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上期中復習專題01 地球上的水和水的組成(浙教版2024)(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上期中復習專題01 地球上的水和水的組成(浙教版2024)(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01 地球上的水和水的組成
考點一 水體的分布
1.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等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從太空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
【答案】B
【解答】解: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海洋水。
故選:B。
2.地球上最龐大的淡水水體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B
【解答】解: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稱為水資源。地球上最龐大的淡水水體是冰川水。
故選:B。
3.淡水只占地球總水量的2.53%,其中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C.河流水、固體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較淺的地下淡水
【答案】D
【解答】解:地球上的水總儲備雖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故選:D。
4.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順利將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從太空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
【答案】B
【解答】解: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海洋水。
故選:B。
5.如圖中,能較正確示意地球水體儲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體儲量很少,C圖能較正確示意地球水體儲量。
故選:C。
考點二 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6.臺風多發生于夏季,屬于水循環的組成部分。如圖是水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臺風發生時,過程⑦也在進行
B.臺風中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③
C.臺風帶來的降水有利于緩解夏季旱情
D.臺風帶來的降水會使過程⑤中的流量增加
【答案】B
【解答】解:A、圖中⑦是植物蒸騰,臺風發生時過程⑦也在進行,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
B、臺風中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①海水蒸發,觀點錯誤,但符合題意。
C、臺風帶來的降水有利于緩解夏季旱情,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
D、臺風帶來的降水會使過程⑤地表徑流中的流量增加,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
【答案】C
【解答】解:海陸間水循環由環節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地表徑流完成,降水和蒸發主要發生在大氣的對流層,蒸發易把某些污染物通過水循環帶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綜上所述,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8.烏溪江引水工程(如圖)是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引水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衢州南部地區55萬畝農田嚴重干旱缺水的問題,它主要改變了圖中水循環的環節(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①是降水,②是蒸發和蒸騰,③是水汽輸送,④是地表徑流。烏溪江引水工程是將烏溪江的部分水資源通過管道或者輸水工程輸送到衢州南部地區,改變了水循環的地表徑流④,和其余選項無關,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9.亞運水上運動場館的花園地下隱藏著雨水循環系統——地下“毛細血管”。雨水依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最后匯聚到回收系統,回收后可用作場館用水。這種設計對水循環干預的主要環節是(  )
①增加地面下滲
②改變水汽輸送
③增加降水
④減少地表徑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根據題干可知,雨水依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最后匯聚到回收系統,說明增加了地面下滲,故正確。
②該系統沒有改變水汽輸送,故錯誤。
③該系統和降水關系不大,故錯誤。
④該系統增加了下滲,相對減少了地表徑流,故正確。
故選:B。
10.透水磚是一種綠色環保建材,透水性好。如圖所示,用透水磚替代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磚,有效減少了地面積水。從水循環的過程分析,道路鋪設透水磚主要有利于(  )
A.水汽輸送 B.降水 C.下滲 D.地表徑流
【答案】C
【解答】解:透水磚主要通過增加下滲減輕城市地表積水,相較常規的硬化路面,透水磚增加了下滲,減少了地表積水,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考點三 水資源的分布
11.根據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結合地球上的淡水儲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澤水 河流水 大氣水 生物水
68.700% 30.0600% 0.2600% 0.0330% 0.0060% 0.0370% 0.0032%
A.圖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B.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廣,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C.大氣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D.根據淡水比例,目前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
【答案】C
【解答】解:讀圖及表格資料可知:
圖示中的97.5%咸水大多存在于海洋中,陸地上也有咸水湖,A錯誤;
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廣,但含量比咸水少得多,B錯誤;
大氣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C正確;
目前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河流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D錯誤。
故選:C。
12.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A.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
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平衡的
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
【答案】D
【解答】解:A、圖示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不符合題意。
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差異大,不符合題意。
C、水雖然是循環的,但是水循環具有一定的速度和時間,當水資源的需求超過水資源的供給數量和速度時,會出現水資源缺乏,所以需要擔心水資源不足,不符合題意。
D、圖示亞洲淡水資源量和人口數量的差異最大,所以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故符合題意。
故選:D。
13.關于地球上的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
C.人類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陸地淡水中比例最大的是地下淡水
【答案】B
【解答】解:海洋咸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A錯誤;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B正確;
人類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湖淡水,C錯誤;
陸地淡水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D錯誤。
故選:B。
14.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A.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
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平衡的
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
【答案】D
【解答】解:讀圖可知,亞洲淡水資源總量居六大洲之首,但是由于人口較多,達到了60億,人均以后占有量就最少了。
故選:D。
15.海島玉環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典型的宜居城市。小汝同學說:“我們玉環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她說的水資源是指(  )
A.玉環的海洋水
B.玉環的地下水與冰川水
C.玉環的大氣水
D.玉環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答案】D
【解答】解: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因此,小汝同學說的水資源是指玉環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故選:D。
考點四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16.有專家預言,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下列做法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并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開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灌溉農田
③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
④推廣節水器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答】解: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并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有: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推廣節水器具等,增加地下水的開采量會造成地面塌陷,直接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灌溉農田會污染土地。根據題意。
故選:B。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提倡人人爭當生命之源的“呵護者”,人人自覺樹立“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世界水日所倡導的是(  )
A.將洗臉水用于澆花
B.收集的雨水作為生活用水
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直接向河道排放工業廢水
【答案】D
【解答】解:A、將洗臉水用于澆花可以節約用水,不符合題意;
B、收集的雨水作為生活用水可以節約用水,符合題意;
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可以節約用水,不符合題意;
D、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會造成水體污染,符合題意。
故選:D。
18.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關于水循環及利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
B.南水北調工程改變了水的部分地表徑流
C.水循環的動力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D.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湖泊水
【答案】A
【解答】解: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故A錯誤;
為了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不足的狀況,國家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的地表徑流,故B正確;
水循環的動力來自于太陽輻射與地心引力,故C正確;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湖泊水,故D正確。
故選:A。
19.符合“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動員令的是(  )
A.圍湖造田以增加農田面積
B.及時擰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C.廚房垃圾通過下水道沖走
D.工業廢水排入河流中養魚
【答案】B
【解答】解:圍湖造田破壞生態系統,A錯誤;及時擰緊水龍頭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B正確;廚房垃圾通過下水道沖走,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系統,C錯誤;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系統,D錯誤。
故選:B。
20.2023年12月1日,新昌縣水務集團發布了“長詔水庫水量藍色預警的通告”,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節水意識,自覺節約用水。下列做法不符合節水要求的是(  )
A.用淘米水澆花
B.刷牙不關水龍頭
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收集雨水用于拖地
【答案】B
【解答】解:用淘米水澆花、用低流量淋浴噴頭、收集雨水用于拖地可以節約用水,刷牙不關水龍頭會造成水的浪費。
故選:B。
考點五 電解水實驗和水的組成
21.如圖是利用注射器進行電解水的創新實驗,其中電極插入注射器筒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減小
C.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約是右邊的2倍
D.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
【答案】B
【解答】解:A、由于氫氧化鈉在水中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該選項說法正確;
B、反應一段時間后,水減少,氫氧化鈉的質量不變,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變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氫氣)體積約是右邊(氧氣)的2倍,該選項說法正確;
D、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這樣便于對比,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22.如圖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由氫和氧組成
B.圖中a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可以燃燒
C.a試管內氣體與b試管內收集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2:1
D.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可以加快水分解的速率
【答案】C
【解答】解: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選項正確。
B、圖中a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可以燃燒,故選項正確。
C、a試管內氣體與b試管內收集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1:8,故選項不正確。
D、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可以加快水分解的速率,故選項正確。
故選:C。
2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水由氫和氧組成
B.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可以點燃
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
D.甲、乙兩試管內收集的氣體質量比約為2:1
【答案】D
【解答】解: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正確。
B、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氣體較大,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故選項正確。
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由“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甲、乙兩試管內收集的氣體質量比約為1:8,故選項不正確。
故選:D。
24.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用來完成水的電解實驗。下列關于電解水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右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左管內和右管內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2
C.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D.實驗證明了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答案】A
【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右管內氣體的體積較小,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A說法正確;
B、由圖示可知,右管內的氣體體積較大,是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不是質量比)約為1:2,故B說法錯誤;
C、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C說法錯誤;
D、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水中沒有氫氣和氧氣,故D說法錯誤。
故選:A。
25.圖是電解水實驗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表示的是氧分子
B.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C.該實驗說明水里有氫氣和氧氣
D.負極與正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是2:1
【答案】A
【解答】解:A、圖中表示的是氧分子正確,因為正氧負氫;故選項正確;
B、水通電分解得到了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C、該實驗說明水里有氫氣和氧氣錯誤,因為水是純凈物;故選項錯誤;
D、負極與正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是2:1錯誤,是體積比,不是質量比;故選項錯誤;
故選:A。
1.奔騰不息的江河、晶瑩剔透的冰川……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水。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水以固體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水體通過水循環不斷更新
C.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均勻
D.人類常改變水汽輸送來影響水循環
【答案】B
【解答】解: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體形式存在,故A錯誤。
地球上的水體通過水循環不斷更新,海洋源源不斷的向陸地輸送淡水,從而使水成為了可再生資源,故B正確。
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勻,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季風區水資源夏季多、冬季少,故C錯誤。
水汽輸送環節主要受到盛行風的影響,受人類活動影響小,故D錯誤。
故選:B。
2.“五水共治”是推進浙江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放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其中放洪水、排澇水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的(  )
A.降水 B.地表徑流 C.蒸發 D.水汽輸送
【答案】B
【解答】解:放洪水和排澇水是把水在地表排走,故改變水循環地表徑流的環節。
故選:B。
3.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修紅旗渠改變的是水循環中的(  )
A.環節① B.環節② C.環節③ D.環節④
【答案】D
【解答】解:根據圖中的箭頭可知,①是蒸發,②是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徑流;紅旗渠是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即把流入漳河的水引流到林州市,所以其改變的是地表徑流④環節,和其余選項無關,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4.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國今年的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下列有關保護水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
B.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到河里
C.使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嚴禁使用一切化肥和農藥
【答案】C
【解答】解: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可能還會導致地面塌陷,故A做法錯誤;
B、工業廢水中含有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到河里會造成水體污染,故B做法錯誤;
C、使用低流量淋浴噴頭可以節約用水,故C做法正確;
D、為防止水污染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禁止使用一切化肥和農藥,故D做法錯誤。
故選:C。
5.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為1.386×1018米3,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區域的水分子構成不同
B.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可被人直接飲用
C.分布在陸地上的水不參與水循環
D.海洋水可以通過蒸發變成大氣水
【答案】D
【解答】解:地球上不同區域的水分子構成相同;地球上的淡水可被人直接飲用;分布在陸地上的水參與水循環;海洋水可以通過蒸發變成大氣水。
故選:D。
6.如圖所示是位于西湖區龍塢茶鎮的光明寺水庫。修建水庫可蓄水抗旱,主要影響水循環的(  )
A.地下徑流 B.植物蒸騰 C.地表徑流 D.下滲
【答案】C
【解答】解:修建水庫可蓄水抗旱,其意思是在干旱的時候降水里面的部分水資源放出來,流到田地里,所以其主要影響水循環的地表徑流環節,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2023年世界水日號召人們“欲變世界,先變自身”。水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因此人人都應該采取行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
A.使用節水型馬桶 B.建立水資源保護區
C.工業廢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凈化后排放
【答案】C
【解答】解:使用節水型馬桶、建立水資源保護區、生活污水凈化后排放有利于保護水資源,工業廢水引入地下會污染水資源。
故選:C。
8.下列有關地球上水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會造成地表塌陷
B.一般動物體內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C.冰川只分布在南北極地區
D.水資源與水循環的活躍程度密切相關
【答案】C
【解答】解: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會造成地表塌陷,A正確
一般動物體內的含水量高于植物,B正確;
冰川大部分分布在南北極地區,海拔較高的高原和山地分布有冰川,C錯誤;
水資源與水循環的活躍程度密切相關,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D正確。
故選:C。
9.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圖中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淋浴擦肥皂時暫時關掉噴頭
B.洗衣后的水用來擦墻
C.水龍頭花了立即進行修理
D.用水管不間斷的沖洗汽車
【答案】D
【解答】解:淋浴擦肥皂時暫時關掉噴頭,洗衣后的水用來擦墻,水龍頭花了立即進行修理是節約用水的做法,而用水管不間斷的沖洗汽車是浪費水的做法。
故選:D。
10.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下列有關水的做法或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淘米的水用來澆花
B.大量開采地下水
C.采用噴灌技術澆灌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
【答案】B
【解答】解:A、用淘米水用來澆花屬于一水多用,可以節約水源,利于保護水資源,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大量開采地下水,不利于保護水資源,故B錯誤,符合題意;
C、采用噴灌技術澆灌,可以節約水源,利于保護水資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可以節約水源,利于保護水資源,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11.2023年5月14日至5月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推進城市節水,建設宜居城市”。下列對于水資源的利用和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農業和園林澆灌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可節約用水
B.我國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量大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
D.淡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不需要節約用水
【答案】D
【解答】解:農業和園林澆灌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可節約用水;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量大;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淡水是寶貴的資源,需要節約用水和保護好水資源。
故選:D。
12.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是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如今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將為中國的發展再提升一個新高度。根據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為北方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做出了巨大貢獻。“南水北調”改變的是水循環中的哪個環節?(  )
A.環節① B.環節② C.環節③ D.環節④
【答案】D
【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①是蒸發,②是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徑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將長江流域的部分水資源題干京杭運河等輸送到北方地區,改變了水循環的地表徑流④環節,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3.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如圖為部分水循環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環節③代表降水
B.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氣態形式存在于大氣中
D.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
【答案】A
【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水循環不同環節的名稱是②為水汽輸送,③為降水,④為地表徑流,①為蒸發,A正確。
雖然水會不斷地循環,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較少,需要提倡節約用水,B錯誤。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于海洋中,淡水資源主要以固態形式存在于冰川中,C錯誤。
水循環中,水有固態、液態、氣態等形式存在,D錯誤。
故選:A。
14.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一段時間后,甲、乙試管中收集到圖示體積的氣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前應將試管集滿水
B.a接電源正極
C.檢驗乙中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產生氣體的速度
【答案】B
【解答】解:A、實驗前應將試管集滿水,能使收集的氣體更純凈,該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甲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a接電源負極,該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C、檢驗乙中的氣體(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是因為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該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強水的導電性,增加產生氣體的速度,該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如圖是水電解時的微觀粒子模型,由該圖可知(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水分子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分子
【答案】D
【解答】解: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A說法錯誤;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B說法錯誤;
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故C說法錯誤;
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氫分子和氧分子,是新的分子,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16.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現象上判斷:負極產生的是氫氣
B.從變化上分類: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C.從宏觀上分析: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從微觀上分析: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答案】A
【解答】解:A、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是氫氣,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分別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D、從微觀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17.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  )
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N
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相同
C.氣體M、N的質量比為2:1
D.檢驗M、N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
【答案】D
【解答】解:A、電解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1:2,則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M,故選項說法錯誤。
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不同,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的速率快,故選項說法錯誤。
C、氣體M、N的體積比為2:1,故選項說法錯誤。
D、檢驗M、N氣體,確定分別是氫氣、氧氣,氫氣和氧氣分別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8.下列圖象與水通電分解情況相符的是(  )
(縱坐標表示生成氣體的體積,橫坐標表示反應時間,①表示H2,②表示O2)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隨著反應進行,生成氫氣、氧氣的體積比是2:1,B中與水通電分解情況相符。
故選:B。
19.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圖中③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水汽輸送 。
(2)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⑤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
【答案】(1)水汽輸送
(2)⑤
【解答】解:(1)圖中③由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為水汽輸送。
(2)人類的生產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環節是通過影響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行為影響地表徑流環節,其中南水北調通過改變地表的徑流從而改變水的空間分布,它影響的主要環節是⑤地表徑流。
故答案為:
(1)水汽輸送
(2)⑤
20.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使水資源不斷更新。請結合水循環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循環的進行,實質上是通過水的  狀態(物態) 變化和輸送,從而實現持續不斷的循環。
(2)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的是  海陸間 循環。
【答案】(1)狀態(物態)
(2)海陸間
【解答】解: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陽蒸發成為空氣中的水蒸氣;水在地球的狀態包括固態、液態和氣態,而地球中的水多數存在于大氣層、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會通過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發、降水、滲透、表面的流動和地底流動等,由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動至海洋;由此可以得出水循環的實質是水體通過物態變化和輸送連續運動的過程。
(2)只有在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才能把海洋水和陸地水有機聯系起來,因而能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的循環是海陸間循環。
故答案為:
(1)狀態(物態)
(2)海陸間
21.如圖所示是水電解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C端產生的氣體是 氫氣 ;A端是電源的 負 極。
(2)檢驗D端氣體的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
(3)此圖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水氫氣+氧氣 。
(4)電解水時生成兩種氣體的體積比是2:1,但實驗所測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ABC 。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C.大膽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認為是實驗誤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計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由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可知,C端產生的氣體較多是氫氣,與負電極相連;
(2)D端產生的氣體較少是氧氣,檢驗D端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3)電解水實驗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此圖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水氫氣+氧氣;
(4)A、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不一致時,應該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做法可取。
B、如果裝置漏氣,會出現與實際情況不一樣的結果,應該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做法可取。
C、在水溶性中,氫氣是不溶于水,氧氣是不易溶于水,說明在相同條件下氧氣的溶解能力比氫氣強,這樣使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做法可取。
D、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相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成功,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對自然科學不負責任的一種態度。做法不可取。
故選:ABC。
故答案為:
(1)氫氣;負;
(2)用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3)水氫氣+氧氣;
(4)ABC。
2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請根據圖甲和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  氧氣 。
(2)通過對圖甲實驗產物的檢驗,可以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的。
(3)水電解的微觀過程可用圖乙中A、B、C、D表示,各種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ACDB 。
【答案】(1)氧氣;
(2)氫元素和氧元素;
(3)ACDB。
【解答】解:(1)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試管b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分別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3)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分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各種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ACDB。
故答案為:
(1)氧氣;
(2)氫元素和氧元素;
(3)ACDB。
2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預先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增強水的導電性 。
(2)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3)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  相同條件下,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
【答案】(1)增強水的導電性;
(2)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相同條件下,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解答】解:(1)純水幾乎不導電,實驗前預先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可簡記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則B氣體是氧氣,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理論上兩試管內氣體體積比為2:1,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可能是因為相同條件下,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或氧氣與電極反應等。
故答案為:
(1)增強水的導電性;
(2)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相同條件下,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24.化學社團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管中產生的氣體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1:2 。拔下注射器,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管口,打開活塞,觀察到  木條復燃 ,說明A管中產生的氣體為氧氣。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水氫氣+氧氣(H2OH2+O2) 。
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電解純水速率較慢。查閱資料獲知。調節電壓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都會改變電解速率。于是他進行了多次實驗,將實驗數據取平均值。記錄如下。(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每次實驗收集10mL氧氣)
反應時間 電壓
6V 9V 12V
氫氧化鈉溶液濃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3)實驗時不選擇6V電壓下實驗的理由  反應速率太慢 ;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  小于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
(4)分析上表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電解速率越快(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電壓越大,電解速率越快) (寫一條即可)。
【答案】(1)1:2;木條復燃;
(2)水氫氣+氧氣(H2OH2+O2);
(3)反應速率太慢;小于;
(4)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電解速率越快(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電壓越大,電解速率越快)。
【解答】解:(1)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即A管生成氧氣、B管氫氣兩者的體積比為1: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玻璃管口,打開活塞,觀察到帶火星木條復燃。
(2)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符號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H2OH2+O2)。
(3)由表中數據知,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6V電壓下實驗反應速率太慢,所以不選擇6V電壓下進行實驗;由表中數據知: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則在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小于9分26秒。
(4)由表中數據知: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說明電解速率越快;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電壓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說明電解速率越快,故填: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電解速率越快(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電壓越大,電解速率越快)。
故答案為:
(1)1:2;木條復燃;
(2)水氫氣+氧氣(H2OH2+O2);
(3)反應速率太慢;小于;
(4)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電解速率越快(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電壓越大,電解速率越快)。
25.如圖為“富氫水杯”,宣稱水中富含氫氣對人體有益,據圖回答問題。
(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  陰極 。
(2)查閱資料可知,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20℃時,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氫氣體積為0.001毫升,因此常溫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氫氣,那么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  增大壓強(合理即可) 。(寫出一種)
【答案】(1)陰極;
(2)增大壓強(合理即可)。
【解答】解:(1)電解水,與正極連接的一端(陽級)所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與負極連接的一端(陰極)所產生的氣體為是氫氣,所以“富氫水杯”產生氫氣的電極是陰極,故答案為:陰極;
(2)氣體的溶解度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增大,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增大壓強,故答案為:增大壓強(合理即可)。
26.純水的導電能力很弱,電解水時常加入一些氫氧化鈉增強導電性(水電解過程中氫氧化鈉本身不會減少),以加快電解速度。為探究影響水電解速度的因素,科學小組同學做了如圖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探究影響水電解速度數據記錄表
實驗編號 溫度/℃ 時間/s 溶液濃度 氫氣體積/m1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1)本實驗通過比較  相同時間產生氫氣的體積 來反映水電解速度的快慢。
(2)對比實驗組①③或②④的結果,則V的值可能是  D 。
A.20.1
B.25.3
C.28.2
D.36.9
(3)結合實驗結果,預測隨著實驗的進行,各組產生氣體的速度將如何改變?并說出你的理由。  加快;隨著實驗的進行,水的量減小,使得溶液的濃度變大,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 。
(4)水電解的產物為氫氣和氧氣。小組其他同學認為完成本實驗也可以測量氧氣的體積,而小科極力反對,請說出他反對測氧氣體積的一條理由  相同條件下,產生的氫氣的體積大于氧氣的體積,可以更加準確反映電解速度的快慢 。
【答案】(1)相同時間產生氫氣的體積;(2)D;(3)加快;隨著實驗的進行,水的量減小,使得溶液的濃度變大,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4)相同條件下,產生的氫氣的體積大于氧氣的體積,可以更加準確反映電解速度的快慢。
【解答】解:(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知,本實驗通過比較相同時間產生氫氣的體積來反映水電解速度的快慢。
(2)對比實驗組①③或②④的結果,相同濃度時,溫度越高,產生的氫氣的體積越大,因而第4次產生氫氣的體積應該比第2次大,則V的值可能是D;
(3)結合實驗結果,預測隨著實驗的進行,水的量減小,使得溶液的濃度變大,而濃度變大,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
(4)水電解的產物為氫氣和氧氣。小組其他同學認為完成本實驗也可以測量氧氣的體積,但相同條件下,產生的氫氣的體積大于氧氣的體積,可以更加準確反映電解速度的快慢。
故答案為:(1)相同時間產生氫氣的體積;(2)D;(3)加快;隨著實驗的進行,水的量減小,使得溶液的濃度變大,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4)相同條件下,產生的氫氣的體積大于氧氣的體積,可以更加準確反映電解速度的快慢。
27.水中通直流電是對水的組成進行研究的實驗,但往往容易出現產生氣體慢和產生體積比誤差等問題,基于上述問題某興趣小組用電解水裝置對電解水速率影響因素展開研究。
【資料】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用TDS表示,表明1L水中由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實際生活中自來水TDS值為100﹣300mg/L。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電壓有關
猜想二:可能與電解液溶質質量分數有關
【方案設計與實施】
(1)電解水裝置兩試管分別裝滿適宜電解液,連接電源
(2)分別調節到適宜電壓,電解3分鐘。
(3)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組別 電源電壓/v 質量分數/% 氫氣生成量/mL 氧氣生成量/mL
1 9 10 5.0 2.1
2 9 12 4.5 1.9
3 9 14 7.5 3.7
4 9 16 8.2 4.3
5 9 18 9.3 5.2
6 9 20 8.8 5.1
根據研究回答如下問題:
(1)根據表格中數據,該小組研究的猜想  二 。
(2)有同學提出電解液配制過程中,應使用蒸餾水而不是自來水,請結合資料分析是否有必要?并闡述原因  有必要,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溶解性固體,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
(3)小組同學整理數據時發現第2組異常,追溯原因是電源電壓當時誤調為6V進行實驗,該組數據應舍去。但小玉提出這組數據可以說明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她的依據是  對比1、3、4、5可知,電壓相同時,隨著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對比1、2可知,雖然2中質量分數大于1,但是2分解速率比1低,說明其它條件相同時,電壓越小,反應速率越慢 。
(4)根據表格得出的結論是: 一定范圍內,電壓相同時,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 。
【答案】(1)二。
(2)有必要,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溶解性固體,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3)對比1、3、4、5可知,電壓相同時,隨著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對比1、2可知,雖然2中質量分數大于1,但是2分解速率比1低,說明其它條件相同時,電壓越小,反應速率越慢。
(4)一定范圍內,電壓相同時,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
【解答】解:(1)根據表格中數據,該小組研究的猜想二。
故答案為:二。
(2)有必要,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溶解性固體,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故答案為:有必要,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溶解性固體,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3)這組數據可以說明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她的依據是對比1、3、4、5可知,電壓相同時,隨著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對比1、2可知,雖然2中質量分數大于1,但是2分解速率比1低,說明其它條件相同時,電壓越小,反應速率越慢。
故答案為:對比1、3、4、5可知,電壓相同時,隨著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對比1、2可知,雖然2中質量分數大于1,但是2分解速率比1低,說明其它條件相同時,電壓越小,反應速率越慢。
(4)根據表格得出的結論是:一定范圍內,電壓相同時,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
故答案為:一定范圍內,電壓相同時,電解液質量分數增大,水的分解速率加快。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01 地球上的水和水的組成
考點一 水體的分布
1.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等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從太空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
2.地球上最龐大的淡水水體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3.淡水只占地球總水量的2.53%,其中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C.河流水、固體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較淺的地下淡水
4.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順利將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從太空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
5.如圖中,能較正確示意地球水體儲量的是(  )
A. B. C. D.
考點二 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6.臺風多發生于夏季,屬于水循環的組成部分。如圖是水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臺風發生時,過程⑦也在進行
B.臺風中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③
C.臺風帶來的降水有利于緩解夏季旱情
D.臺風帶來的降水會使過程⑤中的流量增加
7.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
8.烏溪江引水工程(如圖)是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引水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衢州南部地區55萬畝農田嚴重干旱缺水的問題,它主要改變了圖中水循環的環節(  )
A.① B.② C.③ D.④
9.亞運水上運動場館的花園地下隱藏著雨水循環系統——地下“毛細血管”。雨水依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最后匯聚到回收系統,回收后可用作場館用水。這種設計對水循環干預的主要環節是(  )
①增加地面下滲
②改變水汽輸送
③增加降水
④減少地表徑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透水磚是一種綠色環保建材,透水性好。如圖所示,用透水磚替代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磚,有效減少了地面積水。從水循環的過程分析,道路鋪設透水磚主要有利于(  )
A.水汽輸送 B.降水 C.下滲 D.地表徑流
考點三 水資源的分布
11.根據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結合地球上的淡水儲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澤水 河流水 大氣水 生物水
68.700% 30.0600% 0.2600% 0.0330% 0.0060% 0.0370% 0.0032%
A.圖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B.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廣,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C.大氣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D.根據淡水比例,目前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
12.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A.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
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平衡的
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
13.關于地球上的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
C.人類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陸地淡水中比例最大的是地下淡水
14.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A.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
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平衡的
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
15.海島玉環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典型的宜居城市。小汝同學說:“我們玉環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她說的水資源是指(  )
A.玉環的海洋水
B.玉環的地下水與冰川水
C.玉環的大氣水
D.玉環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考點四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16.有專家預言,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下列做法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并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開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灌溉農田
③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
④推廣節水器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提倡人人爭當生命之源的“呵護者”,人人自覺樹立“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世界水日所倡導的是(  )
A.將洗臉水用于澆花
B.收集的雨水作為生活用水
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直接向河道排放工業廢水
18.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關于水循環及利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
B.南水北調工程改變了水的部分地表徑流
C.水循環的動力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D.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湖泊水
19.符合“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動員令的是(  )
A.圍湖造田以增加農田面積
B.及時擰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C.廚房垃圾通過下水道沖走
D.工業廢水排入河流中養魚
20.2023年12月1日,新昌縣水務集團發布了“長詔水庫水量藍色預警的通告”,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節水意識,自覺節約用水。下列做法不符合節水要求的是(  )
A.用淘米水澆花
B.刷牙不關水龍頭
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收集雨水用于拖地
考點五 電解水實驗和水的組成
21.如圖是利用注射器進行電解水的創新實驗,其中電極插入注射器筒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減小
C.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約是右邊的2倍
D.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
22.如圖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由氫和氧組成
B.圖中a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可以燃燒
C.a試管內氣體與b試管內收集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2:1
D.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可以加快水分解的速率
2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水由氫和氧組成
B.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可以點燃
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
D.甲、乙兩試管內收集的氣體質量比約為2:1
24.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用來完成水的電解實驗。下列關于電解水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右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左管內和右管內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2
C.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D.實驗證明了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25.圖是電解水實驗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表示的是氧分子
B.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C.該實驗說明水里有氫氣和氧氣
D.負極與正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是2:1
1.奔騰不息的江河、晶瑩剔透的冰川……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水。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水以固體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水體通過水循環不斷更新
C.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均勻
D.人類常改變水汽輸送來影響水循環
2.“五水共治”是推進浙江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放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其中放洪水、排澇水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的(  )
A.降水 B.地表徑流 C.蒸發 D.水汽輸送
3.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修紅旗渠改變的是水循環中的(  )
A.環節① B.環節② C.環節③ D.環節④
4.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國今年的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下列有關保護水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
B.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到河里
C.使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嚴禁使用一切化肥和農藥
5.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為1.386×1018米3,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區域的水分子構成不同
B.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可被人直接飲用
C.分布在陸地上的水不參與水循環
D.海洋水可以通過蒸發變成大氣水
6.如圖所示是位于西湖區龍塢茶鎮的光明寺水庫。修建水庫可蓄水抗旱,主要影響水循環的(  )
A.地下徑流 B.植物蒸騰 C.地表徑流 D.下滲
7.2023年世界水日號召人們“欲變世界,先變自身”。水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因此人人都應該采取行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
A.使用節水型馬桶 B.建立水資源保護區
C.工業廢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凈化后排放
8.下列有關地球上水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會造成地表塌陷
B.一般動物體內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C.冰川只分布在南北極地區
D.水資源與水循環的活躍程度密切相關
9.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圖中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淋浴擦肥皂時暫時關掉噴頭
B.洗衣后的水用來擦墻
C.水龍頭花了立即進行修理
D.用水管不間斷的沖洗汽車
10.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下列有關水的做法或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淘米的水用來澆花
B.大量開采地下水
C.采用噴灌技術澆灌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
11.2023年5月14日至5月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推進城市節水,建設宜居城市”。下列對于水資源的利用和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農業和園林澆灌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可節約用水
B.我國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量大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
D.淡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不需要節約用水
12.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是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如今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將為中國的發展再提升一個新高度。根據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為北方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做出了巨大貢獻。“南水北調”改變的是水循環中的哪個環節?(  )
A.環節① B.環節② C.環節③ D.環節④
13.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如圖為部分水循環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環節③代表降水
B.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氣態形式存在于大氣中
D.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
14.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一段時間后,甲、乙試管中收集到圖示體積的氣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前應將試管集滿水
B.a接電源正極
C.檢驗乙中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產生氣體的速度
15.如圖是水電解時的微觀粒子模型,由該圖可知(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水分子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分子
16.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現象上判斷:負極產生的是氫氣
B.從變化上分類: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C.從宏觀上分析: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從微觀上分析: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17.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  )
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N
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相同
C.氣體M、N的質量比為2:1
D.檢驗M、N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
18.下列圖象與水通電分解情況相符的是(  )
(縱坐標表示生成氣體的體積,橫坐標表示反應時間,①表示H2,②表示O2)
A. B.
C. D.
19.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圖中③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
(2)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
20.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使水資源不斷更新。請結合水循環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循環的進行,實質上是通過水的    變化和輸送,從而實現持續不斷的循環。
(2)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的是    循環。
21.如圖所示是水電解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C端產生的氣體是   ;A端是電源的   極。
(2)檢驗D端氣體的方法是   。
(3)此圖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4)電解水時生成兩種氣體的體積比是2:1,但實驗所測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C.大膽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認為是實驗誤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計
2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請根據圖甲和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    。
(2)通過對圖甲實驗產物的檢驗,可以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3)水電解的微觀過程可用圖乙中A、B、C、D表示,各種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
2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預先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
(2)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
(3)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    。
24.化學社團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管中產生的氣體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拔下注射器,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管口,打開活塞,觀察到    ,說明A管中產生的氣體為氧氣。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
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電解純水速率較慢。查閱資料獲知。調節電壓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都會改變電解速率。于是他進行了多次實驗,將實驗數據取平均值。記錄如下。(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每次實驗收集10mL氧氣)
反應時間 電壓
6V 9V 12V
氫氧化鈉溶液濃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3)實驗時不選擇6V電壓下實驗的理由    ;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
(4)分析上表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寫一條即可)。
25.如圖為“富氫水杯”,宣稱水中富含氫氣對人體有益,據圖回答問題。
(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    。
(2)查閱資料可知,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20℃時,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氫氣體積為0.001毫升,因此常溫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氫氣,那么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
26.純水的導電能力很弱,電解水時常加入一些氫氧化鈉增強導電性(水電解過程中氫氧化鈉本身不會減少),以加快電解速度。為探究影響水電解速度的因素,科學小組同學做了如圖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探究影響水電解速度數據記錄表
實驗編號 溫度/℃ 時間/s 溶液濃度 氫氣體積/m1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1)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反映水電解速度的快慢。
(2)對比實驗組①③或②④的結果,則V的值可能是    。
A.20.1
B.25.3
C.28.2
D.36.9
(3)結合實驗結果,預測隨著實驗的進行,各組產生氣體的速度將如何改變?并說出你的理由。    。
(4)水電解的產物為氫氣和氧氣。小組其他同學認為完成本實驗也可以測量氧氣的體積,而小科極力反對,請說出他反對測氧氣體積的一條理由    。
27.水中通直流電是對水的組成進行研究的實驗,但往往容易出現產生氣體慢和產生體積比誤差等問題,基于上述問題某興趣小組用電解水裝置對電解水速率影響因素展開研究。
【資料】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用TDS表示,表明1L水中由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實際生活中自來水TDS值為100﹣300mg/L。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電壓有關
猜想二:可能與電解液溶質質量分數有關
【方案設計與實施】
(1)電解水裝置兩試管分別裝滿適宜電解液,連接電源
(2)分別調節到適宜電壓,電解3分鐘。
(3)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組別 電源電壓/v 質量分數/% 氫氣生成量/mL 氧氣生成量/mL
1 9 10 5.0 2.1
2 9 12 4.5 1.9
3 9 14 7.5 3.7
4 9 16 8.2 4.3
5 9 18 9.3 5.2
6 9 20 8.8 5.1
根據研究回答如下問題:
(1)根據表格中數據,該小組研究的猜想    。
(2)有同學提出電解液配制過程中,應使用蒸餾水而不是自來水,請結合資料分析是否有必要?并闡述原因    。
(3)小組同學整理數據時發現第2組異常,追溯原因是電源電壓當時誤調為6V進行實驗,該組數據應舍去。但小玉提出這組數據可以說明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她的依據是    。
(4)根據表格得出的結論是: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安徽省| 长乐市| 梓潼县| 汤原县| 泌阳县| 兴义市| 百色市| 商河县| 大洼县| 天气| 永兴县| 宁蒗| 睢宁县| 伊宁县| 鲜城| 太康县| 襄汾县| 泰来县| 通城县| 桑日县| 军事| 云林县| 左贡县| 册亨县| 攀枝花市| 自治县| 马尔康县| 咸丰县| 敦化市| 万荣县| 韩城市| 洪雅县| 额济纳旗| 桃园市| 云霄县| 舞阳县| 乐业县| 蓬安县| 蒲江县| 陆川县|