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欣賞《鴨子拌嘴(片段)》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本課《鴨子拌嘴(片段)》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這是一首生動有趣的描繪性音樂作品,通過巧妙的音樂手法模仿了鴨子拌嘴的場景。該作品節奏鮮明,音色豐富,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欣賞學習。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提高他們對音樂表現力的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年齡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喜歡模仿和表演。在音樂方面,他們已經具備基本的聆聽能力,能夠感受音樂的情緒和節奏,但對音樂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層次。大多數學生喜歡有趣、生動的音樂,特別是與動物或自然有關的作品。然而,他們可能還缺乏耐心去仔細聆聽音樂的細節,需要教師的引導來深入理解音樂的表現手法。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能夠感受《鴨子拌嘴》音樂的有趣性和生動性。能夠識別音樂中模仿鴨子叫聲的不同音色。2. 藝術表現能夠用簡單的聲音或動作表現音樂中鴨子拌嘴的場景。能夠跟隨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3. 創意實踐能夠根據音樂創造性地表現鴨子拌嘴的場景。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如繪畫、肢體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4. 文化理解了解音樂可以描繪生活中的場景和動物的特點。認識到音樂是表達情感和描繪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感受音樂的描繪性和趣味性。理解音樂如何通過不同的音色和節奏來模仿鴨子的叫聲。2.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細節,如不同樂器的音色變化。幫助學生理解音樂與現實場景之間的聯系。六、教學方法:1. 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2. 引導聆聽法: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聆聽音樂。3. 討論交流法:鼓勵學生分享聽音感受,培養表達能力。4. 游戲教學法:通過模仿游戲,加深對音樂的理解。5. 創造性教學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現音樂。七、教具準備:1. 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音響2. 《鴨子拌嘴》音頻文件3. 鴨子圖片或視頻素材4. 簡單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小鼓等)5. 繪畫工具(彩筆、紙張)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聲音,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播放鴨子叫聲)生:(聽后)是鴨子的叫聲!師:沒錯!大家真棒。(展示鴨子圖片)看,這就是鴨子。誰能告訴我,鴨子有什么特點呢?生1:鴨子有扁扁的嘴巴。生2:鴨子會游泳,腳上有蹼。師:說得很好。那如果鴨子們吵架了,會是什么樣子呢?生3:可能會互相追著叫。生4:它們的嘴巴會一張一合,發出"嘎嘎"的聲音。師:大家想象力真豐富!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描寫鴨子吵架的音樂,它的名字叫《鴨子拌嘴》。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一)感知(10分鐘)師: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這段音樂。(播放《鴨子拌嘴》片段)(音樂結束后)師:聽完這段音樂,你們有什么感受?生1:音樂很熱鬧,好像真的有鴨子在吵架。生2:我聽到了很多"嘎嘎"的聲音,像鴨子在叫。師:非常好!這首音樂確實生動地描繪了鴨子拌嘴的場景。現在,我們再聽一遍,這次請大家注意聽,音樂中有哪些樂器在模仿鴨子的叫聲?(二)探究(10分鐘)(再次播放音樂)師:剛才的音樂中,你們聽出了哪些樂器的聲音?生3:我聽到了小號的聲音,像鴨子在叫。生4:還有長笛,發出了尖尖的聲音。師:觀察得真仔細!確實,作曲家用了小號和長笛來模仿鴨子的叫聲。小號的聲音渾厚,像大鴨子;長笛的聲音尖細,像小鴨子。那么,音樂的節奏有什么特點呢?生5:節奏很快,像鴨子在追來追去。師:沒錯!快速的節奏讓我們感覺鴨子們在激烈地爭吵。現在,讓我們來玩個游戲。我們把教室分成兩組,一組做大鴨子,一組做小鴨子。當你們聽到屬于自己的聲音時,就做出鴨子拍打翅膀的動作,好嗎?(三)示范(5分鐘)師:(示范動作)大鴨子聽到低沉的"嘎嘎"聲時,就這樣拍打翅膀;小鴨子聽到尖細的"嘎嘎"聲時,就這樣拍打翅膀。大家明白了嗎?生:明白了!(播放音樂,學生們跟隨音樂做動作)師:太棒了!你們表現得真像一群在爭吵的鴨子。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鴨子叫,準備好了嗎?生:準備好了!師:那么,大鴨子組就發出低沉的"嘎嘎"聲,小鴨子組就發出尖細的"嘎嘎"聲。跟著音樂來,開始!環節三:鞏固延伸(8分鐘)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用聲音和動作表現了鴨子拌嘴的場景。現在,請你們想一想,除了鴨子,還有哪些動物的聲音可以用音樂來模仿呢?生1:可以模仿小貓的"喵喵"叫。生2:還可以模仿青蛙的"呱呱"叫。師: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音樂可以模仿很多動物的聲音,甚至可以描繪它們的動作和性格。讓我們來做一個小練習,每個人選擇一種動物,用聲音或動作來模仿它,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來。(學生們輪流表演,其他同學猜測)師:太精彩了!大家不僅猜對了動物,還能用聲音和動作生動地表現出來。這說明我們身邊的世界充滿了音樂元素,只要我們用心去聽、去感受,就能發現音樂無處不在。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2分鐘)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鴨子拌嘴》這首有趣的音樂作品。通過聆聽和表演,我們了解了音樂可以生動地描繪生活中的場景,特別是動物的聲音和動作。我們還學會了用不同的樂器來模仿不同的聲音,用節奏來表現動作。記住,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一起去發現更多有趣的聲音吧!作業:1. 仔細聆聽身邊的聲音,選擇一種你覺得有趣的聲音。2. 想一想如何用音樂來表現這個聲音,可以畫一幅畫或寫下你的想法。3. 下節課我們將分享大家的發現和創意。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播放真實的鴨子叫聲和展示圖片,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為欣賞音樂作品做好鋪墊。(2) 探究音樂環節:采用多次聆聽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不同元素,如音色、節奏等。通過小組活動和游戲,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表現手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3) 鞏固延伸環節: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其他情境,培養創造性思維。通過討論和表演其他動物的聲音,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強化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十一、板書設計欣賞《鴨子拌嘴》1. 聆聽與感受有趣的場景生動的描繪2. 音樂特點模仿鴨叫的樂器:小號、長笛特殊的節奏:快速、熱鬧3. 表現手法音色變化:低沉vs尖細節奏對比:快慢交替4. 音樂與生活觀察周圍聲音用音樂表現生活十二、教學反思在這節課中,我嘗試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和互動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鴨子拌嘴》這首音樂作品。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我發現他們對于模仿動物聲音和動作的活動特別感興趣,這有效地提高了課堂參與度。然而,在引導學生識別不同樂器音色時,一些學生還是顯得有些困難。未來,我會考慮引入更多具體的樂器示范,或者使用視頻材料來輔助教學。此外,我注意到部分學生在創造性表達方面略顯羞澀,需要更多鼓勵和引導。總的來說,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欣賞這首特定的音樂作品,還培養了對生活中聲音的敏感度。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索如何更好地將音樂欣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以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創造力。—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