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我國的社會保障把蛋糕做大---效率把蛋糕分好---公平第三課第 四課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4.1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什么是國民收入:①國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包括居民、企業、政府等)所獲得的收入。 (GDP)三類概念1.分配方式(2種)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2.收入來源/途徑(4種)勞動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3.收入分配次序 (3次)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2. 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1)是什么:按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為什么:① 直接原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②根本原因: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1.生產資料所有制2.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3.產品的分配方式生產力---核心、起決定作用生產資料所有制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分配決定決定決定決定生產3.按勞分配(1)內容: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①范圍:生產資料公有制②依據: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③內容:個人消費品④結果: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能說不勞不得)(3)具體形式(筆記補充):①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 (但福利不是)②公有制經濟中(國企、央企)的工資、獎金、津貼 (但福利不是)③農村經濟中的承包集體土地獲得的收益 如:種植、飼養、承包山林、魚塘等 (土地流轉收入不是)與土地相關的收益,關鍵看本人是否參加了直接的勞動如何正確認識“三權分置”下農民收入的分配方式(1)農民自己經營所承包土地獲得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所得,屬于合法的勞動收入和經營性收入(2)農民流轉土地所得收入,屬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屬于財產性收入,同時屬于合法的非勞動收入(3)農民的種糧補貼收入,屬于轉移性收入(4)為什么實行按勞分配(必然性+重要性)①必然性:A.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B.我國當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C.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②重要性(意義)A.促進效率:有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B.體現公平: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跟著小濤哥哥看分配方式小濤的哥哥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家民營企業,今年上市了。采用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模式,薪酬從幾千元到幾百萬都有。營銷人員基本工資3000元。軟件工程師月薪8000元,高層管理員年薪為600萬元。公司的員工大都有公司的股份,小濤哥的股份以每年0. 1%的收益計算,年收入為300萬元。思考:(1)小濤哥哥的公司員工是依據什么獲得收入的?(2)員工之間工資差距大原因是什么?勞動技術管理資本貢獻大小4. 按生產要素分配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包括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勞動、土地、資本、技術、信息 、管理、知識、數據等要素。類別 分配形式按勞動要素按技術要素按資本要素按管理要素 按土地要素按信息要素按數據要素分配技術入股、專利使用、發明轉讓等的收入私營、外企的工資、獎金,津貼,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是非公有制范圍)存款利息、股息分紅、股權轉讓所得、債券的利息、股票收入,私營企業主的稅后利潤公司經理、高管、CEO等 管理才能的收入出租土地、房屋租金;農民土地流轉所得收入(注意:承包集體土地種植收入屬于按勞分配 )提供市場信息、管理方案等的收入數據產生、收集、處理、轉移、使用、儲存后參與分配(2)意義: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比較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按勞分配 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范圍 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分配依據 勞動數量和質量 按貢獻意義 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技能,生產力發展,平等社會地位。 活力競相迸發,源泉充分涌流。地位 主體 重要組成部分相同點 都是適應現階段我國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要求; 都是由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 都能夠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生產力發展【重點突破】判斷李華一家哪些收入是按勞分配的?哪些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備:請在“是按勞分配的收入”下方打√)1.國家公務員爸爸每月工資6000元 ,獎金1萬元,津貼2500元2.媽媽是民營企業的員工,每月工資10000元3.叔叔是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員工,每月工資1萬元,年獎金2萬元,津貼4000元;由于技術過硬,技術入股獲得收入5000元4.伯伯是國有企業工作的員工,生病了,單位工會給他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5.爺爺承包了集體土地種植蔬菜獲得收入5000元,同時把部分土地流轉(出租)獲得3000元6.姑姑是公司總經理,年薪100萬元國家機關的工資、獎金、津貼按勞動要素分配公有制企業的工資、獎金、津貼 按技術要素分配福利性收入農民承包土地所得 按土地要素分配√√√√√√√×注意:判斷按勞分配的條件:公有制范圍、勞動收入缺一不可按管理要素分配②財產性收入④轉移性收入③經營性收入 ①勞動性收入勞動所獲得的收入:eg:工資、獎金、津貼等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 eg:存款利息、房租、土地流轉所得租金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eg:開店、擺攤、辦企業等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收入轉移, eg: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生產補貼、生活補貼、救災款收入途徑5.居民收入的途徑多樣化小呂的爸爸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每月有工資,年終還有獎金。小呂的媽媽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總經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紅。家庭投資理財由媽媽負責,銀行存款和國債都有收益。小呂的叔叔是農民,除了轉讓自家承包地的經營權獲得的一定收入,還自己經營“農家樂”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呂是私營企業的普通員工,除了工資,課余時間喜歡搞小發明,通過轉讓自己的發明專利,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探究與分享一議一議:小呂一家人獲取收入的途徑有哪些?當前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為什么會多種多樣?分配方式上看列出收入有哪些收入途徑上看1.按勞分配2.管理要素3.資本要素4.土地要素5.勞動要素6.技術要素1.勞動性收入2.財產性收入3.經營性收入探究與分享銀行存款和國債收入呂叔—農村—轉讓了承包地的經營權收入經營農家樂收入呂爸——國企上班——工資、年終獎呂媽——股份制企業—經理--年薪公司股票分紅小呂—私營企業—普通員工—工資轉讓發明專利1、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1)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必須完善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收入分配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改、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楊來勁連續18年上調、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大幅度增加。思考:這些政策對優化收入分配的意義。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創造國民入的物質生產部門內部進行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在全社會范圍內繼續進行分配國民收入分配個人(工資)企業(提留)政府(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個人所得稅再分配國家通過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分配初次分配知識拓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難點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主體 主要是企業 國家、政府 個人、企業手段 市場機制決定 政府調控機制,稅收、政策、法律 捐款、公益目的 提高效率、體現公平 主要是更加體現公平 先富幫后富舉例 企業職工工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津貼等勞動收入及非勞動收入,都屬初次分配 事業單位工資;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障制度等轉移支付,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社會保險、福利津貼、撫恤金、養老金、失業補助、救濟金及各種補助;農產品價格補貼和轉移支付(如財政教育支出、扶貧支出等 ),最低生活保障 企業或者個人捐款、蓋學校(希望工程)、公益事業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區別拓展延伸判斷初次分配 、再分配1.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3.建立企業職工正常工資增長機制4.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加大對農產品的補貼6.鼓勵資本、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增加收入7.提高個稅起征點,調節個人收入分配8.疫情發生后,博大集團捐給一線醫院等急需防護物資的地方,總計捐款捐物1300余萬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2、完善收入分配的措施(1)筆記: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和居民收入(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 (兩個同步)(3)初次分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2、完善收入分配的措施:(4)再分配: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4) 第三次分配: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富人階層中產階層貧窮階層低中24%高金字塔型橄欖型形成橄欖型的收入分配格局。那么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實現這一目標?2019年我國的分配結構我國要達到的分配結構50%以上總結 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1.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2.兩個同步: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 。3.初次分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4.再分配: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5.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完善個人收入分配我國的個人 收入分配為什么措施按生產要素分配居民收入的途徑:勞、財、經、轉按勞分配決定因素勞動的重要性和要求原因地位、內容、形式內容意義內容本框體系2.堅持兩個“基本同步”3.初次分配提高比重,完善制度4.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5.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1.根本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