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4.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01030204自主學習進入新時代的意義?(P43)新時代的科學內涵?(P43)我國主要矛盾的內涵、變化原因和解決措施?(p44-45)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的原因和做法?(p46-47)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十個方面歷史成就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PART.0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歷史條件)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奮斗目標)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人民期待)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共同富裕≠同步富裕(4)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歷史使命)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5)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國際地位)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新”在哪里)角度 豐富內涵歷史條件奮斗目標人民期待歷史使命國際地位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勤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延遲符可刪除“新時代”新在哪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習近平十九大上的報告語探究:新時代于中國和世界有何意義?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三個“意味著”)①對中華民族來說: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歷史意義②對世界社會主義來說: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政治意義③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世界意義知識拓展(1)新時期≠新時代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同志在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嶄新命題。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主要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歷史性變化1840194919561978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017.10.18 十九大新時代1919時代的發展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中蘊含和孕育著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同時又開啟新的量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因此要堅定道路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專家點評PART.02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說一說人們對吃穿住行的需求變化?能吃飽穿暖就行不僅要吃飽穿暖還要吃的好穿的好不僅物質生活豐富還要追求精神生活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越來越高1956年黨的八大: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探究與分享——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17年黨的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1.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意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不平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 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 經濟與生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場競爭不充分 有效供給不充分效率發揮不充分 動力轉換不充分潛力釋放不充分 制度創新不充分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2.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原因①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社會生活方面②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社會生產方面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主要制約因素知識拓展階段 主要矛盾原始社會 人與自然的矛盾奴隸社會 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的矛盾封建社會 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 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 人民內部的矛盾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十年建設時期 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其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間的矛盾改革開放時期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新時期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各階段主要矛盾①基本矛盾≠主要矛盾②階級社會主義矛盾為階級矛盾(革命)③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為人民內部矛盾(改革)知識拓展:比較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基本矛盾社會主要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區別 內涵 在某一社會歷史階段,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貫穿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并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推動作任表現形式 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并且會發生變化。階級社會中社會主要矛盾表現為兩大根本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聯系 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在某個特殊歷史階段的特殊表現;社會基本矛盾只有通過各個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才能逐步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程度,對社會基本矛盾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經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改變,我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走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變了我國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雖然變了,但是我們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兩點并未發生改變。對此,你怎么看?請說出理由。3.社會主要矛盾的“變”與“不變”主要矛盾變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一個變了兩個沒有變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4.解決主要矛盾的措施(怎么辦?)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成長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1)針對“變的”角度:“一個著力解決、兩個提升、兩個全面”(2)針對“不變“的角度:“三個牢牢”【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是立國之本。堅持改革開放,這是強國之路。PART.01那么新時代還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嗎?PART.02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1.為什么要一以貫之?(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2)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無比崇高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3)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2.如何一以貫之?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1)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2)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在廣袤國土上繼續書寫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共產黨人中國人民①新時代新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②新時代新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③新時代新任務: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矛盾,歷史交匯期新的奮斗目標④新時代新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新時代“新在哪里?本課小結新時代內涵(重點)意義社會主要矛盾為什么:背景是什么:變與不變(難點)怎么做:如何應對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要一以貫之怎么以一貫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023·遼寧)習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這印證了( )①中國的現代化成就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指導下取得的②中國式現代化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④中國的現代化既遵循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實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詳解】在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①不選。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即遵循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實際,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②④入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③不選。課堂鞏固(2022·北京)百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②歷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④實踐證明了新時代黨的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詳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不斷為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同時取得了諸多偉大的歷史成就,這證明了新時代黨的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性,①④入選。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②說法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故③說法錯誤。課堂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