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誠實守信》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表現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特別是對誠信價值觀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道德修養 :重點在于培養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樹立誠信意識。 法治觀念 :了解誠信作為民法原則的重要性,認識誠信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法治意識。 健全人格 :通過誠信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包括積極的心態、高雅的情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責任意識 :強調誠信作為個人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要求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學 重點 誠信的含義與重要性 ;踐行誠信的具體要求。教學 難點 深刻理解誠信價值; 養成誠信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導入 名言警句: 一言九鼎。 —《史記》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論語》 一諾千金。 —《史記》 思考:這些成語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提示:誠實守信 授新課 探究一:誠信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誠信教育,建設誠信中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社會層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個人層面: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 民法典: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各行為主體在市場經濟交往過程中應恪守公平、誠信理念,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應當“重合同、守義務”。 思考:結合核心價值觀與《民法典》思考誠信具有什么地位? 學生: 教師: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 探究二:為什么要講誠信? 在中秋佳節期間,知名公司三只羊因其在直播活動中涉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引起了合肥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高度關注。據悉,此次事件涉及的產品為美誠月餅,一款在節日期間廣受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接到相關投訴和舉報后,迅速采取行動,對三只羊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此舉旨在深入了解公司在直播推廣美誠月餅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夸大宣傳、虛構事實或其他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作出處理。 思考:結合材料思考該事件對他們以后的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學生: 教師: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一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立身處世。 對于“三只羊”被罰款6千余萬的事件,不少人可能覺得這算是重罰。但我認為,6千萬對于其背后的經濟體量來說,其實只是冰山一角。或許這次罰款只是提醒,真正的損失或許在于其聲譽和未來的發展機會。我們每個人都期待一個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這次事件也是對所有商家的警示。只有規范經營,尊重消費者權益,才能贏得長久的信任。 思考:看到三只羊公司面臨的危機,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一個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用戶;本能帶來持久的品牌效益,長盛不衰。 成語故事《立木為信》 商鞅欲行變法,但深知必須先立威于民。于是,他命人在城中立起三丈高的木頭,宣布誰能將其移至北門便賞十金。起初,民眾對此半信半疑,無人敢試。商鞅見狀,遂將賞金提升至五十金,以表決心。重賞之下,終有人站出來嘗試,并成功將木頭移至北門。商鞅當即兌現承諾,賞其五十金。此舉讓民眾深感震撼,商鞅也因此樹立了威信。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心法順利的推行實施。 思考:誠信對國家來說有多重要? 學生: 教師: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國無信則衰,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筆記:為什么要講誠信? 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 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探究三:踐行誠信 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準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么真的要殺豬?我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后就不會聽我們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 思考:我們應該如何踐行誠信?怎樣樹立誠信意識? 學生: 教師:踐行誠信要樹立誠信意識。 ①我們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②我們不要輕易許諾,許諾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說明理由。 ③如果我們的行為產生了不良影響,就應不逃避、不推脫,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爭取他人的諒解。 小強是小健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強最近迷上網絡游戲,但他向小強保證不把此事告訴任何人。面對老師的詢問,小健很為難,作為班長,他有責任向老師如實反映情況,作為同窗好友,他又有義務保護同學的隱私。 思考: 如果小健告訴老師實情,可能有什么結果? 如果小健履行對小強的承諾,可能有什么結果? 從這個事例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 教師:老師會批評小強,小強責怪小健不講信用;小健遵守了朋友間的“誠信”,但卻眼睜睜看著朋友犯錯誤受傷害,事實上更對不起朋友,未盡職責; 應選擇告訴老師,小強最終會明白小健的苦心的。樹立誠信意識,也要學會運用誠信智慧。 材料:《民事訴訟法》限制失信人的相關規定 無法辦理銀行卡;網購受限; 無法辦理房貸等貸款; 禁止高消費,包括禁止乘坐民航飛機、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等; 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學校; 限制炒股、買房、出境; 失信彩鈴,大屏幕、朋友圈曝光,聯網查控 國內欠人錢財卻賴著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債務人(俗稱“老賴”)廣泛存在,這已經成為了當今經濟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為了有效治理“老賴”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網上“老賴”黑名單系統。社會各界人士點擊“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 思考:這啟示我們要怎樣踐行誠信? 學生: 教師: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個人誠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日益受到重視,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不斷完善“以誠實守信為榮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以見利忘義男恥”。 筆記:如何踐行誠信? ①樹立誠信意識。 ②運用誠信智慧。 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麗水人陳金英,因創辦的企業遭遇困難欠下巨款,有人勸她申請破產減少債務,她果斷拒絕,80多歲開始走上還債之路。她變賣廠房、上街擺攤……最終還清巨額債務,演繹了傳奇的創業人生。她的事跡體現了 ( ) 團結友善、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B.孝親敬長、關愛家人的優秀品格 C.道濟天下、自強不息的價值準則 D.誠實守信、勤勞勇敢的傳統美德 2.不論誰找王東同學幫忙,他總是一口答應:“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可是他答應的事情往往不能兌現。時間長了,大家開始疏遠他,而他卻覺得很委屈……王東應該懂得( ) 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 ③一個人篤守諾言,才能贏得信任 ④一諾千金,不能答應為他人幫忙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雙陽牌速凍食品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近年來,生產該食品的公司一直堅持“不讓一件不合格的原料進廠,不讓一件不合格的產品出廠”的誠信經營理念。該公司生產的雙陽牌速凍食品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產品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這說明 ( ) 誠信能夠提高國家形象 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誠信能夠增進社會互信 D.誠信能夠融洽人際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