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善用法律》教案一、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1.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在維護自身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對法律的認 同感和敬畏感。2. 理解不同法律部門在規范社會行為和解決糾紛中的職責,認同我國法律體系的合理性 和權威性。健全人格:3.培養學生在面對不法侵害時,保持冷靜、理智的心態,不沖動行事,避免因情緒失控 而導致自身受到更大傷害。4. 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和應對策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保護能力,使其能夠健康、 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責任意識:5.引導學生明確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有責任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 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6. 鼓勵學生在看到他人遭受不法侵害時,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責任運用所學法 律知識提供幫助或采取適當行動,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了解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及其職能法律服務所:解釋法律問題、代寫法律文書、幫助出主意、解決涉及法律的問題。律師事務所:熟悉法律的專業人士在此工作,他們解釋法律問題、當顧問、處理涉及法律 的事務、打官司、當辯護人。公證處:專門的證明機構,證明合同、遺囑、親屬關系、身份、學歷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合 法性。法律援助中心:為經濟困難或其他符合條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2. 掌握訴訟的含義、特點和類型含義: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特點: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類型:包括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 難點:3. 如何引導學生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做到有勇有謀地應對學生需要理解在不同情境下,既要勇敢地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又要根據自身實際 情況和環境因素,采取巧妙、靈活的策略,避免自身受到傷害。4. 培養學生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明白法律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但在實際生活中,要能夠準確判斷自身權益 是否受到侵害,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法律途徑和方法進行維權。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講述案例:小明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他很生氣,想直接還手,但又擔心會受到更嚴厲 的懲罰。同學們,如果你們是小明,你們會怎么做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可能的回答有:告訴老師、找家長、忍氣吞聲等。進一步提問:這些方法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呢 如果對方不聽老師和家長的話,繼續 欺負小明,那又該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認識到需要尋找更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善用法律。2.展示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圖片,如消費者在商場被欺詐、勞動者權益被侵害等,提問學生:這些人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讓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并指出在現代社會,法律是我們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武器,我們要 學會善用法律。(二)講授新課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展示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報警器鳴叫,保安強迫小華脫衣檢查的案例。 提問:保安的行為侵犯了小華的什么權利 引導學生回顧人身權利的相關知識,得出保安侵犯了小華的人身自由權和人格尊嚴權。 進一步提問: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他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可能的建議有:撥打110報警、向超市管理方投訴、 尋求法律援助等。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并強調在遇到侵害時,我們要保持冷靜,及時尋求法律幫助, 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介紹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展示法律服務所的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 提問:法律服務所的主要職能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法律服務所可以解釋法律問題、代寫法律文書、幫助出主意、 解決涉及法律的問題。展示律師事務所的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 提問:律師事務所的主要職能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律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士可以解釋法律問題、當顧問、處理涉 及法律的事務、打官司、當辯護人。展示公證處的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 提問:公證處的主要職能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公證處是專門的證明機構,可以證明合同、遺囑、親屬關系、 身份、學歷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展示法律援助中心的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 提問:法律援助中心的主要職能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法律援助中心為經濟困難或其他符合條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教師總結:當我們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法律服務機構尋 求幫助。訴訟的含義和特點展示案例:中學生小峰自創歌詞獲獎,獎項卻被他人侵占,小峰將侵權人告上法庭。提問:小峰的這種行為叫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小峰的行為是訴訟。 進一步提問:什么是訴訟 教師講解: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 再提問:訴訟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回顧案例,結合教材內容,得出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 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訴訟的類型展示案例:陸先生為公司取名被工商行政管理局駁回,陸先生將其告上法庭;楊某被單位 辭退后將廠長殺害,被檢察院起訴。提問:這兩個案例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 引導學生根據案例內容和訴訟的定義,判斷出陸先生的案例屬于行政訴訟,楊某的案例屬 于刑事訴訟。教師總結:訴訟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 擇合適的訴訟類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2.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展示案例:高三學生王某因弟弟被李某打傷,糾集多人將李某打成重傷,自己也受到法律 制裁。提問:王某的行為錯在哪里 引導學生分析王某的行為,得出王某雖然是為了弟弟,但他采取了非法的手段,以暴制暴, 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法律困境。進一步提問:如果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怎么做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可能的建議有:先保持冷靜,了解事情的全貌,尋求 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等。教師總結:當我們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我們要敢于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但同時 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以暴制暴,要做到有勇有謀。介紹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的方法展示一些常見的方法,如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或爭取其他人的幫助;保護好作案現場;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 去向等。提問:為什么要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得出這樣做可以拖延時間,等待救援,同時也可以避免自身受 到傷害。再提問:為什么要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和了解他們的去向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得出這樣做可以為警方提供線索,幫助警方破案。教師總結:當我們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做到有勇有謀地應對。強調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時的特殊情況提問: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時,與成年人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得出青少年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 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進一步提問:那么青少年應該如何應對違法犯罪呢 教師總結: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時,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 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三)課堂小結1.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引導學生回顧遇到侵害依法求助的相關知識,包括了解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及其職 能,掌握訴訟的含義、特點和類型。回顧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的相關知識,包括理解在面對違法犯罪時要做到有勇有謀,掌 握一些常見的應對方法,以及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時的特殊情況和應對策略。2.強調善用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學生法律是我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我們要學會善用法律,在遇到侵害時,及 時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面對違法犯罪時,要敢于維護自己和他人 的合法權益,但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有勇有謀。(四)隨堂練習1.單項選擇題小明在商場購買了一件商品,發現質量有問題,他應該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 A. 直接找商場老板理論B. 撥打110報警C.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D. 找媒體曝光答案:C解析:當消費者發現商品質量有問題時,首先應該嘗試與商家協商解決,如果協商無果, 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直接找商場老板理論可能會引發沖突,撥打110報警適用于更嚴重 的情況,找媒體曝光也不是首選措施。2. 多項選擇題以下哪些是法律服務所的職能 ()A. 解釋法律問題 B. 代寫法律文書 C. 打官司D. 幫助出主意 答 案 :ABD解析:法律服務所可以解釋法律問題、代寫法律文書、幫助出主意,但打官司是律師事務 所的主要職能之一。3.案例分析題小張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拖欠他的工資,他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答案:小張可以首先與公司協商解決,要求公司盡快支付工資。如果協商無果,他可以向 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仲裁結果不滿意,還可以向法院提起 訴訟。解析:當勞動者權益被侵害時,首先應該嘗試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這是最簡便、最有效 的方法。如果協商無果,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這是勞動 糾紛的常見解決途徑。如果仲裁結果不滿意,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維護權益的最后屏 障。(五)板書設計善用法律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 權利被侵犯案例 2. 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 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3. 訴訟 含義特點 類型二、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4. 錯誤案例分析5. 應對方法 虛張聲勢110報警 保護現場 記住特征 了解去向6. 青少年特殊情況及策略(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問題引導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學生對法律服務機構的職能、訴訟的含義和類型以及有勇有謀應對違 法犯罪等知識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在小 組討論環節,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積極,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引導和鼓勵。此外,對于一 些復雜的法律概念和案例,學生可能理解不夠透徹,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解釋和說明。 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 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