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總議題: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234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目 錄CONTENTS5教學思路6教學過程7教學反思1本框地位:為部編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的第二框,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對上一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深化,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新時代必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學習下一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鋪墊。學習本框內容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認同中國夢,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熱情,增強國家認同和制度自信。2本框內容:分三目,知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及其本質,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理解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知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呼吁青年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責任擔當。3課標要求:“2.4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明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情感體驗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時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也有一定的設想。學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能力,學習的主體意識比較強,但在思考問題方面不夠全面和有深度,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也存在不足。通過前期的學習,對自己所處的新時代有了科學的理解,對國家發生的大事有一定的認識和體會,但對耳熟能詳的“中國夢”還是缺乏理性認識和科學理解,情感體驗也處于感性階段,還需要加以引導上升到理性認識,增強自覺將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夢想中的情感認同。目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理解中國夢的本質,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堅持黨的領導,自覺增強“四個自信”,主動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為實現中國夢付出努力、承擔責任。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辯證的思維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正確處理機遇與挑戰的問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從“跨越百年對話”到援藏青年的生活事例,再到自我對話“我要的人生”,鼓勵青年學生努力做中國夢的見證者、開創者和建設者,激勵青年學生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參與意識、認同感和使命感。目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重點難點中國夢的本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教學方法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議題教學活動探究演繹表演教學思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總議題: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子議題一:對話1922,明中國夢為百年夢想子議題二:對話2022,知中國夢重任在肩頭子議題三:對話2050,為中國夢開啟新征程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課前議學任務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子議題:對話2022,知中國夢重任在肩頭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完成議學任務:1.在這些援藏青年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樣的共同品質?2.他們在參與援藏建設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和挑戰?3.面對種種的困難和挑戰,他們是如何應對的?4.在西藏的建設中,我們黨是發揮了什么重要作用?新時代下,對黨提出什么要求?要求:先自主閱讀材料3分鐘,再以四人一組進行合作探究4分鐘,每組指定1人做好記錄并代表發言。【設計意圖】用具體的人物事跡引導學生感悟當代青年用自己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戰勝高原的不適、工作中的困難,勇于突破創新,實現人生價值,為實現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理解愛國不是抽象的,可以匯聚在點滴行動中,以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事跡的具體分析中理解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實,認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定四個自信,培育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子議題三:對話2050,為中國夢開啟新征程如今的中國今非昔比,新一代的中國青年人生充滿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有這么多青年選擇去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祖國邊疆,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在一帶一路的海外建設中,在科研崗位上、基礎設施建設中……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愿您目睹今日中國青年之奮進,您的事業由我們傳承子議題三:對話2050,為中國夢開啟新征程結合課前的任務單和本課的學習,與未來的自己對話,述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準備怎么走、怎樣走?在了解了百年來青年一代的奮斗故事,你又打算度過怎樣的一生?1.模仿《對話1922》,挑選組員課前撰寫的文稿,合力修改完成“我與‘未來的我’”的對話文稿,每組選2位成員分飾兩角色進行表演。2.就“什么是我要的人生”熱搜話題編輯一條微博,表達00后對“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的錚錚誓言。要求:表演時間為4分鐘,根據時長調整文稿字數;微博留言的字數不限,完成后推選優秀的帖子在話題組發帖留言,注意不要有錯別字。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設計意圖】用撰寫、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在與未來對話和微博發帖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遷移運用、發散思維的培養,生成學生對擔當時代使命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人生選擇,自覺地將個人的愿景與國家發展聯系起來,將中國夢內化為時代新人的責任擔當意識,外化為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行動能力,做向上向善向心好青年。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課后發布微博留言教學過程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反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質抓住機遇、共同奮斗目標安排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領導核心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四個偉大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亮點用“對話”的形式將中國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串聯起來,將理論知識具象化,便于學生感性地理解中國夢的本質、黨的歷史使命。通過分析青年事例、撰寫對話文稿,讓學生明白實現中國夢不是一蹴而就的,明白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每個人是努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認同中國夢,發揮思政課德育教育、鑄魂育人的主陣地作用。將“什么是我的人生”的話題討論引入課堂,組織學生編輯微博留言發送,契合00后的生活氣息,能讓他們有較高的參與度,因為是真的在微博上留言,能讓學生慎重思考,文明網絡用語,也在撰寫中深度思考,提升學生的自我目標意識和責任意識。教學反思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不足教材內容較多,在知識取舍上沒有有效地突出本課的重難點知識的差異,對學生已探究出來的知識,教師還是不放心地陳述一遍,有打擊到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另外,議學材料文字量太大,學生閱讀探究時長就很難控制。今后還需要再轉變教學理念,提煉自身的語言文字能力,也要相信學生的探究能力。活動的有效度還需要再提高。最后一個議學活動是撰寫、表演和發帖,雖然課前有布置相應的任務,課中也組織學生對課前作業進行調整和修改,但在操作中還是不盡如人意。在活動設計上還需要再推敲、多嘗試,掌握議學活動的節奏和有效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