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02講 等高線地形圖目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 4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 4知識點2 特殊等高線地形圖 88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 11知識點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5知識點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8易錯提醒 21答題突破 地形特征 23題型01 相對高度計算 25題型02 陡崖高度的計算 26題型03 河流流向判讀 26題型04 閉合等高線判讀 27題型05 等高線地形圖選點應用 28題型06 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 28題型07 描述地形特征 29考點二 地形剖面圖 30知識點1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30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32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33答題突破 等值線的判讀 35題型01 地形剖面圖判讀 38題型02 通視問題 39熱點應用 4001 湖岸線變化圖的判讀 4002 構造等高線與地形等高線的“碰撞” 41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應用 2023江蘇卷,23題,18分,標注陡崖位置及理由,沖積扇的地貌特征及形成條件,沖積扇區域建設鐵路面臨的不利條件 2022湖南卷,6-8題,9分,該地易發山洪的原因,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地 2022江蘇卷,24(2)題,6分,簡述該局部區域的地勢特征;繪出M河流域與N河流域的分水嶺 2022遼寧卷,15題,3分,通過等高線判讀出丙氣象站夜間氣溫低的原因 2021湖北卷,18(2)題,6分,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建設該溢流壩的有利條件 2021浙江1月卷,28(1)題,3分,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 2020山東卷,7題,3分,圖中“魔鬼營地”的位置 2020浙江7月卷,17題,2分,圖Ⅱ谷地景觀可見于圖Ⅰ中的位置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應用 2023山東卷,18(1)題,3分,補全地形剖面圖 2023湖南卷,19(1)題,4分,補充兩條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變化曲線和圖例 2019江蘇卷,6題,2分命題趨勢: 一般以小區域等值線圖作為命題載體,從真實生活情境切入,側重考查等高線地形圖及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及應用,考查地形對自然現象(如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口分布、聚落、經濟、自然災害等)。考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一、基本概念海拔和相對高度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上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事實上,海平面是不平的,我國取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測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全國高程的起算面,根據該高程起算面建立起來的高程系統,被稱之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等高線: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閉合曲線。等高線——與海平面平行的平面切過地表與地面交線的投影。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距離。等高線地形圖: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0 m等高線常代表海岸線二、大尺度——五大地形類型的判讀盆地: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三、中小尺度——地形部位及特點知識點2 特殊等高線地形圖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下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圖。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4~5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 )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知識點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3.某地規劃的鐵路穿過一沖積扇。下圖為“某地地形及規劃鐵路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中用給定圖例符號標出陡崖位置 ,并寫出判斷理由 。(2)描述圖中沖積扇的主要地貌特征 ,并從物質來源、動力機制等角度簡析沖積扇的形成條件 。(3)從地貌角度,分析圖中沖積扇區域建設鐵路面臨的不利條件。知識點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易錯提醒不在等高線上兩點的高差計算:(n-1)d<ΔH<(n+1)d(注:n為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屬于兩邊都不能取的開區間陡崖的相對高度(H相):(n-1)d≤H相<(n+1)d(注:n為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左閉右開。等高線地形圖坡度判讀:同一幅圖中看等高線疏密,等高線密集,坡度陡;不同等高線圖中要注意等高距、比例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則通過坡度=相對高差/實際水平距離進行估算。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中公路、鐵路盡量少穿過等高線,盡量沿等高線修筑,呈“之”字形或“S”形,這種布局方式只能適用于一般性公路和低速鐵路,當前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為了提高速度和保證安全盡量拉直線路。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中引水線路選擇要重點考慮水能夠自流,即取水口海拔應高于受水口。某地(下左圖)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易發山洪。為適應當地地理環境,該地形成了西北—東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下右圖),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該地易發山洪,主要是因為( )A.水流匯集快 B.年降水量豐富 C.河道較彎曲 D.地質條件復雜5.從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測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處 B.b處 C.c處 D.d處6.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地( )①降低暴雨的頻率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鹽堿化④減輕山洪帶來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題突破 地形特征地形對氣候要素的影響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日本農業發達,但該國糧食價格缺乏競爭力,隨著國內農產品市場逐步放開,糧食自給率從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略圖。材料二:圖中甲地某農業企業開發出一種新型溫室大棚.通過調節地下管道中的水溫,控制大棚內溫度,種植原產于熱帶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題型01 相對高度計算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山峰與甲村的相對高差可能為( )A.150m B.180m C.210m D.240m題型02 陡崖高度的計算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陡崖相對高度H為( )A.60m題型03 河流流向判讀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M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從東北流向西南 B.從西南流向東北C.從西北流向東南 D.從東南流向西北題型04 閉合等高線判讀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圖中等高距為200米。據此完成4、5題。4.圖中箭頭正確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5.圖中a和b的數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C.500 250 D.500 350題型05 等高線地形圖選點應用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學小組對安徽省金寨縣某區域進行考察。下圖是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下列地點露營安全性最高的是( )A.甲 B.丙 C.丁 D.戊題型06 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學小組對安徽省金寨縣某區域進行考察。下圖是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過境省道選線的主要理由是( )A.海拔低,沿河谷伸展 B.起伏小,盡量為直線C.不跨河,減少工程投入 D.避開斷崖,減少地震題型07 描述地形特征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多年來,北京市北部山麓地區建了多座水庫。下圖為北京市及周邊區域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1)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2)分析山地對北京市平原地區氣候的有利影響。考點二 地形剖面圖知識點1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1.地形剖面圖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可以反映出沿地形剖面線各點的地勢高低變化和坡度大小狀況。2.應用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繪制第一步:確定剖面線 , 找交點(特殊點)第二步:建坐標縱坐標表示:海拔高度,橫坐標表示:水平距離。第三步:確立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是原圖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圖的5-20倍)第四步:描點第五步:連線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順次連接,注意相鄰兩點間的升降趨勢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通視問題可通過做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和“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有時僅看兩地的高差不能確定視野情況。因為兩地之間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中間圖中,A點不能看到B點。通視問題判讀步驟:第一步:將觀測點和被觀測點相連,如果連線經過山峰、山脊,則不可通視,否則進入第二步;第二步:判斷連線經過處坡的類型,等高線均勻為均勻坡可通視,等高線上密下疏為凹坡可通視,等高線上疏下密為凸坡不可通視。如果比上述情況還復雜,則繪制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密集處畫得陡一些,等高線稀疏處畫得緩一些,再連線判斷是否可通視。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M鄉位于我國西南山區,其集鎮區由上下兩片區組成(圖左)。上片區主要為居住區,居民多從事農業活動;下片區為鄉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從事聯系松散的非農業活動,圖右示意下片區居民主要收入來源。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從下片區內的河流一級階地經過。圖中示意圖10中AC一線的地形剖面,在虛線框內將缺失部分補充完整。答題突破 等值線的判讀圖為2022年4月20日20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兩題。2.據圖推斷,此時 ( )A.甲地大風降溫 B.乙地北風勁吹C.丙地陰雨連綿 D.丁地風大浪高3.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 )A.冷鋒 B.反氣旋C.低壓 D.西北風題型01 地形剖面圖判讀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能正確反映圖中沿a~b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的是( )2.圖中b點與水利樞紐之間的可能高差是( )A.1 500米 B.1 000米 C.500米 D.0米題型02 通視問題云南省大理市旅游資源豐富獨特,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三位一體”,擁有眾多旅游景區。2021年暑假,小明同學來到大理旅游,乘坐洗馬潭索道游覽蒼山。下圖示意大理局部地區旅游景點分布。據此完成3、4題。3.蒼山洗馬潭索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550米 B.1 250米 C.1 650米 D.1 850米4.小明乘坐洗馬潭索道游覽蒼山,當到達中轉站時,小明可能看到( )A.滄桑的大理古城 B.白雪皚皚的山峰C.高聳挺拔的三塔 D.地平線上的夕陽熱點應用01 湖岸線變化圖的判讀東恰錯是青藏高原上的內陸湖,發育于地面沉降形成的盆地中。圖5示意1990年和2018年東恰錯的湖岸線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1990—2018年間,東恰錯湖水( )A.輸入量大于輸出量 B.輸入量小于輸出量C.輸入量等于輸出量 D.兩者關系無法確定2.據圖推測,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坡度最緩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知識點撥:等高線的變式一般包括兩種,一是等深線(其判斷答題與等高線相反),二是湖岸線。湖泊水面相對來說較為平整,因此每一條湖岸線可視為一條近似等高線。反過來,相對于最近(時間)的湖岸線,之前的湖岸線可看作等深線,具體判讀如下:湖岸線的疏密可以反映湖盆的陡緩,湖岸線密集代表湖岸越陡,水越深;湖岸線稀疏代表湖岸越緩,水越淺。02 構造等高線與地形等高線的“碰撞”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相同點的連線稱為構造等高線。下圖為某區城的某巖層構造等高線和地形等高線示意圖,其中B處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圖中地形等高線的等高距是100米,山峰最高點海拔為1030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A處坡面徑流方向是(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東南向西北 D.自北向南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處地下含有煤層,開采時不易發生瓦斯爆炸C.D處地下巖層具有良好的儲油構造 D.圖中河流為地上河5.圖中C處巖層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160米 B.220米 C.270米 D.300米知識點撥: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相同點的連線稱為構造等高線。構造等高線與等高線疊加可以計算巖層的埋藏深度,巖層埋藏深度=地表海拔-巖層海拔反之,也可以利用同一巖層頂部的埋藏深度和地表等高線數據反推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畫出巖層剖面示意圖,利用巖層形態判斷背斜和向斜。與此類似的還有等潛水位線,打井深度(地下水埋藏深度)=地表海拔-潛水位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02講 等高線地形圖目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 4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 4知識點2 特殊等高線地形圖 88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 11知識點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5知識點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8易錯提醒 21答題突破 地形特征 23題型01 相對高度計算 25題型02 陡崖高度的計算 26題型03 河流流向判讀 26題型04 閉合等高線判讀 27題型05 等高線地形圖選點應用 28題型06 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 28題型07 描述地形特征 29考點二 地形剖面圖 30知識點1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30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32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33答題突破 等值線的判讀 35題型01 地形剖面圖判讀 38題型02 通視問題 39熱點應用 4001 湖岸線變化圖的判讀 4002 構造等高線與地形等高線的“碰撞” 41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應用 2023江蘇卷,23題,18分,標注陡崖位置及理由,沖積扇的地貌特征及形成條件,沖積扇區域建設鐵路面臨的不利條件 2022湖南卷,6-8題,9分,該地易發山洪的原因,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地 2022江蘇卷,24(2)題,6分,簡述該局部區域的地勢特征;繪出M河流域與N河流域的分水嶺 2022遼寧卷,15題,3分,通過等高線判讀出丙氣象站夜間氣溫低的原因 2021湖北卷,18(2)題,6分,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建設該溢流壩的有利條件 2021浙江1月卷,28(1)題,3分,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 2020山東卷,7題,3分,圖中“魔鬼營地”的位置 2020浙江7月卷,17題,2分,圖Ⅱ谷地景觀可見于圖Ⅰ中的位置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應用 2023山東卷,18(1)題,3分,補全地形剖面圖 2023湖南卷,19(1)題,4分,補充兩條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變化曲線和圖例 2019江蘇卷,6題,2分命題趨勢: 一般以小區域等值線圖作為命題載體,從真實生活情境切入,側重考查等高線地形圖及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及應用,考查地形對自然現象(如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口分布、聚落、經濟、自然災害等)。考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一、基本概念海拔和相對高度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上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事實上,海平面是不平的,我國取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測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全國高程的起算面,根據該高程起算面建立起來的高程系統,被稱之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等高線: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閉合曲線。等高線——與海平面平行的平面切過地表與地面交線的投影。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距離。等高線地形圖: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0 m等高線常代表海岸線二、大尺度——五大地形類型的判讀盆地: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三、中小尺度——地形部位及特點知識點2 特殊等高線地形圖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經典高考題)下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圖。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4~5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 )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答案】1.D 2.C【解析】1.根據圖中山峰的海拔(580米)及圖中等高距(100米),可推知海拔580米山峰外側的閉合等高線的數值為500;結合河流流經地區是該區域海拔最低的地區且兩側等高線數值是相等的,可推知Q地西側的等高線的數值為400,則Q地的海拔在400米到500米之間,故選D。2.根據瀑布的落差為72米可判斷,瀑布底部的海拔在200米到228米之間,由于圖中橋梁還位于瀑布的下游,因此橋梁附近河岸的海拔低于瀑布底部的海拔;而瀑布底部與山峰的高差在352米到380米之間,因此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肯定大于352米,但小于380米,故選項C正確。知識點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3.(2023·江蘇卷)某地規劃的鐵路穿過一沖積扇。下圖為“某地地形及規劃鐵路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中用給定圖例符號標出陡崖位置 ,并寫出判斷理由 。(2)描述圖中沖積扇的主要地貌特征 ,并從物質來源、動力機制等角度簡析沖積扇的形成條件 。(3)從地貌角度,分析圖中沖積扇區域建設鐵路面臨的不利條件。【答案】(1) 等高線重疊(重合)(2) 呈扇狀;扇頂高,扇緣低(中間高,兩側低);扇面發育溝谷,地形起伏大;沉積物由扇頂到扇緣逐漸變細。上游有豐富的碎屑物質,提供物質來源;河流出山口后,流速變緩,泥沙大量堆積;扇面受流水侵蝕,形成溝谷;存在較寬的地形平臺,利于沉積物堆積。(3)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風險,威脅鐵路安全;地基物質松散,不利于建設。【詳解】(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圖中中間山峰的北側有等高線重合(重疊),說明該處有陡崖分布,根據圖示信息選擇合適的圖例,標在圖中的對應位置,如下圖所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沖積扇呈現扇形地貌;沖積扇地勢呈現由扇頂到扇緣逐漸降低的趨勢;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沖積扇上有多條河谷存在,地勢起伏較大;沉積物顆粒大小由扇頂到扇緣逐漸變細。當河流流經山區,流速較快,搬運能力較強,上游有大量的碎屑物質,河流攜帶大量泥沙,為沖積扇提供物質來源;當河流流出出山口,河流流速降低,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沖積扇地貌;當地河流較多,沖積扇遭受流水侵蝕,形成大量河谷;沖積扇形成較寬的平臺地貌,為河流沉積提供良好的沉積環境。(3)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該沖積扇有多條河谷發育,地勢起伏較大,不利于施工;當地有河流流經,地處山區,有山洪爆發的可能,影響鐵路安全;沖積扇沉積物較松散,影響鐵路的路基安全。知識點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易錯提醒不在等高線上兩點的高差計算:(n-1)d<ΔH<(n+1)d(注:n為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屬于兩邊都不能取的開區間陡崖的相對高度(H相):(n-1)d≤H相<(n+1)d(注:n為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左閉右開。等高線地形圖坡度判讀:同一幅圖中看等高線疏密,等高線密集,坡度陡;不同等高線圖中要注意等高距、比例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則通過坡度=相對高差/實際水平距離進行估算。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中公路、鐵路盡量少穿過等高線,盡量沿等高線修筑,呈“之”字形或“S”形,這種布局方式只能適用于一般性公路和低速鐵路,當前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為了提高速度和保證安全盡量拉直線路。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中引水線路選擇要重點考慮水能夠自流,即取水口海拔應高于受水口。(2022·湖南卷)某地(下左圖)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易發山洪。為適應當地地理環境,該地形成了西北—東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下右圖),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該地易發山洪,主要是因為( )A.水流匯集快 B.年降水量豐富 C.河道較彎曲 D.地質條件復雜5.從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測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處 B.b處 C.c處 D.d處6.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地( )①降低暴雨的頻率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鹽堿化④減輕山洪帶來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4.A 5.A 6.C【解析】4.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山洪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暴雨時地表徑流匯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從而形成山洪,A符合題意;該地位于北方地區太行山麓,降水量并不大,如果降水大但不集中,也不引發山洪,排除B;該地河流為山區河流,河道彎曲不是其突出特征,不是易發山洪的主要原因,排除C;地質條件復雜與易發山洪直接關系不大,排除D。故選A。5.從方便取水的角度來看,聚落應接近河流,圖中d區離河流較遠,不應是該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在a、b、c三個地點中,均接近河流,因此區分應從防洪角度分析,b、c兩地臨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響,a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響較小,因此a地應是該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BC,A符合題意。故選A。6.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可以有效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當地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且減輕山洪帶來的危害,②、④正確;暴雨主要由大氣環流和天氣系統決定,該空間格局不會降低暴雨的頻率,①錯誤;該地起伏大,地下水更新快,地下水位很難接近地表,因此當地土壤鹽堿化并不明顯,因此該空間格局對抑制土壤鹽堿化作用不明顯,③錯誤。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答題突破 地形特征地形對氣候要素的影響5.(2021·浙江1月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日本農業發達,但該國糧食價格缺乏競爭力,隨著國內農產品市場逐步放開,糧食自給率從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略圖。材料二:圖中甲地某農業企業開發出一種新型溫室大棚.通過調節地下管道中的水溫,控制大棚內溫度,種植原產于熱帶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答案】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海岸線曲折【分析】本題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可從地形類型、地勢高低起伏、海岸線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從圖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該區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小;地勢起伏大;海岸線曲折。題型01 相對高度計算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山峰與甲村的相對高差可能為( )A.150m B.180m C.210m D.240m【答案】1.C【解析】1.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規律可知,甲村海拔在40米到70米之間,山峰海拔在250米到280米之間,可計算山峰與甲村的相對高差應大于(但不等于)180米,小于(但不等于)240米,選項中只有210米符合題意,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型02 陡崖高度的計算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陡崖相對高度H為( )A.60m【答案】2.C【解析】2.根據圖中100米和160米等高線可知,圖中等高距為30米。陡崖處三條等高線交匯,根據陡崖計算公式可知陡崖相對高度介于60米(可等于60米)和120米之間;也可根據等高線分布規律知,崖底海拔介于130米到160米(可等于160米),崖頂海拔介于220米(可等于220米)和250米之間,計算得知陡崖相對高度介于60米(可等于60米)和120米之間;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型03 河流流向判讀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丘陵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M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從東北流向西南 B.從西南流向東北C.從西北流向東南 D.從東南流向西北【答案】3.B【解析】3.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規律(圖中100米和160米等高線)和指向標,以及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可知,M處河流由西南流向東北,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型04 閉合等高線判讀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圖中等高距為200米。據此完成4、5題。4.圖中箭頭正確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5.圖中a和b的數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C.500 250 D.500 350【答案】4.A 5.C 【解析】第4題,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處指向低處,且垂直于等高線。第5題,河流位于山谷處,可以判斷出a的數值大于300,圖中等高距為200米,則a的數值為500;根據局部閉合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這一規律,b點的數值小于300。題型05 等高線地形圖選點應用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學小組對安徽省金寨縣某區域進行考察。下圖是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下列地點露營安全性最高的是( )A.甲 B.丙 C.丁 D.戊【答案】6.D【解析】6.甲、丙據河流太近,有山洪的隱患,AB錯誤;丁位于陡崖下,有落石隱患,C錯誤;戊位于山坡,地勢略高,不會受山洪的影響,安全性高,D正確。故選D。題型06 等高線地形圖選線應用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學小組對安徽省金寨縣某區域進行考察。下圖是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過境省道選線的主要理由是( )A.海拔低,沿河谷伸展 B.起伏小,盡量為直線C.不跨河,減少工程投入 D.避開斷崖,減少地震【答案】 7.B【解析】7.圖中過境省道穿過土丘,沒有沿河谷伸展,A錯誤;線路平直,沒有沿等高線修建,是因為經過的地區起伏較小,B正確;有跨越河流,C錯誤;避開斷崖并不是為了減少地震,D錯誤。故選B。題型07 描述地形特征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多年來,北京市北部山麓地區建了多座水庫。下圖為北京市及周邊區域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1)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2)分析山地對北京市平原地區氣候的有利影響。【解析】第(1)題,據圖可知,北京市的西部、北部多山峰,且等高線分布較密集,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部、南部等高線稀疏,以平原為主;再根據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斷出,西北地勢高,東南地勢較低,整體起伏較大。第(2)題,根據上題可知,北京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冬季可以阻擋冬季風,使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同時處于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形成地形雨,提供寶貴的水資源,冬春季,處于華北地區容易受來自西北的沙塵天氣的危害,而西北部的山地起到削弱的作用。第(3)題,觀察地形圖發現,河流出山口處等高線較稀疏,有低洼的盆地和谷地,儲水面積較大。由上題可知,山區的東南側處于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河水流量較大,并且山區處于河流上游,水質較好。【答案】(1)西部、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部、南部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起伏較大。(2)阻擋(削弱)西北風(冬季風)的影響(或冬季風背風坡,產生焚風效應),使冬季氣溫偏高;削弱冬春季沙塵(暴)的危害;夏季風迎風坡,帶來降水,提供水資源。考點二 地形剖面圖知識點1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1.地形剖面圖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可以反映出沿地形剖面線各點的地勢高低變化和坡度大小狀況。2.應用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繪制第一步:確定剖面線 , 找交點(特殊點)第二步:建坐標縱坐標表示:海拔高度,橫坐標表示:水平距離。第三步:確立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是原圖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圖的5-20倍)第四步:描點第五步:連線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順次連接,注意相鄰兩點間的升降趨勢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知識點2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通視問題可通過做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和“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有時僅看兩地的高差不能確定視野情況。因為兩地之間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中間圖中,A點不能看到B點。通視問題判讀步驟:第一步:將觀測點和被觀測點相連,如果連線經過山峰、山脊,則不可通視,否則進入第二步;第二步:判斷連線經過處坡的類型,等高線均勻為均勻坡可通視,等高線上密下疏為凹坡可通視,等高線上疏下密為凸坡不可通視。如果比上述情況還復雜,則繪制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密集處畫得陡一些,等高線稀疏處畫得緩一些,再連線判斷是否可通視。1.(2023·山東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M鄉位于我國西南山區,其集鎮區由上下兩片區組成(圖左)。上片區主要為居住區,居民多從事農業活動;下片區為鄉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從事聯系松散的非農業活動,圖右示意下片區居民主要收入來源。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從下片區內的河流一級階地經過。圖中示意圖10中AC一線的地形剖面,在虛線框內將缺失部分補充完整。【分析】作圖時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河流所在地海拔比河岸要低。②茶馬古道從下片區內的河流一級階地經過,階地上地形較為平坦,因此茶馬古道所在地應為一平坦地形。【答案】 答題突破 等值線的判讀(2022·海南卷)下圖為2022年4月20日20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兩題。2.據圖推斷,此時 ( )A.甲地大風降溫 B.乙地北風勁吹C.丙地陰雨連綿 D.丁地風大浪高3.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浮塵升空的動力來源是( )A.冷鋒 B.反氣旋C.低壓 D.西北風【答案】2.A 3.C【解析】2.3.北京位于低壓中心附近,氣流上升,地面能見度較高,高空出現浮塵。C正確。題型01 地形剖面圖判讀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能正確反映圖中沿a~b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的是( )2.圖中b點與水利樞紐之間的可能高差是( )A.1 500米 B.1 000米 C.500米 D.0米【答案】1.B 2.C 【解析】1.由“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可知a海拔高度介于500米至1 000米之間,b海拔高度介于1 000米至1 500米之間。據圖可知,ab線的等高線極小值大于500,故B正確。2.據圖可知:圖中b點海拔為1 000~1 500米;水利樞紐海拔為500~1 000米,兩者之間的高差最可能是0~1 000米之間,結合選項可知,兩點之間的高差最可能是500米。題型02 通視問題云南省大理市旅游資源豐富獨特,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三位一體”,擁有眾多旅游景區。2021年暑假,小明同學來到大理旅游,乘坐洗馬潭索道游覽蒼山。下圖示意大理局部地區旅游景點分布。據此完成3、4題。3.蒼山洗馬潭索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550米 B.1 250米 C.1 650米 D.1 850米4.小明乘坐洗馬潭索道游覽蒼山,當到達中轉站時,小明可能看到( )A.滄桑的大理古城 B.白雪皚皚的山峰C.高聳挺拔的三塔 D.地平線上的夕陽【答案】3.C 4.A 【解析】3.由等高線數值可判斷等高距為200米,洗馬潭索道起點海拔在2 200-2 400米之間、終點在3 800-4 000米之間,則相對高度在1 400-1 800米之間。中轉站海拔高于大理古城,且兩地之間沒有地形障礙阻擋視線,在中轉站能看到古城;圖中最高峰在4 200米以下,夏季很少有積雪;中轉站位于谷地中,與三塔景區之間有山坡阻擋視線,不能看到高聳的三塔;中轉站位于山地東坡,夕陽位于偏西方向而不能看到。熱點應用01 湖岸線變化圖的判讀東恰錯是青藏高原上的內陸湖,發育于地面沉降形成的盆地中。圖5示意1990年和2018年東恰錯的湖岸線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1990—2018年間,東恰錯湖水( )A.輸入量大于輸出量 B.輸入量小于輸出量C.輸入量等于輸出量 D.兩者關系無法確定2.據圖推測,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坡度最緩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A 2.C【解析】1.與1990年相比,2018年的湖岸線向外側擴展,說明湖泊面積增大,湖水水位升高,水量增多,可推測在此期間,東恰錯湖水輸入量大于輸出量,A正確,排除BCD。故選A。2.1990年與2018年的湖岸線高度變化相等,二者在丙處的水平距離相差最大,說明丙處附近坡度最緩,C正確。四地坡度由緩到陡依次為丙、丁、甲、乙,ABD不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撥:等高線的變式一般包括兩種,一是等深線(其判斷答題與等高線相反),二是湖岸線。湖泊水面相對來說較為平整,因此每一條湖岸線可視為一條近似等高線。反過來,相對于最近(時間)的湖岸線,之前的湖岸線可看作等深線,具體判讀如下:湖岸線的疏密可以反映湖盆的陡緩,湖岸線密集代表湖岸越陡,水越深;湖岸線稀疏代表湖岸越緩,水越淺。02 構造等高線與地形等高線的“碰撞”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相同點的連線稱為構造等高線。下圖為某區城的某巖層構造等高線和地形等高線示意圖,其中B處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圖中地形等高線的等高距是100米,山峰最高點海拔為1030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A處坡面徑流方向是(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東南向西北 D.自北向南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處地下含有煤層,開采時不易發生瓦斯爆炸C.D處地下巖層具有良好的儲油構造 D.圖中河流為地上河5.圖中C處巖層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160米 B.220米 C.270米 D.300米【答案】3.C 4.C 5.B【解析】3.讀圖,坡面徑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低處,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分布、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和指向標,A處坡面徑流方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流,C正確,ABD錯誤。故選C。4.讀圖可知,河流位于山谷處,由高處往低處流,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結合指向標,可知圖中河流自南向北流,A錯誤;根據構造等高線可知,D處巖層“凸低為高”處,即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構造,若地下含有煤層,煤層上方易形成氣體聚集區,開采時易發生瓦斯爆炸,B錯誤;D處是背斜構造,巖層向上拱起,頂部是良好的儲油構造,C正確;根據河流等高線分布可知,河谷兩側高、中間低,且圖示區域為山區,起伏較大,因此圖中河流為地上河的可能性不大,D錯誤。故選C。5.根據材料信息,B處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圖中地形等高線的等高距是100米,山峰最高點海拔為1030米,可知,C點的最高海拔不高于470米,最低大約為400米;C點的巖層海拔為220~240米,因此C處該巖層的最大埋藏深度介于180~250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知識點撥: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相同點的連線稱為構造等高線。構造等高線與等高線疊加可以計算巖層的埋藏深度,巖層埋藏深度=地表海拔-巖層海拔反之,也可以利用同一巖層頂部的埋藏深度和地表等高線數據反推同一巖層頂部海拔,畫出巖層剖面示意圖,利用巖層形態判斷背斜和向斜。與此類似的還有等潛水位線,打井深度(地下水埋藏深度)=地表海拔-潛水位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2講 等高線地形圖(講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docx 第02講 等高線地形圖(講義)(教師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