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維護秩序》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社會規則,理解社會秩序與規則的關系,認識到維護秩序靠規則,以及良好秩序對社會正常運轉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性 。 道德修養 :維護公共秩序,講社會公德,自覺遵守規則,愛護公共財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 。 法治觀念 :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認識到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以及遵守法律等規則的重要性 。 健全人格 :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習慣,適應社會規則的變化 。 責任意識 :關心社會,樹立秩序意識和規則意識,積極維護社會秩序和規則,有擔當精神,以遵守規則為榮,以違反規則為恥 。 教學 重點 理解社會生活需要秩序;認識社會規則及其作用。教學 難點 理解社會規則如何維系社會秩序;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 教學過程導入 2024年Z紀元銀河左岸音樂節在貴陽吸引12萬人,30組歌手樂隊輪番上陣,現場氣氛熱烈。AB雙舞臺、巨型LED屏提升體驗,美食區滿足味蕾。音樂節展現貴陽文化韻味,成為樂迷盛事。 近年來,貴州憑借涼爽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文旅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音樂節,則成為最直接、最能代表年輕人態度的暑期活動。 貴陽泡泡島音樂、Z紀元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愛未來·貴陽城市音樂節、路邊馬路音樂節等音樂節遍地開花,隨著貴陽“路邊音樂會”的火爆出圈,“愛樂之城”的名號不脛而走,同時也帶動大型音樂節落地,從省會貴陽逐漸輻射到遵義、六盤水等地,為地方文旅經濟注入活力。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貴陽體驗社會秩序! 授新課 觀看視頻:貴陽風貌 思考:初到貴陽,這座城市給你什么感受 學生: 教師: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社會秩序的種類: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 思考1:假如沒有秩序,這趟音樂節旅程會變成什么樣 學生: 教師:購票候車排隊混亂,車廂嘈雜,座位亂序 可能被人隨意闖入,人身財產安全無保障 地鐵內抽煙、車內進食、搶上搶下,廣場垃圾遍地 入場、觀看表演秩序混亂,造成人員踩踏傷亡 思考2:社會秩序的作用? 學生: 教師: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社會層面) 每個社會成員都有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據一定的社會資源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才能避免混亂、減少障礙、化解矛盾,從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降低社會管理成本。 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公民層面) 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有序、整潔、安全的社會環境中,我們享有人身自由和財產安全,享有公平的發展機遇,從而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新聞鏈接:擬罰款11.23萬元! 貴陽一酒店因在音樂節期間違規漲價被市場監管部門嚴肅查處。據報道,該酒店在音樂節舉辦前夕,擅自將標準單人間、高級雙床房及商務雙床房等房型價格大幅上調,遠超平日價格范圍。此舉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相關規定,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迅速介入調查,確認該酒店存在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后,依法對其作出了罰沒共計11.23萬元的處罰決定。這一行動不僅彰顯了市場監管部門維護市場價格穩定的決心,也為廣大酒店經營者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必須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誠信合規經營,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思考:你如何看待該酒店被處以罰款 學生: 教師:因為該酒店違反了法律規則。 含義: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種類:道德、紀律、法律 道德 :例如,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排隊時不插隊、不惡意中傷他人等。 紀律 :學校規定學生不能穿奇裝異服、上課要認真聽講、按時交作業等。 法律 :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 區分規則種類: 情境一: 近期,貴陽音樂節上發生了黃牛帶無票粉絲硬闖的惡劣事件。這一行為不僅擾亂了音樂節的正常秩序,也引發了公眾對黃牛現象的廣泛討論。黃牛通過拆墻、撬圍欄等方式帶領無票觀眾進入現場,人流量之大以至于保安都無力阻攔。此類事件并非首次發生,黃牛在音樂節、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中的身影屢見不鮮,他們利用市場熱度,高價倒賣門票,甚至煽動粉絲沖卡入場。 情境二: 在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前夕,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外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粉絲沖突事件。歌迷們為了搶占場館周邊的有利位置,不惜引發肢體沖突,場面一度失控。警方迅速介入調查,試圖平息這場不必要的紛爭。然而,這起事件不僅破壞了演唱會的和諧氛圍,也給TFBOYS組合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TFBOYS組合官微隨后發出呼吁,希望粉絲們能夠保持理智,共同維護演唱會的秩序。 思考:以上行為可取嗎? 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強行進入場內的; (二)違反規定,在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三)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的; (四)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五)向場內投擲雜物,不聽制止的; (六)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其他行為。 思考:當你閱讀以下規定時,你有何想法? 學生: 教師: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不規定不知道,規定了才知道)規則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安排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關系;如何作為社會一員享有權利、承擔責任,處理好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從而使大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對違反社會規則行為的處罰,既有法律、紀律等規定的強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風俗等包含的非強制性手段。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社會有序狀態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定社會結構的相對穩定;各種社會規范得以正常施行和維護;把無序和沖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下面漫畫反映的社會秩序是 ( ) A.社會管理秩序 B.生產秩序 C.公共場所秩序 D.交通秩序 2.2022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社會大局穩定、治安秩序良好,各重點旅游城市和4A級及以上景區秩序井然,全國道路交通總體安全平穩有序。這說明 ( ) ①社會秩序就是交通秩序 ②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③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④有了社會秩序,就不會出現違法亂紀現象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馬路上,行人、自行車、機動車各行其道;電影院,禁止喧嘩,保持安靜;農貿市場,買賣公平,童叟無欺;考場上,誠信考試,公平競爭……這說明社會秩序 ( ) ①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②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 ③能防止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④能夠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