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聯系的含義;學會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及其方法論要求。(2).方法與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課前搜集資料,培養學生從錯綜復雜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認識和發現事物聯系的能力。通過課堂中對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具體事例的分析,提高歸納和演繹推理的能力。通過課堂討論,學生能運用聯系的特征及其意義的原理分析社會生活中一些現象和具體事例,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習,認同事物普遍聯系對有效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的意義,能夠初步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事物之間的關系,從事物普遍聯系的角度關注自身發展和社會、國家的命運。2、新設計本教學設計中,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式。整堂課分成四個教學環節:環節一:創設情境;環節二:走入情境;環節三:構建概念;環節四、歸納提升。本教學設計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生交流“聯系的多樣性”這一環節時,要讓學生充分的發言,要使學生的發言中涵蓋到事物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橫向聯系中又要兼顧事物之間的和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既要關注自然界,也要關注人類社會的聯系。所以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較充分的準備,若學生未能及時說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適時、恰當地進行提示、引導。3、學情分析(1.)學習者是普通中學高三學生。(2.)學生基礎薄弱,學,學習能力差異較大。(3).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說,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學生中的大多數習慣于感性思維和非此即彼的線性思維。(4).從前兩課的學習來看,學生運用所學哲學觀點分析社會生活中一些具體現象和事例的能力亟待提高。(5).經過高一、高二兩年的高中學習,學生有過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的體驗。本課是高三政治第三課第一框的內容。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課包括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兩節內容;世界是普遍聯系分兩框。第一框是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分成兩大塊:第一塊從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出發闡述了聯系的含義。第二塊重點闡述了聯系的三個特點: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是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邏輯起點,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本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重點難點(1)、聯系的含義(2)、聯系的特點5、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環節一:創設情境情境導入:三十年前在家庭消費中電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還屬于奢侈消費品,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電視已成為家庭消費的必需品,收看電視節目也成為愉悅家庭生活,獲取前沿資信的重要途徑。中央十套科技教育一直是我喜歡收看的頻道,它在豐富我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不知同學們喜歡不喜歡中央十套?其中哪些欄目是令你們青睞的呢?(走進科學、探索與發現、人與社會、道德觀察。。。)情境展示:中央十套,走進科學欄目曾播放了《流水的竹子》,至今令我記憶猶新,下面讓我們一起共享。【播放視頻】《流水的竹子》【講授】環節二:走入情境教師:一棵竹子一夜能產生十幾斤的流水真是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難于置信,而且夜間能產生,白天不能產生;無風的時候能產生,有風的時候不能產生,更是讓人覺得稱奇、不可思議。若不是今天收看視頻、聽專家解讀你們能信以為真嗎?學生:不能。教師:其實我也不能。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就是客觀實在。那么,一棵竹子能否產生流水和哪些因素的關呢?下面請同學們探討一下。學生:時辰、氣溫、陰晴、濕度、竹子家族、風、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無性繁殖、傷口、內部結構、土壤與水、人……【注】若學生分析得不夠全面,教師則需要根據情形進行恰當的提示、點撥、引導。教師:他們又是怎樣影響竹子流水的呢?學生:是眾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竹子的結果,不是由某一個或某幾個因素來決定的。如:【注】若學生分析得不夠全面,教師則需要根據情形進行恰當的提示、點撥、引導。教師:這種相互關系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聯系。竹子就是在聯系中長大的。環節三:構建概念什么是聯系?教師:那么什么是聯系呢?請同學們結合影響竹子流水的眾多因素談談什么是聯系?提示:我們要正確給聯系下個定義,首先要抓住聯系的本質特征,聯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呢?學生:是一種關系。【注】若學生分析得不夠全面,教師則需要根據情形進行恰當的提示、點撥、引導。教師:是一種什么樣的相互關系?學生:相互影響:天氣與空氣的濕度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土壤中的水份制約著竹子流水相互作用:竹子家族與天氣相互作用教師:這種相互關系發生在哪些主體之間呢?學生:不同事物之間或者事物內部不同要素之間。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給聯系下上定義呢?學生: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所發生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就是我們所說的聯系。教師:下面讓我們看看教材是怎樣給聯系下定義的。學生:聯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教師:那么,是不是任意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學生:不是。聯系有什么特點?1)、聯系具有普遍性教師:從影響竹子流水的眾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我們可以看出,其實竹子就是在聯系中存在和發展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和竹子一樣不是孤立地存在著,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任何事物,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存在著聯系。聯系具有普遍性。萬事萬物無不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之中。聯系無處不在,聯系無時不有。聯系是普遍地存在著。從空間上說的,聯系無處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每一個事物同周圍其他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每一個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是事物在空間方面的聯系,就是事物的橫向聯系。外部聯系從時間上說的,聯系無時不有:即過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現在有,將來還有。過去和現在有,現在和將來也有。事物發展在時間上的前后相繼的關系,就是事物的縱向聯系。橫向聯系內部聯系聯系的普遍性縱向聯系:竹子先有傷口,后有流水。2)、聯系具有多樣性教師:我們知道雖然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的具體形態是無限多樣性,而事物的聯系又具有普遍性,這就決定了事物的聯系又是無限多樣的。請同學們聯系影響竹子流水的因素談談有哪些形式。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橫向聯系與縱向聯系,外部聯系與內部聯系,主要聯系與次要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教師:聯系的多樣性,對我們認識事物有什么啟示嗎?學生: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不可把事物的聯系簡單化,歸功于其中的一種,同時又要對多種多樣復雜聯系進行具體分析,抓住其內部本質的聯系。3)聯系具有客觀性教師:竹子流水鐵一般的實事最初人們相信嗎?學生:不相信。教師:竹子流水是否因為人們的不相信、懷疑、否定而消失呢?學生:沒有。教師:這說明竹子和水之間的這種聯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客觀性。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真實的聯系,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不是人們主觀臆想出來的聯系。教師: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正是因為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和水之間存在著這種客觀的聯系,所內行人看到了門道,看到了商機:開發竹汁水。也因此,將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喝上竹汁水。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從無到有。這說明了什么呢?學生:這說明雖然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不意味著人們在面對事物的聯系的時候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事物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教師: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大家課前找到有哪些事例,是人們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而建立了新的聯系,服務人類、造福人類的。學生:人們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建立新的聯系造福人類的事例京九鐵路的修建,強化了北京與九龍之間的聯系;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長江大橋等。教師:以上就是事物聯系的3個特征: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環節四、歸納提升師生合作小結:事物的普遍聯系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聯系是有條件的聯系,條件是聯系之中的條件。我們研究事物的聯系就是研究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具體條件。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要重視把握事物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既要注重事物存在的客觀條件,又要注意事物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師生合作小結:這節課我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習了唯物辯證法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這要求人們想問題、辦事情時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要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具體條件。反對否認或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反對用孤立的觀點來看問題,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練習】如何看待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