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遵守規則》教案一 、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1. 學生能夠認識到規則是社會生活正常運行的保障,認同遵守規則對于維護社會秩序和 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對社會制度和法律規范的認同感。2. 理解規則的制定和改進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人民的利益,進而認 同我國在規則制定和完善方面所做的努力。健全人格:3. 通過對規則與自由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自律、自省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能夠在面 對各種誘惑和情境時,保持理性和克制,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促進自身人格的健康發展。4. 引導學生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和團隊合作精神,提升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幸福感。責任意識:5. 使學生明確自己在遵守規則方面的責任,不僅要自覺遵守規則,還要積極維護規則, 勇于對違反規則的行為說“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6.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關注社會問題,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 力量,增強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規則與自由的關系:學生需要深刻理解社會規則既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又保障了人們 的自由,避免對自由的錯誤理解和濫用。2. 自覺遵守規則的方法:掌握自律和他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 行,做到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3. 維護規則的途徑:明確從自身做起以及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 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和具體做法。難點:4.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自律,尤其是在沒有外部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堅 守規則,不隨波逐流。5. 使學生理解規則的改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社會發展和生活變遷的實際情況進行,并且能夠積極參與到規則的改進中來,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講述一個小故事:在一個沒有交通規則的小鎮上,車輛和行人隨意穿行,導致交通混 亂不堪,經常發生交通事故,人們的生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提問學生:從這個故事中,你 們能感受到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交通混亂、危險,生活不方便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從而引出規則的重要性。2. 展 示一些社會生活中因為違反規則而導致不良后果的圖片,如插隊引發的爭吵、在圖 書館大聲喧嘩被制止等。提問學生: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想法 學生可能會表達對違反規則行為的不滿,或者認識到規則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規則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順利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二)講授新課1. 自由與規則的關系展示一張在候車室的圖片,圖片中有一位男士大聲打手機,旁邊有一位女士抱著熟睡的孩 子。提問學生:這位男士有打手機的自由嗎 他的這種行為合適嗎 學生可能會回答男士有打手機的自由,但他的行為不合適,因為影響了其他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由的邊界問題,講解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我們在行使自由和 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講述列車發車時兩位乘客堵住車門不讓列車啟動的案例,因為他們的同伴還未趕到。提問 學生:這兩位乘客為什么會受到處罰 學生可能會回答因為他們違反了規則,擾亂了秩序。教師進一步提問:我們制定規則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 由的保障,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己的自由邊界,促進社會 有序運行。總結規則與自由的關系: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 束。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只有遵守規則,我們才能更好地享有自由。自覺遵守規則講述許衡“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故事。提問學生:你們如何看待許衡的這種觀點 學生可能會回答許衡很自律,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律的重要性,講解自律是自覺遵守規則的關鍵,我們要嚴于律己,不 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展示一些學生關于闖紅燈的觀點,如“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就跟著走”“只 要沒人看到,沒有人管,就可以闖紅燈”“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的時候可以”。 提問學生:你們如何看待這些觀點 學生可能會對這些觀點進行批判,認識到這些觀點是錯誤的。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他律和自律的關系,講解自覺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我們不 僅要接受外部的監督和提醒,更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 心、外化于行。講解慎獨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解在沒有外部監督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堅守規則,做到自我 約束。2. 維護規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違反規則的行為圖片,如插隊、亂扔垃圾、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 提問學生: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行為 學生可能會列舉出更多的違反規則的行為,如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吸煙、亂刻亂畫、搶 占座位、學校門口亂停車、寵物隨地大小便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提出解決方案。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同時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 遵守規則。講解維護規則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維護社會秩序。3. 改進規則展示一些規則改進的例子,如兒童票按年齡或身高銷售、霸座可報警、新增網絡保護專章 保護未成年人網絡生活、廢除勞動教養制度、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修改人口計生法規 定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刑法修正案降低刑責年齡等。提問學生:為什么會有這些規則 的改進 學生可能會回答因為社會發展了,原來的規則不適應了等。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 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參與,如關注社 會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等。(三)課堂小結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規則與自由的關系: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同時也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自覺遵守規則的方法: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 行。維護規則的途徑:從自身做起,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改進規則的原因和方法: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需要進 行制定、廢除、調整和完善,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2. 強調遵守規則對于我們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遵守規則 的好公民。(四)隨堂練習 1. 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自由與規則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 自由就是隨心所欲,不受任何規則約束B. 規則是為了限制人們的自由C. 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同時也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D.只要遵守規則,就可以擁有絕對的自由答案:C 。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 會規則的約束;同時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只有遵守規則,我們才能更好地享有自 由。自覺遵守規則需要()A. 只有自律B. 只有他律C. 自律和他律相結合 D. 不需要任何約束答案:C。自覺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我們不僅要接受外部的監督和提醒,更 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 簡答題請簡述維護規則的具體途徑。維護規則的具體途徑包括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 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五)板書設計 1. 規則與自由 劃定邊界保障自由2. 自覺遵守規則 自律他律敬畏規則3. 維護規則 自身做起提醒他人4. 改進規則 制定廢除調整完善(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規則與自由的關系、自覺遵守規則、維護 規則和改進規則等內容。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較高,能夠積極思考問題并回答。在講解規 則與自由的關系時,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社會規則既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又保障了 人們的自由。在講解自覺遵守規則時,通過許衡的故事和學生關于闖紅燈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 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律和他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講解維護規則 時,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違反規則的行為圖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維護規則的必要性 和具體途徑。在講解改進規則時,通過展示規則改進的例子,讓學生理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時,部分學生的思路不夠開闊,可能需要在今后 的教學中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內容。此外,在課堂小結環 節,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然后教師進行補充和強調,這樣可以更好地檢驗 學生的學習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