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04講 地球的自轉及其地理意義目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3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4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 地球自轉的特征與地轉偏向力 4知識梳理 4知識點1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4知識點2 地轉偏向力 6核心突破 6考點 地球自轉速度規律的應用 6考點二 晝夜更替 9知識梳理 9知識點1 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 9知識點2 晝夜界線——晨昏線 10核心突破 12考點 綜合分析晨昏線的應用 12考點三 時差 17知識梳理 17知識點1 地方時 17知識點2 區時 19知識點3 日期變更 22核心突破 24考點1 時間計算 24考點2 日界線應用 26熱點應用 3001 恒星視運動 3002 夏令時 31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晝夜更替與晨昏線判讀 2023浙江1月卷,20題,2分,此時赤道與晨、昏線交點的經度最接近的分別是,晨昏線判讀 2022湖北卷,13-14題,6分,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E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晨昏線判讀和晨昏線特征 2020江蘇卷,2題,2分,與此時全球晝夜分布狀況相符的是,晨昏線與光照圖判讀時間計算 2023全國乙卷,9題,4分,琿春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滯后當地正午約,地方時計算 2023浙江6月卷,20題,2分,當太陽能發電量再7日達到最大值時北京時間約為,區時計算 2023遼寧卷,11題,3分,該實驗區位于,地方時計算 2022江蘇卷,4-6題,6分,空間站到達背景上空所需時間及對應的北京時間,時間計算 2022湖北卷,15題,3分,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萬家燈火時可信的現象是,地方時計算日期變更 2022北京卷,14題,3分,與中國廣東省相比,蘇里南迎來中國農歷新年較晚,日期變更 2022浙江1月卷,20題,2分,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日期計算命題趨勢: 命題趨勢: 現在地球運動相關知識多融合在選擇題中考查,且多與生活相聯系,重視應用性能力考查??疾榻嵌确矫?,涉及地球自轉基本特征的題目較少,而側重考查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時差、日期變更等;時間計算是基本的地理計算技能,需要掌握不同情形的地方時和區時計算,特別注意地方時和區時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由此計算當地的經度。在復習過程中將基本原理搞透徹,重點放在將基本原理與生產、生活中的現象相聯系。考點一 地球自轉的特征與地轉偏向力知識點1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1)方向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側視——自西向東;北極俯視——逆時針;南極俯視——順時針(2)周期周期 參照 時間 角度 意義太陽日 太陽 24時 360°59′ 晝夜更替周期恒星日 恒星 23時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3)速度角速度:單位時間自轉的角度。除南北極點外都是15 /h。自轉角速度=旋轉一周的角度/自轉周期≈360°/24=15 /h線速度: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線速度=緯線周長/自轉周期線速度規律:①由赤道至兩極遞減,赤道最大,為1670km/h,極點為0;②任一緯度θ,其線速度為1670cosθ km/h;③南北緯60°地區線速度約為赤道的一半;④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⑤赤道上空的同步衛星運行的角速度與地面對應點的角速度相同,均為每小時15°,衛星運行的線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對應點的線速度。自轉速度 含義 規律 數值 示意圖角速度 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角度的大小。 除南、北兩極點外,其他地點都相同。 15°/h線速度 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弧長的長短。 隨緯度增加而降低,赤道最大。 赤道:1670km/h; 60°緯度:837km/h影響自轉線速度的因素: a.緯度:同一緯度,自轉線速度相同;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極點為0。 b.海拔: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 知識點2 地轉偏向力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沿地表做水平運動的物體,無論朝哪個方向運動,都會偏離其初始的運動方向。地轉偏向力是個矢量,大小由赤道向兩極遞增,赤道上地轉偏向力為0;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始終垂直,北半球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赤道上不偏轉;只改變水平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影響其速度大小。地轉偏向力的應用在大規模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中表現的最為明顯。影響風向。氣旋北半球逆時針流動,南半球順時針流動;反氣旋北半球順時針流動,南半球逆時針流動。影響洋流流向。東北信風形成北赤道暖流;中緯西南風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北印度洋冬季吹東北季風,海水向西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海水向東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影響侵蝕岸和堆積岸。北半球河流沖蝕右岸,在左岸淤積,故港口、防洪堤壩一般建于河流右岸,聚落、挖沙場宜選在左岸。考點 地球自轉速度規律的應用(1)比較和判斷緯度高低①自轉線速度由北向南遞增的為北半球,遞減的為南半球(如右圖為北半球)。②在海拔相同的情況下,自轉線速度越大,緯度就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小,緯度就越高。③判斷緯度帶自轉線速度介于1 447~1 670km/h的位于低緯度地區,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緯度地區,介于0~837 km/h的位于高緯度地區(如右圖為中緯度)(2)確定地勢的高低同一緯度,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等自轉線速度線凸向數值低處(B),說明線速度較大,地勢較高,為山脊或高地。等自轉線速度線凸向數值高處(A),說明該地線速度較小,地勢較低,為谷地或低地。(3)選擇航天發射基地位置航天發射基地應選擇在自轉線速度較大(緯度低、海拔高)的地區,并向東發射。(經典高考題)圖為6月22日與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讀圖回答下題。1.四地按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答案】1.B【解析】1.讀圖可知,四地中甲與丙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較12月22日大,則甲、丙位于北半球,乙、丁位于南半球。丙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90°,可知丙位于北回歸線,甲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且小于60°,可知甲位于北溫帶;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且接近90°,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相對較大,位于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6月22日相對較小,位于南半球中緯度;甲和丁相比,甲離北回歸線比丁離南回歸線相隔的緯度較大,故甲緯度略高。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四地按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乙、丙、丁、甲,B正確。故選B。題型01 地球自轉速度2023年1月9日,中國H公司、吉布提共和國政府與D國際控股集團三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約定在吉布提共和國的奧博克地區合作開發建設一座國際商業太空港。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首個海外航天發射場。下圖示意吉布提奧博克地區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與國內航天發射場相比,奧博克太空港的區位優勢主要表現在( )A.鄰首都,設施完善 B.多晴天,能見度高C.臨海域,交通便利 D.發射時,初速度快2.奧博克地區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最接近( )A.1600km/h B.1500km/h C.1440km/h D.1380km/h【答案】1.D 2.A【解析】1.航天發射場的選址主要受地理緯度、氣象條件、火箭航區及落區的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響,鄰首都,人口密度大,并非優勢,A錯誤;我國內陸地區的航天發射場都具備能見度高的自然條件,B錯誤;我國的文昌發射場也具備臨海條件,這一條件并非奧博克地區獨有,C錯誤;奧博克地區的地理緯度比我國國內航天發射場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火箭發射時初速度快,D正確。故選D。2.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在赤道處最快,且向兩極減小,并受地勢起伏的影響,但相對于地球半徑而言,地勢起伏的影響可忽略。赤道處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為1670km/h,南北緯 30°附近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為1447 km/h。奧博克地區地處12°N附近,自轉線速度小于赤道地區,大于30°N 地區,并且與 30°N相比,12°N 更接近赤道,線速度與赤道地區更為接近,因此可推測出奧博克地區地球自轉線速度最接近1600km/h,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型02 地轉偏向力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其名作散文《陽關的味道》中寫道“向往年關過后的冬日,抱著一本書躺在黃河大堤南的草叢中曬太陽的時光,一大片一大片衰敗的堤草和沙灘向云海深處鋪展延伸……”下圖為黃河局部河段堤壩分布示意圖,箭頭表示黃河水的流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從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力角度,作者曬太陽的位置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B【解析】3.在北半球,大河北岸接受的太陽輻射較多,因此圖示中乙適宜曬太陽;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沙灘堆積地應在左岸,即圖示中的乙處,乙處受河流的堆積作用易發育成河灘和荒草景觀。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考點二 晝夜更替知識點1 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現象 原因 意義晝夜現象 (靜態) 地球是一個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個半面。 適宜的自轉周期,使得地面白晝溫度不會過于高,夜晚溫度不會過于低,晝夜溫差適宜,生物能形成晝夜節律。晝夜更替 (動態) 由于的地球自轉,晝夜不間斷地交替,晝夜的更替替周期為24小時。知識點2 晝夜界線——晨昏線(1)概念: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又叫晨昏圈,由晨線和昏線組成。(2)晨線、昏線分界點:晨昏線上緯度最高的點;出現極晝和極夜的緯度最小值;亦是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3)晨線是正值日出點的連線;昏線是正值日落點的連線。(4)晨昏線判讀方法自轉法 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為晨線,由晝進入夜的為昏線時間法 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為18時的是昏線方位法 夜半球東側為晨線,西側為昏線;晝半球東側為昏線,西側為晨線晨昏線的類型:直線型②弧線型(5)晨昏線的特征①晨昏線是過球心的大圓,平分地球;②晨昏線上的各地太陽高度為0°,晝半球太陽高度>0°,夜半球太陽高度<0°;③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15°/小時),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④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⑤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⑥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晨昏線與赤道的夾角等于與其相切的緯線的緯度;⑦晨昏線(圈)和極晝圈(極夜圈)的切點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之和等于90°(互余);⑧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判斷為二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判斷為二至日。⑨晨昏線上的時間: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晝半球中央經線地方時為12:00;夜半球中央經線地方時為0:00或24:00。考點 綜合分析晨昏線的應用(1)確定地球的自轉方向(2)確定地方時(3)確定日期和節氣①晨昏線經過南、北極點(與經線圈重合)時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節氣是春分或秋分。②晨昏線與極圈相切時極晝極夜分布情況 日期 節氣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 12月22日前后 冬至(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①確定直射點緯度: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度數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互余;晨昏線與地軸夾角的度數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②確定直射點經度:12時所在經線的經度;晝半球的中央經線。(5)確定晝夜長短晨昏線將地球上的緯線分成晝弧和夜弧兩部分。晝長=晝弧所跨經度除以15°的商,夜長=夜弧所跨經度除以15°的商。(6)確定日出、日落時間某地的日出時間=該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的地方時。日落時間=該地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7)確定極晝、極夜的范圍晨昏線與哪條緯線圈相切,該緯線圈與極點之間的緯度范圍內就會出現極晝或極夜現象,南北半球的極晝、極夜現象正好相反。【易錯提醒】南北兩極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為0除了南北兩極外各地的角速度都相同,為15°/h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2022·湖北卷)風云三號E星是全球第一顆在晨昏軌道運行的太陽同步氣象衛星,與在軌的風云三號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組網格局,可實現全球觀測資料的100%覆蓋。E星裝載最先進的微光成像儀,可大幅提高弱光條件下的監測精度。圖示意晨昏軌道、上午軌道和下午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 )A.兩側溫度差異小 B.對地觀測時,當地的太陽高度角小C.太陽能補充不足 D.對地觀測時,成像儀太陽光入射少2.E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 )A.年變化幅度為23°26' B.日變化幅度為180°C.年變化幅度為46°52' D.日變化幅度為360°3.2021年7月某日,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23°S,47°W)的萬家燈火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墨西哥圣地亞哥(23°N,110°W)此時地表溫度最低B.冰島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霧彌漫C.夏威夷火奴魯魯(21°N,158°W)烈日當空D.中國北極黃河站(79°N,12°E)極光絢爛【答案】1.B 2.A 3.C【解析】1.晨昏軌道衛星一側為白晝,一側為黑夜,兩側溫度差異較大,A項錯誤;對地觀測時,地面為凌晨或傍晚,太陽高度角小于上午和下午的太陽高度角,B項正確;大部分衛星運行的動力來自太陽能,三顆軌道衛星均可接觸陽光,太陽能補充均充足,C項錯誤;對地觀測時,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成像儀太陽光入射角度小,但太陽光入射并不少,D項錯誤。故選B。2.材料信息表明,E星為晨昏軌道太陽同步衛星,即沿晨昏圈環繞地球運行,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與直射點的緯度數相同,直射點一年之中移動的最大緯度數為23°26',E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年變化幅度為23°26',A正確,C錯誤;一天之中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變化很小,不可能達到180°和360°,BD錯誤。故選A。3.由材料可知,巴西圣保羅位于47°W,可推其知其位于西三區,萬家燈火即入夜后,假設此時為20:00,根據東加西減的原則,火奴魯魯為西十一區,區時為12:00,可能出現烈日當空現象,C項正確;圣地亞哥當地時間約為16時,而地表溫度日出前后最低,A錯誤;雷克雅未克當地時間約為22時,不是日出,B錯誤;此時北極黃河站正值極晝,不易看到極光,D錯誤。故選C。題型 晨昏線判讀及應用下圖為地球某一時刻晨昏線局部示意圖,L1示意緯線圈。L2示意晨昏線,0為晨昏線緯度最高點,P、Q為晨昏線與緯線的交點,其中P點經度為60°E,N為北極點,0點到N點的距離約為2310km。此時P點由晝入夜,P、Q兩點經度差為12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A.(21°S,60°W) B.(21°N,60°W)C.(21°S,120°E) D.(21°N,120°E)2.此時太陽應分別位于P、Q兩點的( )A.西北方、東北方 B.西南方、東南方C.東北方、西北方 D.西北方、東南方【答案】1.B 2.A【解析】1.N為北極點,則PQ所在的L1緯線圈逆時針方向為正東,P點由晝入夜(位于昏線上),說明過P點向東至Q點(位于晨線上)為黑夜,此時PQ組成的劣弧段為夜弧,此時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AC錯誤。已知O點到N點的距離約為2310km,可以計算出晨昏線和緯線圈的切點與極點之間的緯度差約為:2310/111≈21°,再加上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可知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為21°N;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當地正午12時所在經線,即白天的中央經線,剛好與黑夜所在經線相對,由于P點經度為60°E,P、Q兩點經度差為120°,加上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地球逆時針方向自轉,所以Q點的經度為:60°E+120°=180°,結合地球自轉方向可以求出,黑夜所在中間經線(即NO經線)的經度就是位于60°E和180°的中點的經度,即:(180°-60°)/2+60°=120°E,由此求出白天的中央經線的度數為60°W。綜上可得,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為(21°N,60°W),B正確,D錯誤。故選B。2.由上題分析可知,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日出于東北方,日落于西北方,P點位于昏線,正值日落,太陽位于西北方;Q點位于晨線,正值日出,太陽位于東北方,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是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的交點隨時間(半年)和緯度的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④點所對應的日期( )A.一定是3月21日 B.一定是6月22日C.可能是9月23日 D.可能是12月22日4.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交點的緯度最小值最有可能為( )A.38° B.28° C.58° D.70°5.下列關于①②兩點所對應的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緯度可能相同 B.緯度一定相同C.緯度值一定相同 D.不確定【答案】3.D 4.C 5.C【解析】3.由材料可知,“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的交點”有,任何一點都不可能地方時9點日落,故應是晨線與9時經線的交點,9點日出,可計算出晝長為6小時,說明交點所在半球處在冬半年。③點出現了空白,即沒有交點,說明此時太陽直射點移動到赤道,晨線與地方時6時的經線重合,與9時經線沒有交點。③點可能為二分日,③至④為三個月左右,故④不可能為二分日,AC錯誤;③點可能為二分日,③至④為三個月左右,故④時間可能為二至日,B錯誤,D正確。故選D。4.根據解讀,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交點的緯度最小值位于⑤或④,此時晝長為6小時,交點所在半球處在冬半年,則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另一半球,根據上題可知,此時可能為二至日,故太陽直射點在另一半球回歸線上,即此時為該地晝長達到一年最短之時,38°、28°晝長最短都不可能只有6小時,70°晝長達到一年最短之時有極夜現象,故最有可能的是58°,C正確,排除ABD。故選C。5.③點可能為二分日,由于交點所在半球處在冬半年,故①②兩點應處于不同半球(南北半球),但緯度值一定相同,C正確,ABD錯誤。故選C。考點三 時差知識點1 地方時同緯度地區的不同地點見到日出的時刻有早晚:相對偏東的地區先看到日出。這種因經度不同而出現的不同時刻,稱之為地方時。偏東地區的地方時時間數值大于偏西地區(東早西晚/東大西小)。(1)成因規律地球自轉角速度為15°/h,每自轉一度需要4分鐘;即: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1度,時間相隔4分鐘;東邊的時間比西邊時間早;地方時的特點: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時刻東早西晚(東大西?。?br/>【小試牛刀】讀圖,思考:1. 晨線上( A、O、B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三點地方時相同嗎?為什么?A、O、B三點同在晨線上,同一瞬間看到日出,但所處經度不同,日出時刻并不相同2. 同緯度、不同經度(E、O、F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 看到日出時的地方時相同嗎?同緯度、不同經度(F、O、E),先后看到日出,但看到日出時的地方時相同;因為同緯度晝夜長短相同,日出地方時和日落地方時相同。3. 同經度、不同緯度(C、O、D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 地方時相同嗎?同經度、不同緯度(C、O、D),不一定同時看到日出(除非春秋分日晝夜平分之時),但由于經度相同,任何時候地方時都是一樣的。地方時計算所求地點的地方時=已知地點的地方時±兩地的經度差×4分鐘/1°注意:±符號:“東+西 - ”—— 未知地方時地點位于已知地方時地點東側用“+”,未知地方時地點位于已知地方時地點東側用“-”。兩地經度差:“同減異加”—— 經度符號相同,相減;經度符號不同,相加。計算結果 ≧24 怎么辦? 日期加上1天,時間減去24小時計算結果 < 0 怎么辦? 日期減去1天,時間加上24小時【例子】假設已知35°E的地方時為10日5:00(1)求120°E的地方時(2)求90°W的地方時(3)求地方時12:00和地方時0:00所在經線【答案】10日10:40 9日20:40 140°E、40°W特殊經線的地方時知識點2 區時時區劃分:①在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②在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③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東西十二區)。④ 全球共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求時區:某地所在時區數=該地經度÷15°余數<7.5°,則商即為時區數;余數>7.5°,則商+1為時區數。東經度大多位于東時區,西經度大多位于西時區。思考:151°E、98°W位于哪個時區?東十區、西七區幾個重要城市所在時區:華盛頓 西五區紐約 西五區倫敦 零時區開羅 東二區莫斯科 東三區北京 東八區東京 東九區區時區時概念:每個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該時區的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每向東跨1個時區,時間加1小時;每向西跨1個時區,時間減1小時。中央經線=時區數×15° (東時區中央經線為東經度,西時區中央經線為西經度)如 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東八區中央經線120°E的地方時鐘表時間就是區時;×地時間/當地時間都是指區時。標準時或法定時:一個國家的標準(或法定)時間。如中國統一采用東八區區時即北京時間作為法定時。一些區時概念:①國家標準時間:有的國家采用本國東部區時作為統一區時,是為了充分利用太陽光照。我國統一采用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區時,稱為“北京時間”。②國際標準時間:以零度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國際上統一 采用的標準時間,稱為國際標準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又稱“世界時”。③各國規定:印度采用半時區的標準時,即東5.5區區時;美國本土共劃分為四個時區,即東部時區(西五區)、中部時區(西六區)、山地時區(西七區)、太平洋時區(西八區)④夏令時:是指比區時提前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把表人為撥快一小時。又稱“日光節約時制”,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同時也存在“冬令時”——冬天再撥回標準時間。(3)區時計算【例子】:已知100°E的區時為10日10:00(1)求70°E的區時(2)求70°W的區時(3)求65°E的地方時同一時間系統才能直接加減,不同則需要轉化為同一時間系統進行計算,往往利用區時為中央經線的地方時進行轉化;先確定時區:100°E 東七區70°E 東五區70°W 西五區再求區時:所求地點的區時=已知地點的區時±時區差100°E的區時為東七區的區時,即中央經線105°E的地方時為10日10:00,轉變為已知地方時求未知地方時的題目【答案】 10日8:00 9日22:00 10日7:20(4)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飛行,降落在B地,求飛機降落時B地的時間??梢杂脙煞N公式計算:起飛時A地時間降落時A地時間 ↓±時差 ↓±時差 起飛時B地時間降落時B地時間降落時B地時間=起飛時A地時間±時差+行程時間(m)降落時B地時間=起飛時A地時間+行程時間(m)±時差注意:“±”選取原則,B在A東側時取“+”,B在A西側時取“-”(東加西減)。知識點3 日期變更日界線自然日界線:在生活中,我們常以0點作為昨日、今日分界線,故地方時0:00(或24:00)所在經線為自然日界線。往東+1天,往西-1天。人為日界線: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1884年的國際經度會議,還規定了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并把這條分界線叫作“國際日期變更線”,現改稱“國際日界線”,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從這里開始。國際日期變更線(大致和180°經線重合);往東-1天,往西+1天。注意:在平時的計算中,我們將國際日期變更線等同于180°經線。但是,穿過180°經線并不一定穿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界線 自然日界線 人為日界線經線 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 180°經線日期分割 0時經線 180°經線特點 0時所在經線經度在變,時刻不變 該線在地球表面自東向西移動 180°經線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變 時刻在變【例子】:已知北京時間為18日6:00(1)與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圍(2)16日占全球的比例判斷日期范圍的關鍵在于找到0(24)時所在的經線【答案】30°E往東到180° 5/12考點1 時間計算【易錯提醒】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時,北京時間為東八區區時,即120°E的地方時,而北京的地方時是指116°E的地方時。(2023·全國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琿春與內陸的遼源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北京時間)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規定各日最高氣溫時刻與月均值相差超過1小時為偏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氣象臺站 經度 緯度 1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 1月偏離天數/天 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 7月偏離天數/天琿春 130.35°E 42.86°N 約14時00分 20.8 約14時40分 19.6遼源 125.15°E 42.90°N 約13時20分 14.4 約13時50分 17.21.琿春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滯后當地正午約( )A.1小時40分鐘 B.2小時00分鐘 C.2小時40分鐘 D.3小時20分鐘【答案】1.D【解析】1.根據琿春的經度可知,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早約40分鐘,當地正午時,北京時間約為11時20分。7月該地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約為14時40分,滯后當地正午約3小時20分鐘,故D正確,排除ABC;故選D。(2022·河北卷)北京時間2022年4月25~26日,歐洲西部經歷了一次明顯的天氣變化過程,下圖示意這兩日該區域的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期間,一艘駛向甲地的貨輪正途經乙地(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該貨輪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約660km到達甲地,屆時甲地正值( )A.夕陽西下 B.深夜時分 C.太陽初升 D.日近正午【答案】2.B【解析】考點2 日界線應用(1)明確日期的變更特點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過0時經線日期要加一天,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則要減一天。如下圖所示:①經線展開圖示②極地投影圖示(以北半球為例)判斷日界線方法:自轉法:自西向東或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日期減去一天的為人為日界線,加上一天的為自然日界線。時間法:根據時間計算結果為0時的經線為自然日界線。光照圖法:在光照圖上,地方時為0時,或夜半球中央經線即為自然日界線(如右圖中的NE)。(2)確定日期范圍①新的一天范圍是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②舊的一天范圍是從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因此180°經線的地方時是幾時,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就是幾小時;反之,全球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是幾小時,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幾時。(3)計算日期比值①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360°=180°經線的地方時/24。②舊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360°=(24-180°經線的地方時)/24。③新舊兩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180°經線的地方時/( 24-180°經線的地方時)。(4)日期判斷的技巧技巧1:一般情況下,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今天的區域;從0時經線向西到180°經線,為昨天的區域技巧2:特殊情況下,當太陽直射0°經線,全球處于同一天;太陽直射180°經線,全球分為兩天,且各占一半;0時經線在東經度時,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舊的一天占一大半;當0時經線在西經度時,新的一天占一大半,舊的一天占一小半。(2022·浙江1月選考)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答案】3.D【解析】題型01 時間計算高考結束后王同學馬上隨父母外出自駕旅行。出發時為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時。此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緯23°,汽車正由北向南行駛,此時手機顯示時間為12:16.太陽高度為73°,下圖為汽車玻璃反射太陽光的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出發時小明一家駕車行駛的區域最可能位于( )A.南昌市(29°N,116°E) B.北京市(40°N,116°E)C.拉薩市(29°N,91°E) D.西寧市(36°N,101°E2.旅行到夏至日時同樣情況再次出現,而鐘表顯示時間為14:16.則其位置位于出發地(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東南【答案】1.B 2.C【解析】1.由圖可知,該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是73°,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緯23°,由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計算得出當地緯度是40°N;而此刻顯示北京時間為12:16,所以該地的經度為116°E,故該地為北京,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高考結束到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要想獲得同樣的太陽高度角73°,應向北移動,且此時鐘表顯示時間為14:16,該地正午地方時為北京時間14:16,出發地正午時間為北京時間12:16,說明該地位于出發地的西側,小明一家需向西北方向行駛,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題型02 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2018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當日從上海出發,飛往舊金山(38°N,120°W),最后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下圖示意該航班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UA890航班的飛行時間為( )A.18小時4分鐘 B.13小時4分鐘 C.11小時4分鐘 D.10小時4分鐘【答案】3.D【解析】3.舊金山位于西八區,北京位于東八區,因此舊金山的區時比北京的區時晚16個小時,飛機起飛的北京時間為1月1日0:30,此時舊金山的區時為12月31日8:30,飛機到達的紐約當地區時為12月31日18:34,所以飛行時間為10小時4分鐘,故選D。題型03 日期變更2018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當日從上海出發,飛往舊金山(38°N,120°W),最后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下圖示意該航班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航班到達目的地時,處于2018年的范圍占全球的(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5.若該時段30°-40°N范圍內平均日出時間為7:00,該航班飛行期間經歷的白晝時間約為( )A.3小時 B.6小時 C.9小時 D.12小時【答案】4.B 5.B【解析】4.航班到達目的地時,當地時間為12月31日18:34,即120°W地方時為12月31日18:34,則180°經線地方時為14:34,則處于2018年的范圍約為14.5/24,多于1/2少于2/3,B正確,ACD錯誤。故選B。5.據題干,該時段30°-40°N范圍內平均日出時間為7:00,則平均晝長為10小時,即該時段飛機飛行區域的晝弧大約為150°。飛機飛行時長約10小時,飛機實際跨越了經度約120°,即飛行角速度約為12°/h,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為15°/h,飛機跨越晝半球的角速度合計為27°/h。該航班飛行期間經歷的白晝時間約為:150°÷27°≈6小時。故選B。熱點應用01 恒星視運動下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完成1、2題。1.據題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 )A.低緯地區 B.中緯地區 C.北極附近 D.南極附近2.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 )A.1個多小時 B.3個多小時 C.5個多小時 D.7個多小時【答案】1.A 2.B 【解析】第1題,北極星只出現在北半球夜空中,且在北半球觀察北極星的仰角度數與當地緯度一致,圖中北極星的命題視角低,可推知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北半球低緯地區。第2題,恒星視運動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同,為15°/小時,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拍攝所用時間為3小時多。知識點撥:由于恒星距離地球無限遠,其視位置是始終不變的,所以地球在運動過程中,這些恒星的視運動實質就是地球自轉運動的側面反映。恒星視運動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地球自西向東運動,則恒星視運動為自東向西;地球運動北極俯視圖成逆時針狀態,則恒星視運動呈順時針運動狀態。運動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一致。北極星的仰角=當地的地理緯度,北半球緯度越高,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見。02 夏令時2022年3月1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一項法案,支持從2023年起不再每年兩次轉換時間,將“夏令時間”固定為全年通用的時間。所謂“夏令時間”是指人為在“標準時間”基礎上調快1小時的時間。據此完成下題。3.此前,美國每年兩次轉換時間的原因主要是( )A.有利于減少能源消耗 B.方便與世界各國交流聯系C.國土面積廣闊,東西時差大 D.節約時間,提高社會運轉效率4.緯度較低的亞利桑那州和夏威夷州是美國為數不多的未采用夏令時制的州,其共同原因是( )A.遠離北美大陸,不便管轄 B.緯度較低,晝夜長短變化小C.氣候炎熱,節能效果不佳 D.人口稀少,對外聯系不多【答案】3.A 4.C 【解析】3.夏令時的采用是為了更好的節約能源,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每年的夏半年,太陽早升晚落,白晝時間長,通過實行夏令時,可以讓人們早點起床,充分的利用白天時間來進行工作和學習;而冬半年期間,太陽晚升早落,白晝時間短,鐘表又會調回到正常時間。4.設立夏令時的目的是為了在夏天時,讓人們多利用自然日光進行工作生活,以此來節約能源;而亞利桑那和夏威夷兩州緯度較低,夏季的平均氣溫高,實行夏令時會導致人們處在白天的時間變長,因而需要開更久的空調,這反而是一種能源浪費,節能效果不佳,所以兩州未設立夏令時。知識點撥: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也被稱之為日光節約時制,是1784年由美國發明家兼政界人士班杰敏·法蘭克林首先提出來的。他指出,夏天天亮得早,所以就將時鐘調快了一個小時,讓人們早睡早起,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以達到節約節約能源的目的。因此夏令時比標準時快一個小時,即鐘表人為撥快一小時。歐洲大部分地區實行夏令時(也稱為 “夏季時間”),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凌晨1點開始,10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凌晨1點結束。英國去年于3月27日將時鐘調快1小時,10月30日調回1小時。在南半球,實行夏令時的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南美洲和非洲南部,大約會在每年9月到11月將時鐘調快1小時,在3月到4月期間調回。美國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同一天實行夏令時。對于實行夏令時的地區,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點將時鐘調快1小時,在4月第一個星期日凌晨3點將時鐘調回。俄羅斯2011年停止使用冬夏時制交換,開始永久使用夏令時(也稱為永久“夏季時間”),即在當年夏令時結束后不再將鐘表調回(或調慢)一個小時,整個一年的時間里都比標準時間快一小時。其實我國在之前也有使用過夏令時。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用電量激增,我國政府也感受到了用電的壓力,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倡實行夏令時,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解決中國當時用電緊張的狀況。1986年到1991年我國實施過夏令時。夏令時對于高緯度地區是十分有益的,因為夏季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夏令時發揮的效果才會越好。但是卻對于低緯度的地區,卻存在很多的弊端。而且中國南北,東西橫跨幾千里,如果統一實行夏令時的話,西部地區的人就要在天黑的時候起床,還是要開燈的,所以,并不能達到節約電量的目的。而對于中國緯度較低的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夏季氣候悶熱潮濕,白晝時長又不像高緯度地區那么長,夜晚降臨時悶熱無法入眠,而清晨正是睡眠的好時間,在這些地區實施夏令時并不能很好地達到早睡早起的目的。另外,中國的鐵路,民航等交通系統,每年夏令時調整制度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所以這樣的制度其實并不適合我國這樣幅員遼闊,統一時區的國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04講 地球的自轉及其地理意義目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3考點一 地球自轉的特征與地轉偏向力 3知識梳理 3知識點1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3知識點2 地轉偏向力 5核心突破 5考點 地球自轉速度規律的應用 5考點二 晝夜更替 8知識梳理 8知識點1 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 8知識點2 晝夜界線——晨昏線 8核心突破 10考點 綜合分析晨昏線的應用 10考點三 時差 14知識梳理 14知識點1 地方時 14知識點2 區時 16知識點3 日期變更 18核心突破 20考點1 時間計算 20考點2 日界線應用 22熱點應用 2601 恒星視運動 2602 夏令時 26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晝夜更替與晨昏線判讀 2023浙江1月卷,20題,2分,此時赤道與晨、昏線交點的經度最接近的分別是,晨昏線判讀 2022湖北卷,13-14題,6分,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E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晨昏線判讀和晨昏線特征 2020江蘇卷,2題,2分,與此時全球晝夜分布狀況相符的是,晨昏線與光照圖判讀時間計算 2023全國乙卷,9題,4分,琿春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滯后當地正午約,地方時計算 2023浙江6月卷,20題,2分,當太陽能發電量再7日達到最大值時北京時間約為,區時計算 2023遼寧卷,11題,3分,該實驗區位于,地方時計算 2022江蘇卷,4-6題,6分,空間站到達背景上空所需時間及對應的北京時間,時間計算 2022湖北卷,15題,3分,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萬家燈火時可信的現象是,地方時計算日期變更 2022北京卷,14題,3分,與中國廣東省相比,蘇里南迎來中國農歷新年較晚,日期變更 2022浙江1月卷,20題,2分,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日期計算命題趨勢: 命題趨勢: 現在地球運動相關知識多融合在選擇題中考查,且多與生活相聯系,重視應用性能力考查??疾榻嵌确矫?,涉及地球自轉基本特征的題目較少,而側重考查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時差、日期變更等;時間計算是基本的地理計算技能,需要掌握不同情形的地方時和區時計算,特別注意地方時和區時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由此計算當地的經度。在復習過程中將基本原理搞透徹,重點放在將基本原理與生產、生活中的現象相聯系。考點一 地球自轉的特征與地轉偏向力知識點1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1)方向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側視——自西向東;北極俯視——逆時針;南極俯視——順時針(2)周期周期 參照 時間 角度 意義太陽日 太陽 24時 360°59′ 晝夜更替周期恒星日 恒星 23時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3)速度角速度:單位時間自轉的角度。除南北極點外都是15 /h。自轉角速度=旋轉一周的角度/自轉周期≈360°/24=15 /h線速度: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線速度=緯線周長/自轉周期線速度規律:①由赤道至兩極遞減,赤道最大,為1670km/h,極點為0;②任一緯度θ,其線速度為1670cosθ km/h;③南北緯60°地區線速度約為赤道的一半;④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⑤赤道上空的同步衛星運行的角速度與地面對應點的角速度相同,均為每小時15°,衛星運行的線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對應點的線速度。自轉速度 含義 規律 數值 示意圖角速度 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角度的大小。 除南、北兩極點外,其他地點都相同。 15°/h線速度 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弧長的長短。 隨緯度增加而降低,赤道最大。 赤道:1670km/h; 60°緯度:837km/h影響自轉線速度的因素: a.緯度:同一緯度,自轉線速度相同;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極點為0。 b.海拔: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 知識點2 地轉偏向力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沿地表做水平運動的物體,無論朝哪個方向運動,都會偏離其初始的運動方向。地轉偏向力是個矢量,大小由赤道向兩極遞增,赤道上地轉偏向力為0;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始終垂直,北半球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赤道上不偏轉;只改變水平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影響其速度大小。地轉偏向力的應用在大規模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中表現的最為明顯。影響風向。氣旋北半球逆時針流動,南半球順時針流動;反氣旋北半球順時針流動,南半球逆時針流動。影響洋流流向。東北信風形成北赤道暖流;中緯西南風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北印度洋冬季吹東北季風,海水向西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海水向東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影響侵蝕岸和堆積岸。北半球河流沖蝕右岸,在左岸淤積,故港口、防洪堤壩一般建于河流右岸,聚落、挖沙場宜選在左岸。考點 地球自轉速度規律的應用(1)比較和判斷緯度高低①自轉線速度由北向南遞增的為北半球,遞減的為南半球(如右圖為北半球)。②在海拔相同的情況下,自轉線速度越大,緯度就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小,緯度就越高。③判斷緯度帶自轉線速度介于1 447~1 670km/h的位于低緯度地區,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緯度地區,介于0~837 km/h的位于高緯度地區(如右圖為中緯度)(2)確定地勢的高低同一緯度,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等自轉線速度線凸向數值低處(B),說明線速度較大,地勢較高,為山脊或高地。等自轉線速度線凸向數值高處(A),說明該地線速度較小,地勢較低,為谷地或低地。(3)選擇航天發射基地位置航天發射基地應選擇在自轉線速度較大(緯度低、海拔高)的地區,并向東發射。(經典高考題)圖為6月22日與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讀圖回答下題。1.四地按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題型01 地球自轉速度2023年1月9日,中國H公司、吉布提共和國政府與D國際控股集團三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約定在吉布提共和國的奧博克地區合作開發建設一座國際商業太空港。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首個海外航天發射場。下圖示意吉布提奧博克地區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與國內航天發射場相比,奧博克太空港的區位優勢主要表現在( )A.鄰首都,設施完善 B.多晴天,能見度高C.臨海域,交通便利 D.發射時,初速度快2.奧博克地區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最接近( )A.1600km/h B.1500km/h C.1440km/h D.1380km/h題型02 地轉偏向力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其名作散文《陽關的味道》中寫道“向往年關過后的冬日,抱著一本書躺在黃河大堤南的草叢中曬太陽的時光,一大片一大片衰敗的堤草和沙灘向云海深處鋪展延伸……”下圖為黃河局部河段堤壩分布示意圖,箭頭表示黃河水的流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從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力角度,作者曬太陽的位置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考點二 晝夜更替知識點1 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現象 原因 意義晝夜現象 (靜態) 地球是一個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個半面。 適宜的自轉周期,使得地面白晝溫度不會過于高,夜晚溫度不會過于低,晝夜溫差適宜,生物能形成晝夜節律。晝夜更替 (動態) 由于的地球自轉,晝夜不間斷地交替,晝夜的更替替周期為24小時。知識點2 晝夜界線——晨昏線(1)概念: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又叫晨昏圈,由晨線和昏線組成。(2)晨線、昏線分界點:晨昏線上緯度最高的點;出現極晝和極夜的緯度最小值;亦是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3)晨線是正值日出點的連線;昏線是正值日落點的連線。(4)晨昏線判讀方法自轉法 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為晨線,由晝進入夜的為昏線時間法 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為18時的是昏線方位法 夜半球東側為晨線,西側為昏線;晝半球東側為昏線,西側為晨線晨昏線的類型:直線型②弧線型(5)晨昏線的特征①晨昏線是過球心的大圓,平分地球;②晨昏線上的各地太陽高度為0°,晝半球太陽高度>0°,夜半球太陽高度<0°;③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15°/小時),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④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⑤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⑥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晨昏線與赤道的夾角等于與其相切的緯線的緯度;⑦晨昏線(圈)和極晝圈(極夜圈)的切點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之和等于90°(互余);⑧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判斷為二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判斷為二至日。⑨晨昏線上的時間: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晝半球中央經線地方時為12:00;夜半球中央經線地方時為0:00或24:00。考點 綜合分析晨昏線的應用(1)確定地球的自轉方向(2)確定地方時(3)確定日期和節氣①晨昏線經過南、北極點(與經線圈重合)時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節氣是春分或秋分。②晨昏線與極圈相切時極晝極夜分布情況 日期 節氣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 12月22日前后 冬至(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①確定直射點緯度: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度數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互余;晨昏線與地軸夾角的度數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②確定直射點經度:12時所在經線的經度;晝半球的中央經線。(5)確定晝夜長短晨昏線將地球上的緯線分成晝弧和夜弧兩部分。晝長=晝弧所跨經度除以15°的商,夜長=夜弧所跨經度除以15°的商。(6)確定日出、日落時間某地的日出時間=該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的地方時。日落時間=該地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7)確定極晝、極夜的范圍晨昏線與哪條緯線圈相切,該緯線圈與極點之間的緯度范圍內就會出現極晝或極夜現象,南北半球的極晝、極夜現象正好相反。【易錯提醒】南北兩極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為0除了南北兩極外各地的角速度都相同,為15°/h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2022·湖北卷)風云三號E星是全球第一顆在晨昏軌道運行的太陽同步氣象衛星,與在軌的風云三號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組網格局,可實現全球觀測資料的100%覆蓋。E星裝載最先進的微光成像儀,可大幅提高弱光條件下的監測精度。圖示意晨昏軌道、上午軌道和下午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 )A.兩側溫度差異小 B.對地觀測時,當地的太陽高度角小C.太陽能補充不足 D.對地觀測時,成像儀太陽光入射少2.E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 )A.年變化幅度為23°26' B.日變化幅度為180°C.年變化幅度為46°52' D.日變化幅度為360°3.2021年7月某日,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23°S,47°W)的萬家燈火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墨西哥圣地亞哥(23°N,110°W)此時地表溫度最低B.冰島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霧彌漫C.夏威夷火奴魯魯(21°N,158°W)烈日當空D.中國北極黃河站(79°N,12°E)極光絢爛題型 晨昏線判讀及應用下圖為地球某一時刻晨昏線局部示意圖,L1示意緯線圈。L2示意晨昏線,0為晨昏線緯度最高點,P、Q為晨昏線與緯線的交點,其中P點經度為60°E,N為北極點,0點到N點的距離約為2310km。此時P點由晝入夜,P、Q兩點經度差為12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A.(21°S,60°W) B.(21°N,60°W)C.(21°S,120°E) D.(21°N,120°E)2.此時太陽應分別位于P、Q兩點的( )A.西北方、東北方 B.西南方、東南方C.東北方、西北方 D.西北方、東南方下圖是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的交點隨時間(半年)和緯度的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④點所對應的日期( )A.一定是3月21日 B.一定是6月22日C.可能是9月23日 D.可能是12月22日4.晨昏線與地方時9時的經線交點的緯度最小值最有可能為( )A.38° B.28° C.58° D.70°5.下列關于①②兩點所對應的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緯度可能相同 B.緯度一定相同C.緯度值一定相同 D.不確定考點三 時差知識點1 地方時同緯度地區的不同地點見到日出的時刻有早晚:相對偏東的地區先看到日出。這種因經度不同而出現的不同時刻,稱之為地方時。偏東地區的地方時時間數值大于偏西地區(東早西晚/東大西?。?br/>(1)成因規律地球自轉角速度為15°/h,每自轉一度需要4分鐘;即: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1度,時間相隔4分鐘;東邊的時間比西邊時間早;地方時的特點: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時刻東早西晚(東大西小)。【小試牛刀】讀圖,思考:1. 晨線上( A、O、B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三點地方時相同嗎?為什么?2. 同緯度、不同經度(E、O、F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 看到日出時的地方時相同嗎?3. 同經度、不同緯度(C、O、D三點)日出時刻相同嗎? 地方時相同嗎?地方時計算所求地點的地方時=已知地點的地方時±兩地的經度差×4分鐘/1°注意:±符號:“東+西 - ”—— 未知地方時地點位于已知地方時地點東側用“+”,未知地方時地點位于已知地方時地點東側用“-”。兩地經度差:“同減異加”—— 經度符號相同,相減;經度符號不同,相加。計算結果 ≧24 怎么辦? 日期加上1天,時間減去24小時計算結果 < 0 怎么辦? 日期減去1天,時間加上24小時【例子】假設已知35°E的地方時為10日5:00(1)求120°E的地方時(2)求90°W的地方時(3)求地方時12:00和地方時0:00所在經線特殊經線的地方時知識點2 區時時區劃分:①在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②在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③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東西十二區)。④ 全球共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求時區:某地所在時區數=該地經度÷15°余數<7.5°,則商即為時區數;余數>7.5°,則商+1為時區數。東經度大多位于東時區,西經度大多位于西時區。思考:151°E、98°W位于哪個時區?幾個重要城市所在時區:華盛頓 西五區紐約 西五區倫敦 零時區開羅 東二區莫斯科 東三區北京 東八區東京 東九區區時區時概念:每個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該時區的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每向東跨1個時區,時間加1小時;每向西跨1個時區,時間減1小時。中央經線=時區數×15° (東時區中央經線為東經度,西時區中央經線為西經度)如 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東八區中央經線120°E的地方時鐘表時間就是區時;×地時間/當地時間都是指區時。標準時或法定時:一個國家的標準(或法定)時間。如中國統一采用東八區區時即北京時間作為法定時。一些區時概念:①國家標準時間:有的國家采用本國東部區時作為統一區時,是為了充分利用太陽光照。我國統一采用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區時,稱為“北京時間”。②國際標準時間:以零度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國際上統一 采用的標準時間,稱為國際標準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又稱“世界時”。③各國規定:印度采用半時區的標準時,即東5.5區區時;美國本土共劃分為四個時區,即東部時區(西五區)、中部時區(西六區)、山地時區(西七區)、太平洋時區(西八區)④夏令時:是指比區時提前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把表人為撥快一小時。又稱“日光節約時制”,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同時也存在“冬令時”——冬天再撥回標準時間。(3)區時計算【例子】:已知100°E的區時為10日10:00(1)求70°E的區時(2)求70°W的區時(3)求65°E的地方時(4)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飛行,降落在B地,求飛機降落時B地的時間??梢杂脙煞N公式計算:起飛時A地時間降落時A地時間 ↓±時差 ↓±時差 起飛時B地時間降落時B地時間降落時B地時間=起飛時A地時間±時差+行程時間(m)降落時B地時間=起飛時A地時間+行程時間(m)±時差注意:“±”選取原則,B在A東側時取“+”,B在A西側時取“-”(東加西減)。知識點3 日期變更日界線自然日界線:在生活中,我們常以0點作為昨日、今日分界線,故地方時0:00(或24:00)所在經線為自然日界線。往東+1天,往西-1天。人為日界線: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1884年的國際經度會議,還規定了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并把這條分界線叫作“國際日期變更線”,現改稱“國際日界線”,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從這里開始。國際日期變更線(大致和180°經線重合);往東-1天,往西+1天。注意:在平時的計算中,我們將國際日期變更線等同于180°經線。但是,穿過180°經線并不一定穿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界線 自然日界線 人為日界線經線 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 180°經線日期分割 0時經線 180°經線特點 0時所在經線經度在變,時刻不變 該線在地球表面自東向西移動 180°經線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變 時刻在變【例子】:已知北京時間為18日6:00(1)與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圍(2)16日占全球的比例考點1 時間計算【易錯提醒】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時,北京時間為東八區區時,即120°E的地方時,而北京的地方時是指116°E的地方時。(2023·全國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琿春與內陸的遼源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北京時間)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規定各日最高氣溫時刻與月均值相差超過1小時為偏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氣象臺站 經度 緯度 1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 1月偏離天數/天 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 7月偏離天數/天琿春 130.35°E 42.86°N 約14時00分 20.8 約14時40分 19.6遼源 125.15°E 42.90°N 約13時20分 14.4 約13時50分 17.21.琿春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滯后當地正午約( )A.1小時40分鐘 B.2小時00分鐘 C.2小時40分鐘 D.3小時20分鐘(2022·河北卷)北京時間2022年4月25~26日,歐洲西部經歷了一次明顯的天氣變化過程,下圖示意這兩日該區域的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期間,一艘駛向甲地的貨輪正途經乙地(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該貨輪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約660km到達甲地,屆時甲地正值( )A.夕陽西下 B.深夜時分 C.太陽初升 D.日近正午考點2 日界線應用(1)明確日期的變更特點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過0時經線日期要加一天,過國際日界線日期則要減一天。如下圖所示:①經線展開圖示②極地投影圖示(以北半球為例)判斷日界線方法:自轉法:自西向東或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日期減去一天的為人為日界線,加上一天的為自然日界線。時間法:根據時間計算結果為0時的經線為自然日界線。光照圖法:在光照圖上,地方時為0時,或夜半球中央經線即為自然日界線(如右圖中的NE)。(2)確定日期范圍①新的一天范圍是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②舊的一天范圍是從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因此180°經線的地方時是幾時,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就是幾小時;反之,全球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是幾小時,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幾時。(3)計算日期比值①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360°=180°經線的地方時/24。②舊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360°=(24-180°經線的地方時)/24。③新舊兩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180°經線的地方時/( 24-180°經線的地方時)。(4)日期判斷的技巧技巧1:一般情況下,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今天的區域;從0時經線向西到180°經線,為昨天的區域技巧2:特殊情況下,當太陽直射0°經線,全球處于同一天;太陽直射180°經線,全球分為兩天,且各占一半;0時經線在東經度時,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舊的一天占一大半;當0時經線在西經度時,新的一天占一大半,舊的一天占一小半。(2022·浙江1月選考)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題型01 時間計算高考結束后王同學馬上隨父母外出自駕旅行。出發時為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時。此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緯23°,汽車正由北向南行駛,此時手機顯示時間為12:16.太陽高度為73°,下圖為汽車玻璃反射太陽光的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出發時小明一家駕車行駛的區域最可能位于( )A.南昌市(29°N,116°E) B.北京市(40°N,116°E)C.拉薩市(29°N,91°E) D.西寧市(36°N,101°E2.旅行到夏至日時同樣情況再次出現,而鐘表顯示時間為14:16.則其位置位于出發地(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東南題型02 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2018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當日從上海出發,飛往舊金山(38°N,120°W),最后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下圖示意該航班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UA890航班的飛行時間為( )A.18小時4分鐘 B.13小時4分鐘 C.11小時4分鐘 D.10小時4分鐘題型03 日期變更2018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當日從上海出發,飛往舊金山(38°N,120°W),最后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下圖示意該航班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航班到達目的地時,處于2018年的范圍占全球的(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5.若該時段30°-40°N范圍內平均日出時間為7:00,該航班飛行期間經歷的白晝時間約為( )A.3小時 B.6小時 C.9小時 D.12小時熱點應用01 恒星視運動下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完成1、2題。1.據題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 )A.低緯地區 B.中緯地區 C.北極附近 D.南極附近2.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 )A.1個多小時 B.3個多小時 C.5個多小時 D.7個多小時知識點撥:由于恒星距離地球無限遠,其視位置是始終不變的,所以地球在運動過程中,這些恒星的視運動實質就是地球自轉運動的側面反映。恒星視運動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地球自西向東運動,則恒星視運動為自東向西;地球運動北極俯視圖成逆時針狀態,則恒星視運動呈順時針運動狀態。運動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一致。北極星的仰角=當地的地理緯度,北半球緯度越高,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見。02 夏令時2022年3月1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一項法案,支持從2023年起不再每年兩次轉換時間,將“夏令時間”固定為全年通用的時間。所謂“夏令時間”是指人為在“標準時間”基礎上調快1小時的時間。據此完成下題。3.此前,美國每年兩次轉換時間的原因主要是( )A.有利于減少能源消耗 B.方便與世界各國交流聯系C.國土面積廣闊,東西時差大 D.節約時間,提高社會運轉效率4.緯度較低的亞利桑那州和夏威夷州是美國為數不多的未采用夏令時制的州,其共同原因是( )A.遠離北美大陸,不便管轄 B.緯度較低,晝夜長短變化小C.氣候炎熱,節能效果不佳 D.人口稀少,對外聯系不多知識點撥: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也被稱之為日光節約時制,是1784年由美國發明家兼政界人士班杰敏·法蘭克林首先提出來的。他指出,夏天天亮得早,所以就將時鐘調快了一個小時,讓人們早睡早起,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以達到節約節約能源的目的。因此夏令時比標準時快一個小時,即鐘表人為撥快一小時。歐洲大部分地區實行夏令時(也稱為 “夏季時間”),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凌晨1點開始,10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凌晨1點結束。英國去年于3月27日將時鐘調快1小時,10月30日調回1小時。在南半球,實行夏令時的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南美洲和非洲南部,大約會在每年9月到11月將時鐘調快1小時,在3月到4月期間調回。美國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同一天實行夏令時。對于實行夏令時的地區,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點將時鐘調快1小時,在4月第一個星期日凌晨3點將時鐘調回。俄羅斯2011年停止使用冬夏時制交換,開始永久使用夏令時(也稱為永久“夏季時間”),即在當年夏令時結束后不再將鐘表調回(或調慢)一個小時,整個一年的時間里都比標準時間快一小時。其實我國在之前也有使用過夏令時。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用電量激增,我國政府也感受到了用電的壓力,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倡實行夏令時,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解決中國當時用電緊張的狀況。1986年到1991年我國實施過夏令時。夏令時對于高緯度地區是十分有益的,因為夏季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夏令時發揮的效果才會越好。但是卻對于低緯度的地區,卻存在很多的弊端。而且中國南北,東西橫跨幾千里,如果統一實行夏令時的話,西部地區的人就要在天黑的時候起床,還是要開燈的,所以,并不能達到節約電量的目的。而對于中國緯度較低的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夏季氣候悶熱潮濕,白晝時長又不像高緯度地區那么長,夜晚降臨時悶熱無法入眠,而清晨正是睡眠的好時間,在這些地區實施夏令時并不能很好地達到早睡早起的目的。另外,中國的鐵路,民航等交通系統,每年夏令時調整制度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所以這樣的制度其實并不適合我國這樣幅員遼闊,統一時區的國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4講 地球的自轉及其地理意義(講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docx 第04講 地球的自轉及其地理意義(講義)(教師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