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1.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概況;知道《馬關條約》的內容;了解帝國主義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史實和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通過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具體分析說明《馬關條約》的影響,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2.識讀《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時局圖》,獲取有效歷史信息。3.通過加深對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馬關條約》影響的認識,培養正確的歷史觀。學習鄧世昌等民族英雄抗擊侵略、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樹立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馬關條約》的危害;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和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和影響。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出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臺灣》,讓學生朗讀這首詩,感受作者的內心情感及所要表達的思想。師生共同探究這首詩創作的歷史背景及相關的歷史事件,從而引入新課的學習。 【學生活動】朗讀詩歌。感受作者盼望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愿望。探究新知一、甲午中日戰爭 (一)戰爭背景【教師活動】出示19世紀下半葉日本預備對外侵略的相關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是蓄謀已久的。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應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也乘機出兵朝鮮。東學黨起義平息后,日本不但沒有撤兵,反而繼續增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學生活動】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 (二)戰爭經過【教師活動】出示《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引導學生依據教材和地圖查找甲午中日戰爭中發生的主要戰役。【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觀察地圖,填寫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相關表格。【教師活動】講述豐島海戰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平壤戰役中國守軍奮起反擊,清軍將領左寶貴中炮犧牲。統帥葉志超棄城逃跑,平壤陷落。出示教材第24頁《人物掃描》,介紹左寶貴。【學生活動】了解豐島海戰和平壤戰役的經過和左寶貴的事跡。【教師活動】講述黃海海戰的經過,出示教材第25頁《人物掃描》,加深學生對黃海海戰的了解。這一事跡傳到北京后被人們所傳頌,光緒帝給鄧世昌的挽聯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學生活動】了解黃海海戰的經過和鄧世昌的事跡。【教師活動】講述遼東半島戰役和徐邦道的作戰情況。結合圖片對日本犯下的“旅順大屠殺”罪行進行介紹,引導學生試結合旅順屠城的史實,分析教材第26頁《材料研讀》中文段的含義。【學生活動】了解遼東半島戰役和徐邦道的作戰情況。分析材料得出:旅順屠城是在日軍高層將領的直接命令和間接煽動下對無辜的普通中國民眾的野蠻屠殺。日軍占領旅順后,連續進行了四天大屠殺,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條條街巷血流成河。日軍殺害了兩萬多中國人,犯下令人發指的罪行。材料說明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殘暴本質,是對人類文明的嚴重踐踏。【教師活動】講解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丁汝昌殉國等內容。引導學生結合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海戰的歷史,說出加強海洋防衛的重要性。【學生活動】思考后回答問題:從兩次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列強都是從海上開始入侵中國的。中國放棄和喪失了制海權,是導致戰爭失敗的重要戰略原因。甲午中日戰爭交了學費,為后來的人們提供了前車之鑒。海洋防衛是國家海洋戰略和國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抵御來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二、《馬關條約》的簽訂【教師活動】對中日雙方議和與《馬關條約》的簽訂過程作簡要介紹,對李鴻章談判不易的情況進行說明。(一)《馬關條約》的內容【教師活動】出示《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的相關表格,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了解《馬關條約》的內容,填寫表格。【教師活動】說明《馬關條約》要求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的情況,講述臺灣人民的抗日武裝斗爭。【學生活動】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樹立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二)《馬關條約》的影響【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具體說明《馬關條約》的影響。【學生活動】理解《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思考:甲午戰敗,“成中國之巨禍”,以此為契機,列強在中國展開了什么活動?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一)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教師活動】出示材料,介紹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史實。【學生活動】了解“三國干涉還遼”。【教師活動】讓學生讀《時局圖》,思考圖中每個動物或物件所代表的是哪個國家。出示《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劃分勢力范圍示意圖》和《列強在華強租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展示中國被列強瓜分的情況。【學生活動】了解列強瓜分中國的方式有: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中國的領土、主權進一步遭到破壞,獨立自主的地位進一步喪失。(二)美國“門戶開放”政策【教師活動】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正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各國“勢力范圍”劃定后,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提問:請說說你所了解的“門戶開放”政策。【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課堂小結甲午中日戰爭是近代列強侵華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構成了近代列強侵華的主線索。甲午戰爭之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其危害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戰爭也刺激了列強的侵華野心,從而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此后中國更加全方位地被迫開放,陷入了嚴重的民族危機。從近代中國革命的進程看,也正是這場戰爭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質徹底暴露,它也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 板書設計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一、甲午中日戰爭(一)戰爭背景:日本要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二)戰爭經過主要戰役——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海戰、遼東半島戰役、威海衛戰役主要人物——左寶貴、鄧世昌、徐邦道、丁汝昌二、《馬關條約》的簽訂(一)《馬關條約》的內容(二)《馬關條約》的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一)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二)美國“門戶開放”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