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家的意味》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家庭、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感。 道德修養 :感念父母養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培養孝親敬長的美德,學會感恩與回報 . 法治觀念 :明確孝親敬長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自覺履行相關法律責任 . 健全人格 :通過家庭情感的體驗,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 責任意識 :認識到家庭責任的重要性,自覺分擔家庭責任,以實際行動孝親敬長。 教學 重點 家的內涵與功能教學 難點 引導學生理智對待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理解父母,增強孝親敬長的行為動力。 教學過程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一個地方,它溫暖如初春的陽光,寧靜似深夜的港灣,那就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家。家,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空間,它更承載著我們的情感、記憶和夢想。 每當提到“家”,你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哪些畫面呢?是媽媽的笑臉、爸爸的背影,還是一家人圍坐餐桌旁的歡聲笑語?家,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獨特而深刻的意味。 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家的意味》這一課,通過學習和探討,更深入地理解家的內涵,感受家帶給我們的溫暖與力量。我們將一起思考:家是如何成為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的?家又是如何成為我們心靈的港灣的? 授新課 探究一:生命的居所 情境創設: 情境一:張寒和李小櫻戀愛一年,結婚成了家。 情境二:一年后,生下一對雙胞胎,家里添了新成員,其樂融融。 情境三:同年,他們的鄰居合法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取名鬧鬧。 思考:家庭的含義 學生: 教師: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①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而組成的家庭——男女結婚成家; ②因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寶寶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員; 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 展示圖片: 圖一:裝修華麗的房子 圖二:敘利亞內戰中這個孩子的父母雙亡。小孩每當想起父母就跑到他們的墳上,睡在自己父母的兩個墳墓中間,想象著爸爸媽媽活著時的陪伴并感受父母的存在。 圖三:在全家人安全登上希臘土地時,這位敘利亞父親(敘利亞難民)當場痛哭。 思考:以上三張照片,哪一張更能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學生: 教師: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 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孟子常常模仿葬禮上的哭泣和吹奏,孟母擔心這樣的環境會影響他的成長,于是決定搬家。 他們搬到了一個集市附近,但孟子又開始模仿商人的叫賣聲。孟母意識到這里也不是理想的居所,于是再次決定搬家。 最后,他們搬到了一個學校附近。孟子開始模仿學生們的學習和游戲,孟母看到孟子在這里受到了良好的影響,非常滿意,決定在這里定居下來。 思考: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 教師: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家,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 故事:夜幕降臨,小明看到媽媽辛苦一天后疲憊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決定為媽媽做點什么,于是端來一盆熱水,輕輕地說:“媽媽,您辛苦了,讓我來為您洗腳吧。” 媽媽先是一愣,然后眼眶微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坐下,小明細心地為媽媽脫下襪子,將她的雙腳緩緩放入溫水中。他輕輕地揉搓著,感受著媽媽腳上的每一寸肌膚。 “孩子,你長大了。”媽媽感慨地說。小明抬頭,看到媽媽眼中的淚光,他知道這是幸福的淚水。他更加用心地為媽媽洗腳,希望能洗去她一天的疲憊。 洗完腳后,小明為媽媽擦干,再幫她穿上干凈的襪子。媽媽緊緊抱住他,感激地說:“謝謝你,我的孩子。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小明也笑了,他知道,這就是愛的力量。 思考:“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你認為家具有什么作用? 學生: 教師: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故事:《黃香孝廉》 黃香是一位古代的孝子,他的孝行被后人廣為傳頌。他自幼便懂得孝敬父母,無論寒冬酷暑,都盡心盡力地侍奉在父母身旁。 在寒冷的冬天,黃香總是先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被窩,然后才讓父親躺進去。他的這一舉動,讓父親深感欣慰,也成為了鄉里鄉親們口中的佳話。而在炎炎夏日,黃香又總是用扇子為父親扇涼,驅趕蚊蟲,讓父親能夠安心入睡。 思考:你的家庭有家風嗎?家風對你們產生了什么作用? 學生: 教師:①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 ②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家庭的確立有多種情形。下列情況不能確立為“家庭”的是( B ) A.一對年輕男女在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領取了結婚證 B.小韓夫婦見朋友的兒子十分乖巧,就認他做“干兒子” C.某夫婦生下一個寶寶,小生命的到來讓全家人歡天喜地 D.離異的父親經人介紹再婚,小敏有了一個新媽媽 2.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下面兩幅漫畫說明( A ) ①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 ②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③家中只有父母和親人的牽掛 ④家只是一所房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去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盡管家境貧寒,鄭氏卻決心要讓兒子接受教育。她發現屋前的池塘邊長有荻草,便靈機一動,用這些荻草稈作為“筆”,鋪沙為“紙”,開始教授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隨母親的教導,反復練習,直至字跡工整。這則典故啟示我們( C ) ①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 ②家,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 ③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④家是一所房子,是生命的居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車廂里,人們用五湖四海的方言聊著對兒女、對父母的思念,聊著回家過年的打算……列車朝著家的方向飛馳,匯成了春運中流動的中國。這說明( B ) A.濃濃的親情能有效避免和家人的沖突 B.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C.家里有溫暖的牽掛,可以消除一切煩惱 D.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要尊師重教 5.“家風”,這一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匯,因央視《新春走基層》節目而重新躍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重視家風教育有利于( B ) ①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②消除家庭成員間的意見分歧 ③引導人們向上向善 ④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2023年湖南省最美家庭評選揭曉,醴陵市孫家灣鎮何大爺家庭光榮上榜。作為黨員,何大爺時常帶領兒孫參加公益活動,并把家教理念和育兒方法編輯成《何家家教》,傳播好家風。這說明( B ) ①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 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③只要有了家風,就能讓家庭幸福和諧 ④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