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做負責任的人》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表現為明確政治方向,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家國情懷。 道德修養 :表現為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包括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法治觀念 :是行為的指引,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 健全人格 :體現為身心健康,具有健全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發展良好的道德行為。 責任意識 :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表現為不言代價與回報,以積極的態度承擔起不可推卸的責任,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 教學 重點 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努力做負責任的人。 教學 難點 理解責任、代價、回報之間的辯證關系。 教學過程導入 一天,小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周圍的人都匆匆走過,沒有人停下來幫忙。小明心里很糾結:如果我去扶,老奶奶會不會誤會是我撞倒的她呢?可是,如果我不扶,老奶奶就這么躺在地上,多危險啊! 最終,小明決定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扶起了老奶奶,并幫她聯系了家人。老奶奶和家人都非常感激小明,小明也因此感到非常開心和滿足。 思考:你們覺得小明的做法對嗎?為什么?如果我們是小明,我們會怎么做呢? 授新課 探究一: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龍麻子原名龍杰,是一名外賣員,還是一名越野摩托車愛好者。重慶山火時,他是第一個騎摩托車為山上的消防員運送物資的,也是他號召其他摩友們支援。 這次救火,不僅把剛買3個月的愛車騎到報廢,甚至,連油錢都是借的;每次背著重達50多斤的貨物,連續奮戰36個小時,體力透支,累到嘔吐,就用涼水沖頭,打起精神繼續沖。他說“火不滅,我就不回家” 思考一:選擇承擔救火責任,龍杰付出了什么? 學生: 教師:付出時間、精力、金錢(愛車報廢);可能做得不好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 重慶摩托車手龍麻子爆紅全網,逆行火場36小時獲央視等多家媒體爆贊,圈粉百萬。從無名騎手逆襲烈火英雄。不少網友表示,這才是我們要追的明星藝人。 2022年8月,一企業被“龍麻子”的事跡感動,決定送一輛新摩托給他。 2022年9月6日,龍杰的愛車“26號”正式捐贈給重慶體育博物館。進行展覽 思考二:選擇承擔救火責任,龍杰有什么收獲? 學生: 教師: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 筆記: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代價: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做的不好會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 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獎金、獎品等。 精神方面(更重要):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 辯論: 提示: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種選擇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選擇本身就意味著對其他機會和可能的放棄,有舍才有得。反過來,要有回報,必然需要付出,沒有付出只要回報是不現實的,不勞而獲的思想只會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有沒有哪種選擇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議一議:龍杰前往重慶滅火,是國家要求他前往的嗎? 在選擇承擔救火責任的過程中,他說道:“火不滅,我就不回家”。 思考:從他的言行中啟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選擇的責任? 學生: 教師:①我們既然選擇了自立自強的人生,就應該有勇氣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作出正確的評估,作出合理的選擇。 ②無論怎樣,我們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 探究二:我承擔 我無悔 旁白:學校組建舞蹈隊,八年級的小青被推舉為隊長。 小青:歐老師,您好。我最近學習有點緊張,每周要參加市少年宮舞蹈排練,您能不能換別的同學擔任隊長? 歐老師:小青,咱們的舞蹈隊剛剛組建,一切都要從頭做起,你能力強,舞也跳得好,就先干吧! 旁白:雖然小青感到為難,但她還是積極投入到舞蹈隊工作中,舞蹈隊在她的帶領下,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小青的組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獲得了同學的高度認可。 思考:小青這么做值得嗎?為什么? 學生: 教師:①雖然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也應該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 ②雖然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變我們對待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的態度。 ③只要我們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李文,一名呼吸科專家,在疫情肆虐武漢時,毅然向醫院遞交請戰書,主動請求前往疫情最嚴重的病區。他深知那里的危險,卻更明白作為醫生和黨員的責任。在病區,他和同事們身著厚重防護服,長時間連續工作,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他們的臉上留下了口罩和護目鏡的壓痕,身體也飽受勞累的考驗,但從未退縮和抱怨。除了醫療救治,李文還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用溫暖的話語和堅定的眼神給予他們信心和力量。經過數月的奮戰,他們團隊成功救治了數百名患者。然而,當疫情得到控制時,李文卻因勞累和抵抗力下降而病倒。但他無怨無悔,認為這是自己作為醫生和黨員應盡的責任和使命,展現了“最美逆行者”的崇高精神。 思考:李文的故事搞了我們為什么要承擔社會責任? 學生: 教師:①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 ②正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 材料:具有責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人得心理疾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學會或喪失了負責任地生活的能力。 從心理衛生的角度看,強烈的責任感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因為它能夠使人把履行各種職責看作自己分內的事,讓人體驗盡職守責后的成就感、幸福感。 思考: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 教師:①我們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 ②雖然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是我們仍然要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 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陽陽老師說明:可以抄一句話在旁邊——我們要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下列選項中反映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是( ) ①獨立認真完成作業②因為怕累而逃避上體育課 ③在家總是借口作業多而不做任何家務④生病了及時到醫院就診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狄更斯說:“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劉易斯卻說:“責任有時使人厭煩。”對此,我們應該這樣認識( ) A.狄更斯的話是正確的,劉易斯的話是錯誤的,因為承擔責任能獲得回報 B.劉易斯的話是正確的,因為承擔責任會付出代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C.兩個人的話都是錯誤的,因為快樂與否與責任無關 D.兩個人的話都有道理,因為承擔責任既會得到回報,也會付出代價 3.“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這是《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獲得的頒獎辭。他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他駕駛的郵車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其美多吉的故事啟示我們( ) A.承擔責任才能發掘自身的潛能 B.不同的角色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C.學會承擔責任,無須物質回報 D.學會承擔責任,積極服務社會 4.2019年3月,四川涼山30位英雄勇撲森林山火獻出了寶貴生命。這表明( ) 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必須放棄個人利益②敬業奉獻,卻漠視了自己的生命 ③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④積極承擔責任,不計較代價和回報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5.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曝疫苗質量問題,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質量問題。7月29日,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以涉嫌生產、銷售劣藥罪,對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向檢察機關提請批準逮捕。這警示我們( ) A.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B.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對這種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后果負責 C.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D.對他人負責,才能對自己負責 6.一位留美的中國博士,導師讓他單獨在實驗室做實驗,他卻用實驗室里的電話與同學長途聊天達40分鐘。當導師發現了事實而詢問他當天在實驗室做什么時,他堅稱自己一直在做實驗┅┅幾天后,他接到了被學校開除的通知。這一事例說明( ) ①欺騙,不僅對他人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②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承擔這種不負責任的責任 ③掩蓋過失,就可能會對自己的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 ④只有當他人無法知曉真相時,才可以隱瞞自己的錯誤。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