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教學設計 課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授課人: 授課班級:一、課標分析(一)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二)課標解讀對比兩版課標要求可以發現,相比于實驗版課標,新版課標更強調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要求學生學會讀圖析圖、對比歸納總結;從“說出”到“說明”的轉變,意味著學生不僅要 做到“了解”的程度,更要達到“理解”的高度。“運用示意圖”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行為動詞“說明”既是學生要發生的學習行為,也表明學生能力要達到的層次水平;“地球 的圈層結構”既是要說明的對象,也是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與核心概念。二、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基本的地球科學知識,屬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疇,旨在讓學生認識地 球的圈層結構,這是學生學習和將來步入社會必備的地理基礎知識。與本節課教學內容對應 的教材內容是必修《地理1》“地球的圈層結構”中的“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科書采取了 “正文+閱讀+探究+活動”的方式展示本部分內容,均以文本和示意圖相結合的形式說明。 其中,正文文本按照“總—分”的順序介紹了地球內部總體分層情況和各圈層主要特征,圖 像用嵌套式立體結構圖,從不同空間視角和空間尺度直觀地展現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閱 讀”和“探究”部分介紹的是地震波的特點及根據地震波傳播特點界定莫霍、古登堡兩個界 面的方法,從而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的劃分提供依據。活動部分設計了“地心穿越 之旅”的活動,并通過問題設置引發思考。上節課介紹了地球的宇宙環境,而本節課要“走 進”地球,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是對上節課的深化。同時也為后面探究地球的外部圈 層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三、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學生,由于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中生活,可能還不太適應高中的 學習,容易產生失落感。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意識也比較薄弱,因此,教 師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類比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化抽象為具 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利用示意圖和比較法,培養學生讀圖繪圖、 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給學生動手操作、研究討論的機會,促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 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四、教學目標1、閱讀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說出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位置、主要成分和相互關 系,能夠說出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區域認知)2.閱讀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圖,區分地球內部的三個圈層。說明內部 圈層的位置關系以及巖石圈、軟流層位置。(綜合思維)五 、教學重難點(一)重點:運用資料,說明地震波的分類及傳播特征,橫縱波的異同。(二)難點:運用資料,地殼與巖石圈的區分,軟流層的位置。六、課型與課時分配(一)課型:新授課(二)課時分配:1課時七、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一)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二)教學媒體:多媒體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我們俯視地球,發現了自然界 中的許多事物,請結合所看到的畫面思考: 【問題一】將看到的各種自然事物,按照大氣 圈、水圈、生物圈進行分類。 【問題二】各種圈層間是否存在聯系 【情境代入】觀察 圖片,思考問題。 引出本節 課的課程 內容環節一: 從外面看 地球 【活動一】展示圖片 【閱讀地圖,做出 總結】大氣圈、生 物圈和水圈的解 釋。 提高學生 閱 讀 地 圖,獲取 關鍵信息 的能力環節二: 地心旅行 的準備 【活動二】在旅行前,我們需要了解地球內部 構造的一些基本情況,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探測 地球內部的情況 【思考問題】 科拉超深鉆孔是蘇 聯于1970年在卡 拉半島地區所進行 的一項科學鉆探工 作,其中最深的一 個鉆孔1.2262km, 至今保持世界最深 鉆井記錄。奇思妙 想。 培 養 看 圖、讀圖 的能力, 綜 合 思 維。【活動三】如果有三個地球儀,能不能在不打 破、不移動地球儀的前提下,判斷出其中哪個 裝滿了水,哪個裝滿了沙子,哪個是空的 【思考問題】如何 判斷地球儀中的物 質 培養綜合 思維的核 心素養。【活動四】認識地震波的概念和類型。 【總結】認識地震 波的概念和分類。傳播速度 傳播介質 液、氣【活動五】當地震發生時,同一地區的陸地和 水面船上的人,震感有何差異 【思考問題】陸地 上的人先感受到上 下顛簸,后感受到 左右搖晃 ;水面船上的人只 能感受到縱波,上 下顛簸環節三: 探索地心 結構 【活動六】結合地震波速度變化示意圖,找到 地球內部地震波波速變化較大的位置,并將其 表示在空白的圖中。 【動手繪制】 引導學生 閱 讀 地 圖,分析 問題地能 力。通過 類比,吸 引學生的 注意力加 深印象。(速度/km·s'1.00020004.006.000)【活動七】地殼的厚度是否均勻 【思考問題】不均 勻,一般來說陸殼 厚,洋殼薄。(高原上地平原)【活動八】我們感受到的地面是堅硬的巖石, 為什么還會出現地球板塊的運動 【思考問題】軟流 層,地幔柱。小結 【小結】教師指導學生在知識、方法和情感上 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并請學生畫出地球 圈層結構圖(內部和外部)。 【 總 結 】 鞏固所學 知識九、參考資料[1]高中地理新課標[2]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十、設計(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本節課一“探究式學習”為核心,圍繞“地球的圈層結構”主題展開,通過 問題引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然而。也存在不足,如部分 教學環節設計不夠緊湊,導致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