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5.3社會歷史的主體1.把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培養科學精神。 2.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理念,形成政治認同。 3.通過學習,提高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樹立公共參與意識。 1.一個主體:社會歷史的主體。2.三個表現:人民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3.一個觀點:群眾觀點。4.一條路線:群眾路線。5.一個中心:以人民為中心。——梁啟超——毛澤東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1、人民群眾的含義: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注意:①人民群眾是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②在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的范圍):(4種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 + 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 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 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除了敵對勢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注意:勞動群眾 人民群眾判斷圖中的相關人物是否屬于人民群眾的范疇?(除了敵對勢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 觀點一:梁啟超:“歷史者,英雄之舞臺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大人物“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觀點二:習近平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思考:上述觀點分歧在哪里?究竟誰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注意:英雄創造歷史,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的發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2、人民群眾的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①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②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1、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其內涵是固定不變的。2、英雄杰出人物不屬于人民群眾的范疇。3、一切對社會歷史起作用的人們都是人民群眾。4、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一樣的。5、勞動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唯一主體。6、杰出英雄人物比人民群眾對歷史的作用大。××××××【辨 析】(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表現 ?(人民群眾的作用?)看人間,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開,哪一片莊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間房屋不是人民蓋,哪一部機器不是人民來制造,哪一種商品不是人民來生產?(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口罩生產方艙醫院建設疫苗研發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①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民群眾全體公民(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水滸》、《三國演義》、《西廂記》、《西游記》等名著,所反映的內容是從哪里來的?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全體公民(文學家、藝術家只有深入群眾,扎根生活才寫創出好作品)(文學家、藝術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勞動人民提供)陶淵明如果沒有勞動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沒有酒喝,而且也沒有飯吃,只能餓死在東籬旁邊,哪里還能吟出什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呢?——魯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全體公民(文學家、藝術家只有深入群眾,扎根生活才寫創出好作品)(文學家、藝術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勞動人民提供)(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人民群眾全體公民(文學家、藝術家只有深入群眾,扎根生活才寫創出好作品)(文學家、藝術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勞動人民提供)(民間音樂家盲人“阿炳”創作了《二月映泉》)(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人民群眾全體公民(文學家、藝術家只有深入群眾,扎根生活才寫創出好作品)(文學家、藝術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勞動人民提供)(民間音樂家盲人“阿炳”創作了《二月映泉》)陶淵明如果沒有勞動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沒有酒喝,而且也沒有飯吃,只能餓死在東籬旁邊,哪里還能吟出什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呢?——魯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人民群眾全體公民(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古羅馬奴隸制滅亡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地位: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表現:在階級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實現方式: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表現 ?(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關鍵詞:人民╱人民群眾╱執政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相結合╱農民╱老百姓╱維護群眾利益╱弱勢群體╱關心民生╱以人為本╱人權要求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思考:上述材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有著怎樣的觀點和路線?1、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內涵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1、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內涵(1)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2)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2、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地位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3、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意義①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②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并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③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4、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要求區分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是黨制定群眾路線的理論依據和前提基礎;而群眾路線則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要求與體現。小結2: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人民群眾通過創造歷史精神財富創造者要 求樹立群眾觀點、堅持 群眾路線(方法論)意 義重要保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世界觀)社會歷史的主體實踐物質財富創造者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