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欣賞《龜兔賽跑》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龜兔賽跑》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中的一首欣賞課曲目。這首音樂作品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著名寓言故事"龜兔賽跑"的情節。音樂通過不同的節奏、旋律和樂器音色,巧妙地刻畫了烏龜和兔子兩個角色的特點,以及賽跑過程中的各個場景。這首作品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傳遞了"驕傲自滿必敗,持之以恒能成功"的寓意。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首作品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義,非常適合作為音樂欣賞教學的素材。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年齡階段。他們對音樂有天然的興趣,喜歡聽故事,也樂于表現自己。大多數學生已經熟悉"龜兔賽跑"的故事,這為理解音樂作品提供了基礎。然而,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還在發展中,可能難以準確識別不同的音樂元素和表現手法。此外,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維持學習興趣。在創意表達方面,學生們普遍喜歡模仿和創造,但可能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因此,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導和啟發,幫助學生建立音樂與情節之間的聯系,提高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創意表達能力。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感受音樂中不同角色(烏龜和兔子)的音樂特點。體會音樂如何表現故事情節的變化。培養對音樂節奏、旋律和音色的敏感度。2. 藝術表現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音樂中的不同角色和情節。學會用聲音或身體動作模仿音樂中的特定片段。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如繪畫、表演)表達對音樂的理解。3. 創意實踐根據音樂創編簡單的動作或表情。鼓勵學生想象并創造性地表達如何用音樂講述其他故事。嘗試用身邊的物品創造簡單的音效來配合故事情節。4. 文化理解了解音樂如何作為講述故事的一種方式。認識音樂在表達情感和刻畫人物方面的作用。理解"龜兔賽跑"故事所蘊含的文化寓意。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理解音樂如何表現不同角色和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想象力。引導學生將音樂與故事情節相結合。2. 教學難點:識別不同樂器在音樂中的作用和表現效果。引導學生準確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將音樂與情節變化聯系起來的能力。六、教學方法:1. 講述法:通過講述故事背景,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內容。2. 示范法:教師示范如何用動作表現音樂特點。3. 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音樂中的不同表現手法。4. 游戲法:通過音樂游戲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音樂的理解。5. 創造性教學:鼓勵學生創編與音樂相關的動作和表演。6. 多媒體教學: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內容。7. 情境教學:創設故事場景,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七、教具準備:1. 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音響2. 音頻:《龜兔賽跑》音樂3. 視頻:動畫版《龜兔賽跑》故事(無聲)4. 圖片:烏龜和兔子的卡通圖片5. 樂器:小鼓、三角鐵6. 繪畫工具:彩筆、紙張7. 道具:可選用烏龜和兔子的頭飾或玩偶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聽一個特別的音樂故事。在開始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生:(熱烈回應)聽說過!師:太好了!那誰能簡單地告訴我們這個故事是怎么樣的呢?生1:是講烏龜和兔子比賽跑步的故事。生2:兔子跑得快,但是半路睡著了,最后烏龜贏了比賽。師:說得真好!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用音樂來講述這個故事,會是什么樣子呢?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一)感知(8分鐘)1. 初次聆聽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這首《龜兔賽跑》的音樂。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想象音樂中的畫面。(播放音樂)師:睜開眼睛吧。誰能說說,你聽到了什么?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生1:我聽到了快快慢慢的聲音,好像是兔子和烏龜在跑。生2:我覺得中間有一段很安靜,可能是兔子在睡覺。師:觀察得真仔細!這首音樂確實生動地描繪了龜兔賽跑的過程。2. 角色音樂特點分析師:讓我們再聽一遍,這次我們重點關注烏龜和兔子的音樂特點。(再次播放音樂)師:烏龜的音樂是什么樣的?生:慢慢的,穩穩的。師:沒錯!那兔子的音樂呢?生:快快的,跳跳的。師:太棒了!現在,我用小鼓來模仿烏龜的步伐(示范),用三角鐵來模仿兔子的跳躍(示范)。大家跟著節奏,用手拍一拍。(二)探究(10分鐘)1. 音樂與情節結合師:現在,我們來看一段動畫,但是沒有聲音。請大家根據畫面的變化,用身體動作來表現你記憶中的音樂變化。準備好了嗎?(播放無聲動畫,學生做動作)師:真棒!現在我們分成兩組,"烏龜組"和"兔子組"。當你聽到屬于自己角色的音樂時,就做出相應的動作。準備好了嗎?開始!(播放音樂,學生表演)2. 音樂創意表達師:如果是你來為這個故事作曲,你會怎么表現呢?比如,兔子睡覺的時候,你會用什么音樂?生1:我會用很輕很慢的音樂。生2:我想用打呼嚕的聲音。師:這些想法都很有創意!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用你覺得合適的聲音或動作,來表現故事的結尾部分。(三)示范(7分鐘)師:讓我們再聽一遍完整的音樂。這次,我會指出一些重要的部分,大家要特別注意聽。(播放音樂,教師適時指出關鍵段落)師:聽,這里是比賽開始的號角聲。現在是烏龜慢慢爬的聲音。哦,兔子跑起來了,聽到了嗎?環節三:鞏固延伸(8分鐘)1. 音樂繪畫師:現在,請大家拿出彩筆和紙,我們要邊聽音樂邊畫畫。畫出你最喜歡的場景,要根據音樂的變化來畫哦。(播放音樂,學生作畫)2. 故事續編師:音樂講述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如果要用音樂來講述"狼來了"的故事,你覺得會是什么樣的呢?生1:可以用很緊張的音樂表示狼來了。生2:羊群可以用輕快的音樂。師:這些想法都很棒!音樂可以幫助我們講述各種有趣的故事。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2分鐘)小結:師:今天我們通過《龜兔賽跑》這首音樂,學習了如何用音樂來講述故事。我們發現,音樂可以表現不同的角色和情節,讓故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記住,音樂不僅能帶給我們快樂,還能激發我們的想象力。作業:1. 在家中再次聆聽《龜兔賽跑》,畫出你最喜歡的場景,并寫下你的感受。2. 思考并寫下:你從這個故事和音樂中學到了什么?3. 嘗試用家中的物品創造簡單的音效,來表現一個你喜歡的故事片段。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故事引入和閉眼聆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這種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度。(2) 探究音樂環節:通過角色音樂特點分析和音樂與情節結合的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的表現手法。結合動作表演和分組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加深對音樂特點的理解。(3) 鞏固延伸環節:通過音樂繪畫和故事續編活動,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個環節不僅強化了音樂學習,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意能力和聯想能力。十一、板書設計龜兔賽跑1. 故事情節:起跑 - 比賽 - 兔子休息 - 烏龜超越 - 結局2. 音樂特點:烏龜:緩慢、穩定兔子:快速、輕快3. 音樂表現:節奏 - 旋律 - 音色4. 故事寓意:堅持不懈 vs 驕傲自滿5. 創意延伸:音樂講故事十二、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學生們對《龜兔賽跑》這首音樂作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故事引入、動作表演、分組活動和創意表達等,學生們不僅理解了音樂如何表現不同角色和情節,還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音樂元素識別環節,部分學生還不能很好地區分不同樂器的音色,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訓練。此外,在創意表達活動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較為害羞,不太敢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這提醒我需要更多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適當的方法鼓勵他們。整體而言,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音樂欣賞能力,并在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方面有所進步。—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