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0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精講精練原卷版
1.本節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運用圖標并結合實例,分析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2.學科素養要求
人地協調觀:1.通過學習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加強對植被保護和節水節能觀念,合理利用資源。2.結合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認識保護全球環境的重要性。
區域認知:通過對氣候類型的判斷,明確世界各個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綜合思維:1、結合世界氣候類型圖,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和分布規律。2、利用氣溫、降水資料,學會判斷氣候類型的一般步驟和方法。3、在活動中鍛煉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地理信息的技能,培養學生組織協調、合作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地理實踐力:在實際生活中,加強對氣候的認識,提高興趣。
3.3年真題考點分布
題型 選擇題
高考考點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新高考 2024 全國甲卷第11題、廣西卷第14題、安徽卷第8題
2023 浙江卷3-4、湖北卷10-12
2022 全國甲卷第9、37題、海南卷19題、廣東卷17題
命題規律及備考建議:
1.命題分析
①一般從傳統教學情境和學術情境情境切入,地方卷情境多樣,以圖表數據等示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對區域氣候的影響、氣候類型判讀、氣候特征描述、成因分析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氣候對農業、飲食習俗、土壤發育、植被等影響等內容;
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但全國卷和地方卷有綜合題形式呈現。
③命題新趨勢:縱觀近三年的各省區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現,全國卷和各地方卷考到氣候及其變化(變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依據地層和化石推測當地氣候特征等新內容,所以平常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拓展。
2.備考建議
備考過程中要注重圖表資料的判讀技巧和大氣相關的知識原理的掌握,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注重基礎知識的拓展,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知識點一: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氣壓帶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名稱 氣候類型或特征 景觀特征
赤道低氣壓帶 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森林高大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的熱帶雨林景觀
副熱帶高氣壓帶 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 多出現熱帶荒漠景觀
副極地低氣壓帶 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溫暖而短促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極地高氣壓帶 酷寒干燥的冰原或者苔原氣候 寒帶冰原或者苔原景觀
風帶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風帶 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信風帶 ①一般:氣流由副熱帶地區向赤道方向流動,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氣候干燥,多荒漠景觀 ②特殊:如果信風經過廣闊的海洋和暖流,會帶來溫暖濕潤的氣流,形成濕潤的氣候
盛行西風帶 西風控制的大陸西岸地區:全年盛行西風,近海區域受海洋影響大,終年溫暖濕潤,氣溫年較差小,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
極地東風帶 偏東風起源于極地高壓區,性質干冷,主要形成苔原氣候與景觀
例題: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下圖為世界部分地區三圈環流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氣流的運動方向。完成下面小題。
1.一般情況下,受三圈環流影響,降水較多的地區有(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及其景觀特征為( )
A.熱帶草原氣候;喀斯特地貌分布廣 B.地中海氣候;植被多常綠硬葉林
C.熱帶沙漠氣候;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D.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流量大
【答案】1.C 2.B
【解析】1.結合圖中緯度位置可知,①為赤道低壓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③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④為東北信風帶,由高緯吹向低緯,較為干燥,降水較少;⑤為西風帶,由低緯吹向高位,氣流濕潤,降水較多;⑥為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綜上所述,①⑤⑥正確,C對,排除ABD。故選C。
2.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③為副熱帶高氣壓帶,⑤為西風帶,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應為地中海氣候,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地中海氣候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B對,排除ACD。故選B。
知識點二: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對氣候的影響
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移動,有些地區一年內受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氣候特點呈現顯著的季節差異。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對氣候的作用
緯度位置 氣壓帶、風帶季節差異 形成氣候類型與景觀
南北緯10°~25°地區 受赤道低氣壓影響時,氣流上升,降水豐沛;受信風影響時,干燥少雨 全年高溫、干濕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與稀樹草原景觀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地區 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炎熱少雨;冬季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溫和多雨 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氣候與常綠硬葉林自然景觀
從全球來講,大氣環流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是高低緯之間和海陸之間的水汽和熱量得到交換,是各地天氣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氣壓帶、風帶影響下的氣候類型有:
受單一氣壓帶影響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冰原氣候。
受單一風帶影響的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
例題:
(23-24高二上·安徽蚌埠·期末)下圖為南美洲局部地區1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圖中M地氣溫可能是( )
A.22℃ B.26℃
C.16℃ D.15℃
4.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大氣環流 D.地形
5.此季節,圣地亞哥與布宜諾斯艾利斯降水量差異較大,原因是圣地亞哥( )
A.受西風帶控制 B.位于西風的迎風坡
C.受暖流影響大 D.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答案】3.C 4.A 5.D
【解析】3.根據圖中等溫線分布狀況和閉合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可知,M區域的溫度取值范圍應該是大于15℃,小于20℃,或者是大于25℃,小于30℃,但是M地位于山脈附近,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是低值中心,故取值范圍為大于15℃,小于20℃,C正確,排除ABD,故選C。
4.讀圖,甲地氣溫介于25-30℃,乙地氣溫介于15-20℃,甲地的氣溫更高。此時是1月份,是南半球夏季,甲地更靠近內陸,升溫更快,乙靠近海洋,受海洋的調節作用明顯,升溫較慢,所以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分布,A正確;兩地緯度相當,B錯誤;此季節大氣環流差異不大,C錯誤;兩地均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形差異不大,D錯誤。故選A。
5.讀題干可知,此時是1月份,該季節為南半球夏季。圣地亞哥位于南緯30°-40°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炎熱干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D正確,AB錯;圣地亞哥受秘魯寒流的影響,不受暖流影響,C錯誤。故選D。
知識點三:氣候的特征、分布規律
1.熱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之間 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10°N~25°N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緯20°~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2.亞熱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 冬季低溫少雨 夏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溫和多雨 夏季炎熱干燥
3.溫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30°~40°至60°~65°的大陸內部與大陸東岸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
4.亞寒帶和寒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北緯50°至北極圈的大陸 全年受極地氣團控制 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的沿海 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5.高原山地氣候
由于地勢高,地形起伏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也會發生明顯變化。
例題: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下圖為甲、乙、丙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甲、乙、丙三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A.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7.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兩國都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其中( )
A.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比馬來西亞廣
B.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C.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山地迎風坡有關
D.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緯度低、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答案】6.D 7.D
【解析】6.根據圖中信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甲地區最冷月氣溫在15℃以上,終年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區雨熱不同期且最低溫在0℃以上,是地中海氣候;丙地區降水月分配均勻,且最低溫大于0℃,最高溫約15℃,冬暖夏涼,全年溫和濕潤,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比澳大利亞廣,A錯誤;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位于大分水嶺的東側,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加上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形成,B錯誤;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緯度低、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C錯誤,D正確。故選D。
根據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
1.從緯度位置確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溫度帶
2.從經度位置確定海陸位置(大陸東、中、西部)
3.用地理坐標定位法確定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
1、根據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
主要從三方面入手,①從緯度位置確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溫度帶;②從經度位置確定海陸位置(大陸東、中、西部);③用地理坐標定位法對照氣候分布模式圖確定氣候類型。
2、根據氣候特征判斷氣候類型
根據氣候的兩大要素資料來判斷,判斷時可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以形定位 氣溫變化 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 北半球
12、1、2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線) 南半球
以溫定帶 最冷(熱)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 熱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 ℃之間 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15 ℃~0 ℃之間 溫帶氣候
最熱月均溫<15 ℃ 寒帶氣候
以水定型 降水的季節分配(降水類型) 年雨型 (季節分配均勻) 年降水量>2 000 mm 熱帶雨林氣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熱帶草原氣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500~800 mm 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終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熱帶沙漠氣候、寒帶氣候
【基礎】
(24-25高三上·寧夏固原·開學考試)世界優質牧場廣泛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溫帶地區,多汁牧草生長喜溫喜濕。讀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上圖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B.乙是熱帶草原氣候
C.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丁是溫帶季風氣候
2.甲年均氣溫遠高于丁,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3.為了生產品質奶,牧場最好選擇在( )
A.甲氣候分布區 B.乙氣候分布區 C.丙氣候分布區 D.丁氣候分布區
(23-24高三上·天津·期中)讀圖“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和“兩種氣候①、②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4.與②氣候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
A.A B.E C.G D.H
5.造成①氣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 )
A.A B.B C.E D.G
(24-25高一上·湖南衡陽·開學考試)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下列關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
B.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比西岸降水多
C.中緯度地區,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降水少
D.世界各地降水量差別不大
7.圖中D地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草原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23-24高一下·重慶渝中·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圖示區域的降水主要來自( )
A.赤道低氣壓帶 B.東南季風 C.中緯西風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
9.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受信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圖示甲地氣候類型是( )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提升】
(24-25高二上·全國·單元測試)下圖為某山地南北坡氣候資料圖,圖中實線表示氣溫,虛線表示降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該山地北坡的基帶最可能是( )
A.針葉林帶 B.常綠闊葉林帶
C.亞熱帶草原帶 D.落葉闊葉林帶
12.有關該山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處南半球中低緯度 B.不存在永久積雪冰川
C.植被都具有耐旱特征 D.北坡為陰坡和背風坡
(24-25高一上·湖南常德·階段練習)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波斯灣西南岸的阿拉伯國家卡塔爾開幕。這是首次在冬季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卡塔爾選擇在冬季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的主要氣候原因是當地冬季( )
A.高溫多雨 B.寒冷干燥 C.涼爽少雨 D.炎熱干燥
14.卡塔爾居民的生活水平較高,這主要是依托當地豐富的( )
A.耕地資源 B.森林資源 C.淡水資源 D.石油資源
15.去卡塔爾觀賽的觀眾可以品嘗到的當地的特色美食是( )
A.椰棗飯 B.壽司 C.咖喱飯 D.米粉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奎屯河發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長220千米。近年來,冰川加速消融對該流域水資源產生重要影響。下圖示意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積與儲量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山地降水是奎屯河補給源之一,其水汽主要來自( )
①北冰洋?、谟《妊蟆、厶窖蟆、艽笪餮?br/>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推測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 )
A.年均降水量增加 B.上游山區雪線上升
C.年入湖水量增加 D.艾比湖的鹽度下降
(23-24高二下·山東煙臺·階段練習)讀日本1月等溫線和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8.影響此時圖中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位置、洋流 B.太陽輻射、地形
C.太陽輻射、洋流 D.海陸位置、地形
19.降水量圖例①②③的數值大小關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②
20.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首都東京為溫帶季風氣候
B.比同緯度季風區的降水量季節變化小
C.冬季氣溫南北溫差比夏季小
D.年降水量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真題】
(2024·重慶·高考真題)花粉日歷可以反映一年內不同時期空氣傳播的花粉數量,常用于指導花粉過敏癥的預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濱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時,出現了對油橄欖花粉過敏癥狀。治愈后在該地區內陸山地又出現對該花粉的過敏癥狀。如圖為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日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季天氣狀況為( )
A.低溫少雨 B.高溫少雨 C.低溫多雨 D.高溫多雨
22.該游客再次出現花粉過敏癥狀,可能是因為內陸山地油橄欖科植物( )
A.花粉更易傳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開花日期更晚
(2024·浙江·高考真題)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下圖為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23.與甲地相比,乙地( )
A.雨季持續時間較長 B.冬季降水比例較高 C.夏季降水概率較高 D.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24.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陸位置 D.大氣環流
(2024·北京·高考真題)如圖示意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尤卡坦半島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5.尤卡坦半島西側海域存在污染現象是由于( )
A.陸地河流眾多,注入海域物質濃度高 B.受東南信風影響,大氣顆粒物數量多
C.天然井數量多,風化溶解物注入海灣 D.海灣較為封閉,海洋污染物不易擴散
26.與尤卡坦半島相比,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
A.以熱帶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大 B.地勢起伏大,鐵路里程短
C.沿岸受暖流的影響,海霧頻發 D.海岸線長,遍布深水良港
(2024·廣東·高考真題)下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7.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 )
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
28.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
(2023·天津·高考真題)圖為某時刻印度洋海平面風向、風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9.此時航行在印度洋中的四艘船處于高壓區的是( )
A.甲船 B.乙船
C.丙船 D.丁船
30.此時四個沿海城市中降水概率最小的是( )
A.a城 B.b城
C.c城 D.d城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0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精講精練解析版
1.本節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運用圖標并結合實例,分析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2.學科素養要求
人地協調觀:1.通過學習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加強對植被保護和節水節能觀念,合理利用資源。2.結合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認識保護全球環境的重要性。
區域認知:通過對氣候類型的判斷,明確世界各個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綜合思維:1、結合世界氣候類型圖,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和分布規律。2、利用氣溫、降水資料,學會判斷氣候類型的一般步驟和方法。3、在活動中鍛煉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地理信息的技能,培養學生組織協調、合作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地理實踐力:在實際生活中,加強對氣候的認識,提高興趣。
3.3年真題考點分布
題型 選擇題
高考考點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新高考 2024 全國甲卷第11題、廣西卷第14題、安徽卷第8題
2023 浙江卷3-4、湖北卷10-12
2022 全國甲卷第9、37題、海南卷19題、廣東卷17題
命題規律及備考建議:
1.命題分析
①一般從傳統教學情境和學術情境情境切入,地方卷情境多樣,以圖表數據等示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對區域氣候的影響、氣候類型判讀、氣候特征描述、成因分析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氣候對農業、飲食習俗、土壤發育、植被等影響等內容;
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但全國卷和地方卷有綜合題形式呈現。
③命題新趨勢:縱觀近三年的各省區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現,全國卷和各地方卷考到氣候及其變化(變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依據地層和化石推測當地氣候特征等新內容,所以平常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拓展。
2.備考建議
備考過程中要注重圖表資料的判讀技巧和大氣相關的知識原理的掌握,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注重基礎知識的拓展,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知識點一: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氣壓帶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名稱 氣候類型或特征 景觀特征
赤道低氣壓帶 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森林高大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的熱帶雨林景觀
副熱帶高氣壓帶 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 多出現熱帶荒漠景觀
副極地低氣壓帶 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溫暖而短促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極地高氣壓帶 酷寒干燥的冰原或者苔原氣候 寒帶冰原或者苔原景觀
風帶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風帶 對氣候和景觀的影響
信風帶 ①一般:氣流由副熱帶地區向赤道方向流動,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氣候干燥,多荒漠景觀 ②特殊:如果信風經過廣闊的海洋和暖流,會帶來溫暖濕潤的氣流,形成濕潤的氣候
盛行西風帶 西風控制的大陸西岸地區:全年盛行西風,近海區域受海洋影響大,終年溫暖濕潤,氣溫年較差小,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
極地東風帶 偏東風起源于極地高壓區,性質干冷,主要形成苔原氣候與景觀
例題: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下圖為世界部分地區三圈環流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氣流的運動方向。完成下面小題。
1.一般情況下,受三圈環流影響,降水較多的地區有(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及其景觀特征為( )
A.熱帶草原氣候;喀斯特地貌分布廣 B.地中海氣候;植被多常綠硬葉林
C.熱帶沙漠氣候;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D.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流量大
【答案】1.C 2.B
【解析】1.結合圖中緯度位置可知,①為赤道低壓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③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④為東北信風帶,由高緯吹向低緯,較為干燥,降水較少;⑤為西風帶,由低緯吹向高位,氣流濕潤,降水較多;⑥為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綜上所述,①⑤⑥正確,C對,排除ABD。故選C。
2.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③為副熱帶高氣壓帶,⑤為西風帶,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應為地中海氣候,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地中海氣候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B對,排除ACD。故選B。
知識點二: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對氣候的影響
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移動,有些地區一年內受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氣候特點呈現顯著的季節差異。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對氣候的作用
緯度位置 氣壓帶、風帶季節差異 形成氣候類型與景觀
南北緯10°~25°地區 受赤道低氣壓影響時,氣流上升,降水豐沛;受信風影響時,干燥少雨 全年高溫、干濕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與稀樹草原景觀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地區 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炎熱少雨;冬季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溫和多雨 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氣候與常綠硬葉林自然景觀
從全球來講,大氣環流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是高低緯之間和海陸之間的水汽和熱量得到交換,是各地天氣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氣壓帶、風帶影響下的氣候類型有:
受單一氣壓帶影響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冰原氣候。
受單一風帶影響的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
例題:
(23-24高二上·安徽蚌埠·期末)下圖為南美洲局部地區1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圖中M地氣溫可能是( )
A.22℃ B.26℃
C.16℃ D.15℃
4.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大氣環流 D.地形
5.此季節,圣地亞哥與布宜諾斯艾利斯降水量差異較大,原因是圣地亞哥( )
A.受西風帶控制 B.位于西風的迎風坡
C.受暖流影響大 D.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答案】3.C 4.A 5.D
【解析】3.根據圖中等溫線分布狀況和閉合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可知,M區域的溫度取值范圍應該是大于15℃,小于20℃,或者是大于25℃,小于30℃,但是M地位于山脈附近,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是低值中心,故取值范圍為大于15℃,小于20℃,C正確,排除ABD,故選C。
4.讀圖,甲地氣溫介于25-30℃,乙地氣溫介于15-20℃,甲地的氣溫更高。此時是1月份,是南半球夏季,甲地更靠近內陸,升溫更快,乙靠近海洋,受海洋的調節作用明顯,升溫較慢,所以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分布,A正確;兩地緯度相當,B錯誤;此季節大氣環流差異不大,C錯誤;兩地均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形差異不大,D錯誤。故選A。
5.讀題干可知,此時是1月份,該季節為南半球夏季。圣地亞哥位于南緯30°-40°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炎熱干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D正確,AB錯;圣地亞哥受秘魯寒流的影響,不受暖流影響,C錯誤。故選D。
知識點三:氣候的特征、分布規律
1.熱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之間 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10°N~25°N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緯20°~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2.亞熱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 冬季低溫少雨 夏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溫和多雨 夏季炎熱干燥
3.溫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差異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30°~40°至60°~65°的大陸內部與大陸東岸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
4.亞寒帶和寒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北緯50°至北極圈的大陸 全年受極地氣團控制 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的沿海 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5.高原山地氣候
由于地勢高,地形起伏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也會發生明顯變化。
例題: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下圖為甲、乙、丙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甲、乙、丙三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A.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7.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兩國都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其中( )
A.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比馬來西亞廣
B.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C.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山地迎風坡有關
D.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緯度低、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答案】6.D 7.D
【解析】6.根據圖中信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甲地區最冷月氣溫在15℃以上,終年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區雨熱不同期且最低溫在0℃以上,是地中海氣候;丙地區降水月分配均勻,且最低溫大于0℃,最高溫約15℃,冬暖夏涼,全年溫和濕潤,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比澳大利亞廣,A錯誤;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位于大分水嶺的東側,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加上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形成,B錯誤;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緯度低、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C錯誤,D正確。故選D。
根據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
1.從緯度位置確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溫度帶
2.從經度位置確定海陸位置(大陸東、中、西部)
3.用地理坐標定位法確定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
1、根據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
主要從三方面入手,①從緯度位置確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溫度帶;②從經度位置確定海陸位置(大陸東、中、西部);③用地理坐標定位法對照氣候分布模式圖確定氣候類型。
2、根據氣候特征判斷氣候類型
根據氣候的兩大要素資料來判斷,判斷時可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以形定位 氣溫變化 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 北半球
12、1、2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線) 南半球
以溫定帶 最冷(熱)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 熱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 ℃之間 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15 ℃~0 ℃之間 溫帶氣候
最熱月均溫<15 ℃ 寒帶氣候
以水定型 降水的季節分配(降水類型) 年雨型 (季節分配均勻) 年降水量>2 000 mm 熱帶雨林氣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熱帶草原氣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500~800 mm 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終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熱帶沙漠氣候、寒帶氣候
【基礎】
(24-25高三上·寧夏固原·開學考試)世界優質牧場廣泛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溫帶地區,多汁牧草生長喜溫喜濕。讀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上圖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B.乙是熱帶草原氣候
C.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丁是溫帶季風氣候
2.甲年均氣溫遠高于丁,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3.為了生產品質奶,牧場最好選擇在( )
A.甲氣候分布區 B.乙氣候分布區 C.丙氣候分布區 D.丁氣候分布區
【答案】1.D 2.A 3.B
【解析】1.讀圖分析,甲地各月氣溫高于15℃,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大于2000mm,應是熱帶雨林氣候,A錯誤;乙地最冷月>0℃而<15℃,冬溫夏涼,年降水量較均勻,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B錯誤;丙地最冷月>0℃而<15℃,冬溫夏雨,雨熱不同期,為地中海氣候,C錯誤;丁地最冷月<0℃、最熱月>20℃,冬冷夏熱,雨熱同期,應為溫帶季風氣候,D正確。故選D。
2.由上一題分析可知,甲為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10°S-10°N的赤道附近,丁為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35°N-55°N大陸的東岸,甲地緯度高于丁地,獲得的太陽輻射多,因此氣溫遠高于丁,A正確;海陸位置、地形地勢及人類活動主要影響同緯度或微觀尺度的氣溫,排除BCD。故選A。
3.由材料“世界優質牧場廣泛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溫帶地區,多汁牧草生長喜溫喜濕”可知,甲地位于熱帶、丙地位于亞熱帶,排除AC;乙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小汁的牧草生長,有利于生產品質奶,B正確;丁為溫帶季風氣候,雨季短、旱季長,不利于多汁牧草生長,排除D。故選B。
(23-24高三上·天津·期中)讀圖“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和“兩種氣候①、②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4.與②氣候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
A.A B.E C.G D.H
5.造成①氣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 )
A.A B.B C.E D.G
【答案】4.C 5.B
【解析】4.據圖可知,②地氣候表現為全年溫和濕潤,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與該氣候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盛行西風,對應圖中的G,故C正確;A位于赤道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A錯誤;E為東北信風帶,B錯誤;H為極地東風帶,D錯誤。故選C。
5.據圖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具有雨熱不同期的特點,為地中海氣候。地中海夏季炎熱干燥,是由于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副熱帶高氣壓帶夏季一般位于30°N附近地區,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造成①氣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B正確;A為赤道低氣壓帶,A錯誤;E為東北信風帶,C錯誤;G為盛行西風帶,D錯誤。故選B。
(24-25高一上·湖南衡陽·開學考試)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下列關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
B.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比西岸降水多
C.中緯度地區,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降水少
D.世界各地降水量差別不大
7.圖中D地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草原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答案】6.D 7.C
【解析】6.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規律:赤道附近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A不符合題意;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季風氣候)比西岸(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多,B不符合題意;中緯度地區,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降水少,C不符合題意;世界各地降水不均衡,降水量差別很大,D符合題意。故選D。
7.讀圖可知,圖中D地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其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C正確;非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南美洲的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A錯誤;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35°-55°,B錯誤;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部,D錯誤。故選C。
(23-24高一下·重慶渝中·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圖示區域的降水主要來自( )
A.赤道低氣壓帶 B.東南季風 C.中緯西風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
9.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受信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圖示甲地氣候類型是( )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8.A 9.D 10.B
【解析】8.讀圖,由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南美洲東北部。該地區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這兩種氣候帶來降水的是赤道低氣壓帶,A正確;排除BCD。故選A。
9.影響該地區信風是東南信風,在春秋分日主要分布在10°S~20°S,但受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影響會南北移動,從圖中四點來看,①②③分布在10°S以內,而④在10°S~20°S之間,信風控制時間最長,D正確,排除ABC。故選D。
10.讀圖,甲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溫,年降水總量達2000mm以上,故為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該氣候主要分布在10°S-10°N之間,年降水總量在2000mm以上,B正確;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10°N-25°N大陸東岸,A錯誤;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10°-25°大陸中西部,C錯誤;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25°-35°大陸東岸,D錯誤。故選B。
【提升】
(24-25高二上·全國·單元測試)下圖為某山地南北坡氣候資料圖,圖中實線表示氣溫,虛線表示降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該山地北坡的基帶最可能是( )
A.針葉林帶 B.常綠闊葉林帶
C.亞熱帶草原帶 D.落葉闊葉林帶
12.有關該山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處南半球中低緯度 B.不存在永久積雪冰川
C.植被都具有耐旱特征 D.北坡為陰坡和背風坡
【答案】11.D 12.B
【解析】11.據圖可知,該山地北坡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季節變化小,冬季降水多于夏季,應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基帶最可能是落葉闊葉林帶,D對;針葉林帶分布區最冷月氣溫小于0 ℃,A錯;常綠闊葉林帶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B錯;亞熱帶草原帶降水有明顯的干濕季變化,C錯。故選D。
12.該山地7月氣溫整體高于1月,地處北半球,A錯;山頂的最熱月氣溫大于0 ℃,不存在永久積雪冰川,B對;北坡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植被沒有耐旱特征,C錯;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北坡為迎風坡,D錯。故選B。
(24-25高一上·湖南常德·階段練習)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波斯灣西南岸的阿拉伯國家卡塔爾開幕。這是首次在冬季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卡塔爾選擇在冬季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的主要氣候原因是當地冬季( )
A.高溫多雨 B.寒冷干燥 C.涼爽少雨 D.炎熱干燥
14.卡塔爾居民的生活水平較高,這主要是依托當地豐富的( )
A.耕地資源 B.森林資源 C.淡水資源 D.石油資源
15.去卡塔爾觀賽的觀眾可以品嘗到的當地的特色美食是( )
A.椰棗飯 B.壽司 C.咖喱飯 D.米粉
【答案】13.C 14.D 15.A
【解析】13.卡塔爾冬季舉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該國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非常炎熱,不適宜舉辦足球比賽,而冬季氣溫相對較低,氣候涼爽少雨,適宜舉辦足球比賽,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4.卡塔爾屬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廣布,耕地資源、森林資源和淡水資源都很稀缺,ABC錯誤;卡塔爾位于波斯灣沿岸,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出口國,因此該國資金較為雄厚,居民的生活水平較高,D正確。故選D。
15.卡塔爾屬熱帶沙漠氣候,椰棗被贊譽為“沙漠面包”,椰棗飯是卡塔爾的特色美食,A正確;壽司是日本的特色美食,B錯誤;咖喱飯是印度的特色美食,C錯誤;米粉是中國南方特色美食,D錯誤。故選A。
(24-25高二上·全國·課后作業)奎屯河發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長220千米。近年來,冰川加速消融對該流域水資源產生重要影響。下圖示意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積與儲量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山地降水是奎屯河補給源之一,其水汽主要來自( )
①北冰洋 ②印度洋?、厶窖蟆、艽笪餮?br/>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推測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 )
A.年均降水量增加 B.上游山區雪線上升
C.年入湖水量增加 D.艾比湖的鹽度下降
【答案】16.D 17.B
【解析】16.奎屯河發源于天山北麓,該區域屬我國非季風區。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均無法到達該區域,②③錯誤;該區域所處緯度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將少量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帶到天山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①④正確,D對,ABC錯。故選D。
17.由圖中信息可知,1964~ 2015年期間不同等級的冰川面積和儲量整體呈下降趨勢。由此推測奎屯河流域上游山區冰川退縮,雪線上升,B對;年降水量增加,山區雪線下降,冰川面積會擴大,A錯;冰川面積減少,造成夏季冰雪融化量減少,河流及入湖水量減少,湖泊鹽度上升,CD錯。故選B。
(23-24高二下·山東煙臺·階段練習)讀日本1月等溫線和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8.影響此時圖中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位置、洋流 B.太陽輻射、地形
C.太陽輻射、洋流 D.海陸位置、地形
19.降水量圖例①②③的數值大小關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②
20.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首都東京為溫帶季風氣候
B.比同緯度季風區的降水量季節變化小
C.冬季氣溫南北溫差比夏季小
D.年降水量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答案】18.A 19.B 20.B
【解析】18.從圖中等溫線可以看到,圖中等溫線彎曲部分位于陸地上,陸地中部氣溫的差別主要是由于海陸位置不同,1月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等溫線向低緯度彎曲,同緯度太陽輻射差異較小,故等溫線彎曲并非太陽輻射因素,BC錯誤;受暖流影響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明顯,故還有洋流因素,A正確,D錯誤。故選A。
19.日本冬季吹西北風,降水主要來自西北風越過日本海帶來的濕潤氣流,并受到地形的影響,在西海岸地區形成地形雨;東南坡為背風坡,降水少,故①位于西側降水最多,③位于東側降水最少,降水量圖例①②③的數值大小關系是①>②>③,B正確,排除其它選項。故選B。
20.日本是一個四周環海的島國,受到海洋的影響大,所以其季風氣候具有很強的海洋性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日較差、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小,年降水量較多,降水的季節變化比同緯度季風區小,B正確;東京為亞熱帶季風氣候,A錯誤;冬季氣溫南北溫差比夏季大,夏季普遍高溫,C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及圖中圖示可知,年降水量日本海沿岸少于太平洋沿岸,D錯誤。故選B。
【真題】
(2024·重慶·高考真題)花粉日歷可以反映一年內不同時期空氣傳播的花粉數量,常用于指導花粉過敏癥的預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濱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時,出現了對油橄欖花粉過敏癥狀。治愈后在該地區內陸山地又出現對該花粉的過敏癥狀。如圖為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日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季天氣狀況為( )
A.低溫少雨 B.高溫少雨 C.低溫多雨 D.高溫多雨
22.該游客再次出現花粉過敏癥狀,可能是因為內陸山地油橄欖科植物( )
A.花粉更易傳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開花日期更晚
【答案】21.B 22.D
【解析】21.讀圖可知,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季約為4-8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為地中海氣候,4-8月受副高影響,降水少,出現高溫少雨天氣,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2.讀圖可知,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季約為4-8月,該游客8月花粉過敏治愈后在內陸山地又出現對該花粉的過敏癥狀,說明當時該山地正值油橄欖的花期。原因可能是與濱海地區相比,內陸山地海拔高,氣溫較低,油橄欖開花日期較晚,D正確;材料沒有信息體現內陸山地油橄欖科植物的花粉更易傳播、植株更加高大、附生植物更多,ABC錯誤。故選D。
(2024·浙江·高考真題)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下圖為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23.與甲地相比,乙地( )
A.雨季持續時間較長 B.冬季降水比例較高 C.夏季降水概率較高 D.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24.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陸位置 D.大氣環流
【答案】23.B 24.D
【解析】23.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讀圖可知,甲地從9月到次年4月左右降水量累計增長較快,說明這段時間是甲地的雨季,乙地從10月到次年3月左右降水量累計增長較快,雨季持續時間比甲地短,A錯誤;甲乙兩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而甲地雨季較長,乙地雨季較短,因此乙地的冬季降水比例較高,B正確;夏季甲地的降水量累計增長相對較快,乙地相對較慢,所以甲地夏季降水概率較高,C錯誤;綜合來看,與甲地相比,乙地雨季持續時間較短,降水季節變化較大,D錯誤。故選B。
24.甲、乙兩地都位于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地區,海陸位置相當,C錯誤;洋流對兩地降水會有一定影響,但難以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B錯誤;地形在題干難以獲取相關信息,不能確定其為主要影響因素,A錯誤。而大氣環流是影響降水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中緯度地區通常受盛行西風帶的影響,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會導致降水的季節變化。所以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大氣環流,D正確。故選D。
(2024·北京·高考真題)如圖示意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尤卡坦半島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5.尤卡坦半島西側海域存在污染現象是由于( )
A.陸地河流眾多,注入海域物質濃度高 B.受東南信風影響,大氣顆粒物數量多
C.天然井數量多,風化溶解物注入海灣 D.海灣較為封閉,海洋污染物不易擴散
26.與尤卡坦半島相比,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
A.以熱帶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大 B.地勢起伏大,鐵路里程短
C.沿岸受暖流的影響,海霧頻發 D.海岸線長,遍布深水良港
【答案】25.D 26.B
【解析】25.讀圖可知,尤卡坦半島北側有大量巖溶天然井分布,巖溶天然井應多受流水作用侵蝕,不會有過多風化溶解物。C錯誤;圖中尤卡坦半島西側河流分布少,A錯誤;該地盛行東北信風,B錯誤;尤卡坦半島西側海灣為墨西哥灣,該海灣深入內陸較封閉,與外界海水交換程度低,海洋污染物難以擴散,D正確。故選D。
26.由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小,A錯誤;根據地形圖可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地勢起伏更大,鐵路里程短,B正確;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西側有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C錯誤;雖然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海岸線長,但西岸水深較淺,東岸面臨太平洋,許多沿岸沒有良好的避風港,因此當地并不遍布深水良港,加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港口分布數量較少,D錯誤。故選B。
(2024·廣東·高考真題)下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7.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 )
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
28.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
【答案】27.C 28.A
【解析】27.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可知,暖季時高海拔地區的冷空氣吹向下方,與低海拔地區暖濕氣流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冷暖氣流交匯,暖氣流上升,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確;由題干關鍵詞“若暖季”可知,暖季時氣溫相對較高,大氣下沉氣流減弱,上升氣流增強,A錯誤;該地位于珠穆朗瑪峰南坡,是陽坡,暖季時氣溫較高,冰川融化導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強,B錯誤;下行風指空氣從上向下流動,焚風效應是氣流在背風坡下沉過程中溫度升高,濕度降低形成的干熱風,綜上,下行風會導致焚風效應增強,D錯誤。故選C。
28.由題干“近30年來,該地區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可知,更強的下降風將高海拔地區的冷空氣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氣溫趨于降低,這種區域降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導致冰川消融減慢,A正確,B錯誤;更強的下降風也降低了區域風輻合的高度,從而減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導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趨于減少,C錯誤;湖泊效應指水庫(人造湖泊)對氣候的作用,由于水體巨大的熱容量和水分供應,可使水庫附近的平均氣溫升高,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小,更強的下降風引起的區域降溫會導致湖泊效應減弱,D錯誤。故選A。
(2023·天津·高考真題)圖為某時刻印度洋海平面風向、風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9.此時航行在印度洋中的四艘船處于高壓區的是( )
A.甲船 B.乙船
C.丙船 D.丁船
30.此時四個沿海城市中降水概率最小的是( )
A.a城 B.b城
C.c城 D.d城
【答案】29.B 30.D
【解析】29.由圖中氣流的流向可知,乙處氣流呈逆時針的輻散,為南半球的反氣旋,乙處位于高壓中心,氣壓最高,B正確;甲丙位于高壓中心的外圍,氣壓沒有乙處高,AC錯誤;丁處氣流大致輻合,為低壓中心,D錯誤。故選B。
30.由圖可知ac兩地此時風向是由海洋吹向陸地,攜帶豐富的水汽,加之受地形的抬升,降水概率大,AC錯誤;b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的概率大,B錯誤;d地此時盛行東南信風,為離岸風,攜帶的水汽少,降水的概率最小,D正確。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