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8講 常見天氣系統(講義)(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8講 常見天氣系統(講義)(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08講 常見天氣系統
目錄
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3
考點一 鋒與天氣 3
知識梳理 3
知識點1 冷鋒與天氣 3
知識點2 暖鋒與天氣 7
知識點2 大氣的垂直分層 8
核心突破 10
考點1 冷鋒與暖鋒的判別 10
考點2 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 13
題型01 冷鋒 15
題型02 準靜止鋒 16
考點二 氣壓系統與天氣 18
知識梳理 18
知識點1 低壓(氣旋)與天氣 18
知識點2 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20
核心突破 22
考點1 氣旋、反氣旋不同方位風向的判斷 22
考點2 鋒面氣旋與天氣 23
考點3 天氣形勢圖的判讀 28
題型01 氣旋與反氣旋 30
題型02 鋒面氣旋 31
題型03 等壓線圖判讀 32
熱點應用 33
01 錮囚鋒 33
02 倒暖鋒 37
03 露點鋒 39
04 大湖效應 41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
鋒與天氣 2024山東卷,16題,14分,濃霧天氣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夜間云對霧發展快慢的影響,冷鋒與天氣 2024浙江1月卷,16題,2分,甲地出現強降水的原因,暖鋒與天氣 2023廣東卷,3-4題,6分,以吉林省一次較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過程為情境,冷鋒與天氣 2023湖南卷,14-16題,9分,以我國某地某月一次較強的大氣污染(霧霾)過程為情境,冷鋒與天氣 2023山東卷,17(3)題,6分,B鋒面形成原因及15:30后鋒面的移動方向,鋒面形成與移動 2023浙江6月卷,24-25題,4分,以貴州某次鋒面雨霧發生過程為情境,準靜止鋒與天氣 2022江蘇卷,7-9題,6分,以北美部分地區地面天氣形式為情境,鋒面氣旋與天氣
氣壓系統與天氣 2024黑吉遼卷,19題,18分,蒙古高壓與沙塵暴為情境,高壓系統與天氣 2023江蘇卷,11-13題,6分,以一次較強的蒙古氣旋移動過程為情境,氣旋與天氣 2023遼寧卷,18(2)題,6分,指出7月影響甲地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分析該系統對甲地天氣的影響,反氣旋與天氣 2022海南卷,6-7題,6分,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低壓系統與天氣
命題趨勢: 從高考題分布情況看,天氣系統特征是高頻考點,主要考查方向是結合生活中的區域場景、氣壓分布圖以及觀測數據進行考查天氣系統的圖形繪制、形成、結構。往往也以天氣系統對天氣、人們生產生活等的影響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對天氣、工業、農業等的影響。
考點一 鋒與天氣
知識點1 冷鋒與天氣
(1)天氣
①概念:是指一個地方近地面大氣在短時間內的物理狀況,及其變化的總稱。
②特點:
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
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描述一地某時的天氣特征?
氣溫高低、氣壓高低、干濕狀況、風(大小、風向)、陰晴等方面分析,注意靜態特征和動態變化過程。
天氣變化都與天氣系統的活動有密切關系,常見天氣系統有氣團、鋒面、高(低)氣壓系統。
(2)氣團
①概念:指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
氣團的水平范圍在幾百千米到數千千米,厚度在幾千米到十幾千米;受同一氣團控制的地區,天氣現象也大致一樣。
②分類:
a.根據氣團溫度與它到達地區氣溫的對比(熱力性質分類)
——暖氣團:氣團溫度比移經的下墊面氣溫高。
——冷氣團:氣團溫度比移經的下墊面氣溫低。
注意:冷暖氣團是相對而言的,是根據他們所移經的下墊面溫度判斷。
b.根據氣團的源地可分為:大陸氣團、海洋氣團等。
——海洋性氣團:產生于海洋上空,濕度較大,溫度冬夏差異較小;
——大陸性氣團:產生于內陸環境,空氣干燥,溫度冬夏差異很大。
單一冷氣團或暖氣團控制的區域,天氣現象單一,多晴朗天氣。
思考:冷暖氣團相遇時是哪種情況呢?
冷氣團因為收縮較重,始終沉在下方。暖氣團較輕被抬升。
(3)鋒面系統
鋒的概念:冷暖氣團在移動過程中相遇時出現的交界面叫鋒面,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叫鋒線。鋒面和鋒線組成鋒。
思考:鋒面系統一定會帶來降水么?
鋒面處冷暖氣團交匯,暖氣團上升而容易產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鋒面處都產生降水,主要看暖氣團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塵暴天氣就屬于冷鋒天氣,但因暖氣團水汽含量少而沒有形成降水。
鋒是冷氣團和暖氣團相遇而形成的,多形成于中緯度地區。
根據冷暖氣團主動性分三個類型: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力相當、移動緩慢的鋒
(4)冷鋒概念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
冷氣團的前緣插入暖氣團下面,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暖氣團在抬升過程中冷卻,其中水汽容易凝結成云和雨。
市區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后
天氣 情況 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晴朗 常出現較大的風,云層增厚,并出現雨、雪天氣 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6)冷鋒天氣實例
冷鋒在我國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見。
冷鋒天氣實例: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北方冬春季大風或沙塵暴
【知識拓展】鋒前增溫
我們經常會遇到氣象臺預報接下來將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臨,但實際冷空氣到來之前卻往往會出現反常先增溫的現象,我們這種現象稱為鋒前增溫。
出現鋒前增溫一方面是冷空氣到來之前,當地受暖氣團控制,本身氣溫相對偏高,同時多盛行偏南風,有利于氣溫回升變暖。另一方面是冷空氣在南下過程中,把原本占主導地位的暖氣團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導致聚集增溫。
鋒前增溫的幅度大小取決于冷空氣勢力強弱、速度快慢、暖氣團一側原本的氣溫高低及偏南風的強弱。
冷空氣勢力越強,速度越快,對暖氣團的壓縮作用越強,鋒前增溫現象越是明顯;原本暖氣團氣溫偏高,壓縮增溫作用更明顯;在冷空氣到達前的偏南風越強,增溫越明顯。
在冷鋒過境之后,由于受單一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逐漸回升。
(7)冷鋒與自然災害
冷鋒活動帶來的氣象災害有大風、寒潮、凍雨、雪災、沙塵暴、暴雨等;誘發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誘發的水文災害有洪澇、風暴潮等。
寒潮:寒潮是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帶侵襲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我國規定寒潮降溫標準為:受冷空氣侵襲, 24小時內降溫10℃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2℃以上),同時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
寒潮的本質:快行冷鋒
天氣特征:降溫,大風、暴風雨雪
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以下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
(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
(3)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寒潮的危害:
①大風: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②大雪、冰凍:道路結冰,使交通堵塞,電信、電力中斷;
③急劇降溫:造成霜凍、冰凍等凍害,危害農作物;
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危害大
寒潮的益處: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②能帶來雨雪天氣,是風調雨順的保證;③低溫是“天然的殺蟲劑”;④帶來風力資源。
【補充:寒潮積雪的好處】
積雪的好處:雪水氮化物含量高,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加速土壤有機物質分解,增加土壤有機肥料;大雪覆蓋在越冬農作物上,起到抗寒保溫作用;減少病蟲害、病菌。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上的沙塵吹起漂浮于空氣中,讓空氣變得異常渾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一個快行冷鋒系統,當強沙塵暴經過時,冷氣團迅速代替暖氣團,氣溫迅速降低,氣壓迅速升高,是氣溫和氣壓變化最劇烈的時段。
沙塵暴產生的自然原因:
沙源: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干燥。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沙源豐富;
對流:冷鋒鋒前暖氣團干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
大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
知識點2 暖鋒與天氣
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云、雨。
市區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后
天氣 情況 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晴朗 云層加厚,多形成連續性降水 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明顯的暖鋒在我國出現得較少,大多伴隨著氣旋出現。冬、秋季一般出現在江淮流域和東北地區,夏季多出現在黃河流域。因此,我國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暖鋒活動較為頻繁。
我國典型天氣實例:一場春雨一場暖
知識點2 大氣的垂直分層
(1)準靜止鋒概念
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阻擋,移動緩慢或很少移動的鋒。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持續性的降水與霧)。
類型 成因 出現時間及典型現象
華南(南嶺) 準靜止鋒 南下冷空氣勢力減弱及被南嶺阻滯,徘徊不前,冬半年,鋒區位置偏南;夏半年,鋒區位置偏北 一年四季均可出現,多出現在冬春兩季,冬季降水不強,春夏季可發生暴雨,持續數天
江淮 準靜止鋒 來自海洋上的暖濕氣流與大陸上南下冷空氣在江淮流域對峙 六月,在江淮流域形成“梅雨”或“霉雨”
昆明(云貴) 準靜止鋒 南下冷空氣被云貴高原阻擋而停滯,與西南暖濕氣流相遇,暖濕空氣抬升 冬半年,貴州,“冬無三日晴”“凍雨”;昆明,天氣晴朗且氣溫較高
天山 準靜止鋒 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不太強的冷鋒被天山山脈地形阻擋,徘徊不前 冬春季節,北疆降水較多,多陰霧與微雪
考點1 冷鋒與暖鋒的判別
①看符號
②看冷氣團運動方向
若冷氣團的運動只有向暖氣團一個方向,說明冷氣團勢力強,應為冷鋒;若冷氣團遇到暖氣團時有回轉運動,則說明暖氣團勢力強,為暖鋒。
③看鋒面坡度
冷氣團運動速度快,冷氣團勢力強大時,形成的冷鋒鋒面坡度較大;而暖氣團運動速度慢,暖氣團勢力強大時,形成的暖鋒鋒面坡度較小。
④看雨區范圍及位置
不論是冷鋒還是暖鋒,降水都主要在冷氣團控制范圍內,“鋒前”“鋒后”是根據鋒面移動方向,即主動前進氣團的移動方向確定的;以鋒線為界,在鋒面移動方向上,鋒線前方為鋒前,鋒線后方為鋒后。
⑤看過境前及過境后的天氣變化(看過境前后的氣溫、氣壓變化)
⑥根據對我國天氣的影響差異判斷
冷鋒對我國天氣的影響較大,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節的沙塵暴,都主要是冷鋒過境造成的,而暖鋒對我國的影響比較小。
【易錯提醒】
1.鋒面經過時都會帶來降水。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鋒面經過時一定會帶來天氣變化,但不一定產生降水。當鋒面上的暖氣團比較干燥時,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
2.冷氣團氣溫一定在0 ℃以下,夏季因氣溫高沒有冷鋒活動。
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實質上,冷氣團與暖氣團是兩個氣團比較而言的,氣溫高的為暖氣團,因而,夏季有許多氣溫在0 ℃以上的冷氣團,冬季也有氣溫在0 ℃以下的暖氣團。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鋒活動引起的鋒面雨。
(2023·廣東卷)露點溫度是指氣壓不變、水汽無增減情況下,未飽和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圖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氣象站記錄的一次較強降水過程相關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降水過程呈現的天氣變化依次是( )
A.風雨交加、凍雨夾雪、雪花紛飛 B.疾風驟雨、雪花紛飛、凍雨夾雪
C.雪花紛飛、風雨交加、凍雨夾雪 D.風和日麗、凍雨夾雪、和風細雨
2.此次天氣過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對流旺盛 B.逆溫增強 C.暖鋒經過 D.冷鋒過境
【解析】1.
階段 氣象特征 降水類型
第一階段 18日14時至20時,氣溫大于0℃且達到露點,所以有降水且類型為雨;風速明顯增大,故天氣為風雨交加 雨
第二階段 18日20時至19日凌晨,氣溫達到露點,開始低于0℃,但不是很低,此時降水變為凍雨或雨夾雪 凍雨或者雨夾雪
第三階段 19日上午及以后,氣溫明顯低于0℃,降水類型全面轉為雪,風速降低,雪花紛飛 雪
2.
從圖中標注信息可以看出,此次天氣過程氣溫明顯降低,且出現雨雪、大風天氣,符合冷鋒過境的特點,故選D。
【答案】1.A 2.D
考點2 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的暖濕偏南氣流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雨帶。
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約5—8個緯度,并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的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受鋒面雨帶影響的地區,常形成大范圍的陰雨天氣。該雨帶對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及其季節變化產生顯著影響。
我國鋒面雨帶推移規律:
(1)4月至5月,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雖然在這段時間里有暖鋒雨現象,但其主要的降雨類型是冷鋒雨,而且在這段時間里影響華南的最主要天氣系統是冷鋒。
(2)6月,雨帶移到長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梅雨)。來自南方的暖濕氣團和來自北方的冷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力相當,形成準靜止鋒,鋒面停留可長達一個月之久,形成陰雨連綿天氣。
(3)7月上旬,雨帶開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達華北、東北等地。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北移影響出現伏旱天氣,6、7、8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在此期間北方地區的降雨仍以冷鋒雨為主。雖然此時冷氣團勢力在后退,但是暖濕氣團絕大部分時間也只是起到跟進作用,而且冷氣團時而表現出強勢的一面,這使得冷鋒得以再次出現。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多是快行冷鋒作用的結果。
(4)9月份雨帶南移,10月份雨季結束。9月至10月隨著冷氣團的迅速南下,暖濕氣團不斷后退,在鋒面影響地區出現陰天、刮風、降雨,并且持續降溫,這些都是冷鋒天氣的主要特征。
我國的旱澇與鋒面雨帶的關系:
①副熱帶高壓帶強→北上的速度快→鋒面雨帶移動速度快→我國南旱北澇;
②副熱帶高壓帶弱→北上的速度慢→鋒面雨帶移動速度慢→我國南澇北旱;
③正常情況→風調雨順。
(2021·全國乙卷)相對濕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條件下飽和水汽壓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區和郊區各月平均相對濕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造成城區與郊區相對濕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城區較郊區( )
A.氣溫高 B.蒸發(騰)強 C.降水量大 D.綠地面積大
4.該城市可能是( )
A.烏魯木齊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答案】3.A 4.B
【解析】3.由材料可知,該城區為大城市,大城市熱島效應明顯,氣溫高于郊區,氣溫越高,越不易達到飽和水汽壓,相對濕度越小,A正確;郊區綠地面積更大,蒸騰更強,BD錯誤;若降水量大,則導致相對濕度大,而城區相對濕度小于郊區,C錯誤。故選A。
4.由圖可知,該城區與郊區7-8月相對濕度大,可推測該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7-8月降水多,B正確;烏魯木齊地處西北內陸,全年降水稀少,A錯誤;上海、廣州,地處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現伏旱天氣,CD錯誤。故選B。
題型01 冷鋒
受某天氣系統影響,我國某地某年3月7日~11日前后氣象條件發生顯著變化。下圖為該地3月7日02:00~11日23:00期間“地面溫度、PM2.5濃度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該時段最大風速出現在( )
A.3月7日20:00 B.3月8日20:00 C.3月10日20:00 D.3月11日20:00
2.該天氣系統過境后,該地( )
A.近地面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B.近地面氣溫降低,濕度下降
C.近地面風速變小,污染降低 D.近地面能見度高,風速變小
【答案】1.B 2.B
【解析】1.此時為3月份,為北半球冬半年,受冬季風影響較大,根據圖示信息可知,3月8日20:00附近降溫幅度最大、降溫速度較快,且PM2.5濃度大幅度降低,說明出現最大風速,B正確;3月7日20:00、3月10日20:00、3月11日20:00降溫幅度小于3月8日20:00,風速相對較小,ACD錯誤。故選B。
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天氣系統過境時,出現降溫現象,推斷應為冷鋒過境。近地面氣溫降低,大氣容納水汽能力下降,濕度下降,B正確;冷鋒過境之后,被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朗,A錯誤;冷鋒過境只是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對于其它污染影響不大,污染降低不一定會降低,C錯誤;冷鋒過境之后與地面能見度高沒有必然聯系,D錯誤。故選B。
題型02 準靜止鋒
昆明準靜止鋒是影響貴州地區最主要的天氣系統之一,其位置的來回擺動、強度的不斷變化對貴州的天氣影響極大。昆明準靜止鋒有明顯的季節差異,主要存在于冬半年,其中冬季有41.6%為準靜止鋒天氣影響。圖左示意2007—2020年冬季昆明準靜止鋒日數逐旬分布,其中2011年準靜止鋒日數最多。圖右示意冬季昆明準靜止鋒不同鋒向型的時空分布特征。完成下面小題。
3.2011年準靜止鋒日數最多,主要原因為( )
A.冷空氣活動頻繁 B.冷空氣勢力較弱
C.暖空氣勢力較強 D.暖空氣勢力較弱
4.冷空氣越強,準靜止鋒的鋒線走向越接近( )
A.東西走向 B.西北—東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東北—西南走向
【答案】3.A 4.C
【解析】3.結合冬季準靜止鋒逐旬分布圖可以發現,1月準靜止鋒發生日數最多,1月氣溫最低,冷空氣活動頻繁,最容易受冷空氣影響,同理冷空氣活動頻繁也是影響2011年準靜止鋒日數最多的原因。A正確;1月份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強,B錯誤;1月份暖空氣不強,C錯誤;1月份主要是與冷空氣有關,暖空氣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A。
4.昆明準靜止鋒由極地氣團和西南氣流受云貴高原地形阻礙形成。昆明準靜止鋒一般是西北-東南走向。冷空氣比暖空氣重,冷空氣從西北部過來,勢力強,會導致鋒面南側,更向南傾斜。昆明準靜止鋒會由西北-東南走向,逐漸演變成南北走向,C正確;故選C。
考點二 氣壓系統與天氣
知識點1 低壓(氣旋)與天氣
低氣壓或氣旋,高氣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
低氣壓與高氣壓——描述的是氣壓分布狀況
氣旋與反氣旋——描述的是氣流運動狀況
低壓: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凡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域,叫作低氣壓,簡稱低壓。
氣旋: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壓的氣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轉,按逆時針方向輻合(南半球相反),大氣的這種流動叫氣旋。
低壓中心形成上升氣流,空氣輻合上升(北逆南順),溫度降低,易出現陰雨天氣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低壓(氣旋)的天氣實例——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
臺風是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臺風常常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C的熱帶海洋上。
西北太平洋水溫較高,是影響我國臺風的主要源地。
洋面水溫高,加熱大氣,大氣膨脹上升,洋面氣壓降低,形成熱帶低壓。
臺風的好處:
①臺風帶來了豐沛的淡水;②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③臺風還能增加捕魚產量;④緩解伏旱。
臺風的危害:①狂風;②暴雨;③風暴潮
知識點2 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高壓: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凡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域,叫作高氣壓(高壓)。
反氣旋: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壓氣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動,在北半球呈順時針輻散,在南半球呈逆時針輻散;由于環流系統與氣旋正好相反,稱反氣旋。
高壓中心形成下沉氣流,空氣輻散下沉(北順南逆),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天氣晴朗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高氣壓(反氣旋)天氣實例:
常見天氣實例: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秋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冬季我國北方寒潮天氣
氣旋(低壓系統) 反氣旋(高壓系統)
氣壓分布 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氣流與風向 氣流形成 (北半球)
風 向 北 半 球 逆時針流向中心 順時針流向四周
東部:偏南風 西部:偏北風 東部:偏北風 西部:偏南風
南 半 球 順時針流向中心 逆時針流向四周
東部:偏北風 西部:偏南風 東部:偏南風 西部:偏北風
垂直氣流與天氣 氣流 形成
天氣狀況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天氣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我國天氣典型實例 夏秋之交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 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 秋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 冬季:我國北方干冷的天氣
考點1 氣旋、反氣旋不同方位風向的判斷
(1)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判斷
如圖所示為北半球的氣旋,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圖中虛線),再向右偏轉30°-45°,即為風向(圖中實線)。東側為東南風,西側為西北風,南側為西南風,北側為東北風。
(2)左右手定則判斷
(2022·海南卷)下圖為2022年4月20日20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此時( )
A.甲地大風降溫 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陰雨連綿 D.丁地風大浪高
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 )
A.冷鋒 B.反氣旋 C.低壓 D.西北風
【答案】1.A 2.C
【解析】1.由等壓線圖可以看出甲地等壓線密集,風力大,結合氣壓分布,可知甲地吹偏北風,為冷氣團,且位于冷鋒鋒后附近,所以有大風降溫天氣,故A正確;結合等壓線分布可知乙處吹偏南風,故B錯誤;丙地位于高壓附近,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故C錯誤;丁地等壓線稀疏,風浪小,故D錯誤。故答案選A。
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說明4月21日北京氣流以上升為主。而冷鋒天氣是由偏北風形成的,以大氣水平運動為主,故AD錯誤;反氣旋控制時氣流以下沉為主,故B錯誤;低壓控制時,氣流以上升為主,故C正確。故答案選C。
考點2 鋒面氣旋與天氣
在等壓線分布圖上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高壓脊:從高壓伸展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鋒面氣旋:近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它主要活動在中高緯度,更多見于溫帶地區,因而也稱溫帶氣旋。
南北半球鋒面氣旋形成原理:
鋒面氣旋分布規律: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低壓中心左側(以西)是冷鋒,低壓中心右側(以東)是暖鋒。(左冷右暖)
南北半球鋒面氣旋雨區示意:
鋒面氣旋雨區分布規律:冷氣團一側降水(北半球鋒面北側,南半球鋒面南側);暖氣團一側晴朗(北半球鋒面南側,南半球鋒面北側)
鋒面氣旋圖的判讀
(1)判斷鋒面的位置
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如圖中的M、N線。
(2)判斷鋒面的類型與移動
①鋒面類型
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其冷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西側和西南側,如上圖中M;暖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東側、東北側和東南側,如上圖中N。
②鋒面移動
南半球鋒面氣旋的冷鋒和暖鋒的位置和北半球相同,但其移動方向和北半球相反。(如右圖所示)
(3)判斷鋒面附近的風向與氣流性質
根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鋒面附近的風向,如圖中①處為偏北風,②處為偏南風,③處為偏南風。
(4)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
暖鋒N鋒前③處附近出現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冷鋒M鋒后①處附近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
(2023·江蘇卷)蒙古氣旋是發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下圖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天氣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圖中蒙古氣旋總體上( )
A.氣壓梯度小,冷鋒活動弱 B.氣壓梯度大,冷鋒活動強
C.氣壓梯度小,暖鋒活動弱 D.氣壓梯度大,暖鋒活動強
4.此刻影響西烏爾特地區的氣團性質是( )
A.冷干 B.冷濕 C.暖干 D.暖濕
5.未來我國受該氣旋過境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
A.華中地區 B.華北地區 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
【解析】
3.
4.
5.
讀圖發現,西、北、南均為高壓控制范圍,蒙古氣旋未來只能向東移動,過境至我國東北地區,對東北地區影響較大
【答案】3.B 4.C 5.C
考點3 天氣形勢圖的判讀
1.判斷是近地面還是高空
根據圖名和等壓線值判斷天氣圖為地面天氣圖還是高空天氣圖,如上圖為地面天氣圖。
2.判讀時間
看圖名、材料判斷月份、季節,如上圖為11月份天氣圖;如無提示,可根據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
升溫快,降溫快,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陸地會形成低壓中心,海洋形成高壓中心;反之陸地形
成高壓中心,海洋形成低壓中心則為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3.判讀天氣系統
看符號:天氣圖中“ ”為冷鋒,“”為暖鋒,“”為準靜止鋒等,如上圖內蒙古高原即將受冷鋒影響;看等壓線分布: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域為高壓中心(反氣旋);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域為低壓中心(氣旋),如上圖我國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高原北部等受低壓控制,我國西北大部、華北、東北東部、西南等地區受高壓控制。
4.判讀風向
風向指風的來向,風向的判定:①明確氣壓高低變化;②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且與
等壓線垂直;③根據“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規律,畫出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成30°—45°夾角的風向。
5.判讀風力大小(風速)
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反之,風力小。如上圖,圖中我國東北部、南海北部有大風。
6.判讀天氣狀況
高壓中心(反氣旋)處,中心氣流下沉為晴朗天氣;高壓脊處氣流下沉輻散,天氣晴朗干燥;低壓中心
(氣旋)處,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低壓槽處冷暖空氣相遇為鋒面系統多陰雨天氣;冷鋒、暖鋒、
準靜止鋒降水主要在冷氣團一側,鋒面過境前后一般為晴朗天氣;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氣團較干燥,
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氣團較濕潤。如上圖我國西北大部、華北、西南、中部等地區多晴朗天氣。
7.判讀氣溫
天氣圖中有數字(圖中個位數和兩位數的正負數字)則代表氣溫,無數字可根據等壓線判斷出天氣系統后進一步判斷氣溫;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氣團為冷氣團,反之則為暖氣團,暖氣團控制下氣溫較高。
(2021·天津卷)2021年3月中旬我國北方地區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沙塵暴天氣。據氣象專家分析,此次沙塵暴源于蒙古國。左圖是此次沙塵暴在我國過境時某時刻的天氣形勢圖,右圖表示此次沙塵暴移動過程中四個時刻沙塵天氣的分布狀況。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6.右圖四幅圖片中,沙塵天氣的分布與左圖天氣形勢相吻合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據此次沙塵暴的移動路徑,判斷推動此次沙塵暴快速移動的主要原因是( )
A.氣旋西移 B.反氣旋東進 C.冷鋒南下 D.暖鋒北上
【分析】
6.
7.
由上一問分析可知本次沙塵暴由冷鋒天氣引
【答案】6.B 7.C
題型01 氣旋與反氣旋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在太平洋上的永久性高壓環流系統,對我國的天氣、氣候產生重要的影響。圖為某時副高位置及西太平洋臺風主要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當副高處于圖中位置時,我國最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
A.江南春雨 B.東北夏雨 C.華西秋雨 D.貴陽冬雨
2.下列因素中,對臺風移動路徑影響最小的是( )
A.緯度位置高低 B.中緯度西風帶
C.大陸輪廓特點 D.副高氣流引導
【答案】1.C 2.C
【解析】1.圖示副高控制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時間應為春末夏初或夏末秋初,D錯誤;江南地區受副高的影響看,降水較少,A錯誤。東北夏雨主要在7、8月份,B錯誤;此時副高西側的西南氣流將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西地區,水汽條件水汽較足。同時隨著冷空氣不斷從高原北側東移或從我國東部地區向華西地區倒灌,冷暖空氣在我國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貴州的西部和北部地區頻頻交匯,形成華西秋雨,C正確。故選C。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緯度不同,臺風移動路徑明顯不同,臺風移動路徑受緯度因素影響。中緯度西風帶對臺風移動會造成干擾;副高氣流引導也會影響臺風移動的路徑,ABD不符合題意。唯獨大陸輪廓特點對臺風路徑影響不大,C符合題意。故選C。
題型02 鋒面氣旋
中緯度天氣系統的移動方向會受高空西風環流的影響。下圖示意亞洲局部地區某年11月7日20時至8日20時期間不同時刻的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按圖示天氣系統出現的先后順序排,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4.丙圖中鋒面( )
A.①為暖鋒,②為冷鋒 B.①為冷鋒,②為暖鋒
C.①②均為暖鋒 D.①②均為冷鋒
【答案】3.C 4.D
【解析】3.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天氣系統的移動受高空西風環流的影響,該天氣系統應逐漸向東移動,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低壓中心的位置由西至東依次為乙、甲、丙,所以天氣系統出現的先后順序為乙甲丙,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①②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且結合圖中鋒線和等壓線可知,②處氣流表現為西北冷氣團吹向東南暖氣團,為冷鋒,D正確,ABC錯誤。所以選D。
題型03 等壓線圖判讀
下圖為2023年3月某日某時我國海平面等壓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地為西北風 B.乙地為西北風 C.甲地為暖氣團 D.乙地為暖氣團
6.此時,最有可能的是( )
A.M地黃沙漫天 B.N地晴空萬里 C.Q地雷電交加 D.P地狂風暴雨
【答案】5.C 6.A
【解析】5.讀圖并根據所學風向(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近地面右偏)的判定可知,甲地吹西南風,A錯誤;乙地吹東北風,B錯誤;甲地位于冷鋒過境前,受暖氣團控制,C正確;乙地位于暖鋒的鋒前,為冷氣團,D錯誤。故選C。
6.M地位于冷鋒過境后,附近等壓線密集,風力大,最可能黃沙漫天,A正確;N地受低氣壓影響,可能陰雨連綿,B錯誤;Q地在冷鋒過境前,受暖氣團控制,晴天,C錯誤;P地等壓線稀疏,風力小,D錯誤。故選A。
熱點應用
01 錮囚鋒
錮囚鋒是由冷鋒追上暖鋒或由兩支冷鋒迎面相遇,將鋒前的暖氣團抬離地面,近地面由原來的兩個鋒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鋒面,叫錮囚鋒。下圖示意甲地附近某次錮囚鋒形成過程及當時該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氣流運動判斷,該錮囚鋒形成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Ⅲ、Ⅰ D.Ⅰ、Ⅲ、Ⅱ
2.下列敘述最能說明甲處該時段天氣特點的是( )
A.陰雨連綿無晴天 B.風和日麗冰雪寒
C.狂風暴雨秋意濃 D.晴空艷陽春風暖
【答案】1.B 2.A
【解析】1.根據材料“錮囚鋒是由冷鋒追上暖鋒或由兩支冷鋒迎面相遇,將鋒前的暖氣團抬離地面,近地面由原來的兩個鋒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鋒面”可知,。暖氣團、較冷氣團和更冷氣團相遇時先構成兩個鋒面(圖Ⅲ時刻),然后其中一個鋒面追上另一個鋒面,圖Ⅱ時刻為錮囚鋒。因此該錮囚鋒形成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Ⅲ、Ⅰ、Ⅱ,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錮囚鋒鋒線兩側都為冷氣團,分別是原先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暖氣團被抬離地面,錮囚在高空,近地面冷氣團的上方。錮囚鋒具有冷暖鋒的特點,鋒面過境時,兩側均為降水區,先是暖鋒云系和連續性降水,而后轉為冷鋒云系和陣性降水。因此甲處此時以降雨天氣為主,BD錯誤。秋季氣溫較高,冷氣團勢力弱,不易形成錮囚鋒,因此C選項錯誤,故選A。
知識點撥:
(1)概念
在鋒面氣旋中,由于冷氣團移動較快,暖氣團移動較慢,所以鋒面氣旋中的冷鋒終將追上暖鋒,最后冷鋒與暖鋒相疊,將地面的暖空氣全部舉升至空中,便形成錮囚鋒。所謂錮囚,是指暖氣團被錮囚在高空。
(2)鋒面氣旋(溫帶氣旋) 形成錮囚鋒的過程
在我國,溫帶氣旋(鋒面氣旋)中冷鋒追上暖鋒而形成錮囚鋒的現象十分常見。下圖代表了鋒面氣旋從產生到最終消亡的全過程,D過程開始出現錮囚鋒,當暖空氣完全被囚錮到高空之后,由于地面氣溫差異減小,氣壓差異減小,氣團驅動力逐漸消失,鋒面氣旋也最終消亡。
(3)錮囚鋒的分類
(4)錮囚鋒形成的三種情況
①溫帶氣旋中冷鋒追上暖鋒
左側的冷鋒移動較快,追上了前面的暖鋒,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錮囚鋒。
②鋒面受山脈阻擋形成的地形錮囚鋒
華南錮囚鋒:每年的4-6月份,我國冷鋒南下經過南嶺(兩廣丘陵)受地形阻擋,風速減慢,到達華南沿海地區時,冷氣團逐漸變性,鋒面穩定少動,當第二條冷鋒南下,兩者相遇形成華南錮囚鋒。如右圖:
③兩條冷鋒迎面相遇
青藏湖錮囚鋒:冬季時,冷空氣受祁連山脈的影響分為東西兩股,一股是經南疆盆地后,逐漸溢入青藏高原西側阿爾金山山口進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氣”;另一股是經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東北部河谷地區向西回流倒灌的“東路冷空氣”。這兩股冷空氣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錮囚鋒。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錮囚鋒。如下圖:
云貴高原錮囚低渦:當較強的偏北風遇到秦嶺阻擋分支南下,一支繞流四川盆地,一支繞流江漢平原,兩支氣流在貴州北部輻合而形成“錮囚低渦",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其強度較小,但帶來的降水量較大。
(5)錮囚鋒的天氣現象
錮囚鋒是由原來兩個鋒面合并形成的新鋒面,所以它帶來的天氣保留著原來兩個鋒面天氣的特征,兩側均為降水區。而且由于錮囚作用,暖空氣被抬升得更高,因此云層增厚、降水增加、雨區擴大,風力界于冷鋒和暖鋒之間。
02 倒暖鋒
我國東北地區有種特有的天氣過程叫倒暖鋒,它具備暖鋒特征,卻由北向南逆行。在該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寒潮襲擊使東北地區普遍低溫,隨后在低氣壓影響下海洋暖濕氣團南下遇上東北的冷氣團形成鋒面。下圖為某次倒暖鋒過境時近地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我國東北地區發生倒暖鋒概率最高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倒暖鋒的海洋暖濕氣團來自( )
A.黃海 B.日本海 C.太平洋中心 D.鄂霍次克海
【答案】3.D 4.D
【解析】3.根據題干信息可得,在倒暖鋒形成之前受到了的兩天寒潮襲擊,因此可以推斷倒暖鋒在我國主要出現在東北地區,一般出現在寒潮過境之后的兩三天之內,因此寒潮主要過境季節為冬季,故D正確,因此排除A、B、C,選擇D。
4.倒暖鋒形成之前,東北地區寒潮過境,陸地氣溫低;冬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鄂霍次克海氣溫比陸地高;來自鄂霍次克海的暖濕空氣南下與南方冷空氣相遇形成倒暖鋒。因此水汽來源于鄂霍次克海,故D正確,因此排除A、B、C,選擇D。
知識點撥:
東北倒暖鋒的形成
冬季在陸地上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發力,會驅動強冷空氣入侵并控制我國東北,如果24小時內,連續降溫10℃以上且當天最低溫在5℃以下,就會形成寒潮。
而此時,如果千島群島附近的海域氣溫較高,出現了強大的低壓中心(注意哦,這個低壓中心是在海上的),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下,相對冬季的陸地來說,海洋的氣溫較高,它是一個“暖中心”。
北半球的低壓系統在水平方向上是逆時針旋轉,在鄂霍茨克海和我國東北之間,形成東北風(如圖中紅色箭頭),這股從海而來(相對暖濕)的氣流進入我國東北,與盤踞在此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暖氣團主動推著鋒面向南移動,這就是倒暖鋒。
倒暖鋒一般發生在寒潮之后的2-3天,本質就是鄂霍次克海的海洋暖氣團取代了東北的大陸冷氣團。
倒暖鋒的出現,首先調節了東北地區的氣溫,使得寒潮過后的低溫期縮短,加快東北地區升溫。此外,倒暖鋒攜帶海洋的暖濕氣流,帶來降水,使氣候變得濕潤。雖然倒暖鋒一般只能持續2—3天,但卻對東北地區的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
03 露點鋒
5.(2020·山東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生降水的原因。
(2)說明圖示區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
【解析】
(1)
依據干線的概念: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讀圖:可看出,干線大致南北延伸,東西兩側氣團的溫度接近;東側氣流來自海洋,濕度較大,西側氣流來自內陸,濕度較小;西側的干空氣向東側的濕空氣移動,密度小的濕空氣被迫抬升,抬升過程中,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
(2)
【答案】
(1)干線東、西兩側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東側的濕氣團密度小,位于干氣團之上,濕氣團被迫抬升;抬升過程中,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
(2)本區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來自太平洋的氣團,在山地西側的迎風坡降水后,濕度減小,越過高大山地在背風坡下沉增溫;本區中部為面積廣大的平原,地勢平坦,下墊面性質均一,利于東側墨西哥灣濕熱氣團的快速深入,氣團性質變化小。(溫度相近的兩個干濕氣團交綏形成干線。)
知識點撥:
04 大湖效應
冷流降雪指強冷空氣經過暖濕海面,到達海域迎風岸后遇冷形成的降雪。2023年12月環渤海區域發生了多次強冷流降雪。圖示意環渤海區域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6.與冷流降雪原理類似的天氣系統是( )
A.冷鋒 B.暖鋒 C.氣旋 D.反氣旋
7.下列地區中,全年冷流降雪量最大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23年12月發生強冷流降雪時,戊海域( )
A.氣溫上升,表層水溫上升,海氣溫差增大
B.氣溫上升,表層水溫上升,海氣溫差減小
C.氣溫下降,表層水溫下降,海氣溫差增大
D.氣溫下降,表層水溫下降,海氣溫差減小
【答案】6.B 7.D 8.C
【解析】6.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冷流降雪是到達海面的冷空氣在海---氣交互作用的影響下增溫,并將海上的暖濕氣流帶到海域迎風岸,遇冷在迎風岸形成降雪,所以冷流降雪類似于暖鋒,暖氣團遇冷形成降水,B正確;冷鋒是冷氣團主動靠近暖氣團,與冷流降雪原理不符,A錯誤;氣旋中心是低壓,暖氣團上升易形成陰雨天氣,反氣旋中心是高壓,多晴朗天氣;CD錯誤。故選B。
7.降雪時間出現在冬季,圖中地區冬季多西北風,冷空氣經過渤海向南吹向丁地,將渤海的暖濕氣流帶到丁地的迎風岸,所以丁地的降雪量最大,D正確;甲乙丙是冬季風的離風岸,ABC錯誤;故選D。
8.強冷流降雪時,強冷空氣經過戊海域,戊海域氣溫下降,AB錯誤;強冷空氣經過時,由于表層海水溫度相對較高,會通過潛熱輸送的方式將熱量輸送到大氣,致使表層水溫下降,但氣溫下降更明顯,海氣溫差增大,D錯誤,C正確。故選C。
知識點撥:
大湖效應:指的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從中得到水蒸汽和熱能,然后在向風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霧氣等現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現。
全球各地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大湖效應”,但就世界范圍來看,有三個地方最為典型:北美五大湖地區、哈德遜灣東岸、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的西海岸。在我國山東半島北部也會有“大湖效應”降雪,但是比以上三個地區都要弱。冬季,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經過相對溫暖潮濕的海面抵達山東半島北部,在山東半島丘陵地形抬升的作用下,使其北部沿海降雪加強,引發暴風雪,山東半島北部素有“雪窩子”的稱呼。
在大湖效應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來自于高緯的冷空氣。這種冷空氣含有的水汽較少,一般不能造成大范圍的降水;
②未結冰的水面,可以為冷空氣提供充足的水汽和熱能,使原先的冷空氣“變性”—形成較為暖濕的氣流;
③在向風岸遇冷氣團或地形的抬升,這樣方便暖濕氣流在此凝結并形成降水。
大湖效應的影響因素:
a.水氣溫差越大,降雪量越大。
b.掠過的水面越廣,降雪量越大。
c.略過水面后抬升幅度越大,降雪量越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08講 常見天氣系統
目錄
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3
考點一 鋒與天氣 3
知識梳理 3
知識點1 冷鋒與天氣 3
知識點2 暖鋒與天氣 7
知識點2 大氣的垂直分層 8
核心突破 10
考點1 冷鋒與暖鋒的判別 10
考點2 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 13
題型01 冷鋒 15
題型02 準靜止鋒 16
考點二 氣壓系統與天氣 18
知識梳理 18
知識點1 低壓(氣旋)與天氣 18
知識點2 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20
核心突破 22
考點1 氣旋、反氣旋不同方位風向的判斷 22
考點2 鋒面氣旋與天氣 23
考點3 天氣形勢圖的判讀 28
題型01 氣旋與反氣旋 30
題型02 鋒面氣旋 31
題型03 等壓線圖判讀 32
熱點應用 33
01 錮囚鋒 33
02 倒暖鋒 37
03 露點鋒 39
04 大湖效應 41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
鋒與天氣 2024山東卷,16題,14分,濃霧天氣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夜間云對霧發展快慢的影響,冷鋒與天氣 2024浙江1月卷,16題,2分,甲地出現強降水的原因,暖鋒與天氣 2023廣東卷,3-4題,6分,以吉林省一次較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過程為情境,冷鋒與天氣 2023湖南卷,14-16題,9分,以我國某地某月一次較強的大氣污染(霧霾)過程為情境,冷鋒與天氣 2023山東卷,17(3)題,6分,B鋒面形成原因及15:30后鋒面的移動方向,鋒面形成與移動 2023浙江6月卷,24-25題,4分,以貴州某次鋒面雨霧發生過程為情境,準靜止鋒與天氣 2022江蘇卷,7-9題,6分,以北美部分地區地面天氣形式為情境,鋒面氣旋與天氣
氣壓系統與天氣 2024黑吉遼卷,19題,18分,蒙古高壓與沙塵暴為情境,高壓系統與天氣 2023江蘇卷,11-13題,6分,以一次較強的蒙古氣旋移動過程為情境,氣旋與天氣 2023遼寧卷,18(2)題,6分,指出7月影響甲地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分析該系統對甲地天氣的影響,反氣旋與天氣 2022海南卷,6-7題,6分,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低壓系統與天氣
命題趨勢: 從高考題分布情況看,天氣系統特征是高頻考點,主要考查方向是結合生活中的區域場景、氣壓分布圖以及觀測數據進行考查天氣系統的圖形繪制、形成、結構。往往也以天氣系統對天氣、人們生產生活等的影響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對天氣、工業、農業等的影響。
考點一 鋒與天氣
知識點1 冷鋒與天氣
(1)天氣
①概念:是指一個地方近地面大氣在短時間內的物理狀況,及其變化的總稱。
②特點:
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
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描述一地某時的天氣特征?
氣溫高低、氣壓高低、干濕狀況、風(大小、風向)、陰晴等方面分析,注意靜態特征和動態變化過程。
天氣變化都與天氣系統的活動有密切關系,常見天氣系統有氣團、鋒面、高(低)氣壓系統。
(2)氣團
①概念:指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
氣團的水平范圍在幾百千米到數千千米,厚度在幾千米到十幾千米;受同一氣團控制的地區,天氣現象也大致一樣。
②分類:
a.根據氣團溫度與它到達地區氣溫的對比(熱力性質分類)
——暖氣團:氣團溫度比移經的下墊面氣溫高。
——冷氣團:氣團溫度比移經的下墊面氣溫低。
注意:冷暖氣團是相對而言的,是根據他們所移經的下墊面溫度判斷。
b.根據氣團的源地可分為:大陸氣團、海洋氣團等。
——海洋性氣團:產生于海洋上空,濕度較大,溫度冬夏差異較小;
——大陸性氣團:產生于內陸環境,空氣干燥,溫度冬夏差異很大。
單一冷氣團或暖氣團控制的區域,天氣現象單一,多晴朗天氣。
思考:冷暖氣團相遇時是哪種情況呢?
冷氣團因為收縮較重,始終沉在下方。暖氣團較輕被抬升。
(3)鋒面系統
鋒的概念:冷暖氣團在移動過程中相遇時出現的交界面叫鋒面,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叫鋒線。鋒面和鋒線組成鋒。
思考:鋒面系統一定會帶來降水么?
鋒面處冷暖氣團交匯,暖氣團上升而容易產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鋒面處都產生降水,主要看暖氣團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塵暴天氣就屬于冷鋒天氣,但因暖氣團水汽含量少而沒有形成降水。
鋒是冷氣團和暖氣團相遇而形成的,多形成于中緯度地區。
根據冷暖氣團主動性分三個類型: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力相當、移動緩慢的鋒
(4)冷鋒概念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
冷氣團的前緣插入暖氣團下面,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暖氣團在抬升過程中冷卻,其中水汽容易凝結成云和雨。
市區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后
天氣 情況 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晴朗 常出現較大的風,云層增厚,并出現雨、雪天氣 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6)冷鋒天氣實例
冷鋒在我國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見。
冷鋒天氣實例: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北方冬春季大風或沙塵暴
【知識拓展】鋒前增溫
我們經常會遇到氣象臺預報接下來將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臨,但實際冷空氣到來之前卻往往會出現反常先增溫的現象,我們這種現象稱為鋒前增溫。
出現鋒前增溫一方面是冷空氣到來之前,當地受暖氣團控制,本身氣溫相對偏高,同時多盛行偏南風,有利于氣溫回升變暖。另一方面是冷空氣在南下過程中,把原本占主導地位的暖氣團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導致聚集增溫。
鋒前增溫的幅度大小取決于冷空氣勢力強弱、速度快慢、暖氣團一側原本的氣溫高低及偏南風的強弱。
冷空氣勢力越強,速度越快,對暖氣團的壓縮作用越強,鋒前增溫現象越是明顯;原本暖氣團氣溫偏高,壓縮增溫作用更明顯;在冷空氣到達前的偏南風越強,增溫越明顯。
在冷鋒過境之后,由于受單一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逐漸回升。
(7)冷鋒與自然災害
冷鋒活動帶來的氣象災害有大風、寒潮、凍雨、雪災、沙塵暴、暴雨等;誘發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誘發的水文災害有洪澇、風暴潮等。
寒潮:寒潮是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帶侵襲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我國規定寒潮降溫標準為:受冷空氣侵襲, 24小時內降溫10℃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2℃以上),同時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
寒潮的本質:快行冷鋒
天氣特征:降溫,大風、暴風雨雪
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以下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
(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
(3)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寒潮的危害:
①大風: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②大雪、冰凍:道路結冰,使交通堵塞,電信、電力中斷;
③急劇降溫:造成霜凍、冰凍等凍害,危害農作物;
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危害大
寒潮的益處: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②能帶來雨雪天氣,是風調雨順的保證;③低溫是“天然的殺蟲劑”;④帶來風力資源。
【補充:寒潮積雪的好處】
積雪的好處:雪水氮化物含量高,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加速土壤有機物質分解,增加土壤有機肥料;大雪覆蓋在越冬農作物上,起到抗寒保溫作用;減少病蟲害、病菌。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上的沙塵吹起漂浮于空氣中,讓空氣變得異常渾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一個快行冷鋒系統,當強沙塵暴經過時,冷氣團迅速代替暖氣團,氣溫迅速降低,氣壓迅速升高,是氣溫和氣壓變化最劇烈的時段。
沙塵暴產生的自然原因:
沙源: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干燥。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沙源豐富;
對流:冷鋒鋒前暖氣團干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
大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
知識點2 暖鋒與天氣
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云、雨。
市區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后
天氣 情況 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晴朗 云層加厚,多形成連續性降水 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明顯的暖鋒在我國出現得較少,大多伴隨著氣旋出現。冬、秋季一般出現在江淮流域和東北地區,夏季多出現在黃河流域。因此,我國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暖鋒活動較為頻繁。
我國典型天氣實例:一場春雨一場暖
知識點2 大氣的垂直分層
(1)準靜止鋒概念
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阻擋,移動緩慢或很少移動的鋒。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持續性的降水與霧)。
類型 成因 出現時間及典型現象
華南(南嶺) 準靜止鋒 南下冷空氣勢力減弱及被南嶺阻滯,徘徊不前,冬半年,鋒區位置偏南;夏半年,鋒區位置偏北 一年四季均可出現,多出現在冬春兩季,冬季降水不強,春夏季可發生暴雨,持續數天
江淮 準靜止鋒 來自海洋上的暖濕氣流與大陸上南下冷空氣在江淮流域對峙 六月,在江淮流域形成“梅雨”或“霉雨”
昆明(云貴) 準靜止鋒 南下冷空氣被云貴高原阻擋而停滯,與西南暖濕氣流相遇,暖濕空氣抬升 冬半年,貴州,“冬無三日晴”“凍雨”;昆明,天氣晴朗且氣溫較高
天山 準靜止鋒 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不太強的冷鋒被天山山脈地形阻擋,徘徊不前 冬春季節,北疆降水較多,多陰霧與微雪
考點1 冷鋒與暖鋒的判別
①看符號
②看冷氣團運動方向
若冷氣團的運動只有向暖氣團一個方向,說明冷氣團勢力強,應為冷鋒;若冷氣團遇到暖氣團時有回轉運動,則說明暖氣團勢力強,為暖鋒。
③看鋒面坡度
冷氣團運動速度快,冷氣團勢力強大時,形成的冷鋒鋒面坡度較大;而暖氣團運動速度慢,暖氣團勢力強大時,形成的暖鋒鋒面坡度較小。
④看雨區范圍及位置
不論是冷鋒還是暖鋒,降水都主要在冷氣團控制范圍內,“鋒前”“鋒后”是根據鋒面移動方向,即主動前進氣團的移動方向確定的;以鋒線為界,在鋒面移動方向上,鋒線前方為鋒前,鋒線后方為鋒后。
⑤看過境前及過境后的天氣變化(看過境前后的氣溫、氣壓變化)
⑥根據對我國天氣的影響差異判斷
冷鋒對我國天氣的影響較大,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節的沙塵暴,都主要是冷鋒過境造成的,而暖鋒對我國的影響比較小。
【易錯提醒】
1.鋒面經過時都會帶來降水。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鋒面經過時一定會帶來天氣變化,但不一定產生降水。當鋒面上的暖氣團比較干燥時,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
2.冷氣團氣溫一定在0 ℃以下,夏季因氣溫高沒有冷鋒活動。
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實質上,冷氣團與暖氣團是兩個氣團比較而言的,氣溫高的為暖氣團,因而,夏季有許多氣溫在0 ℃以上的冷氣團,冬季也有氣溫在0 ℃以下的暖氣團。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鋒活動引起的鋒面雨。
(2023·廣東卷)露點溫度是指氣壓不變、水汽無增減情況下,未飽和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圖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氣象站記錄的一次較強降水過程相關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降水過程呈現的天氣變化依次是( )
A.風雨交加、凍雨夾雪、雪花紛飛 B.疾風驟雨、雪花紛飛、凍雨夾雪
C.雪花紛飛、風雨交加、凍雨夾雪 D.風和日麗、凍雨夾雪、和風細雨
2.此次天氣過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對流旺盛 B.逆溫增強 C.暖鋒經過 D.冷鋒過境
考點2 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的暖濕偏南氣流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雨帶。
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約5—8個緯度,并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的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受鋒面雨帶影響的地區,常形成大范圍的陰雨天氣。該雨帶對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及其季節變化產生顯著影響。
我國鋒面雨帶推移規律:
(1)4月至5月,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雖然在這段時間里有暖鋒雨現象,但其主要的降雨類型是冷鋒雨,而且在這段時間里影響華南的最主要天氣系統是冷鋒。
(2)6月,雨帶移到長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梅雨)。來自南方的暖濕氣團和來自北方的冷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力相當,形成準靜止鋒,鋒面停留可長達一個月之久,形成陰雨連綿天氣。
(3)7月上旬,雨帶開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達華北、東北等地。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北移影響出現伏旱天氣,6、7、8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在此期間北方地區的降雨仍以冷鋒雨為主。雖然此時冷氣團勢力在后退,但是暖濕氣團絕大部分時間也只是起到跟進作用,而且冷氣團時而表現出強勢的一面,這使得冷鋒得以再次出現。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多是快行冷鋒作用的結果。
(4)9月份雨帶南移,10月份雨季結束。9月至10月隨著冷氣團的迅速南下,暖濕氣團不斷后退,在鋒面影響地區出現陰天、刮風、降雨,并且持續降溫,這些都是冷鋒天氣的主要特征。
我國的旱澇與鋒面雨帶的關系:
①副熱帶高壓帶強→北上的速度快→鋒面雨帶移動速度快→我國南旱北澇;
②副熱帶高壓帶弱→北上的速度慢→鋒面雨帶移動速度慢→我國南澇北旱;
③正常情況→風調雨順。
(2021·全國乙卷)相對濕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條件下飽和水汽壓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區和郊區各月平均相對濕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造成城區與郊區相對濕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城區較郊區( )
A.氣溫高 B.蒸發(騰)強 C.降水量大 D.綠地面積大
4.該城市可能是( )
A.烏魯木齊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題型01 冷鋒
受某天氣系統影響,我國某地某年3月7日~11日前后氣象條件發生顯著變化。下圖為該地3月7日02:00~11日23:00期間“地面溫度、PM2.5濃度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該時段最大風速出現在( )
A.3月7日20:00 B.3月8日20:00 C.3月10日20:00 D.3月11日20:00
2.該天氣系統過境后,該地( )
A.近地面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B.近地面氣溫降低,濕度下降
C.近地面風速變小,污染降低 D.近地面能見度高,風速變小
題型02 準靜止鋒
昆明準靜止鋒是影響貴州地區最主要的天氣系統之一,其位置的來回擺動、強度的不斷變化對貴州的天氣影響極大。昆明準靜止鋒有明顯的季節差異,主要存在于冬半年,其中冬季有41.6%為準靜止鋒天氣影響。圖左示意2007—2020年冬季昆明準靜止鋒日數逐旬分布,其中2011年準靜止鋒日數最多。圖右示意冬季昆明準靜止鋒不同鋒向型的時空分布特征。完成下面小題。
3.2011年準靜止鋒日數最多,主要原因為( )
A.冷空氣活動頻繁 B.冷空氣勢力較弱
C.暖空氣勢力較強 D.暖空氣勢力較弱
4.冷空氣越強,準靜止鋒的鋒線走向越接近( )
A.東西走向 B.西北—東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東北—西南走向
考點二 氣壓系統與天氣
知識點1 低壓(氣旋)與天氣
低氣壓或氣旋,高氣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
低氣壓與高氣壓——描述的是氣壓分布狀況
氣旋與反氣旋——描述的是氣流運動狀況
低壓: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凡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域,叫作低氣壓,簡稱低壓。
氣旋: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壓的氣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轉,按逆時針方向輻合(南半球相反),大氣的這種流動叫氣旋。
低壓中心形成上升氣流,空氣輻合上升(北逆南順),溫度降低,易出現陰雨天氣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低壓(氣旋)的天氣實例——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
臺風是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臺風常常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C的熱帶海洋上。
西北太平洋水溫較高,是影響我國臺風的主要源地。
洋面水溫高,加熱大氣,大氣膨脹上升,洋面氣壓降低,形成熱帶低壓。
臺風的好處:
①臺風帶來了豐沛的淡水;②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③臺風還能增加捕魚產量;④緩解伏旱。
臺風的危害:①狂風;②暴雨;③風暴潮
知識點2 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高壓: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凡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域,叫作高氣壓(高壓)。
反氣旋: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壓氣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動,在北半球呈順時針輻散,在南半球呈逆時針輻散;由于環流系統與氣旋正好相反,稱反氣旋。
高壓中心形成下沉氣流,空氣輻散下沉(北順南逆),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天氣晴朗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高氣壓(反氣旋)天氣實例:
常見天氣實例: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秋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冬季我國北方寒潮天氣
氣旋(低壓系統) 反氣旋(高壓系統)
氣壓分布 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氣流與風向 氣流形成 (北半球)
風 向 北 半 球 逆時針流向中心 順時針流向四周
東部:偏南風 西部:偏北風 東部:偏北風 西部:偏南風
南 半 球 順時針流向中心 逆時針流向四周
東部:偏北風 西部:偏南風 東部:偏南風 西部:偏北風
垂直氣流與天氣 氣流 形成
天氣狀況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天氣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我國天氣典型實例 夏秋之交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 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 秋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 冬季:我國北方干冷的天氣
考點1 氣旋、反氣旋不同方位風向的判斷
(1)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判斷
如圖所示為北半球的氣旋,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圖中虛線),再向右偏轉30°-45°,即為風向(圖中實線)。東側為東南風,西側為西北風,南側為西南風,北側為東北風。
(2)左右手定則判斷
(2022·海南卷)下圖為2022年4月20日20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此時( )
A.甲地大風降溫 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陰雨連綿 D.丁地風大浪高
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 )
A.冷鋒 B.反氣旋 C.低壓 D.西北風
考點2 鋒面氣旋與天氣
在等壓線分布圖上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高壓脊:從高壓伸展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鋒面氣旋:近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它主要活動在中高緯度,更多見于溫帶地區,因而也稱溫帶氣旋。
南北半球鋒面氣旋形成原理:
鋒面氣旋分布規律: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低壓中心左側(以西)是冷鋒,低壓中心右側(以東)是暖鋒。(左冷右暖)
南北半球鋒面氣旋雨區示意:
鋒面氣旋雨區分布規律:冷氣團一側降水(北半球鋒面北側,南半球鋒面南側);暖氣團一側晴朗(北半球鋒面南側,南半球鋒面北側)
鋒面氣旋圖的判讀
(1)判斷鋒面的位置
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如圖中的M、N線。
(2)判斷鋒面的類型與移動
①鋒面類型
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其冷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西側和西南側,如上圖中M;暖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東側、東北側和東南側,如上圖中N。
②鋒面移動
南半球鋒面氣旋的冷鋒和暖鋒的位置和北半球相同,但其移動方向和北半球相反。(如右圖所示)
(3)判斷鋒面附近的風向與氣流性質
根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鋒面附近的風向,如圖中①處為偏北風,②處為偏南風,③處為偏南風。
(4)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
暖鋒N鋒前③處附近出現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冷鋒M鋒后①處附近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
(2023·江蘇卷)蒙古氣旋是發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下圖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天氣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圖中蒙古氣旋總體上( )
A.氣壓梯度小,冷鋒活動弱 B.氣壓梯度大,冷鋒活動強
C.氣壓梯度小,暖鋒活動弱 D.氣壓梯度大,暖鋒活動強
4.此刻影響西烏爾特地區的氣團性質是( )
A.冷干 B.冷濕 C.暖干 D.暖濕
5.未來我國受該氣旋過境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
A.華中地區 B.華北地區 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
考點3 天氣形勢圖的判讀
1.判斷是近地面還是高空
根據圖名和等壓線值判斷天氣圖為地面天氣圖還是高空天氣圖,如上圖為地面天氣圖。
2.判讀時間
看圖名、材料判斷月份、季節,如上圖為11月份天氣圖;如無提示,可根據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
升溫快,降溫快,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陸地會形成低壓中心,海洋形成高壓中心;反之陸地形
成高壓中心,海洋形成低壓中心則為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3.判讀天氣系統
看符號:天氣圖中“ ”為冷鋒,“”為暖鋒,“”為準靜止鋒等,如上圖內蒙古高原即將受冷鋒影響;看等壓線分布: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域為高壓中心(反氣旋);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域為低壓中心(氣旋),如上圖我國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高原北部等受低壓控制,我國西北大部、華北、東北東部、西南等地區受高壓控制。
4.判讀風向
風向指風的來向,風向的判定:①明確氣壓高低變化;②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且與
等壓線垂直;③根據“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規律,畫出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成30°—45°夾角的風向。
5.判讀風力大小(風速)
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反之,風力小。如上圖,圖中我國東北部、南海北部有大風。
6.判讀天氣狀況
高壓中心(反氣旋)處,中心氣流下沉為晴朗天氣;高壓脊處氣流下沉輻散,天氣晴朗干燥;低壓中心
(氣旋)處,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低壓槽處冷暖空氣相遇為鋒面系統多陰雨天氣;冷鋒、暖鋒、
準靜止鋒降水主要在冷氣團一側,鋒面過境前后一般為晴朗天氣;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氣團較干燥,
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氣團較濕潤。如上圖我國西北大部、華北、西南、中部等地區多晴朗天氣。
7.判讀氣溫
天氣圖中有數字(圖中個位數和兩位數的正負數字)則代表氣溫,無數字可根據等壓線判斷出天氣系統后進一步判斷氣溫;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氣團為冷氣團,反之則為暖氣團,暖氣團控制下氣溫較高。
(2021·天津卷)2021年3月中旬我國北方地區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沙塵暴天氣。據氣象專家分析,此次沙塵暴源于蒙古國。左圖是此次沙塵暴在我國過境時某時刻的天氣形勢圖,右圖表示此次沙塵暴移動過程中四個時刻沙塵天氣的分布狀況。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6.右圖四幅圖片中,沙塵天氣的分布與左圖天氣形勢相吻合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據此次沙塵暴的移動路徑,判斷推動此次沙塵暴快速移動的主要原因是( )
A.氣旋西移 B.反氣旋東進 C.冷鋒南下 D.暖鋒北上
題型01 氣旋與反氣旋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在太平洋上的永久性高壓環流系統,對我國的天氣、氣候產生重要的影響。圖為某時副高位置及西太平洋臺風主要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當副高處于圖中位置時,我國最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
A.江南春雨 B.東北夏雨 C.華西秋雨 D.貴陽冬雨
2.下列因素中,對臺風移動路徑影響最小的是( )
A.緯度位置高低 B.中緯度西風帶
C.大陸輪廓特點 D.副高氣流引導
題型02 鋒面氣旋
中緯度天氣系統的移動方向會受高空西風環流的影響。下圖示意亞洲局部地區某年11月7日20時至8日20時期間不同時刻的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按圖示天氣系統出現的先后順序排,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4.丙圖中鋒面( )
A.①為暖鋒,②為冷鋒 B.①為冷鋒,②為暖鋒
C.①②均為暖鋒 D.①②均為冷鋒
題型03 等壓線圖判讀
下圖為2023年3月某日某時我國海平面等壓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地為西北風 B.乙地為西北風 C.甲地為暖氣團 D.乙地為暖氣團
6.此時,最有可能的是( )
A.M地黃沙漫天 B.N地晴空萬里 C.Q地雷電交加 D.P地狂風暴雨
熱點應用
01 錮囚鋒
錮囚鋒是由冷鋒追上暖鋒或由兩支冷鋒迎面相遇,將鋒前的暖氣團抬離地面,近地面由原來的兩個鋒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鋒面,叫錮囚鋒。下圖示意甲地附近某次錮囚鋒形成過程及當時該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氣流運動判斷,該錮囚鋒形成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Ⅲ、Ⅰ D.Ⅰ、Ⅲ、Ⅱ
2.下列敘述最能說明甲處該時段天氣特點的是( )
A.陰雨連綿無晴天 B.風和日麗冰雪寒
C.狂風暴雨秋意濃 D.晴空艷陽春風暖
知識點撥:
(1)概念
在鋒面氣旋中,由于冷氣團移動較快,暖氣團移動較慢,所以鋒面氣旋中的冷鋒終將追上暖鋒,最后冷鋒與暖鋒相疊,將地面的暖空氣全部舉升至空中,便形成錮囚鋒。所謂錮囚,是指暖氣團被錮囚在高空。
(2)鋒面氣旋(溫帶氣旋) 形成錮囚鋒的過程
在我國,溫帶氣旋(鋒面氣旋)中冷鋒追上暖鋒而形成錮囚鋒的現象十分常見。下圖代表了鋒面氣旋從產生到最終消亡的全過程,D過程開始出現錮囚鋒,當暖空氣完全被囚錮到高空之后,由于地面氣溫差異減小,氣壓差異減小,氣團驅動力逐漸消失,鋒面氣旋也最終消亡。
(3)錮囚鋒的分類
(4)錮囚鋒形成的三種情況
①溫帶氣旋中冷鋒追上暖鋒
左側的冷鋒移動較快,追上了前面的暖鋒,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錮囚鋒。
②鋒面受山脈阻擋形成的地形錮囚鋒
華南錮囚鋒:每年的4-6月份,我國冷鋒南下經過南嶺(兩廣丘陵)受地形阻擋,風速減慢,到達華南沿海地區時,冷氣團逐漸變性,鋒面穩定少動,當第二條冷鋒南下,兩者相遇形成華南錮囚鋒。如右圖:
③兩條冷鋒迎面相遇
青藏湖錮囚鋒:冬季時,冷空氣受祁連山脈的影響分為東西兩股,一股是經南疆盆地后,逐漸溢入青藏高原西側阿爾金山山口進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氣”;另一股是經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東北部河谷地區向西回流倒灌的“東路冷空氣”。這兩股冷空氣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錮囚鋒。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錮囚鋒。如下圖:
云貴高原錮囚低渦:當較強的偏北風遇到秦嶺阻擋分支南下,一支繞流四川盆地,一支繞流江漢平原,兩支氣流在貴州北部輻合而形成“錮囚低渦",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其強度較小,但帶來的降水量較大。
(5)錮囚鋒的天氣現象
錮囚鋒是由原來兩個鋒面合并形成的新鋒面,所以它帶來的天氣保留著原來兩個鋒面天氣的特征,兩側均為降水區。而且由于錮囚作用,暖空氣被抬升得更高,因此云層增厚、降水增加、雨區擴大,風力界于冷鋒和暖鋒之間。
02 倒暖鋒
我國東北地區有種特有的天氣過程叫倒暖鋒,它具備暖鋒特征,卻由北向南逆行。在該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寒潮襲擊使東北地區普遍低溫,隨后在低氣壓影響下海洋暖濕氣團南下遇上東北的冷氣團形成鋒面。下圖為某次倒暖鋒過境時近地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我國東北地區發生倒暖鋒概率最高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倒暖鋒的海洋暖濕氣團來自( )
A.黃海 B.日本海 C.太平洋中心 D.鄂霍次克海
知識點撥:
東北倒暖鋒的形成
冬季在陸地上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發力,會驅動強冷空氣入侵并控制我國東北,如果24小時內,連續降溫10℃以上且當天最低溫在5℃以下,就會形成寒潮。
而此時,如果千島群島附近的海域氣溫較高,出現了強大的低壓中心(注意哦,這個低壓中心是在海上的),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下,相對冬季的陸地來說,海洋的氣溫較高,它是一個“暖中心”。
北半球的低壓系統在水平方向上是逆時針旋轉,在鄂霍茨克海和我國東北之間,形成東北風(如圖中紅色箭頭),這股從海而來(相對暖濕)的氣流進入我國東北,與盤踞在此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暖氣團主動推著鋒面向南移動,這就是倒暖鋒。
倒暖鋒一般發生在寒潮之后的2-3天,本質就是鄂霍次克海的海洋暖氣團取代了東北的大陸冷氣團。
倒暖鋒的出現,首先調節了東北地區的氣溫,使得寒潮過后的低溫期縮短,加快東北地區升溫。此外,倒暖鋒攜帶海洋的暖濕氣流,帶來降水,使氣候變得濕潤。雖然倒暖鋒一般只能持續2—3天,但卻對東北地區的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
03 露點鋒
5.(2020·山東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生降水的原因。
(2)說明圖示區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
知識點撥:
04 大湖效應
冷流降雪指強冷空氣經過暖濕海面,到達海域迎風岸后遇冷形成的降雪。2023年12月環渤海區域發生了多次強冷流降雪。圖示意環渤海區域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6.與冷流降雪原理類似的天氣系統是( )
A.冷鋒 B.暖鋒 C.氣旋 D.反氣旋
7.下列地區中,全年冷流降雪量最大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23年12月發生強冷流降雪時,戊海域( )
A.氣溫上升,表層水溫上升,海氣溫差增大
B.氣溫上升,表層水溫上升,海氣溫差減小
C.氣溫下降,表層水溫下降,海氣溫差增大
D.氣溫下降,表層水溫下降,海氣溫差減小
知識點撥:
大湖效應:指的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從中得到水蒸汽和熱能,然后在向風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霧氣等現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現。
全球各地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大湖效應”,但就世界范圍來看,有三個地方最為典型:北美五大湖地區、哈德遜灣東岸、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的西海岸。在我國山東半島北部也會有“大湖效應”降雪,但是比以上三個地區都要弱。冬季,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經過相對溫暖潮濕的海面抵達山東半島北部,在山東半島丘陵地形抬升的作用下,使其北部沿海降雪加強,引發暴風雪,山東半島北部素有“雪窩子”的稱呼。
在大湖效應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來自于高緯的冷空氣。這種冷空氣含有的水汽較少,一般不能造成大范圍的降水;
②未結冰的水面,可以為冷空氣提供充足的水汽和熱能,使原先的冷空氣“變性”—形成較為暖濕的氣流;
③在向風岸遇冷氣團或地形的抬升,這樣方便暖濕氣流在此凝結并形成降水。
大湖效應的影響因素:
a.水氣溫差越大,降雪量越大。
b.掠過的水面越廣,降雪量越大。
c.略過水面后抬升幅度越大,降雪量越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张家口市| 彭水| 福清市| 金华市| 东源县| 台北县| 丹寨县| 西充县| 桐城市| 井陉县| 大邑县| 乌审旗| 安康市| 武强县| 汉川市| 叙永县| 洛川县| 鄂尔多斯市| 新安县| 普定县| 武安市| 大宁县| 昔阳县| 基隆市| 陕西省| 彩票| 班戈县| 弥勒县| 新建县| 正镶白旗| 得荣县| 镇平县| 平山县| 田林县| 墨竹工卡县| 芜湖县| 望江县| 宜兴市| 新巴尔虎右旗|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