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0張PPT)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一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泱泱華夏沉淪苦,內憂外患謀出路11——路在何方?請輸入章節標題12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創造了哪些輝煌的文化 為什么在近代經歷了一段衰微的過程 議題一3你知道近代中國歷史的序幕布是怎樣開場的嗎 我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改變?深陷沉淪悲苦的中華民族的兒女迫切愿望是什么 泱泱華夏沉淪苦,內憂外患謀出路(1)燦爛文明的歷史: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2)中華民族近代的沒落:①重要原因: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②對中國性質的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歷史與近代的沒落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鴉片戰爭后,社會性質改變,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第一次鴉片戰爭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泱泱華夏沉淪苦,內憂外患謀出路泱泱華夏沉淪苦,內憂外患謀出路知識拓展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不斷發展。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議學情境三1840年—1842年《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京條約》 《天津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900年——1901年1856年——1860年194年——1895年《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的沉淪——完成下面時間線議學問題:深陷沉淪悲苦的中華民族兒女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近代以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3、歷史任務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目標: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目標: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泱泱華夏沉淪苦,內憂外患謀出路復興之路——路在何方?歷史任務——怎樣完成?艱辛探索皆無果,舊民革命難救國12——為何屢次受挫?12 面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近代的仁人志進行過哪些探索 為什么無數的仁人志士探索復興之路都以失敗而告終 議題二3屈辱的歲月,艱辛的探索,反復證實了一個什么結論 議學情境一議學問題:為什么這些救國探索都無疾而終呢 救國坎坷路——說一說 他們的努力及結果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是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大規模反帝愛國運動。愛國救亡的變法維新運動你認為辛亥革命徹底成功了嗎 農民階級領導失敗地主階級領導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資產階級領導失敗失敗失敗原因:(自身+中外勢力)①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②地主階級沒有進行根本的制度改革;內有頑固派掣肘,外有列強壓迫入侵。③資產階級力量弱小且難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過于強大。議學提示(1)結果: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2)結論:在半殖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為完兩大歷史任務,必須另辟新路。4、近代中國人民的嘗試和斗爭:艱辛探索皆無果,舊民革命難救國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艱辛探索皆無果,舊民革命難救國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2)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3)中國的封建勢力強(4)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弱5、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的原因“雙半”社會的基本國情此路不通怎么辦?另辟新路!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13——路就在這里!1五四運動的爆發有什么樣的意義 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機遇是什么 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戰勝敵人的法寶是什么 議題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會取得勝利?議學情境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探究問題:根據圖示結合教材內容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1)成立的條件: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②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③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議學情境二探究問題:根據圖示結合教材內容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19241926 19271945192819341936 19371935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19461949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各國成立新民主主義勝利28年浴血奮戰和頑強奮斗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2)成立的意義:①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中有了主心骨。②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救亡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3)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①是什么: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②三者關系:A.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B.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 ;C.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專家點評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 擁有革命主心骨:中國共產黨。 堅持正確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堅持群眾路線: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無產階級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 堅持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堅持革命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小結一下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什么 中國革命經歷了哪兩個過程 二者的關系如何?2新民主主義革命“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3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是什么?完成新民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議題四全面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議學情境一議學問題:結合上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過程圖示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革命基礎、反對誰?(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涵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議學問題:結合圖示分析中國民主革命分哪兩個步驟?為什么?每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議學情境二(2)中國革命的過程:①中國革命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②中國“雙半”社會基本國情決定的。③第一步民主革命時期的任務: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任務: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涵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3)兩者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2、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必要準備必然趨勢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體現在哪?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專家點評(1)新的領導階級:(2)新的政黨領導:(3)新的指導思想:(4)新的奮斗目標:(5)新的革命綱領:(6)新的革命立場:無產階級中國共產黨 ——新的領導權馬克思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新的革命前途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所屬世界革命范疇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知識拓展比較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探究與分享探究問題:結合材料,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什么歷史意義?新中國自成立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1)對中國的影響:①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2)對世界的影響: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防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4.(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議學情境三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征程中,有一位領導者起著至關重要,他的思想有著謎一般的魔力。猜猜他是誰?他就是:(1)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2)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5.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功績另辟新路終成功,新民革命新中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本課小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艱辛探索 → 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標志:性質:步驟: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指導思想: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斗爭勝利征程道路:四個階段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工人運動中國共產黨主心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特點:三個意義毛澤東思想1、無產階級領導;2、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建立社會主義社會;3、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舊民主義革命和新民主義的轉折點1.(2023春·浙江寧波·高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中學校考期末)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中國革命要打倒帝國主義、軍閥、官僚、地主、買辦階級,建立各革命階級的聯合統治,爭取非資本主義的前途。由此可見新民主主義革命( )A.領導權由無產階級掌握B.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課堂練習【答案】A【詳解】A:材料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階級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思想武器,A正確。B: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B錯誤。C: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創建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政治目標,C錯誤。D: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D錯誤。故本題選A。課堂練習2.(2021秋·江蘇南通·高一海門中學校考期末)辛亥革命后,具有政黨性質的政團多達300余個,各種政治主張“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政治力量反復較量,但中國依然是山河破碎、積貧積弱,列強依然在中國橫行霸道,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弱小,無法承擔革命重任②辛亥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③地主階級特別強大,得到了民族資本家的支持④帝國主義不允許我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強大起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④:各種政治力量反復較量,但中國依然是山河破碎、積貧積弱,主要是由于帝國主義不允許我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強大起來,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弱小,無法承擔革命重任,①④正確。②:辛亥革命的領導階級具有革命理想,②說法錯誤。③: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不會支持地主階級的統治,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課堂練習3.(2023秋·甘肅臨夏·高一統考期末)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經過反復探索,終于確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讓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以下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認識正確的是( )①標志著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②意味著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真正有了主心骨③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開始結合起來④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③: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①③錯誤。②④: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②④正確。故本題選C。課堂練習4.(2023秋·陜西咸陽·高一統考期末)列寧在紀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時深刻指出,“這第一次勝利還不是最終的勝利”,但“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至于哪一個國家的無產者在什么時候、在什么期間把這一事業進行到底,這個問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列寧的高度評價旨在強調十月革命(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③使俄國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①排除。②: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②排除。③④:材料中列寧的高度評價旨在強調十月革命使俄國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③④正確。故本題選B。課堂練習5.(2023春·江蘇鹽城·高一校考期末)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矛盾,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狀況。其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①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②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③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④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③: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①③正確。②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矛盾,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課堂練習6.(2023秋·貴州畢節·高一統考期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經過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認識正確的是( )①它的領導權屬于無產階級②它的性質是社會主義革命③它屬于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④它的目標是建立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④: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①④符合題意。②③: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其社會性質是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其革命性質是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之內,②③錯誤。故本題選C。課堂練習7.(2022秋·青海西寧·高一統考期末)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①給黑暗的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②讓中國人民在革命斗爭中有了主心骨③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①排除。②④:1921年,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②④符合題意。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不合題意。故本題選C。課堂練習8.(2023秋·湖南張家界·高一統考期末)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召開至今的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意義( )A.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B.為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前提條件C.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D.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有了主心骨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A:題干問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意義,A屬于共產黨產生的原因,與題意不符。B:新中國成立為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前提條件,B錯誤。C:五四運動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C錯誤。D: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D正確。故答案選D。課堂練習9.(2023秋·遼寧遼陽·高一校聯考期末)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新中國的成立( )①完成了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②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影響了世界政治格局③使中國人民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④推翻了封建帝制,實現了民主共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A【詳解】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③說法錯誤。④: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府,④說法錯誤。①②:新中國的成立完成了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影響了世界政治格局,①②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課堂練習10.(2023秋·四川涼山·高一統考期末)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帝制復辟、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各種政治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紛紛登場,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中國依然是山河破碎、積貧積弱,列強依然在中國橫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這說明( )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沒有適合中國的道路和制度②資本主義制度超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不可能取得成功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無法領導反帝反封建的任務④沒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舊的革命者無法推翻“三座大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不適合中國的道路和制度,但實踐證明有適合我國的道路和制度,①說法錯誤。②:材料未體現資本主義制度超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②不符合題意。③④: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雖然嘗試多種形式,但是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這說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無法領導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舊的革命者無法推翻“三座大山”,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課堂練習11.(2023春·四川瀘州·高一四川省瀘縣第四中學校考期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相結合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下列關于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說法正確的是( )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推翻封建專制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③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存在多重矛盾相互交織④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①錯誤。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建立以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②錯誤。③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相結合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存在多重矛盾相互交織,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課堂練習12.(2023秋·內蒙古包頭·高一包頭市第四中學校考期末)在歷史的反復比較中,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①促成了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②使中國近代革命從此有了主心骨③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④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①:中國無產階級作為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在五四愛國運動,此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①錯誤。②④:1921年,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②④正確。③: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③排除。故本題選D。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