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3【核心素養同步檢測】第一單元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3【核心素養同步檢測】第一單元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資源簡介

中考真題考點跟蹤 所學內容同步檢測 核心素養以練促學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核心素養同步檢測】同步學習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掌握,而且要能夠學以致用,可以結合所學完成相應練習,融會貫通。所以在這里,依據每課的知識點,選取對應題目,讓學生在知識點的同步練習中,檢測學習效果,有意識地培養核心素養,學以致用。
第1課:16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第2課:19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史料實證
第3課:22選擇+3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歷史解釋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
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都是我國境內距今上萬年,甚至百萬年的典型原始人類,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主要是通過(  )
A.考古發掘 B.文字記載 C.神話傳說 D.專家推測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考古發掘屬于一手史料,直觀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狀況,是了解古人類生產生活情況的主要方式,故選A項;我國有文字記錄的歷史最早從商朝開始,遠古人類時期沒有文字,排除B項;神話傳說具有一定的虛幻色彩,不能作為可信史料,排除C項;專家推測受技術水平和個體差異限制,不是了解原始人類的主要途徑,排除D項。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考古發掘成果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作用。
2.“元謀人遺址”作為世界級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張歷史名片。這主要是因為元謀人(  )
A.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是黃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經能夠制作工具
D.已經學會使用“火”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元謀人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故選A項;元謀人遺址在長江流域,不在黃河流域,排除B項;能制作工具的遠古人類還有北京人、山頂洞人等,不符合題目的“唯一性”,排除C項;北京人也會使用“火”,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對應知識】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
3.考古學家在元謀人的遺址中找到了炭屑,后來又在深溝底部找到兩件顏色發黑的動物化石,經鑒定可能為燒骨。這反映出元謀人已經(  )
A.知道用火 B.飼養家畜 C.制造石器 D.種植莊稼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題目“炭屑”“燒骨”可知,元謀人已經知道用火,故選A項;題目沒有提到元謀人飼養家畜,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元謀人能夠制造石器,排除C項;材料不能說明元謀人會種植莊稼,原始農業尚未出現,排除D項。
【對應知識】元謀人知道使用火。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現,進行合理的推論。
4.如果你去陜西旅游,你可以參觀的原始人遺址是(  )
A.藍田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元謀人遺址 D.馬壩人遺址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據關鍵詞“陜西”可知,屬于陜西的原始人遺址是藍田人遺址,故選A項;北京人遺址在北京周口店,排除B項;元謀人遺址在云南,排除C項;馬壩人遺址在廣東韶關,排除D項。
【對應知識】藍田人發現于陜西藍田。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藍田人發現于陜西藍田,也應擴展掌握藍田人距今約160萬年。
5.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經鑒定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哪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  )
A.元謀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頂洞人
C.元謀人、半坡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20萬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而學堂梁子遺址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因此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元謀人、北京人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故選A項;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3萬年,與題干年代不符合,排除B項;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在新石器時代,與題干舊石器時代不符合,排除C項、D項。
【對應知識】藍鄖縣人距今約100萬年,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北京人距今約70萬到20萬年。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鄖縣人、北京人等遠古人類起源于何時,并能夠對遠古人類的距今時間進行排序。
6.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 B.考古現場的影像資料
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D.歷史學家的著述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時所產生的資料,即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二手史料主要是文字史料、文獻記錄以及文學作品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屬于第一手史料,故選C項;北京人頭部復原圖、歷史學家著述、考古現場影像資料皆屬于第二手史料,故ABD項為第二手史料,與題干要求不符,排除A項、B項、D項。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古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其中的化石,屬于一手史料,價值非常重大。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史料的類型,能夠區分史料價值,知道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的一手史料,價值非常重大。
7.通過考察北京人所用的石器,我們能夠發現,北京人已經懂得很多制造石器的方法,包括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等;已經能夠制造很多種類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一時期我們稱為(  )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據所學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石器,與材料“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相符,故選A項;新石器時代主要使用磨制石器,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根據材料“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石器可知,不屬于青銅器和鐵器,排除C項、D項。
【對應知識】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被稱為舊石器時代。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舊石器時代的定義;史料實證——能夠根據考古發掘成果,判斷所處歷史時期。
8.“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下列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
A.《山海經》關于遠古的神話傳說 B.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C.《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 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斷和論證文章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會使用天然火,他們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是歷史遺存,屬于第一手史料,最能支持這一結論,故選B項;《韓非子》《山海經》和“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測和論述文章”均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項、C項、D項。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古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歷史解釋——能夠結合合理推論,尋找得出合理推論的重要考古發現。
9.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人員在位于興義市附近的頂效鎮貓貓山東側進行發掘,獲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發現用火遺址,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人類畫集》,將貓貓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為“興義人”。與“興義人”同一時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國境內原始人類是(  )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據材料“獲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發現用火遺址”可知,“興義人”會用火,且大量使用打制石器,結合所學可知,山頂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他們已經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會縫制衣服,這與“興義人”生活特征類似,因此與“興義人”同一時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國境內原始人類是山頂洞人,故選D項;元謀人不會人工取火,排除A項;藍田人生活在距今約160萬年,與元謀人的生活狀態較為相似,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并未進行人工取火,排除C項。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核心能力】解讀材料、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即解答歷史題目,也需要一定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快速從材料中抓取“人工取火這個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所學,回憶出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進而快速鎖定正確答案。
10.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廳中有關于海城仙人洞遺址的介紹,有一幅圖片(如圖)是穿孔項鏈。由此判定與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遺址是(  )
A.良渚遺址 B.元謀人遺址 C.藍田人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據圖片可知,已經掌握鉆孔技術,結合所學可知,山頂洞人遺址考古挖掘出穿孔項鏈,證明山頂洞人具有審美意識和掌握鉆孔技術,因此可推測與圖片信息吻合,與海城仙人洞遺址時間接近,故選D項;海城仙人洞遺址與山頂洞人遺址都屬舊石器時代晚期,良渚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排除A項;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距今約160萬年前,并未掌握鉆孔技術,排除B、C項。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中發現了貝殼等組成的裝飾品,有愛美意識。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時空觀念——依據考古發現,回憶所學,大膽推測題意與山頂洞人所處的時期可能基本重合。
11.考古發現,山頂洞人已產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粉末,并有許多裝飾品。由此推知山頂洞人(  )
A.已掌握鉆木取火技術 B.能夠縫制衣服
C.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D.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據材料中“赤鐵礦粉末......許多裝飾品”可推知,山頂洞人已經有一定的審美意識,故選C項;山頂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他們已經懂得鉆木取火,會縫制衣服。但這些均與材料提供的信息無關,排除A項、B項、D項。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會埋葬死者,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也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12.考古發掘的遺址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最能證明古人類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的是(  )
A.山頂洞人骨針和裝飾品化石 B.北京人牙齒化石
C.北京人石器 D.北京人頭蓋骨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三萬年北京周口店地區,他們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已會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生活的范圍擴大,能同其他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和死后埋葬,所以最能證明題干結論的是遺址中發現的骨針和裝飾品化石,故選A項;北京人牙齒化石和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只能證明北京人的存在,與古人類掌握的技術無關,排除B項、D項;北京人石器屬于粗糙的打制石器,他們不會磨光和鉆孔技術,排除C項。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合理推論,倒推出得出這種結論的合適考古發現。
13.考古學家采用碳—14年代測定方法測算出了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觀察示意圖如圖,判斷“山頂洞人”應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距今約3萬年,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又生活著一群遠古人,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他們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發 現的,考古學家將他們命名為“山頂洞人”,故選D項;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屬于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一般認為距今約70—20萬年前,距今約50萬年應該是北京人生活時期,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距今約10萬年也不是山頂洞人生活時間,也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14.考古學者通過對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揭示人類的(  )
A.進化過程 B.農耕生活 C.王朝更迭 D.政權并立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是中國境內的早起人類,其中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元謀人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北京人遺址材料齊全,內涵豐富,考古研究證實北京人會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不同類型的工具,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采集狩獵,北京人還學會使用火,知道長時間保存火種。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他們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更為先進,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還會人工取火。從元謀人、北京人到山頂洞人,考古研究揭示了人類的進化過程,故選A項;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是遠古人類,沒有實現農耕定居,排除B項;我國第一個王朝是夏王朝,大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與早期人類生活的時代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的古人類沒有建立政權,排除D項。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屬于遠古人類,他們的演化歷程反映了人類進化過程。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主題。
15.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大地很早便出現了人類的足跡。請選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相似點(  )
A.都與現代人模樣基本相同 B.都已經吃上熟食只能使用天然火
C.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勞動 D.都能縫制衣物御寒有愛美意識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勞動,故選C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頂洞人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這種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也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山頂洞人能縫制衣物御寒,有愛美意識,而北京人不具備,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對應知識】北京人制作打制石器,山頂洞人也制作打制石器,還有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其他相關內容。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結論。
16.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據圖可知,中華文明起源具有(  )
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
A.領先性 B.同步性 C.多元性 D.競爭性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圖片看出,我國遠古人類遺址遍布全國各地,體現了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故選C項;圖片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不涉及對比無法得出領先性,排除A項;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產生的時間不一致,無法得出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同步性,排除B項;圖片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無法得出競爭性,排除D項。
【對應知識】我國古人類遺址眾多,這一定程度反映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讀地圖,提取出有效信息,得出合理結論;識讀地圖的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即識讀地圖,提取有效信息,進而總結歸納出合理結論。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描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為了生存下去,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參考答案】群居生活。
【詳細解析】生活: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過著群居生活。
【對應知識】北京人過群居生活。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讀懂材料,還能夠結合所學,建立起所學與材料的對應關系。
材料二
在發掘北京人居住的山洞時,曾從土石的地層里發現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并不是普遍地分散在地層里,只是堆積在一起。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證明:北京人學會使用天然火并會保存火種。意義: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詳細解析】證明:根據材料二“發現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堆積在一起”信息可知,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保存火種。
意義:據所學可知,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存條件,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對應知識】北京人會用火并會長時間保存火種,學會用或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進而了解這些推論的合理與作用。
材料三
如圖
圖1 圖2
(3)從材料三的圖1、圖2中你能得出關于山頂洞人的哪些信息?
【參考答案】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山頂洞人有了審美觀念;山頂洞人會用骨針制作簡單衣服。
【詳細解析】信息:從材料三的圖片可知,這是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說明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他們還會用骨針縫制衣服,有了審美意識。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掌握磨光、鉆孔技術,有愛美意識等。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
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原始社會和原始人類分別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
A.冶金技術的進步 B.生活方式的轉變
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原始社會和原始人類分別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采集到種植……”并結合所學可知,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工具由打制石器演變為磨制石器,這一變化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人們有可能從單純的采集和狩獵轉向種植和飼養家畜。因此,這種生產工具的改進是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故選D項;原始社會出現了石器、骨器等工具,并未掌握冶金技術,排除A項;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逐漸發生的,而飼養家畜的能力也是基于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才得以提升,這兩者都是原始社會演進的表現或結果,不是推動其演進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C項。
【對應知識】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是一種進步,工具的進步可以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知道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知道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2.《萬古江河》一書的作者許倬云認為: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據此,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
A.學會保留火種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 D.打制石器的使用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據材料“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可知,許倬云認為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劃分界限是人類生產食物,如舊石器時代以采集為主,新石器時代以生產為主,體現了農業的興起是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故選B項;舊石器時代的元謀人、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火,北京人學會保存火種,但其并未作為分界線,排除A項;舊石器時代就是群居生活,其并非分界線,排除C項;打制石器是舊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其使用時并未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采用磨制石器,排除D項。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推動社會發展;通過題干材料提出一個教材沒有介紹的新定義,進而考查教材對應內容。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興起,生產力進步,推動社會發展;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解讀分析材料,理解一些歷史學家的觀點,總結出關鍵內容。
3.當人類不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養活自己時,人類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是指(  )
A.原始農業興起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獵 D.人工取火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題目“栽培植物養活自己”可知,農作物種植,極大改善了原始人類的生存狀況,標志著原始農業興起,是一場偉大的變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故選A項;材料沒有提到人類聚居,聚族而居沒有引發經濟革命,排除B項;采集狩獵與題目中的“栽培植物”不符,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人工取火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4.當原始農業種植發明之后,人類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通過種植農作物,不斷地增殖農產品以獲得生活來源,使生活來源有了可靠保證,從而解決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這表明原始農業的發展(  )
A.促進了原始手工業與家畜飼養的發展 B.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
C.仰賴大自然的恩賜并受大自然的制約 D.促進了原始商業的產生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始農業的發展,使人類解決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從而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故選B項;題干并沒有涉及原始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排除A項;人類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種植農作物,說明對大自然是利用并不是完全仰賴,排除C項;題干說明農業的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并沒有涉及原始商業的產生,排除D項。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5.下列生產工具的變化反映出(  )
A.定居生活的結束 B.從種植到采集的轉變
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從采集到狩獵的轉變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打制石器出現于舊石器時代,骨耜出現于新石器時代,鐵農具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且從打制石器到鐵農具,體現了生產工具的進步,這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故選C項;農具的使用有助于農耕文明的發展,進而促進定居生活,且定居生活并未結束,該說法錯誤,排除A項;骨耜和鐵農具屬于農業工具,反映的是農業發展,與采集無關,排除B項;狩獵一般不需要農具,材料信息與此無關,排除D項。
【對應知識】生產工具的改進會提高生產力。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
6.下面的圖片共同反映了我國遠古先民(  )
人面魚紋彩陶盆 干欄式房屋 碳化稻谷 骨耜
A.手工業制造達到先進水平 B.已經進入原始農耕時代
C.用打制石器并會保存火種 D.能夠飼養家畜開墾土地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材料“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描述說明原始手工業的發展;材料“干欄式房屋”說明原始聚落開始發展;材料“碳化稻谷”說明農作物的種植已經出現;材料“骨耜”的描述說明原始先民已經開始制作農具用于農業生產,這說明原始農業開始興起和發展,反映了我國遠古先民已經進入原始農耕時代,故選B項;材料“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描述說明原始手工業的發展,但是并不能體現先進,排除A項;材料中的“骨耜”不是打制石器,排除C項; 材料中并未描述家畜飼養,排除D項。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表現是制作陶器、定居生活、進行農作物種植。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通過圖片展示的史料,分析其反映的歷史情況。
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以種植業為主的原始農業的出現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半坡居民種植粟,而種植農業的出現推動原始居民過定居生活,故選A項;元謀人和北京人都會使用火,但他們并未出現定居生活,排除B項;河姆渡居民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他們會建造房屋,但其并非根本原因,其也受到了原始農業出現的影響,排除C項;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但陶器并非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的興起,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
8.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
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以木樁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長江中下游濕潤多雨,可通風防潮,南方木材豐富,河姆渡人就地取材建造房屋;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北方氣候干燥寒冷,有利于保暖。綜合可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故選C項;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排除A項;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是河姆渡居民,他們種植水稻,排除B項;半坡居民出現于黃河流域,排除D項。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這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有關,體現了遠古先民的生活智慧。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長江流域與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黃河流域的空間因素(時空觀念之空間觀念),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而感悟原始先民的智慧(歷史解釋與家國情懷)。
9.粟最早在中國種植,經碾磨脫皮后成為小米。粟在梵語、波斯語中分別被稱為“Cinaka”和“Shu-shu”,與“秦”“粟”諧音。英語中的粟為millet,源自印歐語mele,是壓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華文明影響世界 B.語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現形式
C.世界文明因粟而興 D.原始農業最早是在中國興起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據所學可知,粟最早由中國種植并處理成小米,印歐地區直接或間接地翻譯了粟的用詞,受中華文明的影響,故選A項;文明是指人類創造的財富的總和,也特指精神財富,主要表現在文學、藝術、教育等領域,語言只是其中一部分,排除B項;世界文明的興起具有多樣性和相對獨立性,并不全因粟而興,排除C項;中國是原始農業的起源地之一,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僅據材料粟最早在中國種植無法得出原始農業最早在中國興起的結論,排除D項。
【對應知識】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的國家,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解讀材料內容,明白粟的世界性影響,進而理解教材所說的“粟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感受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力。
10.“建造住宅時,他們往往先打下1米長木樁,……其后于地梁上鋪設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他們可能是(  )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據材料“他們往往先打下1米長木樁……地板上為起居住室”可知,這是干欄式房屋的特征,結合所學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以木樁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故選C項;元謀人沒有過定居生活,并未居住干欄式房屋,排除A項;山頂洞人住在洞穴,并未居住干欄式房屋,排除B項;半坡居民主要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排除D項。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
【核心能力】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需要有解讀材料,講題目展現的材料,與所學建立對應聯系的能力。
11.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到一個饅頭……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類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飯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這表明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飯,故選D項;生活在距今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并不會種植農作物,排除A項;山頂洞人生活于距今約3萬年左右,并不會種植農作物,排除B項;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粟,并非水稻,排除C項。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主要種植水稻。
【核心能力】在識記教材所學知識點的同時,也要能夠靈活面對各種問題問法,可以把遇到的問題轉化成課本所學的相似問題,進而結合所學作答。
12.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連接的木構件工藝(見下圖)。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榫卯木構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這項技術(  )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銅農具
C.建造干欄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據材料可知,榫卯主要用于木制建筑等,結合所學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以木樁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這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筑,對中國古典建筑產生了重要影響,故選C項;榫卯是木構件工藝,不是玉器的,河姆渡人會制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但都屬于簡單加工,排除A項;榫卯屬于木構件工藝,制作青銅農具并不需要用到這一技術,排除B項;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多用木頭作柱子,屋內有灶坑,與河姆渡人無關,排除D項。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榫卯結構,推測河姆渡人對它的應用。
13.如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據此可知,河姆渡人(  )
A.會制作陶器 B.房屋是干欄式建筑
C.懂得飼養牛 D.掌握水稻種植技術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由題干可知,如圖所示豬紋陶缽出土于河姆渡遺址,據此可知,河姆渡人會制作陶器,故選A項;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但圖所示的豬紋陶缽是陶器,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從陶缽材質、圖案不能得出河姆渡人懂得飼養牛,河姆渡人的家畜以豬、狗和水牛為主,排除C項;河姆渡人會種植水稻,但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掌握制陶技術。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豬紋陶缽,推測河姆渡人掌握了制陶技術和飼養家畜。
14.考古學家在河南澠池的仰韶村發現了史前彩陶片,依據考古慣例,該文化被命名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顯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據此,下列遺址中屬于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7000年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顯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及所學可知,半坡遺址距今約6000年,是我國黃河流域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半坡文明手工業發達,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繪制了美麗的花紋。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半地穴式建筑,故選B項;河姆渡位于長江下游一帶,排除A項;大汶口遺址位于黃河下游,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良渚在長江流域,不是黃河中游,排除D項。
【對應知識】半坡遺址屬于仰韶文化的代表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半坡遺址位于黃河中游;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仰韶文化考古發掘成果,與半坡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高度相似,這表明二者之間聯系緊密,可能為從屬關系。
15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的一個窖穴(H115)內發現僅糧食腐朽后的谷物皮殼就有數斗之多,一個小陶罐內還有保存完好的農作物種子皮殼等。據此推知,半坡居民(  )
A.栽培谷類農業作物 B.掌握彩陶制作技術
C.開展原始商貿活動 D.從事漁獵生產活動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據材料“半坡遺址……糧食腐朽后的谷物皮殼……農作物種子皮殼等”可知,半坡遺址出現了農作物種子,這體現了半坡人已經會栽培農業作物,結合所學可知,半坡居民主要種植粟,故選A項;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為彩陶,但材料僅體現半坡居民使用陶器,并未說明其為彩陶,排除B項;農業種植與商貿活動沒有必然聯系,材料并未出現商品交易行為,無從體現“開展原始商貿活動”,排除C項;“農作物種子皮殼”等體現了半坡居民過定居生活,并未體現其“從事漁獵生產活動”,排除D項。
【對應知識】半坡人主要種植粟。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6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藝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卻一無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亦是如此。這說明當時(  )
A.愛美意識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 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題意可知,大汶口遺址和良渚遺址的墓葬都存在著巨大懸殊,精美的陪葬品是墓主身份顯貴的象征,一無所有的墓葬說明墓主地位不高,反映出貧富差距,說明這一時期出現了社會分化,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墓葬反映出的貧富差距,而不是愛美意識,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禪讓制流行,禪讓制是堯舜禹時期實行的,排除C項;材料中的大汶口和良渚遺址都屬于原始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確立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
【對應知識】大汶口遺址出現貧富分化現象。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7通過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情況。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隨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隨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 D.隨葬品的多少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考古發掘資料”,結合所學可知,在考古發掘中,通過不同墓葬中隨葬品的多寡,可以推測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情況,故選D項;原始社會末期玉器是比較貴重的祭祀物品,陶器和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則比較普通,墓葬中是否有玉器、陶器和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的確一定程度反映了貧富分化,但不如隨葬品的多寡反映的具體全面,所以A、B、C三項不如D項準確,排除A、B、C三項。
【對應知識】原始社會出現貧富分化現象,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墓葬隨葬品的多寡等考古發掘成果。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結論,試著反推對應的考古發掘成果。
18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5800年前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最終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這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  )
A.一枝獨秀 B.多元一體 C.一脈相承 D.豐富多彩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遼河流域……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可以看出,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是由遼河流域、黃河流城和長江中游等區域文化相互交流形成的,中華文明起源多源、多樣,但是有強大的向心力,反映的是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的特征,故選B項;材料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而非一枝獨秀,排除A項;材料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不能說明中華文明具有一脈相承的特征,排除C項;材料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沒有說明中華文明的內容豐富多彩,排除D項。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主要依據之一。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現可以展現某些現象——各個地區文明起源,中原地區兼收并蓄成為核心(史料實證),通過這些現象可以推測出某些結論——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19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觀察如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A.多元性,以中原為核心 B.統一性,文化特征一致
C.先進性,文明世界領先 D.延續性,文明沒有中斷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題意,在中國疆域范圍內,廣泛分布著人類文化遺址,說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遺址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說明以中原為核心,故選A項;題意未體現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且文化特征有相似性,不完全一致,排除B項;題干并未對比,無法說明中華文明的先進性,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無法說明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性,排除D項。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主要依據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識別考古地圖,通過解讀圖片內容——長江、黃河、西遼河等地區都出現了早期文明(時空觀念),進行合理推測——中華文明多元一起(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 圖2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1)根據材料一指出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方式:北京人:主要采集野生植物果實為主,輔之以狩獵;
【詳細解析】方式:據材料一“圖1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圖2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并結合所學可知,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北京人主要以采集野生植物果實為主,輔之以狩獵;而河姆渡人具有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
【對應知識】北京人以狩獵、采集為生,河姆渡人懂得人工種植水稻。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社會的進步(唯物史觀),考古發現反映了河姆渡人懂得人工種植水稻(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材料二
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農業的發生和初步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此時的社會,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原始農業發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影響: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人們過上定居生活,出現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詳細解析】影響:據材料二“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此時的社會,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并結合所學可知,原始農業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人們過上定居生活,出現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的影響——人工種植農作物,可以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進而推動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總結材料,獲取答案,提高自己閱讀材料、歸納總結的能力。
(3)綜上所述,你認為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之間有何關系?
【參考答案】關系:農業生產促進社會進步,社會進步帶動農業生產。
【詳細解析】關系:綜上所述并結合所學可知,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互為影響,農業生產促進社會進步,社會進步帶動農業生產。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同時社會進步也會反作用于農業生產,帶動農業的發展(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進行歸納總結。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1.我國古代有“神農氏教民播百谷”“黃帝教民養蠶繅絲”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諧平等 C.農耕文明 D.游牧文明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神農氏教民播百谷”屬于農業,因為種五谷要耕地,所以叫農耕,養蠶巢絲,是農業中的副業,也屬于農耕的范疇,故選C項;中國古代的文明重心更多地集中在大河流域中下游地區,而不是海洋地區,因此海洋文明并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核心,排除A項;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和諧和平等的價值觀,但這并不是題干信息所展示的中國古代文明的核心特征,排除B項;游牧文明也叫草原文明,以放牧為基本特征,排除D項。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屬于典型的農耕文明。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根據材料和所學,歸納總結出中華文明的特點。
2.考古發掘是了解史前時期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列出土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證中華文明的(  )
浙江良渚遺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遺址·玉琮 山西陶寺遺址·玉琮
A.先進豐富 B.穩定發展 C.多元一體 D.民族交融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浙江、四川、山西等地都出土了象征權力的玉琮,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故選C項;材料不能反映中華文明先進豐富,先進無法體現,排除A項;材料不能反映中華文明穩定發展,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交融,排除D項。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展示的玉器具有相似的特征(史料實證),這表明這些地方存在交流,但又各具特色(歷史解釋),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體,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3.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國家如此重視良渚遺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  )
A.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 B.產生了非常發達的手工業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良渚遺址考古發現非常豐富,有規模宏大的古城、水利工程、還有象征權力的玉器等,證實了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已經出現早期國家,進入了文明社會,證實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故選D項;根據良渚遺址的墓葬研究發現,當時階級分化相當明顯,不能反映良渚遺址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階級分化也不是良渚遺址最重要的價值,排除A項;發達的手工業不是良渚遺址獨有的,不是被國家重視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項;良渚遺址得到國家高度重視是由于它對我國的國家形成和文明起源具有特殊意義,而不在于良渚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排除C項。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印證良渚古城屬于早期國家(史料實證),進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4.考古發現,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周邊還存在大規模水利系統(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規劃有致;存在眾多寬大田埂,蔓延近8萬平方米。這些都表明當時該地區(  )
A.具備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 B.經濟生活以稻谷種植為主
C.農業發展領先于世界水平 D.社會階層的分化現象明顯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良渚古城周邊存在大規模水利系統……規劃有致……近8萬平方米”可以得出良渚古城的水利設施等規模較大,體現出良渚古城已經具備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故選A項;材料沒有涉及良渚古城以稻谷種植為主,排除B項;材料不能說明良渚農業發展領先于世界水平,排除C項;材料體現良渚古城設施規模大,沒有涉及社會階層的分化問題,排除D項。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的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反映出良渚古城的工程量很大(史料實證),這表明良渚的統治者具有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歷史解釋),進而表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統治特色(家國情懷)。
5.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蟠龍紋陶盤、石制工具、鈴形小銅器、玉器等多種與文明起源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這些遺存屬于(  )
A.實物史料 B.文獻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出土了蟠龍紋陶盤……等多種……文化遺存”可知,這些都是出土文物,屬于實物史料,故選A項;文獻史料指的是以文字為載體的史料,是記載在某載體上用來研究或討論歷史的根據,排除B項;口述史料指的是歷史工作者采訪當事人的記錄,排除C項;影像史料以圖片、影視為載體,排除D項。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實物史料指的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辨別史料類型。
6.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約4500—4000年)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內有宏偉的宮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觀象臺、隨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獨立的倉儲區和手工業區等,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A.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B.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
C.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D.我國已出現了文明的初始形態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內有宏偉的宮殿建筑……隨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獨立的倉儲區和手工業區”,結合所學可知,陶寺遺址已經出現了城池、建筑、倉儲區和手工業區,墓葬陪葬品的多寡不等和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說明出現了貧富差距和階級,這些都是文明和國家產生的初始形態,故選D項;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志是夏朝的建立,排除A項;社母系氏族公社大約產生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達到繁盛,并開始逐步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陶寺遺址距今約4500—4000年,當時因為原始農業的發展,已經過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排除B項;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指的是中原文明和周邊各種文明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輝煌燦爛的中原文明,材料僅僅體現了山西的文明,無法印證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排除C項。
【對應知識】陶寺古城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黃河流域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7.考古發現,地處黃河中游地區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別來自浙江良渚、山東大汶口和遼河流域的玉器。據此推測合理的是這些區域(  )
A.經濟發達貿易頻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業的技術精良 D.農耕技術先進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信息“考古發現,地處黃河中游地區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別來自浙江良渚、山東大汶口和遼河流域的玉器”。據此推測合理的是這些區域存在文化交流。故選B項;材料并未體現經濟發達、手工業和農耕技術,故排除A、C、D項。
【對應知識】陶寺古城的隨葬品來源廣泛,表明當時存在文化交流,各種文明因素匯聚中原。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早期的文化交流(家國情懷)。
8.下圖中的“華夏部落”的主體居民是(  )
A.炎黃部落 B.黃帝部落 C.苗蠻部落 D.東夷部落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距今大約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有炎帝和黃帝,他們結成聯盟打敗東方的蚩尤部落,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因此傳說中為華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貢獻的是炎黃部落,故選A項;黃帝部落不全面,排除B項;據地圖可知苗蠻部落在華夏南方,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據地圖可知東夷部落在華夏東方,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
【對應知識】炎黃部落后來發展為華夏族,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地圖,大致了解部落聯盟時期的部落分布情況。
9.“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侯(指遠古時期的部落)錯居,……各去小異而存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材料中使華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盤古和女媧 B.炎帝和黃帝 C.堯、舜和禹 D.黃帝、蚩尤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遠古傳說時代,在黃河流域,炎帝、黃帝兩個部落,在融合中形成華夏族,炎帝與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選B項;盤古、女媧是神話中有關宇宙初開、人類起源的故事主角,與題干所述內容不符,排除A項;堯、舜、禹是部落聯盟時期以禪讓制推選首領的故事人物,與題干所述內容不符,排除C項;蚩尤在與黃帝部落的戰爭中,被黃帝打敗,與題干所述內容不符,排除D項。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中華民族是在交流融合中形成的。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能夠通過材料,結合所學,得出結論與答案(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0.司馬遷在《史記》中將黃帝塑造為華夏始祖,北齊史家魏收在《魏書》中總結孝文帝改革成就、將黃帝進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給上述事實提煉一個主題,較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與社會轉型 B.中外交往與文明互鑒
C.民族交融與華夏認同 D.科技創新與文化繁榮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史記》中將黃帝塑造為華夏始祖,而少數民族也將黃帝視為祖先,這說明漢族和少數民族將黃帝作為共同祖先的認同,體現了民族交融和華夏認同,故選C項;材料涉及對黃帝的認同,不涉及制度的沿革,排除A項;材料不涉及外國,強調的是國內民族的交融,排除B項;材料和科技無關,排除D項。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能夠通過閱讀材料,歸納總結出合理結論。
11.他們“教民植五谷,造字啟民智”,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們是(  )
A.炎帝和黃帝 B.黃帝和堯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黃帝和炎帝有很多發明創造,被后人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選A項;堯所在的時期實行禪讓制,堯不是人文初祖,排除B項;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最終打敗蚩尤,蚩尤不是人文初祖,排除C項;舜和禹都不是人文初祖,他們都是通過禪讓制成為了部落聯盟的首領,排除D項。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2.遠古時期有“神農耕而作陶”“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的傳說。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獨木舟、陶器等。這些考古發現(  )
A.證明黃帝發明了獨木舟 B.印證了傳說都不可信
C.證明神農發明了陶器 D.印證傳說蘊含真實的歷史信息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神農耕而作陶”意為神農教人耕作且制作了陶器,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相傳他親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同時他也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在農耕方面,他教民耕種,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問題,而在制陶方面,神農氏發明了陶器;“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則描繪了黃帝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偉大發明,在黃帝的時代,人們開始使用更為先進的交通工具——舟和車。而材料“在河南、陜西、山西……獨木舟、陶器等”表明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陶器和舟等,這反映了傳說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蘊含一定真實的歷史信息,故選D項;黃帝生活于部落聯盟時期,而材料表明獨木舟在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便已經出現,兩者并不屬于一個時代,不能明確說明“黃帝發明了獨木舟”,排除A項;“傳說都不可信”說法過于絕對,材料表明傳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排除B項;材料信息表明神農生活的時期已經出現了陶器,但不能明確證明“神農發明了陶器”,排除C項。
【對應知識】古史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印證遠古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3.一組打卡山西夏縣西陰村。這里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黃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繭落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明了繅絲織綢。”2019年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
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 B.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
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 D.考古發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發明了繅絲織綢的傳說,這屬于遠古歷史傳說,2019年考古學者在西陰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說明考古發現印證了先民的發明創造,由此可見遠古傳說蘊含著一定的歷史價值,故選A項;探究歷史的資料眾多,考古發掘并非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但卻是印證歷史真相的有效途徑,排除B項;遠古傳說蘊含了一定的歷史價值,但并不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排除C項;遠古傳說需要依賴考古發掘來印證,而不是考古發掘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排除D項。
【對應知識】古史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印證遠古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4.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學上稱為龍山文化,考古學證明,龍山文化時代中華大地進入了萬邦林立的“邦國時代”。龍山時代的都城遺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被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堯都平陽。下列可能發生在該時代的是(  )
A.國人暴動 B.盤庚遷殷 C.商湯滅夏 D.堯舜禪讓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被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堯都平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相傳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有許多部族。為了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個部族結成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展歷法,適時耕種。堯年老時,征求各部族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在位時,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時讓位于禹,堯舜時期符合題干信息,故選D項;國人暴動是公元前841年發生在西周首都鎬京的以平民為主體的暴動,排除A項;盤庚遷殷是發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歷史事件, 是指盤庚繼位后,為了挽救政治危機,決定遷都于殷,排除B項;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了商王朝,排除C項。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陶寺古城可能是堯都。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陶寺為堯都的推測,是因為堯傳說的距今時間和活動范圍,以及陶寺古城距今時間和所處位置,吻合度比較高,所以大膽進行的推測,現在還未成為定論,但合理性比較大,所以會進行學習。其他選項的排除,主要也是根據各自事件所處時期與題意時期不符。
15.直觀的流程圖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最適合作如圖流程圖標題的是(  )
A.各部族的統一 B.大禹治水 C.禪讓制的實行 D.華夏族的形成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相傳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有許多部族。為了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個部族結成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展歷法,適時耕種。堯年老時,征求各部族首領的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在位時,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時讓位于禹,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各部族的統一,當時是部落聯盟時代,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不能概括全部內容,排除B項;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最終打敗蚩尤。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排除D項。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能力】能夠解讀思維導圖,提取關鍵信息,進而完成題目的作答。
16.“禪讓制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務,在位的部落聯盟首領會自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據此思考,禪讓制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借鑒意義是(  )
A.選舉賢能 B.任人唯親 C.任人唯利 D.社會地位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讓更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務”和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禪讓制推選部落首領的方式是民主舉薦,依據是賢德才能,因此今天社會主義建設從中得到的借鑒意義就是選舉賢能,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禪讓制通過民主推選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物,是任人唯賢,而任人唯親、任人唯利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和C項;材料體現的是通過何種方式和標準推選部落首領,不涉及社會地位高低,排除D項。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在學習歷史后,歸納總結歷史的有用信息,讀史明智,獲得啟示。
17.《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堯治天下時,“其導萬民也,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體現了堯(  )
A.因地制宜 B.精耕細作 C.因材施教 D.親力親為
【參考答案】A
【詳細解析】根據題干“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可知,在堯治理天下的時候,讓住在水邊的從事漁業,讓住山林的從事林業伐木,讓住在谷地的從事牧業,讓處在陸地上的從事農業,體現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故選A項;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促進了農業上的精耕細作,堯的時期還未出現鐵制農具和牛耕,排除B項;因材施教是教育原則,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題干中“其導萬民也”說的是教導,沒有體現出親力親為,排除D項。
【對應知識】堯在位時期鼓勵人民發展生產。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8.遠古傳說中蘊含著歷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跡。下列關于舜和禹的傳說,有助于我們了解(  )
【舜的傳說】:他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打漁,在黃河之濱制作陶器,周圍的人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傳說】:專心治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A.中國原始農業的興起 B.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
C.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形成 D.部落聯盟禪讓制度的出現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據材料“周圍的人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專心治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并結合所學可知,舜的善于謙讓的崇高品德感化了周圍的人,使得大家都愿意跟他住在一塊兒,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了水患,體現了他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這些傳說有助于我們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形成,故選C項;中國原始農業興起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材料體現了舜的謙讓品質、禹的奉獻精神,不是中國原始農業的興起,排除A項;禹的傳說反映了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而舜的傳說沒有涉及洪水,“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表述不全面,排除B項;禪讓制指堯舜禹時期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的制度,材料體現了舜的謙讓品質、禹的奉獻精神,沒有涉及部落聯盟首領位子的傳承,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對應知識】舜帝躬耕,品德高尚,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9.大禹治水的事跡與近來環境地理學中關于約公元前4000年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現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表明(  )
A.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唯一途徑。
B.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可相互印證
C.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
【參考答案】B
【詳細解析】從題干材料可知,“大禹治水的事跡與近來環境地理學……的發現相吻合”“西周的遂公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也對大禹治水的事跡進行了記錄”,由此可知,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是可以相互印證的,故選B項;獲得歷史認識的途徑有很多,如通過書籍、影視資料等,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排除A項;題干材料井未涉及與黃帝有關的遠古傳說,且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并非完全真實可信,需要通過考古證實,排除C項;從題干材料中,并無法說明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且還有更早的神話傳說,排除D項。
【對應知識】神話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神話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傳說中的信息(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大禹治水的時間、空間,與地理學上的黃河流域大洪水的時空基本吻合(時空觀念),這說明大禹治水可能不僅僅是傳說,而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歷史解釋),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成果來印證(史料實證)。大禹治水人定勝天、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底色(家國情懷)。
20.他被稱為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他還具有“部落聯盟首領”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的雙重身份。“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禹既是部落聯盟首領”,又是中國歷史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具有“部落聯盟首領”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雙重身份,故選D項;黃帝、堯、舜都是遠古傳說中部落聯盟的首領,但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排除A項、B項、C項。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贏得民心,通過禪讓制成為首領;大禹建立了夏朝。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大禹治水與大禹建夏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是,大禹治水凝聚人心,所以最后早期國家(堯舜禹時期)成為了王朝國家(夏朝),這也符合歷史社會的發展趨勢(唯物史觀),但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印證(史料實證)
21.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總結教訓,采取疏導的方法,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了水患。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學到的精神有 (  )
①愛國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③敬業精神 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參考答案】D
【詳細解析】據所學可知,大禹治水處于上古部落聯盟時期,此時國家尚未產生,因此不能說從他的事跡中可以學到愛國精神,故①錯誤;大禹治水是為了造福民眾,為此他“全身心投入”,“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故②正確;為治水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十分敬業,故③正確;為治水,他“經過10多年的努力”而未放棄,終于消除水患,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故④正確;選擇D項符合題意。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反映出了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十幾年來一直奮斗在第一線,通過疏導的方法治理水患,體現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體現出的精神,感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自強不息。
22.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雙目面具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參考答案】C
【詳細解析】根據題意可知,圖示文物與傳說中蠶叢的形象吻合,二者能夠相互印證,說明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故選C項;傳說和神話不一定都是真實的歷史,被考古證實的有可能轉變為史實,排除A項;“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的說法過于絕對,還有查找歷史文獻及記載資料,尋訪歷史見證人等途徑,排除B項;傳說的價值沒有超過考古發現,考古發掘為我們提供了直接的歷史證據,排除D項。
【對應知識】神話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神話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23.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6分)
材料一
關于北京人的考古發現清單 相關結論
6個頭蓋骨化石 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 10萬件石器 大量的動物化石 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補全表格。(3分)
【參考答案】體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會直立行走;會制造工具;會打制石器;以采集和打獵為生;會使用和保存火種。(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一“6個頭蓋骨化石、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北京人體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會直立行走;根據“10萬件石器”可以得出北京人會制造工具;會打制石器;根據“大量的動物化石”可以得出北京人以捕食動物為主;根據“灰燼、燒石和燒骨等”可以得出北京人會使用火。
【對應知識】北京人體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會直立行走,制造工具,會打制石器,以采集和打獵為生,會使用和保存火種。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北京人的基本信息(歷史解釋)。
材料二
遺址名稱 部分考古發現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鋸齒狀的骨鐮; 大量的稻谷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 干欄式建筑遺跡; 刻有豬紋的陶缽等
② 40多處圓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遺跡; 石斧、骨針、彩陶等大量生產、生活用具; 多達數斗的粟; 貯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據材料二,請寫出①②對應的遺址名稱。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填寫字母。)歸納①②處居民生產生活的共同點。
【參考答案】①:B ②:A
共同點:會種植農作物;會使用磨制工具;會制造陶器;過定居生活;會建造房屋等。(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二“骨耜、稻谷、干欄式房屋、刻有豬紋的陶缽”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河姆渡遺址。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欄式房屋,使用的生產工具是骨耜,主要種植水稻生,生產用具是黑陶。故與①對應的是B。根據材料二中“半地穴式房屋、粟、彩陶、石斧、骨針”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半坡遺址。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主要種植粟,生活用具是彩陶。故與②對應的是A。
根據材料二“骨耜、稻谷、干欄式房屋、刻有豬紋的陶缽”和“半地穴式房屋、粟、彩陶、石斧、骨針”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共同點是:會種植農作物;會使用磨制工具;會制造陶器;過定居生活;會建造房屋。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半坡人種植粟,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對應的考古遺址;能夠根據考古發現和所學,歸納兩處遺址的共同點。
材料三
良渚遺址和陶寺遺址的部分考古發現
①陶寺遺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幾乎沒有隨葬品,8座大型墓發現隨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帶一個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內權貴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隨葬品較少。 ④陶寺古城的內城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3)請用材料三中的史實證明下面的觀點。(填寫序號。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A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__________
B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相當明顯。__________
【參考答案】A:②④ B:①③
【詳細解析】根據材料三“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帶一個綿延20余千米的外圍水系系統,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千米。④陶寺古城的內城面積超過200多萬平米,良渚古城的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可知,材料反映了該地區的物資和人力資源供給充足,從側面反映了該地區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較為強大的社會組織和動員能力。故與A對應的是②④。根據材料三中“①陶寺遺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幾乎沒有隨葬品,8座大型墓發現隨葬品200多件。③良渚城內權貴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隨葬品較少。”可知,陶寺遺址和良渚遺址的大型墓葬,權貴的墓地隨葬品多,小型墓葬、普通墓葬隨葬品少,證明了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明顯。故B對應①③。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都是早期國家,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統治者具有較強的組織和調動能力。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對應起考古發現與推論(歷史解釋)。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黃帝陵祭文》
(1)根據材料一回答,《黃帝陵祭文》中之所以給予黃帝如此高的評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試舉一例黃帝的“偉業”加以證明。
【參考答案】原因: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舉例: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奠定了華夏族的基礎;建造宮室;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寫一點即可)。
【詳細解析】原因:據材料一“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可知,赫赫始祖形容黃帝的功績顯赫,地位崇高,始祖即指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吾華肇造意為我們的華夏民族由此開創,因此祭文強調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舉例:結合所學可知,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奠定了華夏族的基礎;結合所學傳說中黃帝的發明的知識可知,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對應知識】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黃帝的主要傳說有:涿鹿之戰打敗蚩尤,成為炎黃部落聯盟的首領,炎黃部落后來發展位華夏族,黃帝時期以及能夠建造宮室、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根據所學,說出黃帝的地位和影響(歷史解釋),從中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傳承(家國情懷)。
材料二
《墨子·尚賢上》:“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推舉舜、禹成為首領的制度是什么?
【參考答案】禪讓制。
【詳細解析】制度:據材料二“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并結合所學可知,推舉舜、禹成為首領的制度是禪讓制,結合所學可知,為了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個部族結成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解讀文獻史料,進而結合史料和所學,完成題目的作答。
材料三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禹吸取了父親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處死的教訓,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治水成功?我們應該從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學習大禹的哪些精神?
【參考答案】疏導;創新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寫出一點即可)。
【詳細解析】方法:結合所學可知,大禹采取了疏導的方法治水。
精神:據材料三“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并結合所學可知,大禹具有創新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的傳說事跡,感受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的精神。中考真題考點跟蹤 所學內容同步檢測 核心素養以練促學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核心素養同步檢測】同步學習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掌握,而且要能夠學以致用,可以結合所學完成相應練習,融會貫通。所以在這里,依據每課的知識點,選取對應題目,讓學生在知識點的同步練習中,檢測學習效果,有意識地培養核心素養,學以致用。
第1課:16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第2課:19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史料實證
第3課:22選擇+3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歷史解釋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
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都是我國境內距今上萬年,甚至百萬年的典型原始人類,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主要是通過(  )
A.考古發掘 B.文字記載 C.神話傳說 D.專家推測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考古發掘成果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作用。
2.“元謀人遺址”作為世界級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張歷史名片。這主要是因為元謀人(  )
A.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是黃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經能夠制作工具
D.已經學會使用“火”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
3.考古學家在元謀人的遺址中找到了炭屑,后來又在深溝底部找到兩件顏色發黑的動物化石,經鑒定可能為燒骨。這反映出元謀人已經(  )
A.知道用火 B.飼養家畜 C.制造石器 D.種植莊稼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現,進行合理的推論。
4.如果你去陜西旅游,你可以參觀的原始人遺址是(  )
A.藍田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元謀人遺址 D.馬壩人遺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藍田人發現于陜西藍田,也應擴展掌握藍田人距今約160萬年。
5.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經鑒定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哪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  )
A.元謀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頂洞人
C.元謀人、半坡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鄖縣人、北京人等遠古人類起源于何時,并能夠對遠古人類的距今時間進行排序。
6.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 B.考古現場的影像資料
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D.歷史學家的著述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史料的類型,能夠區分史料價值,知道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的一手史料,價值非常重大。
7.通過考察北京人所用的石器,我們能夠發現,北京人已經懂得很多制造石器的方法,包括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等;已經能夠制造很多種類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一時期我們稱為(  )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舊石器時代的定義;史料實證——能夠根據考古發掘成果,判斷所處歷史時期。
8.“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下列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
A.《山海經》關于遠古的神話傳說 B.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C.《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 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斷和論證文章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歷史解釋——能夠結合合理推論,尋找得出合理推論的重要考古發現。
9.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人員在位于興義市附近的頂效鎮貓貓山東側進行發掘,獲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發現用火遺址,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人類畫集》,將貓貓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為“興義人”。與“興義人”同一時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國境內原始人類是(  )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核心能力】解讀材料、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即解答歷史題目,也需要一定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快速從材料中抓取“人工取火這個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所學,回憶出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進而快速鎖定正確答案。
10.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廳中有關于海城仙人洞遺址的介紹,有一幅圖片(如圖)是穿孔項鏈。由此判定與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遺址是(  )
A.良渚遺址 B.元謀人遺址 C.藍田人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時空觀念——依據考古發現,回憶所學,大膽推測題意與山頂洞人所處的時期可能基本重合。
11.考古發現,山頂洞人已產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粉末,并有許多裝飾品。由此推知山頂洞人(  )
A.已掌握鉆木取火技術 B.能夠縫制衣服
C.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D.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也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12.考古發掘的遺址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最能證明古人類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的是(  )
A.山頂洞人骨針和裝飾品化石 B.北京人牙齒化石
C.北京人石器 D.北京人頭蓋骨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合理推論,倒推出得出這種結論的合適考古發現。
13.考古學家采用碳—14年代測定方法測算出了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觀察示意圖如圖,判斷“山頂洞人”應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14.考古學者通過對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揭示人類的(  )
A.進化過程 B.農耕生活 C.王朝更迭 D.政權并立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主題。
15.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大地很早便出現了人類的足跡。請選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相似點(  )
A.都與現代人模樣基本相同 B.都已經吃上熟食只能使用天然火
C.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勞動 D.都能縫制衣物御寒有愛美意識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結論。
16.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據圖可知,中華文明起源具有(  )
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
A.領先性 B.同步性 C.多元性 D.競爭性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讀地圖,提取出有效信息,得出合理結論;識讀地圖的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即識讀地圖,提取有效信息,進而總結歸納出合理結論。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描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為了生存下去,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讀懂材料,還能夠結合所學,建立起所學與材料的對應關系。
材料二
在發掘北京人居住的山洞時,曾從土石的地層里發現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并不是普遍地分散在地層里,只是堆積在一起。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進而了解這些推論的合理與作用。
材料三
圖1 圖2
(3)從材料三的圖1、圖2中你能得出關于山頂洞人的哪些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
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原始社會和原始人類分別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
A.冶金技術的進步 B.生活方式的轉變
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知道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知道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2.《萬古江河》一書的作者許倬云認為: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據此,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
A.學會保留火種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 D.打制石器的使用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興起,生產力進步,推動社會發展;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解讀分析材料,理解一些歷史學家的觀點,總結出關鍵內容。
3.當人類不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養活自己時,人類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是指(  )
A.原始農業興起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獵 D.人工取火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4.當原始農業種植發明之后,人類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通過種植農作物,不斷地增殖農產品以獲得生活來源,使生活來源有了可靠保證,從而解決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這表明原始農業的發展(  )
A.促進了原始手工業與家畜飼養的發展 B.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
C.仰賴大自然的恩賜并受大自然的制約 D.促進了原始商業的產生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5.下列生產工具的變化反映出(  )
A.定居生活的結束 B.從種植到采集的轉變
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從采集到狩獵的轉變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
6.下面的圖片共同反映了我國遠古先民(  )
人面魚紋彩陶盆 干欄式房屋 碳化稻谷 骨耜
A.手工業制造達到先進水平 B.已經進入原始農耕時代
C.用打制石器并會保存火種 D.能夠飼養家畜開墾土地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通過圖片展示的史料,分析其反映的歷史情況。
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以種植業為主的原始農業的出現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的興起,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
8.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
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長江流域與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黃河流域的空間因素(時空觀念之空間觀念),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而感悟原始先民的智慧(歷史解釋與家國情懷)。
9.粟最早在中國種植,經碾磨脫皮后成為小米。粟在梵語、波斯語中分別被稱為“Cinaka”和“Shu-shu”,與“秦”“粟”諧音。英語中的粟為millet,源自印歐語mele,是壓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華文明影響世界 B.語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現形式
C.世界文明因粟而興 D.原始農業最早是在中國興起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解讀材料內容,明白粟的世界性影響,進而理解教材所說的“粟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感受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力。
10.“建造住宅時,他們往往先打下1米長木樁,……其后于地梁上鋪設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他們可能是(  )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核心能力】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需要有解讀材料,講題目展現的材料,與所學建立對應聯系的能力。
11.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到一個饅頭……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類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飯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核心能力】在識記教材所學知識點的同時,也要能夠靈活面對各種問題問法,可以把遇到的問題轉化成課本所學的相似問題,進而結合所學作答。
12.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連接的木構件工藝(見下圖)。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榫卯木構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這項技術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銅農具
C.建造干欄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榫卯結構,推測河姆渡人對它的應用。
13.如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據此可知,河姆渡人
A.會制作陶器 B.房屋是干欄式建筑
C.懂得飼養牛 D.掌握水稻種植技術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豬紋陶缽,推測河姆渡人掌握了制陶技術和飼養家畜。
14.考古學家在河南澠池的仰韶村發現了史前彩陶片,依據考古慣例,該文化被命名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顯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據此,下列遺址中屬于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半坡遺址位于黃河中游;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仰韶文化考古發掘成果,與半坡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高度相似,這表明二者之間聯系緊密,可能為從屬關系。
15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的一個窖穴(H115)內發現僅糧食腐朽后的谷物皮殼就有數斗之多,一個小陶罐內還有保存完好的農作物種子皮殼等。據此推知,半坡居民(  )
A.栽培谷類農業作物 B.掌握彩陶制作技術
C.開展原始商貿活動 D.從事漁獵生產活動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6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藝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卻一無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亦是如此。這說明當時(  )
A.愛美意識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 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7通過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情況。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隨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隨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 D.隨葬品的多少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結論,試著反推對應的考古發掘成果。
18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5800年前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最終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這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  )
A.一枝獨秀 B.多元一體 C.一脈相承 D.豐富多彩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現可以展現某些現象——各個地區文明起源,中原地區兼收并蓄成為核心(史料實證),通過這些現象可以推測出某些結論——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19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觀察如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A.多元性,以中原為核心 B.統一性,文化特征一致
C.先進性,文明世界領先 D.延續性,文明沒有中斷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識別考古地圖,通過解讀圖片內容——長江、黃河、西遼河等地區都出現了早期文明(時空觀念),進行合理推測——中華文明多元一起(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 圖2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1)根據材料一指出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何不同?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社會的進步(唯物史觀),考古發現反映了河姆渡人懂得人工種植水稻(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材料二
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農業的發生和初步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此時的社會,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原始農業發展的影響。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總結材料,獲取答案,提高自己閱讀材料、歸納總結的能力。
(3)綜上所述,你認為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之間有何關系?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同時社會進步也會反作用于農業生產,帶動農業的發展(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進行歸納總結。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1.我國古代有“神農氏教民播百谷”“黃帝教民養蠶繅絲”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諧平等 C.農耕文明 D.游牧文明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根據材料和所學,歸納總結出中華文明的特點。
2.考古發掘是了解史前時期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列出土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證中華文明的(  )
A.先進豐富 B.穩定發展 C.多元一體 D.民族交融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展示的玉器具有相似的特征(史料實證),這表明這些地方存在交流,但又各具特色(歷史解釋),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體,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3.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國家如此重視良渚遺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  )
A.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 B.產生了非常發達的手工業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印證良渚古城屬于早期國家(史料實證),進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4.考古發現,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周邊還存在大規模水利系統(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規劃有致;存在眾多寬大田埂,蔓延近8萬平方米。這些都表明當時該地區(  )
A.具備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 B.經濟生活以稻谷種植為主
C.農業發展領先于世界水平 D.社會階層的分化現象明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反映出良渚古城的工程量很大(史料實證),這表明良渚的統治者具有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歷史解釋),進而表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統治特色(家國情懷)。
5.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蟠龍紋陶盤、石制工具、鈴形小銅器、玉器等多種與文明起源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這些遺存屬于(  )
A.實物史料 B.文獻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辨別史料類型。
6.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約4500—4000年)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內有宏偉的宮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觀象臺、隨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獨立的倉儲區和手工業區等,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A.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B.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
C.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D.我國已出現了文明的初始形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7.考古發現,地處黃河中游地區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別來自浙江良渚、山東大汶口和遼河流域的玉器。據此推測合理的是這些區域(  )
A.經濟發達貿易頻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業的技術精良 D.農耕技術先進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早期的文化交流(家國情懷)。
8.下圖中的“華夏部落”的主體居民是(  )
A.炎黃部落 B.黃帝部落 C.苗蠻部落 D.東夷部落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地圖,大致了解部落聯盟時期的部落分布情況。
9.“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侯(指遠古時期的部落)錯居,……各去小異而存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材料中使華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盤古和女媧 B.炎帝和黃帝 C.堯、舜和禹 D.黃帝、蚩尤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能夠通過材料,結合所學,得出結論與答案(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0.司馬遷在《史記》中將黃帝塑造為華夏始祖,北齊史家魏收在《魏書》中總結孝文帝改革成就、將黃帝進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給上述事實提煉一個主題,較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與社會轉型 B.中外交往與文明互鑒
C.民族交融與華夏認同 D.科技創新與文化繁榮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能夠通過閱讀材料,歸納總結出合理結論。
11.他們“教民植五谷,造字啟民智”,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們是(  )
A.炎帝和黃帝 B.黃帝和堯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2.遠古時期有“神農耕而作陶”“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的傳說。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獨木舟、陶器等。這些考古發現(  )
A.證明黃帝發明了獨木舟 B.印證了傳說都不可信
C.證明神農發明了陶器 D.印證傳說蘊含真實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3.一組打卡山西夏縣西陰村。這里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黃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繭落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明了繅絲織綢。”2019年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
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 B.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
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 D.考古發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4.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學上稱為龍山文化,考古學證明,龍山文化時代中華大地進入了萬邦林立的“邦國時代”。龍山時代的都城遺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被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堯都平陽。下列可能發生在該時代的是(  )
A.國人暴動 B.盤庚遷殷 C.商湯滅夏 D.堯舜禪讓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陶寺為堯都的推測,是因為堯傳說的距今時間和活動范圍,以及陶寺古城距今時間和所處位置,吻合度比較高,所以大膽進行的推測,現在還未成為定論,但合理性比較大,所以會進行學習。其他選項的排除,主要也是根據各自事件所處時期與題意時期不符。
15.直觀的流程圖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最適合作如圖流程圖標題的是(  )
A.各部族的統一 B.大禹治水 C.禪讓制的實行 D.華夏族的形成
【核心能力】能夠解讀思維導圖,提取關鍵信息,進而完成題目的作答。
16.“禪讓制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務,在位的部落聯盟首領會自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據此思考,禪讓制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借鑒意義是(  )
A.選舉賢能 B.任人唯親 C.任人唯利 D.社會地位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在學習歷史后,歸納總結歷史的有用信息,讀史明智,獲得啟示。
17.《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堯治天下時,“其導萬民也,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體現了堯(  )
A.因地制宜 B.精耕細作 C.因材施教 D.親力親為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8.遠古傳說中蘊含著歷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跡。下列關于舜和禹的傳說,有助于我們了解(  )
【舜的傳說】:他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打漁,在黃河之濱制作陶器,周圍的人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傳說】:專心治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A.中國原始農業的興起 B.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
C.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形成 D.部落聯盟禪讓制度的出現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9.大禹治水的事跡與近來環境地理學中關于約公元前4000年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現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表明(  )
A.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唯一途徑。
B.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可相互印證
C.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神話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傳說中的信息(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大禹治水的時間、空間,與地理學上的黃河流域大洪水的時空基本吻合(時空觀念),這說明大禹治水可能不僅僅是傳說,而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歷史解釋),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成果來印證(史料實證)。大禹治水人定勝天、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底色(家國情懷)。
20.他被稱為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他還具有“部落聯盟首領”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的雙重身份。“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大禹治水與大禹建夏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是,大禹治水凝聚人心,所以最后早期國家(堯舜禹時期)成為了王朝國家(夏朝),這也符合歷史社會的發展趨勢(唯物史觀),但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印證(史料實證)
21.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總結教訓,采取疏導的方法,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了水患。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學到的精神有 (  )
①愛國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③敬業精神 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體現出的精神,感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自強不息。
22.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神話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23.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6分)
材料一
關于北京人的考古發現清單 相關結論
6個頭蓋骨化石 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 10萬件石器 大量的動物化石 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補全表格。(3分)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北京人的基本信息(歷史解釋)。
材料二
遺址名稱 部分考古發現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鋸齒狀的骨鐮; 大量的稻谷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 干欄式建筑遺跡; 刻有豬紋的陶缽等
② 40多處圓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遺跡; 石斧、骨針、彩陶等大量生產、生活用具; 多達數斗的粟; 貯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據材料二,請寫出①②對應的遺址名稱。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填寫字母。)歸納①②處居民生產生活的共同點。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對應的考古遺址;能夠根據考古發現和所學,歸納兩處遺址的共同點。
材料三
良渚遺址和陶寺遺址的部分考古發現
①陶寺遺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幾乎沒有隨葬品,8座大型墓發現隨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帶一個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內權貴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隨葬品較少。 ④陶寺古城的內城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3)請用材料三中的史實證明下面的觀點。(填寫序號。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A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__________
B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相當明顯。__________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對應起考古發現與推論(歷史解釋)。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黃帝陵祭文》
(1)根據材料一回答,《黃帝陵祭文》中之所以給予黃帝如此高的評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試舉一例黃帝的“偉業”加以證明。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根據所學,說出黃帝的地位和影響(歷史解釋),從中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傳承(家國情懷)。
材料二
《墨子·尚賢上》:“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推舉舜、禹成為首領的制度是什么?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解讀文獻史料,進而結合史料和所學,完成題目的作答。
材料三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禹吸取了父親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處死的教訓,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治水成功?我們應該從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學習大禹的哪些精神?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的傳說事跡,感受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的精神。中考真題考點跟蹤 所學內容同步檢測 核心素養以練促學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核心素養同步檢測】同步學習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掌握,而且要能夠學以致用,可以結合所學完成相應練習,融會貫通。所以在這里,依據每課的知識點,選取對應題目,讓學生在知識點的同步練習中,檢測學習效果,有意識地培養核心素養,學以致用。
第1課:16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第2課:19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史料實證
第3課:22選擇+3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歷史解釋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
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都是我國境內距今上萬年,甚至百萬年的典型原始人類,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主要是通過(  )
A.考古發掘 B.文字記載 C.神話傳說 D.專家推測
2.“元謀人遺址”作為世界級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張歷史名片。這主要是因為元謀人(  )
A.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是黃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經能夠制作工具
D.已經學會使用“火”
3.考古學家在元謀人的遺址中找到了炭屑,后來又在深溝底部找到兩件顏色發黑的動物化石,經鑒定可能為燒骨。這反映出元謀人已經(  )
A.知道用火 B.飼養家畜 C.制造石器 D.種植莊稼
4.如果你去陜西旅游,你可以參觀的原始人遺址是(  )
A.藍田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元謀人遺址 D.馬壩人遺址
5.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經鑒定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哪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  )
A.元謀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頂洞人
C.元謀人、半坡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6.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 B.考古現場的影像資料
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D.歷史學家的著述
7.通過考察北京人所用的石器,我們能夠發現,北京人已經懂得很多制造石器的方法,包括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等;已經能夠制造很多種類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一時期我們稱為(  )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8.“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下列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
A.《山海經》關于遠古的神話傳說 B.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C.《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 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斷和論證文章
9.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人員在位于興義市附近的頂效鎮貓貓山東側進行發掘,獲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發現用火遺址,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人類畫集》,將貓貓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為“興義人”。與“興義人”同一時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國境內原始人類是(  )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10.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廳中有關于海城仙人洞遺址的介紹,有一幅圖片(如圖)是穿孔項鏈。由此判定與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遺址是(  )
A.良渚遺址 B.元謀人遺址 C.藍田人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
11.考古發現,山頂洞人已產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粉末,并有許多裝飾品。由此推知山頂洞人(  )
A.已掌握鉆木取火技術 B.能夠縫制衣服
C.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D.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12.考古發掘的遺址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最能證明古人類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的是(  )
A.山頂洞人骨針和裝飾品化石 B.北京人牙齒化石
C.北京人石器 D.北京人頭蓋骨
13.考古學家采用碳—14年代測定方法測算出了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觀察示意圖如圖,判斷“山頂洞人”應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14.考古學者通過對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揭示人類的(  )
A.進化過程 B.農耕生活 C.王朝更迭 D.政權并立
15.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大地很早便出現了人類的足跡。請選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相似點(  )
A.都與現代人模樣基本相同 B.都已經吃上熟食只能使用天然火
C.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勞動 D.都能縫制衣物御寒有愛美意識
16.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據圖可知,中華文明起源具有(  )
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
A.領先性 B.同步性 C.多元性 D.競爭性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描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為了生存下去,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材料二
在發掘北京人居住的山洞時,曾從土石的地層里發現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并不是普遍地分散在地層里,只是堆積在一起。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材料三
圖1 圖2
(3)從材料三的圖1、圖2中你能得出關于山頂洞人的哪些信息?
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
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原始社會和原始人類分別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
A.冶金技術的進步 B.生活方式的轉變
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
2.《萬古江河》一書的作者許倬云認為: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據此,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
A.學會保留火種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 D.打制石器的使用
3.當人類不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養活自己時,人類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是指(  )
A.原始農業興起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獵 D.人工取火
4.當原始農業種植發明之后,人類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通過種植農作物,不斷地增殖農產品以獲得生活來源,使生活來源有了可靠保證,從而解決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這表明原始農業的發展(  )
A.促進了原始手工業與家畜飼養的發展 B.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
C.仰賴大自然的恩賜并受大自然的制約 D.促進了原始商業的產生
5.下列生產工具的變化反映出(  )
A.定居生活的結束 B.從種植到采集的轉變
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從采集到狩獵的轉變
6.下面的圖片共同反映了我國遠古先民(  )
人面魚紋彩陶盆 干欄式房屋 碳化稻谷 骨耜
A.手工業制造達到先進水平 B.已經進入原始農耕時代
C.用打制石器并會保存火種 D.能夠飼養家畜開墾土地
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以種植業為主的原始農業的出現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8.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
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
9.粟最早在中國種植,經碾磨脫皮后成為小米。粟在梵語、波斯語中分別被稱為“Cinaka”和“Shu-shu”,與“秦”“粟”諧音。英語中的粟為millet,源自印歐語mele,是壓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華文明影響世界 B.語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現形式
C.世界文明因粟而興 D.原始農業最早是在中國興起
10.“建造住宅時,他們往往先打下1米長木樁,……其后于地梁上鋪設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他們可能是(  )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1.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到一個饅頭……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類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飯的是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2.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連接的木構件工藝(見下圖)。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榫卯木構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這項技術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銅農具
C.建造干欄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13.如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據此可知,河姆渡人
A.會制作陶器 B.房屋是干欄式建筑
C.懂得飼養牛 D.掌握水稻種植技術
14.考古學家在河南澠池的仰韶村發現了史前彩陶片,依據考古慣例,該文化被命名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顯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據此,下列遺址中屬于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15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的一個窖穴(H115)內發現僅糧食腐朽后的谷物皮殼就有數斗之多,一個小陶罐內還有保存完好的農作物種子皮殼等。據此推知,半坡居民(  )
A.栽培谷類農業作物 B.掌握彩陶制作技術
C.開展原始商貿活動 D.從事漁獵生產活動
16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藝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卻一無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亦是如此。這說明當時(  )
A.愛美意識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 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
17通過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情況。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隨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隨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 D.隨葬品的多少
19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觀察如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A.多元性,以中原為核心 B.統一性,文化特征一致
C.先進性,文明世界領先 D.延續性,文明沒有中斷
18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5800年前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最終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這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  )
A.一枝獨秀 B.多元一體 C.一脈相承 D.豐富多彩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 圖2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1)根據材料一指出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二
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農業的發生和初步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此時的社會,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原始農業發展的影響。
(3)綜上所述,你認為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之間有何關系?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1.我國古代有“神農氏教民播百谷”“黃帝教民養蠶繅絲”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諧平等 C.農耕文明 D.游牧文明
2.考古發掘是了解史前時期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列出土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證中華文明的(  )
A.先進豐富 B.穩定發展 C.多元一體 D.民族交融
3.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國家如此重視良渚遺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  )
A.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 B.產生了非常發達的手工業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4.考古發現,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周邊還存在大規模水利系統(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規劃有致;存在眾多寬大田埂,蔓延近8萬平方米。這些都表明當時該地區(  )
A.具備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 B.經濟生活以稻谷種植為主
C.農業發展領先于世界水平 D.社會階層的分化現象明顯
5.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蟠龍紋陶盤、石制工具、鈴形小銅器、玉器等多種與文明起源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這些遺存屬于(  )
A.實物史料 B.文獻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6.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約4500—4000年)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內有宏偉的宮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觀象臺、隨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獨立的倉儲區和手工業區等,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A.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B.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
C.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D.我國已出現了文明的初始形態
7.考古發現,地處黃河中游地區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別來自浙江良渚、山東大汶口和遼河流域的玉器。據此推測合理的是這些區域(  )
A.經濟發達貿易頻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業的技術精良 D.農耕技術先進
8.下圖中的“華夏部落”的主體居民是(  )
A.炎黃部落 B.黃帝部落 C.苗蠻部落 D.東夷部落
9.“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侯(指遠古時期的部落)錯居,……各去小異而存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材料中使華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盤古和女媧 B.炎帝和黃帝 C.堯、舜和禹 D.黃帝、蚩尤
10.司馬遷在《史記》中將黃帝塑造為華夏始祖,北齊史家魏收在《魏書》中總結孝文帝改革成就、將黃帝進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給上述事實提煉一個主題,較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與社會轉型 B.中外交往與文明互鑒
C.民族交融與華夏認同 D.科技創新與文化繁榮
11.他們“教民植五谷,造字啟民智”,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們是(  )
A.炎帝和黃帝 B.黃帝和堯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12.遠古時期有“神農耕而作陶”“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的傳說。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獨木舟、陶器等。這些考古發現(  )
A.證明黃帝發明了獨木舟 B.印證了傳說都不可信
C.證明神農發明了陶器 D.印證傳說蘊含真實的歷史信息
13.一組打卡山西夏縣西陰村。這里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黃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繭落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明了繅絲織綢。”2019年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
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 B.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
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 D.考古發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
14.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學上稱為龍山文化,考古學證明,龍山文化時代中華大地進入了萬邦林立的“邦國時代”。龍山時代的都城遺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被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堯都平陽。下列可能發生在該時代的是(  )
A.國人暴動 B.盤庚遷殷 C.商湯滅夏 D.堯舜禪讓
15.直觀的流程圖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最適合作如圖流程圖標題的是(  )
A.各部族的統一 B.大禹治水 C.禪讓制的實行 D.華夏族的形成
16.“禪讓制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務,在位的部落聯盟首領會自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據此思考,禪讓制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借鑒意義是(  )
A.選舉賢能 B.任人唯親 C.任人唯利 D.社會地位
17.《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堯治天下時,“其導萬民也,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體現了堯(  )
A.因地制宜 B.精耕細作 C.因材施教 D.親力親為
18.遠古傳說中蘊含著歷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跡。下列關于舜和禹的傳說,有助于我們了解(  )
【舜的傳說】:他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打漁,在黃河之濱制作陶器,周圍的人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傳說】:專心治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A.中國原始農業的興起 B.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
C.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形成 D.部落聯盟禪讓制度的出現
19.大禹治水的事跡與近來環境地理學中關于約公元前4000年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現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表明(  )
A.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唯一途徑。
B.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可相互印證
C.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
20.他被稱為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他還具有“部落聯盟首領”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的雙重身份。“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21.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總結教訓,采取疏導的方法,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了水患。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學到的精神有 (  )
①愛國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③敬業精神 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23.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6分)
材料一
關于北京人的考古發現清單 相關結論
6個頭蓋骨化石 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 10萬件石器 大量的動物化石 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補全表格。(3分)
材料二
遺址名稱 部分考古發現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鋸齒狀的骨鐮; 大量的稻谷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 干欄式建筑遺跡; 刻有豬紋的陶缽等
② 40多處圓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遺跡; 石斧、骨針、彩陶等大量生產、生活用具; 多達數斗的粟; 貯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據材料二,請寫出①②對應的遺址名稱。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填寫字母。)歸納①②處居民生產生活的共同點。
材料三
良渚遺址和陶寺遺址的部分考古發現
①陶寺遺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幾乎沒有隨葬品,8座大型墓發現隨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帶一個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內權貴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隨葬品較少。 ④陶寺古城的內城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3)請用材料三中的史實證明下面的觀點。(填寫序號。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A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__________
B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相當明顯。__________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黃帝陵祭文》
(1)根據材料一回答,《黃帝陵祭文》中之所以給予黃帝如此高的評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試舉一例黃帝的“偉業”加以證明。
材料二
《墨子·尚賢上》:“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推舉舜、禹成為首領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禹吸取了父親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處死的教訓,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治水成功?我們應該從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學習大禹的哪些精神?中考真題考點跟蹤 所學內容同步檢測 核心素養以練促學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核心素養同步檢測】同步學習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掌握,而且要能夠學以致用,可以結合所學完成相應練習,融會貫通。所以在這里,依據每課的知識點,選取對應題目,讓學生在知識點的同步練習中,檢測學習效果,有意識地培養核心素養,學以致用。
第1課:16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第2課:19選擇+1綜合,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史料實證
第3課:22選擇+3綜合,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歷史解釋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
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都是我國境內距今上萬年,甚至百萬年的典型原始人類,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主要是通過(  )
A.考古發掘 B.文字記載 C.神話傳說 D.專家推測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考古發掘成果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作用。
2.“元謀人遺址”作為世界級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張歷史名片。這主要是因為元謀人(  )
A.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是黃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經能夠制作工具
D.已經學會使用“火”
【對應知識】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
3.考古學家在元謀人的遺址中找到了炭屑,后來又在深溝底部找到兩件顏色發黑的動物化石,經鑒定可能為燒骨。這反映出元謀人已經(  )
A.知道用火 B.飼養家畜 C.制造石器 D.種植莊稼
【對應知識】元謀人知道使用火。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現,進行合理的推論。
4.如果你去陜西旅游,你可以參觀的原始人遺址是(  )
A.藍田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元謀人遺址 D.馬壩人遺址
【對應知識】藍田人發現于陜西藍田。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藍田人發現于陜西藍田,也應擴展掌握藍田人距今約160萬年。
5.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經鑒定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哪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  )
A.元謀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頂洞人
C.元謀人、半坡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對應知識】藍鄖縣人距今約100萬年,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北京人距今約70萬到20萬年。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元謀人、鄖縣人、北京人等遠古人類起源于何時,并能夠對遠古人類的距今時間進行排序。
6.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 B.考古現場的影像資料
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D.歷史學家的著述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古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其中的化石,屬于一手史料,價值非常重大。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知道史料的類型,能夠區分史料價值,知道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的一手史料,價值非常重大。
7.通過考察北京人所用的石器,我們能夠發現,北京人已經懂得很多制造石器的方法,包括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等;已經能夠制造很多種類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一時期我們稱為(  )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對應知識】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被稱為舊石器時代。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舊石器時代的定義;史料實證——能夠根據考古發掘成果,判斷所處歷史時期。
8.“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下列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
A.《山海經》關于遠古的神話傳說 B.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C.《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 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斷和論證文章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古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歷史解釋——能夠結合合理推論,尋找得出合理推論的重要考古發現。
9.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人員在位于興義市附近的頂效鎮貓貓山東側進行發掘,獲人類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發現用火遺址,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人類畫集》,將貓貓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為“興義人”。與“興義人”同一時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國境內原始人類是(  )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核心能力】解讀材料、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即解答歷史題目,也需要一定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快速從材料中抓取“人工取火這個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所學,回憶出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進而快速鎖定正確答案。
10.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廳中有關于海城仙人洞遺址的介紹,有一幅圖片(如圖)是穿孔項鏈。由此判定與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遺址是(  )
A.良渚遺址 B.元謀人遺址 C.藍田人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中發現了貝殼等組成的裝飾品,有愛美意識。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時空觀念——依據考古發現,回憶所學,大膽推測題意與山頂洞人所處的時期可能基本重合。
11.考古發現,山頂洞人已產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粉末,并有許多裝飾品。由此推知山頂洞人(  )
A.已掌握鉆木取火技術 B.能夠縫制衣服
C.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D.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會埋葬死者,有一定的審美意識。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判斷史料類型,辨別史料價值,也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12.考古發掘的遺址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最能證明古人類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的是(  )
A.山頂洞人骨針和裝飾品化石 B.北京人牙齒化石
C.北京人石器 D.北京人頭蓋骨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合理推論,倒推出得出這種結論的合適考古發現。
13.考古學家采用碳—14年代測定方法測算出了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觀察示意圖如圖,判斷“山頂洞人”應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知道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14.考古學者通過對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揭示人類的(  )
A.進化過程 B.農耕生活 C.王朝更迭 D.政權并立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依據,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屬于遠古人類,他們的演化歷程反映了人類進化過程。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主題。
15.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大地很早便出現了人類的足跡。請選出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相似點(  )
A.都與現代人模樣基本相同 B.都已經吃上熟食只能使用天然火
C.都能制造粗糙的石器用于勞動 D.都能縫制衣物御寒有愛美意識
【對應知識】北京人制作打制石器,山頂洞人也制作打制石器,還有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其他相關內容。
【核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即總結歸納歷史元素的異同,進而歸納出合適的結論。
16.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據圖可知,中華文明起源具有(  )
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
A.領先性 B.同步性 C.多元性 D.競爭性
【對應知識】我國古人類遺址眾多,這一定程度反映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讀地圖,提取出有效信息,得出合理結論;識讀地圖的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即識讀地圖,提取有效信息,進而總結歸納出合理結論。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1)在材料一所描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為了生存下去,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對應知識】北京人過群居生活。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讀懂材料,還能夠結合所學,建立起所學與材料的對應關系。
材料二
在發掘北京人居住的山洞時,曾從土石的地層里發現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并不是普遍地分散在地層里,只是堆積在一起。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對應知識】北京人會用火并會長時間保存火種,學會用或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進而了解這些推論的合理與作用。
材料三
如圖
圖1 圖2
(3)從材料三的圖1、圖2中你能得出關于山頂洞人的哪些信息?
【對應知識】山頂洞人掌握磨光、鉆孔技術,有愛美意識等。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論。
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
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原始社會和原始人類分別經歷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
A.冶金技術的進步 B.生活方式的轉變
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
【對應知識】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是一種進步,工具的進步可以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知道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知道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2.《萬古江河》一書的作者許倬云認為: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據此,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
A.學會保留火種 B.原始農業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 D.打制石器的使用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推動社會發展;通過題干材料提出一個教材沒有介紹的新定義,進而考查教材對應內容。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興起,生產力進步,推動社會發展;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解讀分析材料,理解一些歷史學家的觀點,總結出關鍵內容。
3.當人類不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養活自己時,人類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是指(  )
A.原始農業興起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獵 D.人工取火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4.當原始農業種植發明之后,人類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通過種植農作物,不斷地增殖農產品以獲得生活來源,使生活來源有了可靠保證,從而解決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這表明原始農業的發展(  )
A.促進了原始手工業與家畜飼養的發展 B.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
C.仰賴大自然的恩賜并受大自然的制約 D.促進了原始商業的產生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始農業的興起推動了社會發展。
5.下列生產工具的變化反映出(  )
A.定居生活的結束 B.從種植到采集的轉變
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D.從采集到狩獵的轉變
【對應知識】生產工具的改進會提高生產力。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提高生產力。
6.下面的圖片共同反映了我國遠古先民(  )
人面魚紋彩陶盆 干欄式房屋 碳化稻谷 骨耜
A.手工業制造達到先進水平 B.已經進入原始農耕時代
C.用打制石器并會保存火種 D.能夠飼養家畜開墾土地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表現是制作陶器、定居生活、進行農作物種植。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通過圖片展示的史料,分析其反映的歷史情況。
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以種植業為主的原始農業的出現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興起的影響:原始農業的興起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原始農業的興起,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人類的定居生活。
8.下圖是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姆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B.住干欄式房屋的居民種植粟
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D.二者都出現在長江下游地區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這與他們生活的環境有關,體現了遠古先民的生活智慧。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長江流域與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黃河流域的空間因素(時空觀念之空間觀念),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而感悟原始先民的智慧(歷史解釋與家國情懷)。
9.粟最早在中國種植,經碾磨脫皮后成為小米。粟在梵語、波斯語中分別被稱為“Cinaka”和“Shu-shu”,與“秦”“粟”諧音。英語中的粟為millet,源自印歐語mele,是壓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華文明影響世界 B.語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現形式
C.世界文明因粟而興 D.原始農業最早是在中國興起
【對應知識】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的國家,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解讀材料內容,明白粟的世界性影響,進而理解教材所說的“粟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感受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力。
10.“建造住宅時,他們往往先打下1米長木樁,……其后于地梁上鋪設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他們可能是(  )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
【核心能力】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需要有解讀材料,講題目展現的材料,與所學建立對應聯系的能力。
11.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到一個饅頭……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類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飯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主要種植水稻。
【核心能力】在識記教材所學知識點的同時,也要能夠靈活面對各種問題問法,可以把遇到的問題轉化成課本所學的相似問題,進而結合所學作答。
12.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連接的木構件工藝(見下圖)。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榫卯木構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這項技術(  )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銅農具
C.建造干欄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榫卯結構,推測河姆渡人對它的應用。
13.如圖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據此可知,河姆渡人(  )
A.會制作陶器 B.房屋是干欄式建筑
C.懂得飼養牛 D.掌握水稻種植技術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掌握制陶技術。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現的豬紋陶缽,推測河姆渡人掌握了制陶技術和飼養家畜。
14.考古學家在河南澠池的仰韶村發現了史前彩陶片,依據考古慣例,該文化被命名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顯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據此,下列遺址中屬于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對應知識】半坡遺址屬于仰韶文化的代表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半坡遺址位于黃河中游;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仰韶文化考古發掘成果,與半坡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高度相似,這表明二者之間聯系緊密,可能為從屬關系。
15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遺址的一個窖穴(H115)內發現僅糧食腐朽后的谷物皮殼就有數斗之多,一個小陶罐內還有保存完好的農作物種子皮殼等。據此推知,半坡居民(  )
A.栽培谷類農業作物 B.掌握彩陶制作技術
C.開展原始商貿活動 D.從事漁獵生產活動
【對應知識】半坡人主要種植粟。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6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藝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卻一無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亦是如此。這說明當時(  )
A.愛美意識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 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
【對應知識】大汶口遺址出現貧富分化現象。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合理推測,進而得出合理結論。
17通過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情況。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隨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隨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產工具 D.隨葬品的多少
【對應知識】原始社會出現貧富分化現象,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墓葬隨葬品的多寡等考古發掘成果。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根據結論,試著反推對應的考古發掘成果。
18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5800年前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最終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格局。這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  )
A.一枝獨秀 B.多元一體 C.一脈相承 D.豐富多彩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主要依據之一。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現可以展現某些現象——各個地區文明起源,中原地區兼收并蓄成為核心(史料實證),通過這些現象可以推測出某些結論——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19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觀察如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A.多元性,以中原為核心 B.統一性,文化特征一致
C.先進性,文明世界領先 D.延續性,文明沒有中斷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考古發掘成果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主要依據之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識別考古地圖,通過解讀圖片內容——長江、黃河、西遼河等地區都出現了早期文明(時空觀念),進行合理推測——中華文明多元一起(歷史解釋),進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中華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多元一體的特點(家國情懷)。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 圖2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1)根據材料一指出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何不同?
【對應知識】北京人以狩獵、采集為生,河姆渡人懂得人工種植水稻。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社會的進步(唯物史觀),考古發現反映了河姆渡人懂得人工種植水稻(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材料二
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農業的發生和初步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資源,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文化的進步……此時的社會,氏族公社制度已經走向繁榮。
——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原始農業發展的影響。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的影響——人工種植農作物,可以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進而推動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總結材料,獲取答案,提高自己閱讀材料、歸納總結的能力。
(3)綜上所述,你認為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之間有何關系?
【對應知識】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基礎。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從狩獵采集到農作物種植,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基礎,同時社會進步也會反作用于農業生產,帶動農業的發展(唯物史觀);能夠通過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進行歸納總結。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
1.我國古代有“神農氏教民播百谷”“黃帝教民養蠶繅絲”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諧平等 C.農耕文明 D.游牧文明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屬于典型的農耕文明。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根據材料和所學,歸納總結出中華文明的特點。
2.考古發掘是了解史前時期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列出土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證中華文明的(  )
A.先進豐富 B.穩定發展 C.多元一體 D.民族交融
【對應知識】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展示的玉器具有相似的特征(史料實證),這表明這些地方存在交流,但又各具特色(歷史解釋),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體,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3.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經濟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國家如此重視良渚遺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里(  )
A.出現了最早的階級分化 B.產生了非常發達的手工業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印證良渚古城屬于早期國家(史料實證),進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4.考古發現,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周邊還存在大規模水利系統(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規劃有致;存在眾多寬大田埂,蔓延近8萬平方米。這些都表明當時該地區(  )
A.具備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 B.經濟生活以稻谷種植為主
C.農業發展領先于世界水平 D.社會階層的分化現象明顯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的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考古發掘成果反映出良渚古城的工程量很大(史料實證),這表明良渚的統治者具有強大的組織規劃能力(歷史解釋),進而表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統治特色(家國情懷)。
5.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蟠龍紋陶盤、石制工具、鈴形小銅器、玉器等多種與文明起源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這些遺存屬于(  )
A.實物史料 B.文獻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對應知識】考古發掘實物史料指的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辨別史料類型。
6.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約4500—4000年)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內有宏偉的宮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觀象臺、隨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禮器、獨立的倉儲區和手工業區等,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A.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B.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
C.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D.我國已出現了文明的初始形態
【對應知識】陶寺古城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黃河流域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家國情懷)。
7.考古發現,地處黃河中游地區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別來自浙江良渚、山東大汶口和遼河流域的玉器。據此推測合理的是這些區域(  )
A.經濟發達貿易頻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業的技術精良 D.農耕技術先進
【對應知識】陶寺古城的隨葬品來源廣泛,表明當時存在文化交流,各種文明因素匯聚中原。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作出合理解釋進而得出結論(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文明早期的文化交流(家國情懷)。
8.下圖中的“華夏部落”的主體居民是(  )
A.炎黃部落 B.黃帝部落 C.苗蠻部落 D.東夷部落
【對應知識】炎黃部落后來發展為華夏族,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能夠通過地圖,大致了解部落聯盟時期的部落分布情況。
9.“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侯(指遠古時期的部落)錯居,……各去小異而存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材料中使華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盤古和女媧 B.炎帝和黃帝 C.堯、舜和禹 D.黃帝、蚩尤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中華民族是在交流融合中形成的。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能夠通過材料,結合所學,得出結論與答案(歷史解釋),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0.司馬遷在《史記》中將黃帝塑造為華夏始祖,北齊史家魏收在《魏書》中總結孝文帝改革成就、將黃帝進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給上述事實提煉一個主題,較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與社會轉型 B.中外交往與文明互鑒
C.民族交融與華夏認同 D.科技創新與文化繁榮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能夠通過閱讀材料,歸納總結出合理結論。
11.他們“教民植五谷,造字啟民智”,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們是(  )
A.炎帝和黃帝 B.黃帝和堯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對應知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了解中華民族形成的特點,知道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黃帝,理解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底色(家國情懷)。
12.遠古時期有“神農耕而作陶”“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的傳說。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獨木舟、陶器等。這些考古發現(  )
A.證明黃帝發明了獨木舟 B.印證了傳說都不可信
C.證明神農發明了陶器 D.印證傳說蘊含真實的歷史信息
【對應知識】古史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印證遠古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3.一組打卡山西夏縣西陰村。這里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黃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繭落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明了繅絲織綢。”2019年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
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 B.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
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 D.考古發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
【對應知識】古史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印證遠古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古史傳說中歷史信息。
14.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學上稱為龍山文化,考古學證明,龍山文化時代中華大地進入了萬邦林立的“邦國時代”。龍山時代的都城遺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被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堯都平陽。下列可能發生在該時代的是(  )
A.國人暴動 B.盤庚遷殷 C.商湯滅夏 D.堯舜禪讓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陶寺古城可能是堯都。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陶寺為堯都的推測,是因為堯傳說的距今時間和活動范圍,以及陶寺古城距今時間和所處位置,吻合度比較高,所以大膽進行的推測,現在還未成為定論,但合理性比較大,所以會進行學習。其他選項的排除,主要也是根據各自事件所處時期與題意時期不符。
15.直觀的流程圖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最適合作如圖流程圖標題的是(  )
A.各部族的統一 B.大禹治水 C.禪讓制的實行 D.華夏族的形成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能力】能夠解讀思維導圖,提取關鍵信息,進而完成題目的作答。
16.“禪讓制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務,在位的部落聯盟首領會自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據此思考,禪讓制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借鑒意義是(  )
A.選舉賢能 B.任人唯親 C.任人唯利 D.社會地位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在學習歷史后,歸納總結歷史的有用信息,讀史明智,獲得啟示。
17.《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堯治天下時,“其導萬民也,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體現了堯(  )
A.因地制宜 B.精耕細作 C.因材施教 D.親力親為
【對應知識】堯在位時期鼓勵人民發展生產。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8.遠古傳說中蘊含著歷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跡。下列關于舜和禹的傳說,有助于我們了解(  )
【舜的傳說】:他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打漁,在黃河之濱制作陶器,周圍的人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傳說】:專心治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A.中國原始農業的興起 B.先民與洪水斗爭的歷史
C.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形成 D.部落聯盟禪讓制度的出現
【對應知識】舜帝躬耕,品德高尚,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所學和材料,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闡述材料表達的觀點。
19.大禹治水的事跡與近來環境地理學中關于約公元前4000年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現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表明(  )
A.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唯一途徑。
B.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可相互印證
C.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
【對應知識】神話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神話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印證傳說中的信息(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大禹治水的時間、空間,與地理學上的黃河流域大洪水的時空基本吻合(時空觀念),這說明大禹治水可能不僅僅是傳說,而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歷史解釋),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成果來印證(史料實證)。大禹治水人定勝天、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底色(家國情懷)。
20.他被稱為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他還具有“部落聯盟首領”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的雙重身份。“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贏得民心,通過禪讓制成為首領;大禹建立了夏朝。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大禹治水與大禹建夏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是,大禹治水凝聚人心,所以最后早期國家(堯舜禹時期)成為了王朝國家(夏朝),這也符合歷史社會的發展趨勢(唯物史觀),但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印證(史料實證)
21.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總結教訓,采取疏導的方法,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了水患。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學到的精神有 (  )
①愛國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③敬業精神 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反映出了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十幾年來一直奮斗在第一線,通過疏導的方法治理水患,體現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核心素養】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體現出的精神,感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自強不息。
22.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雙目面具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對應知識】神話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神話傳說中蘊含著歷史信息,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
23.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6分)
材料一
關于北京人的考古發現清單 相關結論
6個頭蓋骨化石 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 10萬件石器 大量的動物化石 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補全表格。(3分)
【對應知識】北京人體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會直立行走,制造工具,會打制石器,以采集和打獵為生,會使用和保存火種。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北京人的基本信息(歷史解釋)。
材料二
遺址名稱 部分考古發現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鋸齒狀的骨鐮; 大量的稻谷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 干欄式建筑遺跡; 刻有豬紋的陶缽等
② 40多處圓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遺跡; 石斧、骨針、彩陶等大量生產、生活用具; 多達數斗的粟; 貯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據材料二,請寫出①②對應的遺址名稱。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填寫字母。)歸納①②處居民生產生活的共同點。
【對應知識】河姆渡人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半坡人種植粟,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推測出對應的考古遺址;能夠根據考古發現和所學,歸納兩處遺址的共同點。
材料三
良渚遺址和陶寺遺址的部分考古發現
①陶寺遺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幾乎沒有隨葬品,8座大型墓發現隨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帶一個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內權貴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隨葬品較少。 ④陶寺古城的內城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3)請用材料三中的史實證明下面的觀點。(填寫序號。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A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和組織能力。__________
B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相當明顯。__________
【對應知識】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都是早期國家,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統治者具有較強的組織和調動能力。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夠通過考古發掘成果(史料實證),結合所學,對應起考古發現與推論(歷史解釋)。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黃帝陵祭文》
(1)根據材料一回答,《黃帝陵祭文》中之所以給予黃帝如此高的評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試舉一例黃帝的“偉業”加以證明。
【對應知識】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黃帝的主要傳說有:涿鹿之戰打敗蚩尤,成為炎黃部落聯盟的首領,炎黃部落后來發展位華夏族,黃帝時期以及能夠建造宮室、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能夠根據所學,說出黃帝的地位和影響(歷史解釋),從中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傳承(家國情懷)。
材料二
《墨子·尚賢上》:“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推舉舜、禹成為首領的制度是什么?
【對應知識】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禪讓制的特點是推選賢德之人。
【核心素養】史料實證——能夠解讀文獻史料,進而結合史料和所學,完成題目的作答。
材料三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禹吸取了父親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處死的教訓,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治水成功?我們應該從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學習大禹的哪些精神?
【對應知識】大禹治水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
【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通過大禹治水的傳說事跡,感受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上栗县| 河间市| 彰化县| 宜城市| 务川| 馆陶县| 日照市| 景德镇市| 浪卡子县| 广东省| 西乌珠穆沁旗| 东至县| 蒲城县| 肇州县| 永善县| 灵寿县| 儋州市| 习水县| 教育| 湖南省| 屯门区| 双江| 湾仔区| 荔波县| 泽普县| 石嘴山市| 琼中| 汝南县| 安远县| 潼关县| 胶南市| 财经| 洪江市| 平罗县| 吉安市| 鱼台县| 雅江县| 略阳县| 华容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