坐下。 聆聽音樂,按照段落變化準確的做出動作。課堂小結 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有著新疆維吾爾族風格的樂曲《頌祖國》。新疆維吾爾族風格的音樂還有很多,期待下一次和大家一起學習。板書設計 頌祖國 引子+A1+A2+A3作業設計 邊哼唱音樂邊跳一跳學習的新疆舞動作。課后反思:學生能夠掌握樂曲的節拍,并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本堂課各環節基本能夠做到環環相扣,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也能多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但是教師的評價語、導語比較單一,讀課堂中沒有出現特別亮眼的點。對于學生表現不能及時進行點評和挖掘,對于情感目標的滲透不是很理想,只注重了亥子技能的培養。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改變自己陳舊的教育觀念,調整教學思路,擯棄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對音樂的自我感受和體驗的教學方法,將培學生音樂興趣、情感性、愉悅性等審美原則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把評個融進教學的全過程,使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生動、活發、民主、和諧的良好評價氛圍,創造一個溫的學習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