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學內容教材第60~64頁。教材分析中世紀晚期的西歐,經濟和社會都在發生著變化.原來的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制度逐步瓦解,資本主義的腳步越來越近。教材分別從農村和城市兩個方面介紹了這些變七,在農村,農奴開始用一定的方式獲得自由,并能自由支配剩余產品,土地集中的現象越來越常見,租地農場主和農業工人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領主只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直接經營土地。富裕的農民、騎士、鄉紳等,不僅控制了鄉村的生產、交換環節,還控制了行政事務。在城市,商人巨賈的權利不斷擴大,市民階級作為第三等級,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切,預示著資本主義正悄然到來。核心素養通過對13-14世紀西歐在經濟和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的分析,初步了解唯物史觀的基本觀念和方法。教學目標1.通過識讀歷史圖片、閱讀教材,了解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建立的過程,加深對租地農場、手工工場等概念的理解。(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通過閱讀教材及相關史料,知道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產生的原因及其對西歐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史料實證)3.通過對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學習,深刻認識近代歐洲文明是從中世紀歐洲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唯物史觀)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歐洲莊園制度的變化和衰落。難點認識到租地農場、手工業的發展、商人地位的變化產生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教學突破租地農場的出現、發展導致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商人和市民階層的政治地位在逐漸提高,這些都預示著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教學時可通過比較的方法,將以前的莊園、手工業者、商人的情況和這時的相比較,從中感受到變化.認識到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經營者、勞作者之間單純的貨幣和契約關系開始出現,徹底的雇傭關系已經形成,市民階層也在不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些都預示了資本主義即將到來。教學設想本課內容較為簡單,教學時要將教材所述內容進行概括分類,以幫助學生梳理西歐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如關于“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可以分別從墾殖運動、領主和農奴之間的關系變化 租地農場、手工業的發展變化和商人的變化幾方面去交流探討。“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這一部分,則可以從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和市民階級地位的 提升兩方面去分析理解。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誰還記得歐洲的封建莊園,里面的人們是怎樣生產和生活的 學生回顧西歐莊園中領主和佃戶的關系,以及莊園內的生產、生活狀態。2.師:隨著城市的興起,莊園中的農奴有了什么變化 生:有些農奴逃往城市,成為市民。3.師: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進入了轉型期,原來的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制度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對歐洲以后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具體看一看。二、教授新課(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1.農村的墾殖運動。(1)師:我們先從歐洲農村發生的新變化說起。封建莊園是當時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我們知道,以前的莊園四周存在著大量的土地,它們通常是什么 屬于誰 生:通常是林地、荒地,大家公用。(2)師: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紛紛開展墾殖運動,這個運動是怎么回事 生:大量荒地、林地、沼澤地被開發出來,土地面積逐漸擴大。(3)師:這些土地是誰開發出來的 生:有的是領主組織開發的,大多數是農民自發開墾的。(4)師:這些新開發出的土地屬于誰 生:誰開發就是誰的。(5)師:墾殖者成為這些新開發地區的主人,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耕種,不僅如此,這些地區也效仿自治城市,成為具有獨立司法權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2.莊園中農奴和領主關系的變化。(1)師:在以前的莊園里,農奴處于什么地位 生:沒有人身自由,要給領主服勞役來換得小塊土地的耕種權,要交各種苛捐雜稅。(2)師:農奴的勞役量是怎樣的 生:與份地的大小有關,通常是固定的,不會隨意改變。(3)師:隨著法律的規范,西歐越來越多的地區,勞役量固定在一個特定的范圍。關于勞役量,出|現了一個什么新現象 生: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4)師:勞動自由權可以用貨幣來換取,那人身自由呢 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5)師:從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出.農奴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關系越來越弱,農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強,西歐莊園在逐漸衰落和瓦解,在這個過程中,農民也逐漸獲得對自己剩余產品的支配權。3.租地農場的出現。(1)師:在莊園制度下,小塊的土地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生產經營活動,于是在一些地方,領主開始通過一些方式將土地集中到—起,這些方式通常有哪些 生:轉讓、聯姻、繼承、買賣等。(2)師:他們把土地集中到一起后做什么 會直接組織人來耕種嗎 生: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3)師:他們把土地租給了誰 生: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4)師:租地農場主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關于租地農場,請大家看看“相關史事”,你從中能了解到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通過資料的閱讀,引導學生明白土地所有者租地農場主雇工之間的關系。(5)材料研讀: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br/>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提示:這反映了歐洲農村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農業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租地農場主就是后來的農業資本家,雇工就是農業工人。農場主和雇主之間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4.手工業的變化。(1)師:莊園在變化的同時,農村的手工業也在不斷發展。先來看手工業者,他們的變化體現在哪兩個方面 生:一方面,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2)師:13世紀,隨著分工的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也在家里用自已的生產工具從事手工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5.商人的變化。(1)師: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得農產品出現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農產品和畜產品得以進入市場。一些商人開始在鄉村市場收購農民的產品運到港口或更遠的地方。他們為什么這么做 `生: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2)師:在商人的推動下,法國南部地區的糧食被運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歐洲的呢絨、皮毛等也遠銷東方。貿易的擴大讓很多商人都富裕起來。后來,他們和工人之間的關系有了什么變化 生: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3)師:以前的商人只是通過商品的買賣來賺取利潤,現在的商人已經發展成工場主。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他們是怎么做的 生:生產工具統一配備,把人員集中起來,建立集中的手工工場。(4)師:請大家閱讀“相關史事”,了解當時資本與勞動的分離現象是怎樣的,商人在其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學生閱讀資料,理解商人直接支配生產是怎樣形成的,其實質是什么?(5)師: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1.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1)師:我們剛才學到,在11世紀,歐洲農村發生了很大變化,農奴開始脫離領主,成為自由農民,很多領主也不再直接從事生產管理,而轉為收取土地租金。到了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又發生了什么改變 先來看貴族,他們怎樣了 生:大多數貴族不重視或者沒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地產,將其抵押或者變賣,以償還債務或應付開支。(2)師:另一方面,這些土地到了誰的手中 生:富裕農民、騎士和鄉紳不斷集中土地,以新的經營方式控制了生產交換等環節。(3)師:這些人在控制產品的生產和交換環節的同時,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2.市民階級地位的提升。(1)師:讓我們再來看城市。我們知道,在城市興起的時候,其基本居民是什么 生:手工匠和商人。(2)師:在城市中,手工業者、商人是城市居民,享有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那些有錢的商人開始怎么做呢 生:商人巨賈將大量的商業利潤投入鄉村,置辦田產,采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3)師:我們知道,他們的行為使農村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政治上,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他們與貴族聯姻或成為官員,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4)師:關于市民階級成為強化王權的政治力量,教材介紹了一個案例,它是什么 生: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獲得英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并將佛蘭德爾地區置于法國控制下,奠定了強大王權的基礎。(5)師:我們知道,西歐的封建社會是在土地的層層受封的基礎上形成的。法國從領主紛立到形成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其中關鍵性的變化發生在國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間。他在其漫長的40多年國王生涯中,與國內國外形形色色的對手斗智斗勇,終于使法國王權由弱轉強,王室領地擴大了三倍。王室領地的最大擴展來自于腓力二世與英格蘭金雀花王朝諸國王的斗爭。金雀花王朝的始祖亨利二世由于出身法國貴族而在法國境內擁有大量領地,又通過婚姻獲得對法國一些地區的控制權。腓力二世通過戰爭和市民的支持,獲得了英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佛蘭德爾在今天比利時的西北部,它是中世紀時西北歐的丁商業中心,也被腓力二世置于了法國的控制之下。(6)師:在13、14世紀,市民階層作為第三等級,開始怎樣參與政治活動 生:出席國王召集的會議,不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7)師:當時的市民是第三等級,也稱“市民等級”。第一等級是教會僧侶,第二等級是世俗貴族。1302年,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因與羅馬教皇發生沖突,為取得支持,首次召開由僧侶、貴族、市民代表參加的三級會議。城市居民作為第三等級的地位至此得以確認。但參加三級會議的市民代表多為資產者,伴隨著市民階級在政治、經濟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種新的世俗生活觀念逐漸形成,這為以后出現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奠定了基礎。三、鞏固新知(一)教材習題教材第64頁“課后活動”,想一想,租地農場有什么特點 新的手工業經營有什么特點 【講評】本題的回答不僅要聯系教材正文,還要結合“相關史事”的內容,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的轉變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前者可從土地來源、生產方式兩方面來回答;手工業經營主要從工場規模和生產關系兩方面來問答。【答案】租地農場: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農場主采用新的生產方式來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農民耕種,土地所有者、租地農場主、雇工之間彼此簽訂契約,按規定的比例分配產品。手工業: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成出場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二)課堂作業1.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0---14世紀西歐商人社會地位提高的時代背景。【講評】本題可以從商人的法律地位、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三方面來分析。【答案】商人成為城市居民,享有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法律地位特殊;商人通過商品的買賣或組織大規模的手工生產,經濟地位不斷上升;商人與貴族聯姻或成為政府官員,政治權力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2.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圖是小張制作的關于某一主題的知識卡片內容。據此判斷,卡片橫線上應填寫的主題是( )A.西歐莊園 B.租地農場 C.分散的手工工場 D.集中的手工工場【講評】資料卡片上所示內容中有“商人”“徹底的雇傭關系”“原料”和“生產工具”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是資本主義化的手工業生產組織,選項D正確。【答案】D四、課堂小結11世紀后,歐洲農村莊園制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租地農場開始出現,分散的手工工場也逐漸集中,開始了資本主義化生產,農場主和農業工人、工場主和雇傭工人之間,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農村中的富裕農民、騎士、鄉紳等和城市中的市民階層,政治地位不斷上升,近代歐洲文明在這一時代孕育。板書設計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墾殖運動領主和農奴之間的關系變化.租地農場:手工業的發展變化;商人的變化: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市民階級地位的提升:教學探討與反思本課內容在編排上有重疊之處,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理清條理,使學生認識到西歐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在哪些方面。在教學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時,可抓住“變化”一詞,引導學生有條理地去分析莊園中領主和農奴關系的變化、租地農場的出現、手工業的發展變化、商人的變化等,從變化中感受資本主義的萌芽。- 1 -- 7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