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26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26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講義

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25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講義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 (1956-1976)
曲折發展的二十年:1956至1966年,既有成功的探索,更有失誤的做法,成就是主要的;1966年至1976年是全局性的錯誤,仍取得一定成就。
具體表現:
1.政治上:正確的探索未堅持
中共八大科學分析了主要矛盾,整風運動中途而廢;階級斗爭不斷升級:反右派擴大化,“文革”則發展為階級斗爭為綱;黨和群眾對左的錯誤作了一些抵制和抗爭。
2.經濟上:經濟建設曲折起伏
正確方針難以持久:八大的綜合平衡方針,八字方針,七千大會方針和文革中周恩來的調整,鄧小平的整頓;經濟受政治干擾而起伏,特別是文革中更偏離了經濟建設中心;錯誤做法影響惡劣:包括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和文革中經濟工作的癱瘓。
3.外交上:從困難到突破
60年代,國際形勢緊張:中美敵對,中蘇破裂,外交處于困難局面,但和第三世界關系有所發展;70年代突破:中美緩和建交,中日建交,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4.思想文化上:尖端科技成就顯著
在核研究、航天技術、計算機應用、農業新品種研究等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雙百”方針,推動中國文藝工作者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作品。
5.社會生活:政治時代色彩較強
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但受政治運動的影響較大,體現了強烈的時代色彩。
課標要求:
1.了解20世紀50至70年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發展和成就,
2.認識“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和教訓;
3.理解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
命題分析:
1.突出主干知識,試題材料呈現方式多樣化,新材料、新情境;
2.注重考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成就是考查的重點,核心素養尤其是家國情懷。
備考建議:
1.重點關注:理解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在新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認識“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及教訓;了解和感悟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風貌。
2.從民生的角度認識國民經濟調整的成就等可能成為新的命題點。
時空定位及主要線索:
教學內容:
考點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考點2:“文化大革命”
考點3:偉大的建設成就
教學過程:
考點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1956-1966)
一、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探索
(一)背景:
材料 1956年2月蘇共召開的二十大,第一次公開批判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揭露了“個拜”造成的惡果。中共中央對此十分重視,書記處、政治局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討論。在這些會議上,中共“以蘇為鑒”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深化,……毛澤東當時多次指出:蘇共二十大“表明蘇聯、蘇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確的,這就破除了迷信”,4月4日,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又說“感謝赫魯曉夫揭開了蓋子,我們應從各方面考慮如何按照中國的情況辦事,不要再像過去那樣迷信了。”
——摘編自王保賢《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與蘇共二十大》
歸納為:
1.國內:
①物質基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工業化取得重大成就;
②政治基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確立;
③現實問題: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是黨面臨的全新課題。(缺乏經驗)
2.國際:
①20世紀5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
②1956年蘇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嚴重錯誤和對他的個人崇拜;
③中國共產黨借鑒蘇聯的經驗教訓,更加注意結合本國建設實際;
④以美國為首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敵視、孤立新中國。
(二)表現:
1.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
(1)時間: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2)內容:
①闡述了如何正確處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在經濟、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等十個方面的關系的問題;
②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
(3)意義:
①開始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
②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思想準備;
③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理論指導作用。
問題思考: 從經濟發展角度,分析《論十大關系》與蘇聯模式的不同?這表明了什么?
材料 根據多年來經濟建設的實踐,毛澤東強調指出: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這樣可以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的積累,是一條“又要重工業又要人民”的工業化方針。
——《論十大關系》
提示:
(1)不同: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毛澤東:關注重工業與農業 協調發展;
(2)表明:
中國初步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
2.“雙百”方針:(1956年4月)
(1)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需要。
(2)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講話:“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
(3)實質:
是承認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多層性和多樣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學、藝術上的體現。
(4)意義:
①我國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
②是建設新中國科學文化事業的正確方針和根本保證。
歷史縱橫: “雙百方針”
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大會議上作總結發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
內容:
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實質:
承認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多層性和多樣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學、藝術上的體現
意義: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成為我國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指導方針。
3.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
①三大改造的即將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主要矛盾變化;
②1956年4月,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從思想上、理論上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
(2)內容:
①指出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務: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③經濟建設上: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3)意義:
①中共八大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指明方向。
②但八大確定的正確路線未能在實踐中堅持下來。
4.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
(1)背景:
材料一 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所做的秘密報告,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同年6月和10月,波蘭和匈牙利相繼發生了嚴重的動亂。從此以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就進入了大動蕩的時期。
——蕭冬連等《求索中國:文革十年史》
材料二 從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間,全國發生了20起共約一萬多工人罷工、請愿事件。有幾十個城市發生30起一萬多大、中學校學生罷課、請愿事件。在農村也發生了鬧退社的風潮,如浙江省農村發生請愿、哄鬧等事件多起,廣東省農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萬戶。
——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歸納為:
①蘇共二十大造成思想混亂;
②國內存在對社會主義改造不滿情緒;
③黨內存在不良風氣。
(2)內容:
①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②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各項具體方針(“團結—批評—團結”)。(3)影響:
①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
5.“八字方針”的提出:
(1)背景:
①1959-1961年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
②目的:為了克服困難
(2)方針和政策:
1960年冬,黨中央和毛澤東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
①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②對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識分子等方面的政策進行調整
(3)核心:調整
①調整農、輕、重的比例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②調整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
③調整城鄉關系:減少城鎮人口,精簡職工。
6.召開七千人大會:
(1)召開:
1962年1月在北京召開,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毛澤東帶頭做自我批評。
(2)意義:
是中國共產黨在執政后召開的一次規模空前的經驗總結大會,對于統一全黨思想,提高認識和糾正工作中發生的“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
7.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
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意義: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積極性。
(三)影響:國民經濟恢復
①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②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經驗;
③但對“三面紅旗”仍完全肯定,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左傾”的指導思想。
綜合歸納: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歷程:
(2)靈魂:
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群眾路線。
社會主義建設的失誤探索:(“左”傾錯誤)
(一)反右傾斗爭擴大化:
1.背景:
在整風運動中,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猖狂進攻。
2.開展:
1957年7月在全國開展,把大量的人民內部矛盾當作了敵我矛盾,把一些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干部錯劃為“右派”。
3.后果:
破壞了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聯盟,推動了“左”傾思想的滋長和發展。
(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1.內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評價:
①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愿望;②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三)大躍進運動:
1.含義:
指1958年至1960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左"傾冒進的產物。
2.內容:
(1)工業:
①制定出趕超英國和美國的高指標;
②“以鋼為綱”、“大煉鋼鐵”運動。
(2)農業:
“以糧為綱”、農業“放衛星”現象。
3.特點:
高速度、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
4.實質:
發展社會生產力違背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5.影響:
①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片面發展重工業);
②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毀林燒炭煉鋼)。
(四)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1961)
1.發動: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了《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正式決定在全國農村中建立人民公社。
2.特點:
①“一大二公”: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②“一平二調”:窮富拉平、無償調用。
3.實質:
生產關系發展超越生產力水平,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
4.影響:
嚴重侵犯了農民的經濟利益,挫傷了集體和農民的積極性,破壞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經濟的發展遭到了重大損失。
(五)后果:
1959—1961年,發生了嚴重經濟困難
問題探究: 如何理解“左”傾錯誤造成三年經濟困難。
材料 黨和人民面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許多地區因嚴重缺糧而相當普遍地發生浮腫病,不少省份農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劇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顯著增高等原因,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1000萬。……原本希望快一些讓人民群眾過上較好的日子,結果卻出現如此空前的災難。這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反右傾”斗爭造成的最嚴重的的后果和教訓。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提示:
(1)根源:“左”傾錯誤泛濫:
大躍進運動片面發展重工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大力發展工業,導致農業勞動力缺少,影響農業發展;
經濟結構失衡,農業、輕工業發展緩慢,影響民生;
人民公社化運動絕對平均主義的做法降低生產積極性;
公共食堂造成極大的糧食浪費。
(2)其他原因:自然災害嚴重;中蘇關系破裂等。
考點2: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一)原因:
材料一 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們識破了,有些則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到我們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各級黨委必須充分注意這一點。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
材料二 毛澤東認為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時期都將存在資產階級,并企圖復辟資本主義,這是黨內產生修正主義的根源,他要求全黨對階級斗爭問題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號召千萬不能忘記階級斗爭。
歸納為:
1.根本:
黨內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嚴重。
2.主要:
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3.黨內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嚴重,民主法治不健全;
4.林彪、江青等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主要原因);
5.外部:
受60年代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影響,美國、蘇聯對中國施加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
(二)過程:
(三)經濟的調整:
(1)1971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到1973年,國民經濟出現復蘇局面。
(2)1975年,周恩來病重,在毛澤東支持下,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確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實質:糾正“左”傾錯誤),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國民經濟呈現迅速回升狀態。但不久,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剛剛穩定的形勢又陷入混亂。
(四)性質:
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五)影響(危害):
1.文革嚴重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失去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2.文革嚴重破壞了國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設,基本人權遭到踐踏(如劉少奇);
3.文化科技事業遭到破壞;
4.對教育造成嚴重破壞,造成了人才的斷層。
注意:“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應該從根本上否定;而“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有兩大領域的成就:一是外交領域,二是科技領域。這些成就是黨和人民對錯誤進行抵制的結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
核心素養: 概括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經驗教訓。(歷史解釋)
材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
——摘編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提示:
(1)實事求是: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注意從國情、國力出發。
(2)經濟為主:要正確分析國內的主要矛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尊重規律: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4)加強法治:堅持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加強黨的建設,反對個人崇拜。
(5)發展速度:有計劃、按比例協調發展,搞好綜合平衡,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
(6)社會環境:必須保持政治的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
考點3:偉大的建設成就
(一)國內建設成就(1949—1978):自主學習
歷史縱橫: “三線建設”
含義:
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基本設施建設。
背景:
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日益嚴峻的戰爭威脅。
建設重點:
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布局考慮,將全國劃分 為一、二、三線。重點放在西南、西北。
指導方針:
“備戰、備荒、為人民”。
意義:
是推進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步驟,對于提高國家的國防力量,改善了工業布局,推進中西部落后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原因:
(1)全黨、全國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
(2)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帶動作用;
(3)一批著名科學家在科技事業和經濟文化建設事業中作出重大貢獻。
3.意義:
(1)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
(2)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學思之窗:
20世紀60年代初,大慶工人吃大苦,耐大勞,堅持“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對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和“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精神風貌,出色地完成石油會戰,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二)外交成就:
1.60年代外交:曲折發展 選必修1
(1)背景:
①國際:美蘇威脅國防安全;亞非拉發起不結盟運動沖擊兩極格局;
②國內:階級斗爭思維影響。
(2)特點:
①“兩只拳頭打人”反美反蘇;
②爭取中間團結第三世界。
(3)影響:
①同時與美蘇兩大國對抗,使我國外交環境嚴重惡化;
②發展與廣大亞非拉國家的關系,改善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處境,擴大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出現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但與小國建交增加財政負擔。
問題思考: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影響。
(1)原因:
①根本: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②美國霸權地位的動搖。
③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力量增強。
④中國長期堅持和平外交的結果。
(2)影響:
①宣告了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是中國外交事業的重大勝利;
②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③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70年代:開創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在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兩國結束了長期敵對狀態,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1年“乒乓外交”打開了交往的大門;7月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訂《上海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978年中美兩國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知識拓展: 中美關系的三個公報
1.《上海聯合公報》:192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與周思來總理在上海答署:美國聲明:“在臺灣海峽兩邊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并對此不表異議”
2.《中美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發布,宣布兩國建立正式的大使級外交關系。美國在公報中首次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3.《八一七公報》:簽署于1982年8月17日,簡稱《八一七公報》。美國向中方明確的承諾: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質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后近幾年供應的水平;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后的解決。
問題探究: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及影響。
材料 新中國成立二十多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重大。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以及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都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也面臨新的戰略抉擇。那時候,蘇聯陳兵中國北方邊境,構成對中國安全的主要威脅。在這種形勢下,改善中美關系,對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十分有利;同時,對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也有重要作用。
提示:
1.原因:中美兩國共同的訴求
(1)美國方面:
①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
②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遏制蘇聯)。
(2)中國方面:
①是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的需要;
②是應對蘇聯的威脅的需要;
③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的需要。
2.影響:
(1)中美關系的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展;
(2)在國際上掀起了一次同中國建交的高潮,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
(3)有利于世界局勢的緩和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3)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①原因:
中日關系正常化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中美關系改善及日本友好黨派、團體的的努力。
②1972年9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署《中日聯合聲明》。
③影響:
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對于兩國關系的發展和亞洲、世界的和平穩定都有重要意義。
綜合歸納:
(一)中國與美國、蘇聯關系的階段特征及成因
1.第一階段:20世紀50、60年代
(1)中美關系:
①特征:
美國孤立和敵視中國。
②原因:
是美國奉行稱霸世界的政策,敵視社會主義國家,對新中國的成立感到恐懼和不安。
(2)中蘇關系:
①特征:
中蘇關系由友好到惡化。
②原因:
新中國初期,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后來蘇聯對中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企圖控制中國,造成中蘇關系惡化。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
(1)中美關系:
①特征:
美國同中國的關系實現正常化。
②原因:
是這一時期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對外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
(2)中蘇關系:
①特征:
中蘇關系嚴重惡化。
②原因:
為了對外擴張,蘇聯加緊對中國進行壓制和軍事威脅,造成中蘇邊境的武裝沖突。
3.第三階段:20世紀80、90年代
(1)中美關系:
①特征:
美國同中國的關系時好時壞,特別是在美國售臺武器等問題上雙方矛盾突出。
②原因:
是美國仍沒有放棄霸權主義政策。
(2)中蘇關系:
①特征:
蘇聯同中國改善關系。
②原因:
是蘇聯國民經濟軍事化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蘇聯開始放棄同美國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由對外擴張轉為全面收縮。
對國家間關系的規律性認識。
1.國家間關系的根本出發點是維護國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動都圍繞國家利益展開。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利益的相悖是國家間摩擦的根源。
2.國家間關系的發展變化還受到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形勢的影響。
3.國家間關系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既有敵對和戰爭,也有各種形式的友好往來。
4.國家間關系的演變還受制于各國的歷史傳統、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社會制度以及各國各派政治勢力的斗爭。
高考真題演練:
1.(2024·安徽卷)下圖所示為1956年4月上海市壽成區人民政府簽發的恢復結婚證,印有“互愛互敬和睦團結,同心協力
勞動生產”字樣。這可用以說明( )
A.人民政府倡導新風尚
B.傳統婚姻制度亟待改變
C.生產方式發生了變革
D.經濟互助穩定婚姻關系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6年(中國)。從信息區人民政府簽發恢復結婚證以及“互愛互敬和睦團結,同心協力勞動生產”等標語可知,這反映了當時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是人民政府倡導新風尚的舉措,A項正確;傳統婚姻制度已經改變,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生產方式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并非在討論經濟互助與婚姻關系的穩定之間的聯系,排除D項。故選A項。
2.(2024·甘肅卷)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奪冠,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自1961年起,中國隊連續在三屆世乒賽中戰績輝煌,宣告世界乒壇“中國時代”的到來;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關系僵局。綜上可知,這一時期我國乒乓球運動( )
A.掀起全球乒乓球熱潮
B.實現了體育強國夢想
C.兼具媒介和政治屬性
D.已成為民族文化象征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中國世乒賽奪冠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且中國隊在乒乓賽中的優秀戰績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70年代,“小球轉動大球”,以民促官,乒乓球成為中美關系改善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見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兼具媒介和政治屬性,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乒乓球對他國的影響力,排除A項;“實現了”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乒乓球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影響,而是乒乓球在我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屬性,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4·浙江卷1月)這是黨取得全國執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代表中央委員會作政治報告,鄧小平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這次大會的歷史性貢獻有( )
A.制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B.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
C.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明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解析】據材料“這是黨取得全國執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1956年的八大,結合八大的內容,B項正確。1953年制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排除A項;1954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排除C項;1949年的七屆二中全會明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排除D項。故選B項。
4.(2024·浙江卷1月)1970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向國會提交的他的第一個外交報告中寫道:“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們不應該繼續孤立于國際大家庭之外……我們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驟來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系,這肯定是對我們有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歷史證明,尼克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系”有利于( )
①越南戰爭的結束 ②中國與法國的建交
③中國與日本正式建交 ④古巴導彈危機解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尼克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系”,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重大的意義,有利于越南戰爭的結束,同時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展,促進了中國與日本正式建交。①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1964年中國與法國的建交,古巴導彈危機發生于1962年,不符合材料時間。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
5.(2023·山東卷)1956年,毛澤東在談到國家與工廠的關系時指出:“統一性和獨立性是對立的統一,要有統一性,也要有獨立性。……各個生產單位部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系的獨立性,才會發展得更加活潑。”毛澤東強調的是( )
A.適當提高工廠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B.適度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C.平衡工商企業改造中的公私關系
D.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
【解析】 據材料“國家與工廠的關系……各個生產單位部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系的獨立性,才會發展得更加活潑。”,可知毛澤東認為國家與工廠之間的關系是統一性和獨立性的關系,在堅持社會主義國家的前提下,各個生產單位可以有一定的獨立性,強調適當提高工廠的生產經營自主性,A項正確;這一時期是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重視的國家的行政指導,并不是市場調節,排除B項;1956年,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中,推行的是公私合營,并不是平衡公私關系,排除C項;三大改造時期,是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改造,并不會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3·江蘇卷)1956—1957年,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譯著中,以社會主義國家的著作為主,但資本主義國家的著作數量增長很快。資本主義國家在華專家的人數和比重從1961年起逐漸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國的專家人數居在華外國專家前兩位。導致上述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三線建設缺乏專業人才
B.科技交流擺脫冷戰影響
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
D.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開展
【解析】 根據材料“至1966年,日本和法國的專家人數居在華外國專家前兩位”并結合所學可知,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隨著中蘇關系走向惡化,中國緩和與西方國家關系,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C項正確;根據材料“從1961年起逐漸增加”,結合所學可知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國中西部13個省區進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史稱三線建設,時空不符,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當時科技交流不能擺脫冷戰影響,排除B項;中國開展特色外交是手段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項。故選C項。
思維導圖: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26講 講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安化县| 盘锦市| 龙里县| 望江县| 措勤县| 麻城市| 平舆县| 辉南县| 改则县| 静安区| 石阡县| 湘潭市| 万山特区| 松江区| 项城市| 珠海市| 成安县| 东宁县| 通化县| 澳门| 内乡县| 乐至县| 东莞市| 石河子市| 清远市| 竹溪县| 榕江县| 道孚县| 儋州市| 常州市| 淮南市| 格尔木市| 姚安县| 博客| 巴林左旗| 海阳市| 武安市| 石林| 托克逊县|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