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發現生長》教學設計序號 項目 內 容1 教材分析 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教材是起始冊,以小學生有系統、有結構的科學探究內容為學習主線,充分考慮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置了“走進科學”“觀察與測量”“發現生長”“排序與分類”“地球與宇宙”5個單元,共13課。旨在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教材注重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內容設計以學生能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為主,重視學生的體驗活動。教材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作為學習內容,如“校園里的植物”“校園里的動物”等,努力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本單元是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共4課,分別是《我們周圍的植物》《觀察一棵植物》《植物是“活”的嗎》《觀察葉》。本單元通過觀察植物,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感官觀察、描述和記錄的能力,激發學生親近自然、關注周圍生命的科學態度。第1課《我們周圍的植物》是單元的起始課,本課教材由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過“說說我們周圍有哪些植物”這個問題,引領學生觀察身邊的植物,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第二部分——探索,有兩個活動,活動1“到校園里找一找,哪里有植物”,旨在通過實地觀察,尋找校園里的植物,初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環境;活動2“觀察這些植物,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旨在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認識植物的多樣性;第三部分——研討,有兩個問題,問題1“我們周圍生長著哪些植物?”旨在通過交流分享,認識更多的植物;問題2“它們生長在什么地方?”旨在通過研討,知道植物生長的多樣性。2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觀察,喜歡問“是什么”“為什么”,但他們的觀察往往不夠細致,缺乏有序性和目的性,容易忽視一些細節,缺乏科學觀察的方法。他們雖然對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對植物的生長環境、基本特征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準確、完整地描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3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環境和植物的基本特征。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指導下,能初步運用感官觀察植物,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記錄。科學態度目標: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意識到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體之一,要愛護植物。4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環境和植物的基本特征。5 教學難點 運用感官觀察植物,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記錄。6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班級記錄表、校園植物分布圖(或照片)、植物卡片、放大鏡、學生觀察記錄表(每組1張)。7 教學內容概況 本課通過觀察校園里的植物,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環境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在聚焦環節,教師通過提問“說說我們周圍有哪些植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索環節,教師通過兩個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植物,發現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基本特征;在研討環節,學生通過交流分享自己的觀察和發現,進一步認識植物;在拓展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保護植物,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8 教學過程8.1 聚焦 1.導入:(教師播放課件,展示校園一角,畫面中有各種植物)同學們,這是我們美麗的校園,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會說:看到了樹、花、草等)是的,這些都是植物,它們是我們周圍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索《我們周圍的植物》。(教師板書課題)2. 提問:你們能說說我們周圍有哪些植物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植物的名稱,如:松樹、柳樹、桃樹、梨樹、小草、菊花等)設計意圖:通過課件展示和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植物,為接下來的觀察活動做準備。8.2 探索 活動1:到校園里找一找,哪里有植物1. 過渡:同學們真棒,說出了這么多植物的名稱。那么,這些植物都生長在哪里呢?現在,我們就一起到校園里去找一找吧!(教師出示校園植物分布圖或照片,簡要介紹校園植物的情況)2. 分組:請同學們按照小組的順序,排好隊,我們準備出發了。(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人,指定小組長)3. 觀察:請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仔細觀察校園里的植物,看看它們生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不要采摘植物,不要破壞校園環境)4. 記錄:請同學們把觀察到的植物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可以用圖畫或文字表示。(教師出示學生活動手冊,指導學生如何記錄)設計意圖:通過實地觀察,引導學生發現植物的生長環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8.3 活動2:觀察這些植物,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1.過渡: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了很多植物。現在,我們來仔細觀察這些植物,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吧!(教師出示放大鏡,指導學生如何使用放大鏡觀察植物)2. 觀察:請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仔細觀察植物的顏色、形狀、大小、葉子、果實等特點,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觸摸有毒的植物3. 交流: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4. 記錄:請同學們把觀察到的不同點和相同點記錄在活動手冊上。(教師出示學生活動手冊,指導學生如何記錄)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植物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同時,通過交流分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8.4 研討 1.提問:我們周圍生長著哪些植物?(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觀察結果,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植物名稱)2.追問:它們生長在什么地方?(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觀察結果,說出植物的生長環境,如:草地上、花壇里、大樹下、墻角邊等)3.提問:這些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觀察結果,說出植物的基本特征,如:顏色、形狀、大小、葉子、果實等)4.追問:你們是怎么發現的?(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聞、用放大鏡看等)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和追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觀察過程,整理自己的觀察結果,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基本特征。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8.5 拓展 1.提問:植物對我們有什么好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植物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提供食物和氧氣等)2.追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植物?(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保護植物的方法,如:不采摘植物、不破壞校園環境、植樹造林等)3.延伸:請同學們回家后,繼續觀察自己家里的植物或小區里的植物,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并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下次上課時與同學分享。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和追問,引導學生認識到植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通過延伸活動,引導學生將課堂上的觀察活動延伸到課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意識。9 教學反思 在本次《我們周圍的植物》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實地觀察校園里的植物,學生初步了解了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基本特征,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和交流分享,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在觀察過程中,我過于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基本特征,而忽略了引導學生思考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和植物的重要性。這導致學生在拓展環節中對于如何保護植物和植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次,在觀察過程中,我對于個別學生的指導不夠及時和到位,導致個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提升。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和植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同時,我也需要加強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提升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我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等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