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1節 質 量第6章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認識質量知1-講11. 定義 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作質量, 通常用字母m 表示。物體與物質的區別:物體是指具有一定形狀、占據一定空間、有體積和質量的實物,比如課桌、課本;物質是指組成物體的材料,如筷子是由竹子這種物質組成的。知1-講2. 單位(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2)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噸( t )、克( g )、毫克( mg )等。(3)質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圖1 所示)知1-講3. 質量 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物態及所處的空間位置無關。◆每個人的心中總要有一些東西,就像“質量”不隨形狀、物態和位置的變化而變化那樣,也與貧富、貴賤、得失無關——它的名字叫 “底線”。特別提醒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知1-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 質量一只羊 50 kg一枚雞蛋 50 g一枚郵票 50 mg一名普通中學生 50 kg知1-練例 1[中考·桂林]下列事例中,物體的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 由熱變冷的鋁鍋 B. 燒杯中正在沸騰的水C. 鐵球被壓成鐵餅 D. 從地球帶到太空的食品知1-練解析:鋁鍋的溫度發生了改變,鐵球的形狀發生了改變,食品的位置發生了改變,但組成物體的物質的量都沒有發生變化,故它們的質量不變。燒杯中水沸騰時,有大量的水變成水蒸氣進入空氣中,燒杯中水的質量減小。答案:B解題秘方:根據組成物體的物質的量是否發生改變得出結論。知1-練誤區警示不要誤認為物體的形狀、物態、位置或溫度改變了,物體的質量就會改變。題中水沸騰了,燒杯中水的質量會因汽化而減小。知2-講知識點測量質量21. 測量質量的工具 托盤天平。2. 托盤天平的構造 如圖2 所示。知2-講3.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1)觀:稱量前,要觀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3)調:先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此時橫梁平衡。 知2-講(4)稱:將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或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至橫梁恢復平衡。(5)讀: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6)收:測量完畢,先將被測物體取下,然后用鑷子把砝碼放回砝碼盒內,再把游碼撥回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知2-講深度理解1.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的方法:當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處,或指針在分度盤中線左右兩側擺幅相等時,都表明天平橫梁已經平衡。2.調節平衡螺母與移動游碼的區別:①平衡螺母在測量之前調節,若天平的指針向右偏,可以將兩端( 或某一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若天平的指針向左偏,可以將兩端(或某一端) 的平衡螺母向右調,即右偏左調,左偏右調——將平衡螺母向翹起端調。②在測量過程中,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③游碼在測量中調節,調節游碼相當于向右盤中加小砝碼。知2-講4.使用托盤天平的注意事項(1)用天平稱量的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秤量,往盤里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輕拿輕放。深度理解天平的最大秤量是天平能夠測量的最大質量。天平的最小秤量是保證天平正確稱量的最小質量。知2-講(2)天平調節平衡后,不要調換托盤的位置,不要移動天平的位置。(3)天平應保持干燥、清潔,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盤里,不要把砝碼弄濕弄臟,以免銹蝕。(4)添加砝碼的原則:由大到小。(5)放入最小砝碼后天平橫梁仍不平衡時,應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知2-講5. 用托盤天平測量一組固體物塊的質量(1)分別估測相同體積的銅塊、鐵塊和鋁塊的質量,選擇合適量程的天平。(2)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觀察天平底座上的銘牌以及游碼標尺上的分度值,并作記錄。(3)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右端(有的天平是左、右兩端)的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線處(或左右偏離中央刻線的角度相等)時,表明此時橫梁平衡。知2-講(4)將銅塊輕輕地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輕輕地加減砝碼,再移動游碼,直到天平的橫梁平衡。(5)根據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之和記錄銅塊的質量m1,將砝碼放回盒中,游碼歸零,拿下銅塊。(6)分別將鐵塊和鋁塊放入左盤,稱出它們的質量m2、m3。知2-講6. 用托盤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1)調節天平平衡。(2)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3)將液體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則液體的質量m=m2-m1。知2-講[中考·廣東]在調節天平平衡時,將游碼歸零后,指針如圖3 甲所示,此時應向______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天平平衡時,放在天平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3乙所示,所測物體的質量為______ g。例 2左38 .6知2-講解析:圖甲中指針右偏,應向左調節平衡螺母;圖乙中所測物體的質量為m=20g+10g+5g+3.6g=38 .6 g 。知2-講易錯提醒由于游碼“歸零”時對準零刻度線的是其左側,故讀取游碼所對應的示數時,應沿游碼左側讀數。質 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定義與特點質量單位測量千克(kg)天平正確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項(共11張PPT)第4節 跨學科實踐:密度應用交流會第6章 質量與密度知1-講任務一 測量浮石的密度【思考】生活中,浮石是種植花卉良好的植料,那浮石的密度是否跟泥土的密度一樣呢?【實驗原理】ρ =知1-講深度思考1:浮石的質量超過了天平的最大秤量,體積太大不能放在量筒中測量,應該如何操作?深度思考2:浮石吸水,應該如何操作?思考1 答案因所取樣品的密度和該物體的密度相同,所以,可從浮石上取下一小塊作為樣品。思考2答案可以讓小浮石吸飽水或是在其表面刷上一層薄薄的油漆。知1-講【實驗過程】①先取一小塊浮石作樣本,用天平測出該小浮石的質量;②將小浮石放入水中,使之吸足水;③用裝水的量筒測出小浮石的體積。知1-講【數據記錄】【分析論證】因為所選樣品與所測物體的材料完全相同,所以樣品的密度就是所測物體的密度。小浮石的質量m/g 小浮石的體積V/cm3 小浮石的密度ρ/(g·cm-3)知2-講任務二 估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質量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有多重呢?下面,我們來想辦法:如果利用樣品法測出一小塊樣品的密度,則碑心石的密度便可知道了,然后我們通過查閱資料,碑心石的石材是花崗石,取自青島浮山。我們找到一塊花崗石材料作樣本。根據碑心石的長、寬、厚,計算出碑心石的體積,根據m=ρV 求出碑心石的質量,在這種思路下,我們得到下列一組數據:知2-講樣品質量m1/g 樣品體積 V1/cm3 樣品密度 ρ/(g·cm-3) 碑心石長a/m 碑心石寬b/m 碑心石寬c/m 碑心石體 積V2/m3 碑心石質量m2/kg【分析論證】因為樣品的密度就是所測物體的密度所以知道所測物體的體積,根據m=ρV 就可計算出所測物體的質量了。知3-講任務三 鉛球是鉛做的嗎我們上體育課時用到的鉛球,它是用鉛制成的嗎?讓我們測量出鉛球的密度后,再與鉛的密度進行比較,便可知曉。知3-講過程 (1)用臺秤測量出鉛球的質量 (2)用“排水法”測出鉛球的體積。如圖1 所示, (3)利用ρ=求出鉛球的密度,并查表得到鉛和鐵的密度值數據 m 球 = 3.995 kg V球=510 cm3 ρ球≈ 7.83×103 kg/m3ρ鉛=11.3×103 kg/m3ρ鐵=7.9×103 kg/m3結 論 因為ρ球<ρ鉛,ρ球接近于ρ鐵,所以鉛球的主要成分不是鉛,而是鐵知3-講拓展延伸◆依據公式ρ =可知,要鑒別物質,只要測出物體的質量m 和體積V,再算出構成物體的材料的密度ρ,最后對照密度表即可。假設甲材料的密度為ρ0,若ρ=ρ0,則說明該物體是由甲材料制成的;若ρ≠ρ0,則說明該物體不是由甲材料制成的。跨學科實踐:密度應用交流會密度應用物質鑒別大物體密度的測量吸水物質密度的測量(共26張PPT)第2節 物質的密度第6章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認識密度知1-講11.實驗探究 1 cm3 物體質量的含義。(1)提出問題 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嗎?(2)猜想與假設 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或成反比 )。知1-講(3)設計實驗 用3個質量和體積都不相同的長方體鋁塊進行實驗,探究鋁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深度理解◆實驗中選用多個鋁塊進行實驗,可以使得到的結論更具普遍性,更有說服力。知1-講(4)進行實驗 用天平測出每個鋁塊的質量,用刻度尺測出每個鋁塊的棱長,算出體積,記錄在表格中。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鋁塊1 27 10 2.7鋁塊2 54 20 2.7鋁塊3 81 30 2.7◆實驗中選用的鋁塊質量(或體積) 是整數倍關系,可使其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正比關系更加明顯,更加直觀。知1-講(5)分析與論證 以體積V 為橫坐標,以質量m 為縱坐標,根據實驗數據得到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如圖1 所示。圖像解讀1.圖像的原點表示:物體的體積為0 時,質量為0。2.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3.同種物質的m-V圖像與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相似。知1-講(6)實驗結論 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相同。(7)若換用鐵塊或銅塊做實驗,也可以發現,鐵塊或銅塊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由此可見: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相同,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一般不同。知1-講2.密度(1)定義 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其體積之比。(2)定義式 密度—ρ =。—質量—體積知1-講(3)密度的單位①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符號為kg/m3。② 常用的密度單位還有克每立方厘米,符號為g/cm3。③ 1 g/cm3=1×103 kg/m3。知1-講(4)對密度的理解①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一般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種物質密度一般不同。②密度跟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深度理解1.密度跟速度一樣,采用比值定義法 。2.1 g/cm3>1 kg/m3,類似于1 m/s>1 km/h。3.單位換算過程:1 g/ cm3==1×103 kg/m3。知1-講▲ ▲ ▲ ▲ ▲知1-練例 1取兩個松木塊和一個鐵塊,用天平和量筒分別測出它們的質量和體積,所得數據如下表,按要求將數據填入表格,并回答下列問題:特別提示松木塊1和松木塊2是同種物質的代表,松木塊和鐵塊是不同種物質的代表。知1-練組別 物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1 松木塊1 2.5 5 _________2 松木塊2 5 10 _________3 鐵塊 39 5 _________0.50.57 .8知1-練(1)由第1 組和第2 組數據可知,不同質量的松木塊,它們的體積______,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 。(2)由第1組和第3組數據可知,體積相同的松木塊和鐵塊,它們的質量______ ,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 。不相等相等不相等不相等知1-練(3)第______組和第______組的數據,反映了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無關。(4)由1、2、3 組數據可知,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______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______一般不同的特性。12質量質量知1-練解析:松木塊1 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0.5 g/cm3,松木塊2 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0.5 g/cm3,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7.8 g/cm3。知1-練由第1 組和第2 組數據可知,不同質量的松木塊,它們的體積不相等,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等;由此可見,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由第1 組和第3 組數據可知,體積相同的松木塊和鐵塊,它們的質量不相等,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相等。綜上所述可得: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知1-練方法點撥由實驗數據,分析單位不同的兩物理量間可能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分析的方法:或比較每一次實驗兩物理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或看兩物理量每一次實驗數據的乘積是否一定。知1-練方法點評概括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實驗結論時,首先要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找出不變的量作為結論成立的條件; 其次要對各次實驗中變化量的數據進行對比,明確被研究量隨變化量怎樣變化;最后歸納得出結論。 知1-練[中考·連云港]一桶水用去一半,桶內剩余水的質量______,剩余水的密度______ 。(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例 2減小不變知1-練解析: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作質量,一桶水用去一半,桶內剩余水的質量減小;密度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及氣壓有關,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所以剩余水的密度不變。解題秘方:根據密度的影響因素判斷。易錯提醒由公式ρ =可知,密度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但密度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不能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知2-講知識點密度的應用21.密度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1)可以根據密度的大小鑒別物質,通過測定密度,發現新材料,估測礦山、油田的儲量等。說明:由于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故只通過密度鑒別物質不一定完全可靠。要準確鑒別物質,常常要結合物質的其他性質進行判斷。知2-講(2)由公式ρ = 可得到m=ρV , 對于難以直接測量質量的形狀規則的大型物體,只要測出其體積,查出其密度,就能計算出它的質量。(3)根據公式ρ =也可得到V =,對于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只要測出其質量,查出其密度,就可以計算出它的體積。知2-講2.運用公式進行計算的方法(1)確定題中的已知條件(各已知物理量要統一單位);(2)分析未知量所對應的條件;(3)選擇適當的公式,進行計算,得出結果。注意應用公式計算時要做到四有:有必要的文字說明,有公式,有運算過程,有單位。特別提醒質量單位用kg,體積單位用m3,則密度單位為kg/m3;質量單位用g,體積單位用cm3,則密度單位為g/cm3。以上兩個密度單位,有時也可以寫成kg·m-3和g·cm-3。知2-講例 3一個瓶子最多能裝0.5 kg 的水,它最多能裝_____kg的水銀,最多能裝________m3 的酒精。(ρ水銀=13.6×103kg/m3,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6.85×1 0-4方法技巧“最多能裝”即裝滿瓶子。抓住這個關鍵詞,同一個瓶子裝滿,則間接反映出各種液體的體積相等。知2-講解析:“最多能裝”即裝滿瓶子,由最多裝水量可求得瓶子的容積為V===5×10-4 m3,則最多能裝水銀的質量為m 水銀=ρ水銀V=13.6×103 kg/m3×5×10-4 m3=6.8 kg。裝滿酒精的體積等于瓶子的容積。解題秘方:根據密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計算,并抓住體積相等這一條件。物質的密度單位密度物理意義概念應用ρ==m=ρV(共36張PPT)第3節 測量密度第6章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量筒知1-講11. 量筒的作用 測量體積。2. 量筒上的標度(1)單位:量筒上標度單位一般是毫升(mL)。1L= 1000 mL ,1 mL= 1cm3=10-6 m3,1L= 1dm3=10-3m3。知1-講(2)分度值:量筒上的相鄰兩條刻度線之間的體積。(3)最大測量值:量筒最上面的刻度值。深度理解1.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精確,但分度值并非越小越好。2.如圖2甲所示,讀得的結果偏大;如圖乙所示,讀得的結果偏小。3.形狀規則的固體體積的測量:利用刻度尺測出固體的棱長或直徑等數據,再利用公式算出固體的體積。知1-講3. 量筒的使用方法(1)選:認清量筒的單位、量程和分度值,根據被測物體的體積和測量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量筒。(2)放:將量筒放在水平臺面上。(3)讀: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凹形液面(量筒內液面大多是凹面)的底部相平,或與量筒內凸形液面(如量筒內裝入水銀時液面是凸面)的頂部相平,如圖1 所示。(4)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知1-講4. 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如圖3)4.溢水法:用來測量無法直接放入量筒中物體的體積。▲▲▲知1-講5. 漂浮的固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如圖4)5.沉墜法:用來測漂浮物的體積,注意V1 不是量筒中水的體積,而是量筒中水和助沉物的總體積。▲▲▲知1-練例 1如圖5 所示的量筒,其量程是_______mL,分度值是 _______ mL。三名同學在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_______同學讀數正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_______ mL。0 ~ 1001乙60知1-練解析:由圖可知,該量筒的量程是0~100mL;60 mL到70mL 之間共10 個小格,每一個小格為1mL,即分度值為1mL;量筒讀數時,視線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圖所示,甲俯視,讀出的數據與實際相比偏大;丙仰視,讀出的數據與實際相比偏小;乙的讀數方法是正確的。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液面在60 mL 處,液體的體積為60 mL 。解題秘方:量筒是初中物理的基本測量工具,使用時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還要注意正確的讀數方法。知1-練教你一招:量筒讀數時,視線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頂部)相平,既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知1-練延伸拓展量筒與量杯的比較:1. 相同之處:① 單位相同;② 作用相同;③ 用法相同。2. 不同之處:①形狀不同,如圖6所示,量筒粗細均勻,而量杯上粗下細;②刻度疏密不同,量筒刻度均勻,而量杯刻度下稀上密。知2-講知識點測量固體的密度2測量礦石的密度目的 測量礦石的密度實驗 設計 用托盤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用排水法測出礦石的體積,用公式ρ =計算出礦石的密度器材 托盤天平、量筒、燒杯、水、小石塊、細線知2-講實驗 步驟 ①用托盤天平測量出小石塊的質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體積為V1③用細線拴住小石塊,將其輕輕放入量筒并浸沒在水中,記下體積為V2密度表達式 ρ =知2-講深度理解◆適量的含義:①小石塊浸入液體中時,要能浸沒在液體中,且液面不能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②液體倒入量筒中時,液面必須高于量筒的最小刻度。◆像平均速度的測量一樣,固體密度的測量也是一種典型的間接測量。▲ ▲ ▲ ▲知2-講注意 在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密度時,應先測質量后測體積,否則會因固體沾水導致測得的質量偏大知2-講方法點評用排水法測量固體體積使用了等量替代的思想,即用體積相等的水替代固體,從而測出該固體的體積。▲ ▲ ▲知2-講教你一招分析測量密度的誤差的方法與分析測量平均速度的誤差的方法相似:由公式ρ =可知,若測得的質量偏大( 或偏小),測得的體積偏小( 或偏大),則測得的密度會偏大( 或偏小)。知2-練[中考·山西]小偉在地質公園進行研學活動時,撿到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小礦石。他想知道小礦石的密度,設計如下實驗方案:例 2解題秘方:利用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判斷出現的錯誤和讀數,小礦石的密度用ρ =計算。知2-練(1)實驗時,應將天平放在_______臺上。圖7 甲是小偉在調節天平時的情景,請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調節天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小偉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是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水平沒有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知2-練(2)糾正上述錯誤后,小偉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7 乙所示時,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則小礦石的質量為________g。解析:如圖7 乙所示,標尺的分度值是0 .2 g,則小礦石的質量m=50g+ 2g= 52g 。52知2-練(3)在量筒內先倒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如圖7 丙所示,則小礦石的體積是_______cm3,小礦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202.6×103知2-練解析:如圖7 丙所示,量筒中水的體積V1=20mL,小礦石和水的總體積V2=40mL,小礦石的體積V=V2-V1=40 mL-20 mL=20 mL=20 cm3,由ρ =可得,小礦石的密度ρ石===2 .6 g/ cm3=2.6×103 kg/ m3。知2-練(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在量筒壁上濺了幾滴水,所測得小礦石密度會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解析: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筒壁上濺了幾滴水,則所測水和小礦石的總體積偏小,求出小礦石的體積偏小,小礦石的質量測量是準確的,所以所測得的小礦石密度會偏大。偏大知3-講知識點測量液體的密度3測量鹽水的密度原理 ρ =器材 托盤天平、燒杯、量筒、鹽水知3-講實驗 步驟 ①用托盤天平測量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②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③用托盤天平測量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2密度表達式 ρ =知3-講知識鏈接◆實驗中是通過測出“倒入量筒中鹽水”的質量和體積來測量鹽水密度的。用這種方法測量鹽水密度“不需要測量空燒杯的質量”,而且避免了液體沾在燒杯壁上帶來的測量誤差。◆液體密度的測量也是一種典型的間接測量法。▲ ▲ ▲ ▲ ▲知3-練某實驗小組測某種液體的密度,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請你閱讀后回答問題。方案一: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向燒杯內倒入適量液體,再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③把燒杯內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V1;④根據測得的數據算出液體密度。例 3知3-練方案二:①在燒杯內倒入適量的液體,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3=50 g;②將燒杯內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2;③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4;④根據測得的數據算出液體密度。知3-練(1)實驗原理:_______。ρ=知3-練(2)按方案_______進行測量,實驗結果要更精確些;如果選擇另一種方案,測得的密度值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二偏大知3-練解析:方案二能準確測量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和質量,密度測量值更準確。方案一中把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因為燒杯壁上會有殘留的液體,會導致體積測量值偏小,因為質量測量值準確,根據ρ =可知,密度測量值偏大。知3-練(3)如圖8 為方案二的實驗數據,請設計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并將方案二中的所有實驗數據和處理后的數據填入表格。知3-練解析:方案二中: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3=50g ,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2=20mL=20cm3,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4=20g+10g+3.4 g=33.4 g 。則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3-m4=50g-33.4 g=16.6 g,液體的密度ρ ===0.83 g/ cm3=0.83×103 kg/m3。知3-練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g 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g 量筒中液體的體積/cm3 液體的密度/(g/cm3)50 33.4 20 0.83知3-練警示誤區測量液體的密度,易出現以下兩種不妥或錯誤的操作過程:方案一:①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待測液體,測出總質量m2;③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液體的體積V。本方案的不妥之處是在將燒杯內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時,不可能全部倒干凈,導致液體體積的測量值偏小,則密度的測量結果偏大。知3-練方案二:① 用天平測出空量筒的質量m1;②在量筒中裝入適量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2;③讀出量筒內待測液體的體積V。方案二的錯誤之處是將量筒直接放在天平上測量,量筒重心太高,若將其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量筒極易傾倒。走進實驗室原理測量物質的密度器材實驗過程量筒的使用一般方法特殊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質 量(課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6.2物質的密度(課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6.3測量密度(課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6.4跨學科實踐:密度應用交流會(課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