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唱歌《數蛤蟆》教學設計一、課時:1課時(40分鐘)二、教材分析《數蛤蟆》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中的一首富有趣味性的兒童歌曲。這首歌曲旋律簡單易學,節奏鮮明活潑,歌詞生動有趣,非常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特點。歌曲巧妙地將數數練習融入其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還能鍛煉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音樂素養,同時加深對自然界中小動物的了解和喜愛。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豐富的年齡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喜歡通過游戲和活動來學習。在音樂方面,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音樂感知能力,能夠模仿簡單的旋律和節奏。然而,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保持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可能在準確把握節奏和音準方面存在困難,特別是在唱歌的同時進行數數時。此外,學生之間的音樂能力可能存在差異,需要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四、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感受《數蛤蟆》歌曲的活潑節奏和有趣旋律。識別歌曲中的強弱變化和基本節奏型。培養對自然聲音的敏感度,特別是對蛤蟆叫聲的模仿。2. 藝術表現能夠準確演唱《數蛤蟆》,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學會在演唱中準確地進行數數,保持音準和節奏的一致性。用適當的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3. 創意實踐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和表情模仿蛤蟆的叫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來配合歌曲演唱。探索用身邊的物品創造簡單的打擊樂器來伴奏。4. 文化理解了解兒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歌曲中蛤蟆這一動物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培養對自然和小動物的熱愛之情。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別是數數部分的節奏。在演唱中準確進行數數,同時保持音準。通過多種感官體驗,深入理解歌曲內容。2. 教學難點:在演唱數數部分時保持節奏的穩定性和音準的準確性。協調唱歌、數數和動作表現。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表達能力。六、教學方法:范唱法:教師示范演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演唱模范。游戲法:通過音樂游戲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節奏的理解。模仿法:引導學生模仿蛤蟆的叫聲和動作,增強表現力。分組教學法: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組,實施差異化教學。創造法:鼓勵學生創編動作和節奏,培養創造力。多媒體教學法:利用視頻、音頻等輔助教學,豐富課堂內容。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用于播放音頻和視頻)《數蛤蟆》歌曲音頻蛤蟆圖片或玩偶簡易打擊樂器(如三角鐵、小鼓、沙錘等)數字卡片(1-10)小白板和馬克筆(用于即時記錄和展示)綠色絲巾或頭飾(用于角色扮演)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神奇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有趣的小動物。(展示蛤蟆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生1:是青蛙!生2:不對,是蛤?。?br/>師:沒錯,這就是蛤蟆。它們喜歡生活在哪里呢?生3:池塘里!師:很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蛤蟆是怎么叫的。(播放蛤蟆叫聲)師:你們能模仿蛤蟆的叫聲嗎?(學生們開始模仿蛤蟆叫聲)師:太棒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關于蛤蟆的歌曲,它叫《數蛤蟆》。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0分鐘)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這首《數蛤蟆》。請大家仔細聽,看看能發現什么有趣的地方。(播放《數蛤蟆》完整音頻)師:聽完這首歌,你們有什么發現?生4:歌里數了很多數字!生5:還有蛤蟆叫的聲音。師:觀察得真仔細!這首歌確實把數數和蛤蟆的叫聲結合在一起了?,F在,我來為大家完整演唱一遍。(教師示范演唱《數蛤蟆》)(二)探究(15分鐘)師:剛才我們聽到歌曲里有數數,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有多少只蛤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數數)師:現在,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首歌的節奏。請大家跟著我,用手拍打大腿。(教師帶領學生拍打節奏,特別強調數數部分的節奏)師:接下來,我們把歌曲分成幾個小部分來學習。先學習第一句:"一只蛤蟆一張嘴"。(教師分句教唱,學生跟隨模仿)師:大家學得真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叫"跳蛤蟆"。當音樂響起時,大家要像蛤蟆一樣跳起來,音樂停時就蹲下。(進行"跳蛤蟆"游戲,加深對節奏的理解)(三)示范(5分鐘)師:現在,老師來示范如何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現蛤蟆的叫聲。(教師示范用不同音調和情緒表現"呱呱呱")師:你們也來試試,用開心的語氣說"呱呱呱"。(學生嘗試用不同情緒表現蛤蟆叫聲)師:太棒了!我們把這些有趣的叫聲加入到歌曲中去吧。環節三:鞏固延伸(10分鐘)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數蛤蟆"的游戲。大家圍成一個圓圈,我會發給你們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解釋游戲規則:音樂響起時傳遞卡片,音樂停時拿到卡片的學生要唱出相應的數數部分)(進行"數蛤蟆"游戲)師:你們玩得真開心!現在,讓我們嘗試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蛤蟆。當我們唱到"呱呱呱"時,大家可以做出蛤蟆跳躍的動作。(學生創編并展示動作)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數蛤蟆》這首有趣的歌曲。我們不僅學會了唱歌,還學會了數數,甚至模仿了蛤蟆的叫聲和動作。記住,音樂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作業:1. 在家練習演唱《數蛤蟆》,特別注意數數部分的準確性。2. 觀察家附近的小動物,試著模仿它們的叫聲,下次課上分享。3. 創編一個簡單的舞蹈動作,配合《數蛤蟆》這首歌曲,下次課展示。十、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圖片和聲音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模仿蛤蟆叫聲,初步感受音樂的趣味性,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2) 探究音樂環節:采用分步驟教學法,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歌曲。通過游戲和肢體活動,加深對節奏的理解和記憶。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聲音表現蛤蟆叫聲,培養創造力和表現力。(3) 鞏固延伸環節:設計"數蛤蟆"游戲,將音樂學習與數學思維相結合,鞏固所學內容。鼓勵學生創編動作,培養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力。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十一、板書設計唱歌:數蛤蟆1. 歌曲特點:生動有趣數數+歌唱2. 演唱要點:準確的節奏清晰的數數活潑的表情3. 蛤蟆叫聲:呱呱呱(開心) (生氣) (困倦)4. 創意表現:聲音模仿動作創編十二、教學反思在這節課中,學生們對《數蛤蟆》這首歌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模仿游戲、節奏練習和創意表演等,大多數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別是在數數部分的表現上有明顯進步。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高,這說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有效。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在協調唱歌、數數和動作表現時存在一些困難,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可能需要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來幫助這些學生。此外,學生們在創編動作和模仿聲音時展現出了很強的創造力,這為未來的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會考慮如何更好地將音樂學習與其他學科知識(如數學、自然科學)相結合,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讓他們能夠更自信、更富有表現力地演唱歌曲,將是我下一步教學的重點。最后,我認為可以嘗試引入更多的小組合作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