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讀童謠《小鴨子》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本課《讀童謠 小鴨子》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這首童謠語言簡潔生動,節奏明快,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通過描述小鴨子搖搖擺擺走路、去池塘洗澡的有趣場景,既體現了童謠的趣味性,又蘊含了豐富的音樂元素。教材編排上將童謠與動作表演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表現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能夠進行簡單的歌唱和律動活動。他們天性活潑,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對模仿和表演充滿熱情。然而,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自制力還不夠強。在音樂學習方面,部分學生可能存在節奏感不足、語言與動作協調性欠佳等問題。因此,本節課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些特點,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和豐富的互動活動來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能夠感受童謠《小鴨子》的節奏特點和語言美培養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2. 藝術表現能夠準確朗讀并演唱《小鴨子》童謠學會用恰當的表情和動作表現童謠內容3. 創意實踐能夠創造性地為童謠配上簡單的節奏型嘗試根據童謠內容進行即興表演4. 文化理解了解童謠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認識童謠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準確把握童謠的節奏和語氣學會用動作表現童謠內容2. 教學難點:協調語言、動作和表情創造性地為童謠配上節奏型六、教學方法:1. 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2. 示范法:教師示范朗讀和動作,為學生提供直觀參考3. 游戲法:通過各種音樂游戲,增強學習的趣味性4. 小組合作法:鼓勵學生分組練習,培養合作能力5. 創造性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表現和即興表演七、教具準備:1. 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2. 小鴨子圖片或玩偶3. 節奏樂器(如三角鐵、小鼓、沙錘等)4. 課件(包含童謠文字、配圖和音頻)5. 小白板和馬克筆(用于學生創作)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展示小鴨子玩偶或圖片)生:(興奮地回答)是小鴨子!師:沒錯!小鴨子今天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見過小鴨子嗎?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呢?生:(踴躍發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小鴨子)師:太棒了!看來大家都很了解小鴨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小鴨子的有趣童謠,好嗎?生:好!(充滿期待)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一)感知(8分鐘)師:現在,老師要為大家朗讀這首童謠,請大家仔細聽,看看能不能聽出小鴨子的樣子。(教師有感情地朗讀童謠)"小鴨子,嘎嘎嘎,搖搖擺擺走回家。走啊走,搖啊搖,走到池塘去洗澡。"師:聽完后,你們覺得這首童謠有什么特點?生1:很有節奏感!生2:描寫了小鴨子走路的樣子,很可愛。師:說得太好了!這首童謠確實很有節奏感,而且生動地描繪了小鴨子走路的樣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童謠,注意要有節奏感哦。(教師帶領學生逐句朗讀,反復練習)(二)探究(10分鐘)師:大家已經能夠朗讀這首童謠了,真棒!現在,我們來探究一下,怎樣才能把這首童謠表現得更生動呢?生:(踴躍發言)可以配上動作!師:非常好的想法!我們一起來設計一下,每句童謠可以配上什么動作呢?生1:第一句"小鴨子,嘎嘎嘎"可以用手做鴨子嘴巴的樣子。生2:"搖搖擺擺走回家"可以學小鴨子走路。師:太棒了!讓我們把這些動作都試試看。(教師和學生一起嘗試各種動作)(三)示范(7分鐘)師:現在,老師給大家完整示范一遍,大家認真觀察哦。(教師示范朗讀童謠并配合動作)師:看完老師的示范,你們有什么想法?生:(分享觀察到的細節和感受)師:很好,現在請大家分成小組,互相練習朗讀童謠并配合動作。記住要把握好節奏,動作要協調。(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環節三:鞏固延伸(10分鐘)1. "小小配音員"游戲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小小配音員"。我會播放一段無聲的小鴨子視頻,請你們根據畫面為小鴨子配音,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童謠,也可以自己編。準備好了嗎?生:準備好了!(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踴躍參與配音)2. "創意節奏操"師:接下來,我們再來一個"創意節奏操"。大家想一想,除了用手和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為童謠打節奏?生:(積極回答)拍手!拍腿!跺腳!師:太棒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教師帶領學生用不同的身體部位為童謠打節奏)師:現在,請每個小組創造一種新的節奏型,等一下我們一起分享。(學生分組討論并創作,然后各組展示)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5分鐘)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童謠《小鴨子》,不僅學會了朗讀,還學會了用動作表現。同學們表現得非常棒!記住,童謠不僅要讀得準確,更要讀出感情,配合恰當的動作,這樣才能把童謠的美表現出來。作業:1. 在家練習朗讀童謠《小鴨子》并配合動作,下次上課我們會進行展示。2. 嘗試創編一個關于小動物的簡單童謠,可以是小貓、小狗或者你喜歡的任何小動物。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展示小鴨子玩偶或圖片,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描述自己見過的小鴨子,調動已有經驗,為學習童謠做好鋪墊。(2) 探究音樂環節:引導學生探究童謠的節奏特點和表現方式,培養其音樂感知能力。通過設計動作,加深對童謠內容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3) 鞏固延伸環節:設計"小小配音員"和"創意節奏操"等游戲,既鞏固所學知識,又拓展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音樂表現力。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交流能力。十一、板書設計```讀童謠《小鴨子》小鴨子,嘎嘎嘎,搖搖擺擺走回家。走啊走,搖啊搖,走到池塘去洗澡。1. 讀準字音2. 把握節奏3. 配合動作4. 充滿感情創意表現:小小配音員創意節奏操十二、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和豐富的互動活動來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課堂設計中融入了朗讀、動作表演、創意游戲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在協調語言和動作方面存在一些困難,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個別化指導。此外,"創意節奏操"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但時間控制上稍顯不足,未來可以考慮適當增加這部分的時間。總的來說,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童謠,培養了音樂興趣和能力。今后,我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